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中心旋钮切换结构的花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46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中心旋钮切换结构的花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中心旋钮切换结构的花洒,包括具有入水端口的进水组件及具有第一出水端口的出水组件;还包括一中心旋钮切换结构,包括:进水内架,其具有一腔体,且腔体内形成分别与入水端口、第一出水端口连通的腔室;旋钮,其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于出水组件且设有第二出水端口;切换结构,其装设于所述腔体与旋钮之间;其包括一进水件、及与所述进水件相配合的分水件;所述进水件设有与所述腔室对应的过水孔;所述分水件具有至少二个分水孔;所述旋钮的连接轴同步带动切换结构中的分水件转动,以使所述入水端口与分水件上的一个或两个分水孔切换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切换结构操作简单,适用于出水面盖大的花洒;操作手感较轻,切换快捷。
【专利说明】一种具有中心旋钮切换结构的花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洒,具体与一种具有中心旋钮切换结构的花洒有关。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花洒的出水功能多种多样,一般会有至少两种以上的出水;常规的多功能花洒一般是通过拨动整个出水面板旋转一定的角度来其切换出水功能控制,此种操作方式存在几个缺陷:1.需通过双手协调进行,操控性较为不方便;2.操作方式随著出水面板的增大变得笨拙且操作空间大,特别是面对要求宽大的多功能太阳花洒,切换时极为不便;3.操作方式只适用圆形的花洒面板,异形面板就比较不适用,且切换力度较大,难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中心旋钮切换结构的花洒,其具有结构简单、手感较好、切换力度较轻,让花洒在操作和使用上更为方便。
[000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具有中心旋钮切换结构的花洒,包括具有入水端口 11的进水组件I及具有第一出水端口 21的出水组件2 ;还包括一中心旋钮切换结构,其装设于进水组件I与出水组件2之间;所述中心旋钮切换结构包括:
[0006]一进水内架3,其具有一腔体31,且腔体31内形成分别与入水端口 11、第一出水端口 21连通的腔室31a、31b ;
[0007]一旋钮4,其通过连接轴42活动连接于出水组件2且设有第二出水端口 41 ;
[0008]一切换结构5,其装设于所述腔体31与旋钮4之间;其包括一进水件51、及与所述进水件51相配合的分水件52 ;所述进水件51设有与所述腔室31a、31b对应的过水孔51a、51b ;所述分水件52具有至少二个分水孔;
[0009]其中,所述旋钮4的连接轴42同步带动切换结构5中的分水件52转动,以使所述入水端口 11与分水件52上的一个或两个分水孔切换连通。
[0010]进一步,所述切换结构5还包括一进水皮碗53、一分水皮碗54及分别张顶进水皮碗53与分水皮碗54底壁的压簧55 ;所述进水皮碗53与分水皮碗54还分别设有与所述分水孔对应的通孔53a、54a。
[0011]进一步,所述进水件51的过水孔5la、5Ib相对于所述连接轴42对称设置,且还设有供所述进水皮碗53与分水皮碗54放置的凹陷部51-1、51-2。
[0012]进一步,所述分水件52中心位置设有供所述连接轴42穿过的通孔521,且设有至少二个分水孔;其中,第一分水孔52a与第二分水孔52b同侧设置,另设有出水孔52c与第一分水孔52a以通孔521为中心对称设置,并与第一分水孔52a相连通;所述出水孔52c外侧还设有一凸槽52-1,其与所述凹陷部51-2配合连接形成供所述进水皮碗53置入的内腔。
[0013]进一步,所述切换结构5还包括一用于定位的碰珠56及碰珠弹簧57 ;其中,所述分水件52设有供碰珠56嵌入的沉槽52d ;所述碰珠56顶抵于所述碰珠弹簧57的沉槽52d底面之间,以使进水件51与分水件52相对匹配定位;所述碰珠弹簧57两端分别张顶且对应所述碰珠56及设置于进水件51上供其放置的凹槽510底壁。
[0014]进一步,所述切换结构5还设有一散水盘58,其装设于所述旋钮4与分水件52之间;所述分水件52与散水盘58相对面还设有一隔挡环槽522,其沿第一分水孔52a与出水孔52c边缘设置并连接与一体,且其与散水盘58连接形成过水腔523。
[0015]进一步,所述进水组件I包括进水接头10,其具有进水端口 11 ;所述出水组件2包括依序连接的面盖22、出水面盖23、出水套24及后盖25 ;所述出水套24设有第一出水端口 21,所述出水面盖23设有供第一出水端口 21穿过的孔位220。
[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7](I)本实用新型通过操控中心旋钮面盖的转动来进行花洒功能切换,采用两个不同作用的皮腕进行各功能的分水和进水连接,形成各功能出水;
[0018](2)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切换结构无需其它辅助的密封结构,其操作切换力度较轻,手感较好,从而让花洒在操作和使用上更为方便,实现了传统的突破和创造性;
[0019](3)所述切换结构操作简单,适用于出水面盖较大的花洒;且结构紧凑、易实现、成本低;单手便能实现操作,操作手感较轻,功能切换快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花洒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水件与进水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水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切换结构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分水件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外圈出水时分水件的状态示意图;
[0027]图7为本实用新型外圈出水状态示意图;
[0028]图8为本实用新型外圈与内圈出水时分水件的状态示意图;
[0029]图9为本实用新型外圈与内圈出水状态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内圈出水时分水件的状态示意图;
[0031]图11为实用新型内圈出水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中心旋钮切换结构的花洒,包括具有入水端口11的进水组件I及具有第一出水端口 21的出水组件2 ;还包括一中心旋钮切换结构,其装设于进水组件I与出水组件2之间;所述中心旋钮切换结构包括:
[0034]所述进水组件I包括进水接头10,其具有进水端口 11 ;
[0035]所述出水组件2包括依序连接的面盖22、出水面盖23、出水套24及后盖25 ;所述出水套24设有第一出水端口 21,所述出水面盖23设有供第一出水端口 21穿过的孔位220。
[0036](如图1、2所示)一进水内架3,其具有一腔体31,且腔体内形成分别与入水端口
11、第一出水端口 21连通的腔室31a、31b ;
[0037]一旋钮4,其通过连接轴42活动连接于出水组件2且设有第二出水端口 41 ;
[0038](如图1至5所示)一切换结构5,其装设于所述腔体31与旋钮4之间;其包括一进水件51、及与所述进水件51相配合的分水件52 ;所述进水件51设有与所述腔室3la、3Ib对应的过水孔51a、51b ;所述分水件52具有至少三个分水孔;
[0039]所述切换结构5还包括一进水皮碗53、一分水皮碗54及分别张顶进水皮碗53与分水皮碗54底壁的压簧55 ;所述进水皮碗53与分水皮碗54还分别设有与所述分水孔对应的通孔53a、54a。
[0040]所述进水件51,其上的过水孔5la、5Ib相对于所述连接轴42对称设置,且还设有供所述进水皮碗53与分水皮碗54放置的凹陷部51-1、51-2。
[0041]所述分水件52,其中心位置设有供所述连接轴42穿过的通孔521,且设有至少二个分水孔;其中,第一分水孔52a与第二分水孔52b同侧设置,另设有出水孔52c与第一分水孔52a以通孔521为中心对称设置,并与第一分水孔52a相连通;所述出水孔52c外侧还设有一凸槽52-1,其与所述凹陷部51-2配合连接形成供所述进水皮碗53置入的内腔。
[0042]所述切换结构5还包括一用于定位的碰珠56及碰珠弹簧57 ;其中,所述分水件52设有供碰珠56嵌入的沉槽52d ;所述碰珠56顶抵于所述碰珠弹簧57的沉槽52d底面之间,以使进水件51与分水件52相对匹配定位;所述碰珠弹簧57两端分别张顶且对应所述碰珠56及设置于进水件51上供其放置的凹槽510底壁。
[0043]所述切换结构5还设有一散水盘58,其装设于所述旋钮4与分水件52之间;所述分水件52与散水盘58相对面还设有一隔挡环槽522,其沿第一分水孔52a与出水孔52c边缘设置并连接与一体,且其与散水盘58连接形成过水腔523。
[0044]其中,所述旋钮4的连接轴42同步带动切换结构5中的分水件52转动,以使所述入水端口 11与分水件52上的一个或两个分水孔切换连通。
[0045]【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5所示)花洒有三部分组件组成:进水组件1:包括由垫圈6套接在具有入水端口 11的球形接头底部,并穿过螺母盖的内部,再将垫片7和O型圈8装入穿过后盖25后进水内架3内,然后锁紧于进水内架3上端,作为连接进水内架3的入水连接所用;
[0046]出水组件2包括依序连接的面盖22、出水面盖23、出水套24及后盖25 ;所述出水套24设有第一出水端口 21,所述出水面盖23设有供第一出水端口 21穿过的孔位220 ;
[0047]进水件51与进水内架3固接形成一个腔体31,且腔体31形成一个连通入水端口11的腔室31a和一个连通第一出水端口 21并形成外圈出水的腔室31b,腔室31a为提供入水的连接腔体,外圈出水腔室3Ib为外圈出水时的连接腔体,再与出水面盖23超声固接形成外圈功能出水腔体,另外后盖25和面盖22分别套接在出水面盖23上形成整体花洒外观所用;
[0048]功能切换,切换结构5:所述压簧55张顶于分水皮腕54底部装入进水件51相对应的凹陷部51-2 ;其分水皮腕54的通孔54a分别与分水件52的第一、第二分水孔52a、52b的相对应时连接入水;
[0049]所述压簧55张顶于进水皮腕53装放分水板52的凸槽52_1,进水皮腕53的通孔53a与进水件51的过水孔51b连接形成入水通道;
[0050]所述分水件52与散水盘58相对面还设有一隔挡环槽522,其沿第一分水孔52a与出水孔52c边缘设置并连接于一体,且其与散水盘58连接形成过水腔523 ;
[0051]所述分水件52和散水盘58固接形成各功能出水的通道,其中,分水件52的出水孔52c与进水皮腕53连通;第二分水孔52b则直接连接进入散水盘58,再与旋钮4的第二出水端口 41连接形成出水功能,旋钮4顶部设置有供单手调节的旋钮手柄43,通过旋钮手柄43进行功能切换操作;旋钮4其连接轴42穿过分水件52与进水内架3固接形成的通孔521,螺丝套套接在连接轴42顶端通过自攻螺丝锁紧,旋钮4与切换结构5可以绕连接轴42进行转动切换各出水功能;在切换过程中,所述碰珠弹簧57张顶于碰珠56并装入进水件51相对应的凹槽510底壁,且与分水件52的沉槽52d相对应形成定位。
[0052]工作原理:(如图1至11所示)水从球形接头的进水端口 11引入,通过与进水组件I的连通进入进水件51与进水内架3固接形成的其中一个腔室31a ;然后通过分水皮腕54的过水孔54a对接,分别与分水件52的第一、第二分水孔52a、52b的相对应时连接入水;其中,进入第一分水孔52a后流入过水腔523再经过出水孔52c进入与进水皮腕53连通,通过进水皮腕53的通孔53a与进水件51的过水孔51b连接进入外圈出水腔室31b形成外圈出水功能;其中,第二分水孔52b则直接连接进入散水盘58与旋钮4固接形成的腔体形成出水功能;
[0053]实际操作原理:(如图6、7所示)当旋钮4的旋钮手柄43转动在右边位置时,水从腔室31a进入分水皮腕54的通孔54a,并与分水件52第一分水孔52a对应连通后依次进入过水腔523、出水孔52c、进水皮碗53的通孔53a,最后进入腔室31b,然后从与腔室31b连通的出水套24的第一出水端口 21流出,以形成外圈出水;
[0054](如图8、9所示)当旋钮4的旋钮手柄43转动在中间位置时,水从腔室31a进入分水皮腕54的通孔54a,并与分水件52第一、第二分水孔52a、52b分别对应连通,其中,一条依次进入过水腔523、出水孔52c、进水皮碗53的通孔53a,最后进入腔室31b,然后从与腔室31b连通的出水套24的第一出水端口 21流出,以形成外圈出水;另一条直接从第二分水孔52b进入散水盘58,而后从设置在旋钮4上的第二出水口 41流出,形成内圈出水;因此,当转动到中间位置时,实现内圈与外圈混合出水功能;
[0055](如图10、11所示)当旋钮4的旋钮手柄43转动在右边位置时,水从腔室31a进入分水皮腕54的通孔54a,并与分水件52第二分水孔52b对应连通,而后直接从第二分水孔52b进入散水盘58,最后从设置在旋钮4上的第二出水口 41流出,此时为内圈出水,形成旋钮面盖出水功能;
[0056]同时,当旋钮4转动到每一个档位时,碰珠56与分水件52的沉槽52d相对应形成各功能的定位;通过循环调节以实现不同的出水功能,满足使用者的各种使用需求。
[0057]本实用新型通过操控中心旋钮面盖的转动来进行花洒功能切换,采用两个不同作用的皮腕进行各功能的分水和进水连接,形成各功能出水;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切换结构无需其它辅助的密封结构,其操作切换力度较轻,手感较好,从而让花洒在操作和使用上更为方便,实现了传统的突破和创造性;所述切换结构操作简单,适用于出水面盖较大的花洒;且结构紧凑、易实现、成本低;单手便能实现操作,操作手感较轻,功能切换快捷。
[0058]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中心旋钮切换结构的花洒,包括具有入水端口(11)的进水组件(I)及具有第一出水端口(21)的出水组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中心旋钮切换结构,其装设于进水组件(I)与出水组件(2)之间;所述中心旋钮切换结构包括: 一进水内架(3),其具有一腔体(31),且腔体(31)内形成分别与入水端口(11)、第一出水端口(21)连通的腔室(31a、31b); 一旋钮(4),其通过连接轴(42)活动连接于出水组件(2)且设有第二出水端口(41); 一切换结构(5),其装设于所述腔体(31)与旋钮(4)之间;其包括一进水件(51)、及与所述进水件(51)相配合的分水件(52);所述进水件(51)设有与所述腔室(31a、31b)对应的过水孔(51a、51b);所述分水件(52)具有至少二个分水孔; 其中,所述旋钮(4)的连接轴(42)同步带动切换结构(5)中的分水件(52)转动,以使所述入水端口(11)与分水件(52)上的一个或两个分水孔切换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中心旋钮切换结构的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结构(5)还包括一进水皮碗(53)、一分水皮碗(54)及分别张顶进水皮碗(53)与分水皮碗(54)底壁的压簧(55);所述进水皮碗(53)与分水皮碗(54)还分别设有与所述分水孔对应的通孔(53a、54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中心旋钮切换结构的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件(51)的过水孔(51a、51b)相对于所述连接轴(42)对称设置,且还设有供所述进水皮碗(53)与分水皮碗(54)放置的凹陷部(51-1、5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中心旋钮切换结构的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件(52)中心位置设有供所述连接轴(42)穿过的通孔(521),且设有至少二个分水孔;其中,第一分水孔(52a)与第二分水孔(52b)同侧设置,另设有出水孔(52c)与第一分水孔(52a)以通孔(521)为中心对称设置,并与第一分水孔(52a)相连通;所述出水孔(52c)外侧还设有一凸槽(52-1),其与凹陷部(51-2)配合连接形成供所述进水皮碗(53)置入的内腔。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具有中心旋钮切换结构的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结构(5)还包括一用于定位的碰珠(56)及碰珠弹簧(57);其中,所述分水件(52)设有供碰珠(56)嵌入的沉槽(52d);所述碰珠(56)顶抵于所述碰珠弹簧(57)的沉槽(52d)底面之间,以使进水件(51)与分水件(52)相对匹配定位;所述碰珠弹簧(57)两端分别张顶且对应所述碰珠(56)及设置于进水件(51)上供其放置的凹槽(510)底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中心旋钮切换结构的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结构(5)还设有一散水盘(58),其装设于所述旋钮(4)与分水件(52)之间;所述分水件(52)与散水盘(58)相对面还设有一隔挡环槽(522),其沿第一分水孔(52a)与出水孔(52c)边缘设置并连接于一体,且其与散水盘(58)连接形成过水腔(523)。
7.如权利要求1、2、3、4或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中心旋钮切换结构的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I)包括进水接头(10),其具有进水端口(11);所述出水组件(2)包括依序连接的面盖(22)、出水面盖(23)、出水套(24)及后盖(25);所述出水套(24)设有第一出水端口(21),所述出水面盖(23)设有供第一出水端口(21)穿过的孔位(220)。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中心旋钮切换结构的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I)包括进水接头(10),其具有进水端口(11);所述出水组件(2)包括依序连接的面盖(22)、出水面盖(23)、出水套(24)及后盖(25);所述出水套(24)设有第一出水端口(21), 所述出水面盖(23)设有供第一出水端口(21)穿过的孔位(220)。
【文档编号】B05B1/18GK203916945SQ201420071821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9日
【发明者】林孝发, 林孝山, 刘启乔, 邓小清, 顾才波 申请人:福建西河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