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296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包括有喷嘴主体和靶板,喷嘴主体包括有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前端盖、后端盖及喷嘴进水管,喷嘴主体的内腔设置有水流增压腔,前端盖的顶部设置有喷嘴喷口,后端盖的两侧与连杆连接,连杆上设置有螺母,喷嘴进水管的外侧下部设置有外螺纹,喷嘴主体的上方设置有靶板,靶板的上部固接有调节旋钮,调节旋钮穿过螺母并与螺母螺纹相接。本实用新型的靶式撞击流喷嘴,喷嘴主体内设有水流增压腔,增大水流静压,提高雾化效果;连接喷嘴主体与靶板的连杆,其截面为尖头尖尾的翼型断面,防止连杆的阻挡使得喷嘴雾化存在盲区;该喷嘴可灵活调节靶板与喷嘴喷口间的距离,实现空气与水热湿交换效率的可控性。
【专利说明】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纺织厂喷水室中使用的离心式喷嘴,由于其雾化角度小、喷嘴孔径小,因此造成了喷嘴使用量大及耗材严重的问题,同时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喷嘴易堵塞,检修以及更换工作较为繁琐的问题;较大的喷嘴密度使得空调运行中气流阻力大,风机能耗增加。
[0003]目前已广泛使用的靶式撞击流喷嘴,其雾化角度达到了180°,但其雾化效果较差,同时连杆的存在对喷嘴喷出的水雾就有一定阻挡作用,喷嘴雾化存在盲区。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具有喷嘴不易堵塞、雾化效果好的特点。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包括有喷嘴主体和靶板,喷嘴主体包括有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前端盖、后端盖及喷嘴进水管,喷嘴主体的内腔设置有水流增压腔,前端盖的顶部设置有喷嘴喷口,后端盖的两侧与连杆连接,连杆上设置有螺母,喷嘴进水管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喷嘴主体的上方设置有靶板,靶板上部固接有调节旋钮,调节旋钮穿过螺母并与螺母螺纹相接。
[0006]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0007]连杆的横截面为柳叶形。
[0008]调节旋钮外侧设置有与螺母配合的外螺纹。
[0009]水流增压腔的上部为抛物面、双曲面或球面。
[0010]前端盖、后端盖之间采用螺纹相接;后端盖与喷嘴进水管之间采用螺纹相接或固定连接。
[0011]喷嘴喷口设置于前端盖顶部的中心;喷嘴喷口为锥形扩散喷口。
[0012]靶板中心轴线与喷嘴喷口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I)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其前、后端盖内腔组成水流增压腔,高速的水流由喷嘴进水管进入水流增压腔,水流速度减慢,动压减小,静压增大,最后水流在高静压作用下由喷嘴喷口喷出,雾化效果好,节约用水。
[0015]2)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中,用于连接喷嘴主体与靶板的连杆,其截面为尖头尖尾的翼型断面,喷嘴喷口喷出的水雾接触到连杆时做无分离的附着流动,避免连杆的阻流而形成喷雾盲区,降温加湿效率高。
[0016]3)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中,其喷嘴喷口为锥形扩散喷口,利于水流撞击靶板后向四周的扩散。[0017]4)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中,调节旋钮可调节喷嘴喷口与靶板间的距离,实现对雾化效果的可控性。
[0018]5)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可实现180°的雾化角,喷嘴雾化面积大,节省喷嘴的使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的工作原理图;
[0021]图3是图1中连杆的A-A剖视图。
[0022]图中,1.调节旋钮,2.螺母,3.连杆,4.靶板,5.前端盖,6.后端盖,7.外螺纹,
8.喷嘴进水管,9.水流增压腔,10.喷嘴喷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4]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有喷嘴主体和靶板4,喷嘴主体包括有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前端盖5、后端盖6及喷嘴进水管8,喷嘴主体的内腔设置有水流增压腔9,前端盖5的顶部设置有喷嘴喷口 10,如图2所示,后端盖6的两侧都与连杆3连接,连杆3上设置有螺母2,喷嘴进水管8的外侧下部设置有外螺纹7,喷嘴主体的上方设置有靶板4,靶板4的上部竖直设置有调节旋钮1,调节旋钮I与螺母2螺纹相接。
[0025]其中喷嘴进水管8、后端盖6及前端盖5注塑为一整体,前端盖5及后端盖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两者内表面光滑过渡;如图2所示,喷嘴主体内腔形成水流增压腔9,水流增压腔9上部为抛物面、双曲面或球面;喷嘴喷口 10位于前端盖5顶部的中心,为锥形扩散喷口 ;靶板4与喷嘴主体通过连杆3上的螺母2相连接,靶板4中心轴线与喷嘴喷口 10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靶板4上的调节旋钮I外侧设置有与螺母2配合的外螺纹,使得调节旋钮I与螺母2通过螺纹连接,可调节靶板4与喷嘴喷口 10间的距离;如图3所示,连杆3截面为柳叶形,即尖头尖尾的翼型断面;喷嘴进水管8外套有外螺纹7,喷嘴主体材质为PE塑料或不锈钢,靶板4材质为不锈钢。
[0026]本实用新型靶式撞击流喷嘴的工作原理为:
[0027]通过水泵加压的水流由喷嘴进水管8进入喷嘴主体内腔,高速的水流进入水流增压腔9,水流速降低,动压减小,静压增大,随后水流在高静压下由喷嘴喷口 10喷出,与靶板4发生碰撞后,在极大的压强冲击挤压下产生超声波,变为细小的水滴,最后以180°的雾化角喷出,与空气发生均匀的热湿交换。
[0028]通过调节旋钮I,可灵活改变靶板4与喷嘴喷口 10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水流的雾化程度,达到控制空气与水热湿交换效率的目的。
[0029]经雾化,以180°雾化角喷出的水雾流经翼型断面的连杆3时,绕连杆3做无分离的附着流动,避免连杆3的阻流而形成喷雾盲区,降温加湿效率高。
[0030]本实用新型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其喷嘴主体内部设置有水流增压腔9,增大水流静压,提高雾化效果;连接喷嘴主体与靶板4的连杆3,其截面为尖头尖尾的翼型断面,防止连杆3的阻挡使得喷嘴雾化存在盲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可灵活调节靶板与喷嘴喷口间的距离,实现空气与水热湿交换效率的可控性。
【权利要求】
1.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喷嘴主体和靶板(4),所述喷嘴主体包括有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前端盖(5)、后端盖(6)及喷嘴进水管(8),所述喷嘴主体的内腔设置有水流增压腔(9),所述前端盖(5)的顶部设置有喷嘴喷口(10),所述后端盖(6)的两侧与连杆(3)连接,所述连杆(3)上设置有螺母(2),所述喷嘴进水管(8)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7),所述喷嘴主体的上方设置有靶板(4),所述靶板(4)上部固接有调节旋钮(O,所述调节旋钮(I)穿过螺母(2 )并与螺母(2 )螺纹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的横截面为柳叶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旋钮(I)外侧设置有与所述螺母(2)配合的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增压腔(9)的上部为抛物面、双曲面或球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5)、后端盖(6)之间采用螺纹相接;后端盖(6)与喷嘴进水管(8)之间采用螺纹相接或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喷口(10)设置于所述前端盖(5)顶部的中心;所述喷嘴喷口(10)为锥形扩散喷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板(4)中心轴线与喷嘴喷口(10)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文档编号】B05B1/26GK203664062SQ201320736144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8日
【发明者】黄翔, 宋祥龙, 黄萍, 张彦, 卫晨 申请人:西安工程大学, 陕西金翼通风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