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45℃~90℃温区的复合制冷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3387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45℃~90℃温区的复合制冷剂,具体涉及一种用在贮存式开式节流的冷却系统中,可适用于-45℃~90℃宽温区环境中复合制冷剂,属于制冷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马赫数的增加,飞行器所处热环境越发恶劣。高超声速飞行器虽采取了必要的被动热防护措施,但飞行器舱内温度长期超过80℃,甚至高达90℃,舱内的有效载荷及电子元器件工作温度得不到保证。许多关键部位,比如红外探测窗口、舵轴传动部位等受高温外热流影响,难以正常工作,甚至结构安全都难以保证。需要采取主动冷却方式来保证舱内有效载荷及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对关键部位及部件进行有效热防护。对于导弹等短期工作的飞行器,采用机械闭式循环制冷方式系统复杂,可靠性低,环境适应性差,所以通常采用贮存制冷剂节流制冷方式。贮存制冷剂节流制冷方式系统简单、没有复杂运动部件、可靠性高,需要工作时打开电磁阀,制冷剂流向需要冷却部位蒸发,使需要冷却对象温度得到有效控制。由于飞行器的特殊使用及贮存环境,对制冷装置中的制冷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要满足无毒、不燃、理化性质稳定等要求外,对制冷剂工作环境提出的要求为:储存温度为-45℃~90℃,同时,要求该制冷剂在低温(-45℃)下保持一定启动压力,蒸汽压力不能过低;高温(90℃)下为保证存储安全,制冷剂蒸汽压力不能过高,同时制冷剂的制冷能力不能下降太多,不低于230kj/kg。现有纯制冷剂在性质和品质上存在局限性,还没有一种制冷剂可以完全满足要求,只能调整制冷剂的性质来扩大制冷剂选择的自由度。对于开式节流冷却系统,现有常用制冷剂,在低温时饱和蒸气压很低,难以驱动制冷剂向蒸发器流动,不足以克服制冷剂气化后产生的气阻,从而影响冷却系统的正常启动和可靠运行。在高温状态下,普通制冷剂气化潜热迅速减小,单位制冷量迅速下降,甚至失效。同时,制冷剂贮瓶中压力快速上升,影响冷却系统的安全性。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45℃~90℃温区的复合制冷剂。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45℃~90℃温区的复合制冷剂,所述复合制冷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1)制冷剂配制选用容器爆破压力≥6mpa的密闭耐压容器,首先采用去离子水清洗容器2次以上,再采用无水酒精清洗2次以上,清洗完毕后排空酒精。(2)将二氯甲烷与一氟二氯乙烷按重量比为3:1~5:1的配比注入容器中,充分晃动使其混合均匀。(3)对容器进行抽真空,真空度稳定在100pa以下时,停止抽真空,将三氟甲烷气体加注到容器中,边注入边晃动容器,加注三氟甲烷气体时控制压力上升速度≤10kpa/min。当压力达到1.2±0.3mpa,且晃动容器压力不再下降时,停止加注三氟甲烷。(4)将四氟甲烷气体加注到容器中,边注入边晃动容器,加注四氟甲烷气体时控制压力上升速度≤10kpa/min。当压力达到2.1±0.3mpa,且晃动容器压力不再下降时,停止加注四氟甲烷,得到一种适用于-45℃~90℃温区的复合制冷剂。或将一氟二氯乙烷替换为一氟二氯甲烷、三氟甲烷替换为三氟一氯甲烷,此时步骤(2)中将二氯甲烷与一氟二氯甲烷按重量比为3:1~5:1的配比注入容器中,其他条件都与步骤(1)~(4)相同,得到一种适用于-45℃~90℃温区的复合制冷剂。优选的,步骤(1)中的密闭耐压容器为钢制密闭耐压容器。优选的,步骤(2)中二氯甲烷与一氟二氯乙烷的重量为4:1或者二氯甲烷与一氟二氯甲烷的重量为4:1。有益效果: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制冷剂能够适用于一个较宽的温区:-45℃~90℃,其特点是低温(-45℃)时系统压力不太低,保证了驱动制冷剂流动的压力,高温(90℃)时系统压力不太高,且单位质量制冷剂气化潜热大,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有利于制冷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采用该复配制冷剂,可以保证高速飞行器的光学窗口、舱内电子设备等部位的冷却系统能正常启动及有效运行,能保证制冷剂即使在温度90℃时的状况下,仍然具有足够的制冷能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的制冷剂配制系统示意图。1-1#钢瓶,2-混合容器,3-3#钢瓶,4-真空机组,5-钢制容器,6-第一减压阀,7-第一手动截止阀,8-第二减压阀,9-第二手动截止阀,10-安全阀,11-第三手动截止阀,12-第四手动截止阀,13-第一管路接头,14-第二管路接头,15-第三管路接头,16-第四管路接头,17-压力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述本发明,但不限于此。实施例中的制冷剂配制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如下:1#钢瓶1、混合容器2、3#钢瓶3和真空机组4分别与钢制容器5通过管路连接。1#钢瓶1、混合容器2、3#钢瓶3分别通过第一管路接头13、第二管路接头14、第三管路接头15与钢制容器5的第四管路接头16连接,1#钢瓶1与第一管路接头13之间安装第一减压阀6,混合容器2与第二管路接头14之间安装第一手动截止阀7,3#钢瓶3与第三管路接头15之间安装第二减压阀8,钢制容器5与第四管路接头16之间安装第三手动截止阀11,真空机组4与钢制容器5之间安装第二手动截止阀9,钢制容器5顶部上还安装安全阀10和压力表17,钢制容器5右下方还安装有第四手动截止阀12。实施例中制冷剂配制系统使用前第一减压阀6、第一手动截止阀7、第二减压阀8、第二手动截止阀9、安全阀10、第三手动截止阀11、第四手动截止阀12都是关闭状态,第一管路接头13、第二管路接头14、第三管路接头15、第四管路接头16都是断开状态。对于实施例配制的复合制冷剂进行如下项目测试:(1)对应温度下的蒸汽压力采用压力测试仪表xsdal/a-4r111b1v0测定实施例制备的复合制冷剂蒸汽压力。测试条件:水浴加热或低温箱;实施例制备的复合制冷剂温度均匀;测试的温度为-45℃、80℃、90℃。(2)对应温度下的气化潜热对应温度下,单位质量制冷剂气化时吸收的热量为气化潜热。其计算公式为:r=q/m,(1)式中:r—复合制冷剂的气化潜热,kj/kg;m—气化的复合制冷剂质量,kg;q—电加热器在绝热条件下释放的热量,认为是复合制冷剂气化所吸收的热量,kj。式中:p—实测电功率,w;u—加热电压,v;i—加热电流,a;t—加热时间,s;按照式(1)、式(2),得到复合制冷剂气化潜热以下实施例中测试时的加热电流、加热电压分别为1.0a、36.0v,气化的复合制冷剂质量为1.0kg,气化时间为1.0kg复合制冷剂气化所用的时间。所用的仪器、仪表:名称型号厂家温度巡检仪elxsp70a/l32s2u0usb厦门恩莱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压力检测仪xsdal/a-4r111b1v0北京瑞嘉远怡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天平yp10kn上海恒平科学仪器公司数字万用表fluke178福禄克秒表pc396天福秒表厂直流稳压电源dh1718e-4北京大华高低温试验箱ck-10000ccb东莞市勤卓环境测试设备有限公司实施例1(1)首先打开第一手动截止阀7、第三手动截止阀11、第四手动截止阀12,采用纯净水清洗钢制容器5、混合容器2两次,清洗完毕后再采用无水酒精清洗2次。清洗完毕后排空酒精,关闭第一手动截止阀7、第三手动截止阀11和第四手动截止阀12。(2)打开第一手动截止阀7,将二氯甲烷与一氟二氯乙烷按重量比为4:1配比加入混合容器2,关闭第一手动截止阀7,充分晃动1min,得到混合液体。(3)打开第二手动截止阀9,使用真空机组4对钢制容器5进行真空抽气,排除钢制容器5中气体,真空度稳定在100pa以下时,抽真空结束后关闭第二手动截止阀9,真空机组4停机。(4)连接第二管路接头14、第四管路接头16,打开第一手动截止阀7、第三手动截止阀11,将混合容器2中混合液体注入钢制容器5中,加注完毕,关闭第一手动截止阀7、第三手动截止阀11,脱开第二管路接头14、第四管路接头16的联接。(5)连接第一管路接头13、第四管路接头16,将1#钢瓶1的第一减压阀6调至(1.0±0.2)mpa,打开第三手动截止阀11,将1#钢瓶1中三氟甲烷气体缓慢注入钢制容器5中,边注入边晃动钢制容器5,控制压力上升速度为10kpa/min。随压力不断上升,注意观察压力在1.2mpa时,晃动钢制容器5时压力不再下降,三氟甲烷加注结束。关闭第一减压阀6、第三手动截止阀11,脱开第一管路接头13、第四管路接头16联接。(6)连接第三管路接头15、第四管路接头16,将3#钢瓶3的第二减压阀8调至(2.0±0.3)mpa,打开第三手动截止阀11,将3#钢瓶2中四氟甲烷气体缓慢注入钢制容器5中,边注入边晃动钢制容器5,控制压力上升速度为10kpa/min。随压力不断上升,注意观察压力在2.3mpa时,晃动钢制容器5时压力不再下降,四氟甲烷加注结束。关闭第二减压阀8、第三手动截止阀11,脱开第三管路接头15、第四管路接头16的联接,得到一种适用于-45℃~90℃温区的复合制冷剂。测试实施例1得到的复合制冷剂的性能参数:-45℃时蒸汽压力为0.73mpa,1kg复合制冷剂气化的时间为2.42h,计算得气化潜热为313.6kj/kg;80℃时蒸汽压力为3.40mpa,1kg复合制冷剂气化的时间为1.91h,计算得气化潜热为247.5kj/kg;90℃时蒸汽压力为3.63mpa,1kg复合制冷剂气化的时间为1.86h,计算得气化潜热为241.1kj/kg。实施例2(1)首先打开第一手动截止阀7、第三手动截止阀11、第四手动截止阀12,采用纯净水清洗钢制容器5、混合容器2两次,清洗完毕后再采用无水酒精清洗2次。清洗完毕后排空酒精,关闭第一手动截止阀7、第三手动截止阀11和第四手动截止阀12。(2)打开第一手动截止阀7,将二氯甲烷与一氟二氯乙烷按重量比为3:1配比加入混合容器2,关闭第一手动截止阀7,充分晃动1min,得到混合液体。(3)打开第二手动截止阀9,使用真空机组4对钢制容器5进行真空抽气,排除钢制容器5中气体,真空度稳定在100pa以下时,抽真空结束后关闭第二手动截止阀9,真空机组4停机。(4)连接第二管路接头14、第四管路接头16,打开第一手动截止阀7、第三手动截止阀11,将混合容器2中混合液体注入钢制容器5中,加注完毕,关闭第一手动截止阀7、第三手动截止阀11,脱开第二管路接头14、第四管路接头16的联接。(5)连接第一管路接头13、第四管路接头16,将1#钢瓶1的第一减压阀6调至(1.0±0.2)mpa,打开第三手动截止阀11,将1#钢瓶1中三氟甲烷气体缓慢注入钢制容器5中,边注入边晃动钢制容器5,控制压力上升速度为10kpa/min。随压力不断上升,注意观察压力在0.9mpa时,晃动钢制容器5时压力不再下降,三氟甲烷加注结束。关闭第一减压阀6、第三手动截止阀11,脱开第一管路接头13、第四管路接头16联接。(6)连接第三管路接头15、第四管路接头16,将3#钢瓶3的第二减压阀8调至(2.0±0.3)mpa,打开第三手动截止阀11,将3#钢瓶2中四氟甲烷气体缓慢注入钢制容器5中,边注入边晃动钢制容器5,控制压力上升速度为10kpa/min。随压力不断上升,注意观察压力在1.8mpa时,晃动钢制容器5时压力不再下降,四氟甲烷加注结束。关闭第二减压阀8、第三手动截止阀11,脱开第三管路接头15、第四管路接头16的联接,得到一种适用于-45℃~90℃温区的复合制冷剂。测试实施例2得到的复合制冷剂的性能参数:-45℃时蒸汽压力为0.75mpa,1kg复合制冷剂气化的时间为2.35h,计算得气化潜热为304.6kj/kg;80℃时蒸汽压力为3.27mpa,1kg复合制冷剂气化的时间为1.87h,计算得气化潜热为242.4kj/kg;90℃时蒸汽压力为3.55mpa,1kg复合制冷剂气化的时间为1.82h,计算得气化潜热为235.9kj/kg。实施例3(1)首先打开第一手动截止阀7、第三手动截止阀11、第四手动截止阀12,采用纯净水清洗钢制容器5、混合容器2两次,清洗完毕后再采用无水酒精清洗2次。清洗完毕后排空酒精,关闭第一手动截止阀7、第三手动截止阀11和第四手动截止阀12。(2)打开第一手动截止阀7,将二氯甲烷与一氟二氯乙烷按重量比为5:1配比加入混合容器2,关闭第一手动截止阀7,充分晃动1min,得到混合液体。(3)打开第二手动截止阀9,使用真空机组4对钢制容器5进行真空抽气,排除钢制容器5中气体,真空度稳定在100pa以下时,抽真空结束后关闭第二手动截止阀9,真空机组4停机。(4)连接第二管路接头14、第四管路接头16,打开第一手动截止阀7、第三手动截止阀11,将混合容器2中混合液体注入钢制容器5中,加注完毕,关闭第一手动截止阀7、第三手动截止阀11,脱开第二管路接头14、第四管路接头16的联接。(5)连接第一管路接头13、第四管路接头16,将1#钢瓶1的第一减压阀6调至(1.0±0.2)mpa,打开第三手动截止阀11,将1#钢瓶1中三氟甲烷气体缓慢注入钢制容器5中,边注入边晃动钢制容器5,控制压力上升速度为9kpa/min。随压力不断上升,注意观察压力在1.5mpa时,晃动钢制容器5时压力不再下降,三氟甲烷加注结束。关闭第一减压阀6、第三手动截止阀11,脱开第一管路接头13、第四管路接头16联接。(6)连接第三管路接头15、第四管路接头16,将3#钢瓶3的第二减压阀8调至(2.0±0.3)mpa,打开第三手动截止阀11,将3#钢瓶2中四氟甲烷气体缓慢注入钢制容器5中,边注入边晃动钢制容器5,控制压力上升速度为9kpa/min。随压力不断上升,注意观察压力在2.4mpa时,晃动钢制容器5时压力不再下降,四氟甲烷加注结束。关闭第二减压阀8、第三手动截止阀11,脱开第三管路接头15、第四管路接头16的联接,得到一种适用于-45℃~90℃温区的复合制冷剂。测试实施例3得到的复合制冷剂性能参数:-45℃时蒸汽压力为0.70mpa,1kg复合制冷剂气化的时间为2.46h,计算得气化潜热为318.8kj/kg;80℃时蒸汽压力为3.49mpa,1kg复合制冷剂气化的时间为1.92h,计算得气化潜热为248.8kj/kg;90℃时蒸汽压力为3.72mpa,1kg复合制冷剂气化的时间为1.88h,计算得气化潜热为243.6kj/kg。实施例4(1)首先打开第一手动截止阀7、第三手动截止阀11、第四手动截止阀12,采用纯净水清洗钢制容器5、混合容器2两次,清洗完毕后再采用无水酒精清洗2次。清洗完毕后排空酒精,关闭第一手动截止阀7、第三手动截止阀11和第四手动截止阀12。(2)打开第一手动截止阀7,将二氯甲烷与一氟二氯甲烷按重量比为4:1配比加入混合容器2,关闭第一手动截止阀7,充分晃动1min,得到混合液体。(3)打开第二手动截止阀9,使用真空机组4对钢制容器5进行真空抽气,排除钢制容器5中气体,真空度稳定在100pa以下时,抽真空结束后关闭第二手动截止阀9,真空机组4停机。(4)连接第二管路接头14、第四管路接头16,打开第一手动截止阀7、第三手动截止阀11,将混合容器2中混合液体注入钢制容器5中,加注完毕,关闭第一手动截止阀7、第三手动截止阀11,脱开第二管路接头14、第四管路接头16的联接。(5)连接第一管路接头13、第四管路接头16,将1#钢瓶1的第一减压阀6调至(1.0±0.2)mpa,打开第三手动截止阀11,将1#钢瓶1中三氟一氯甲烷气体缓慢注入钢制容器5中,边注入边晃动钢制容器5,控制压力上升速度为10kpa/min。随压力不断上升,注意观察压力在1.2mpa时,晃动钢制容器5时压力不再下降,三氟一氯甲烷加注结束。关闭第一减压阀6、第三手动截止阀11,脱开第一管路接头13、第四管路接头16联接。(6)连接第三管路接头15、第四管路接头16,将3#钢瓶3的第二减压阀8调至(2.0±0.3)mpa,打开第三手动截止阀11,将3#钢瓶2中四氟甲烷气体缓慢注入钢制容器5中,边注入边晃动钢制容器5,控制压力上升速度为10kpa/min。随压力不断上升,注意观察压力在2.3mpa时,晃动钢制容器5时压力不再下降,四氟甲烷加注结束。关闭第二减压阀8、第三手动截止阀11,脱开第三管路接头15、第四管路接头16的联接,得到一种适用于-45℃~90℃温区的复合制冷剂。测试实施例4得到的复合制冷剂的性能参数:-45℃时蒸汽压力为0.73mpa,1kg复合制冷剂气化的时间为2.27h,计算得气化潜热为294.2kj/kg;80℃时蒸汽压力为3.35mpa,1kg复合制冷剂气化的时间为1.82h,计算得气化潜热为235.9kj/kg;90℃时蒸汽压力为3.42mpa,1kg复合制冷剂气化的时间为1.67h,计算得气化潜热为216.4kj/kg。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凡是在本发明精神的原则之下进行的任何等同替换或局部改进,都将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