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动装置冷却液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7740发布日期:2019-06-25 23:35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创造属于机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动装置冷却液配方。



背景技术:

冷却液的发展,受社会工程技术及交叉领域技术发展影响很大,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冷却液的效果越来越受到关注,冷却液不但承担着调节制动装置体温的功能,还要不侵蚀铝、铜、焊锡、橡胶、粘结剂、铁等材料,不能产生气蚀、水垢,顺利在冷却系统中循环。目前,市场上的冷却液,一般采用磷酸盐、硼酸盐作为抑制铝腐蚀剂,有机羧酸型腐蚀剂也已开始应用,代替了铵盐、亚硝酸盐等防腐剂。现有的冷却液需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普遍价格较高,经常产生粉状或蜡状等的物质,这些物质一旦稳定合适,就会造成循环不畅,甚至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制动装置冷却液配方,以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制动装置冷却液配方,按照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乙二醇60-80份、自由基捕捉剂14-20份、辛酸12-18份、硅酸钠3-7份、磷酸7-10份、丙三醇7-10份、唑类化合物3-5份、三乙醇胺2-3.6份和消泡剂3-4.2份。

上述一种制动装置冷却液配方,按照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乙二醇60-78份、自由基捕捉剂14-18份、辛酸12-17份、硅酸钠3-6份、磷酸7-9份、丙三醇7-9份、唑类化合物3-4份、三乙醇胺2-3.4份和消泡剂3-4份。

上述一种制动装置冷却液配方,按照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乙二醇60份、自由基捕捉剂14份、辛酸12份、硅酸钠3份、磷酸7份、丙三醇硼砂7份、唑类化合物3份、三乙醇胺2份和消泡剂3份。

上述一种制动装置冷却液配方,按照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乙二醇68份、自由基捕捉剂16份、辛酸14份、硅酸钠4份、磷酸8份、丙三醇8份、唑类化合物4份、三乙醇胺2.6份和消泡剂3.4份。

上述一种制动装置冷却液配方,按照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乙二醇74份、自由基捕捉剂18份、辛酸15份、硅酸钠5份、磷酸9份、丙三醇9份、唑类化合物4份、三乙醇胺2.8份和消泡剂3.8份。

上述的一种制动装置冷却液配方,所述自由基捕捉剂为麦芽低聚糖或异麦芽低聚糖。

上述的一种制动装置冷却液配方,所述唑类化合物为苯并三氮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制动装置冷却液的稳定性好,防止絮状物、漂浮物和沉淀物等的产生,保证冷却液的有效循环,减轻和防止冷却液循环系统故障;防腐效果极佳,防锈效果好,减小冷却液循环系统故障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制动装置冷却液配方,按照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乙二醇60份、自由基捕捉剂14份、辛酸12份、硅酸钠3份、磷酸7份、丙三醇7份、唑类化合物3份、三乙醇胺2份和消泡剂3份。

所述自由基捕捉剂为麦芽低聚糖或异麦芽低聚糖。

所述唑类化合物为苯并三氮唑。

实施例2

一种制动装置冷却液配方,按照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乙二醇68份、自由基捕捉剂16份、辛酸14份、硅酸钠4份、磷酸8份、丙三醇8份、唑类化合物4份、三乙醇胺2.6份和消泡剂3.4份。

所述自由基捕捉剂为麦芽低聚糖或异麦芽低聚糖。

所述唑类化合物为苯并三氮唑。

实施例3

一种制动装置冷却液配方,按照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乙二醇74份、自由基捕捉剂18份、辛酸15份、硅酸钠5份、磷酸9份、丙三醇9份、唑类化合物4份、三乙醇胺2.8份和消泡剂3.8份。

所述自由基捕捉剂为麦芽低聚糖或异麦芽低聚糖。

所述唑类化合物为苯并三氮唑。

实施例4

一种制动装置冷却液配方,按照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乙二醇80份、自由基捕捉剂20份、辛酸18份、硅酸钠7份、磷酸9份、丙三醇9份、唑类化合物5份、三乙醇胺3.2份和消泡剂4份。

所述自由基捕捉剂为麦芽低聚糖或异麦芽低聚糖。

所述唑类化合物为苯并三氮唑。

本发明一种制动装置冷却液的稳定性好,防止絮状物、漂浮物和沉淀物等的产生,保证冷却液的有效循环,减轻和防止冷却液循环系统故障;防腐效果极佳,防锈效果好,减小冷却液循环系统故障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动装置冷却液配方,按照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乙二醇60‑80份、自由基捕捉剂14‑20份、辛酸12‑18份、硅酸钠3‑7份、磷酸7‑10份、丙三醇7‑10份、唑类化合物3‑5份、三乙醇胺2‑3.6份和消泡剂3‑4.2份。本发明一种制动装置冷却液的稳定性好,防止絮状物、漂浮物和沉淀物等的产生,保证冷却液的有效循环,减轻和防止冷却液循环系统故障;防腐效果极佳,防锈效果好,减小冷却液循环系统故障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潘继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昌县新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5
技术公布日:2019.06.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