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基铝箔胶带及冷凝管和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2917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箔胶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纸基铝箔胶带及冷凝管和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制作过程中,为了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通常会在冰箱冷凝管的表面贴覆铝箔胶带。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响应国家工业4.0的号召,越来越多的冰箱企业使用机器进行铝箔胶带的贴覆。现在使用的铝箔胶带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纯铝箔胶带,一种为覆膜铝箔胶带。

纯铝箔胶带价格较高,对于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冰箱行业来说,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成为了能否在市场生存的关键。因此,更多的厂家采用价格较低的覆膜铝箔胶带,但是覆膜铝箔胶带在进行机器贴覆时容易在贴覆机器上打卷,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覆膜铝箔胶带在贴覆时容易在贴覆机器上打卷的问题,提供一种纸基铝箔胶带及冷凝管和冰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纸基铝箔胶带,包括离型纸以及依次涂敷于离型纸上的第一胶水层、铝箔层、第二胶水层、纸层、聚乙烯薄膜层和硅油层。

优选地,第一胶水层的厚度为0.01-0.02mm。

优选地,第二胶水层的厚度为0.005-0.01mm。

优选地,第一胶水层和/或第二胶水层的成分包括丙烯酸、聚氨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铝箔层的厚度为0.025-0.1mm。

优选地,纸层的厚度为0.05-0.1mm,材质为原纸。

优选地,聚乙烯薄膜层的厚度为0.01-0.03mm。

优选地,离型纸的厚度为0.06-0.1mm。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冷凝管,该冷凝管的外表面贴覆有前述纸基铝箔胶带。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了冰箱,该冰箱的冷凝管的外表面贴覆有前述纸基铝箔胶带。

本实用新型的纸基铝箔胶带具有较佳的散热性能,不会在贴覆机器上打卷,能够适应机器生产的要求,提高生产效率,而且,相比于纯铝箔胶带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纸基铝箔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离型纸 4 纸层

2a 第一胶水层 5 聚乙烯薄膜层

2b 第二胶水层 6 硅油层

3 铝箔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基铝箔胶带包括离型纸1以及依次涂敷于离型纸1上的第一胶水层2a、铝箔层3、第二胶水层2b、纸层4、聚乙烯薄膜层5和硅油层6。

本实用新型中,两个胶水层的厚度和成分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优选地,第一胶水层2a的厚度为0.01-0.02mm。优选地,第二胶水层2b的厚度为0.005-0.01mm。其中,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材料形成胶水层,例如,丙烯酸、聚氨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第一胶水层2a和/或第二胶水层2b的成分可以包括丙烯酸,也即可以使用主要成分为丙烯酸的材料形成胶水层。主要成分为丙烯酸的材料无任何刺激性气味,符合食品级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铝箔层3的厚度优选为0.025-0.1mm。本领域各种来源的铝箔均可以用于制备本实用新型的纸基铝箔胶带。

本实用新型中,纸层4的厚度优选为0.05-0.1mm。纸层4的材质为原纸。原纸的外观颜色为白色,密度通常为50-80g/m3。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只有将纸层设置在第二胶水层和聚乙烯薄膜层之间才能够很好地防止打卷,设置在其它位置要么会增加胶带的厚度,要么不能实现防止打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聚乙烯薄膜层5的厚度优选为0.01-0.03mm。聚乙烯薄膜层覆在纸层表面防止纸层吸水而导致纸基铝箔胶带的性能降低。由于形成聚乙烯薄膜层的材料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聚乙烯,例如,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本实用新型中,离型纸1的厚度优选为0.06-0.1mm。本领域各种来源的离型纸均可以用于制备本实用新型的纸基铝箔胶带,例如,离型纸的外观颜色可以为黄褐色,密度可以为90-110g/m3

本实用新型中,硅油层6可以由本领域各种常用的硅油涂覆形成,可以提高胶带的解卷力、胶带与发泡层之间的粘接力。

本实用新型的纸基铝箔胶带可以通过常规的复合和涂敷方法进行制备,可以借助滚压机进行复合和涂敷,然后在80-120℃的温度下干燥,干燥的时间可以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选择,例如,20-30h。

使用时,可以直接将本实用新型的纸基铝箔胶带贴覆于冷凝管即可,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纸基铝箔胶带可以通过贴覆机器进行贴覆,在贴覆时不容易在贴覆机器上打卷,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凝管的外表面贴覆有本实用新型如前所述的纸基铝箔胶带。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冰箱的冷凝管的外表面贴覆有本实用新型如前所述的纸基铝箔胶带。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