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油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9179发布日期:2018-10-02 19:5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热油漆。



背景技术:

电热油漆是在导电油漆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种直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特种功能性油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热油漆的应用领域也更加广泛。由于传统的电热油漆表面发热温度较低、耐热性、耐老化性能较差、维护成本高等较多的缺陷严重制约了电热油漆的快速发展和许多领域的应用。石墨本身具有高导电性、高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良好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强、价廉并且适用性好等众多优点,成为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一类导热材料,所以本文采用不同种类的石墨作为单一或者复合的导电填料,柔性材料作为底材,采用区别于传统研磨分散工艺的高速剪切乳化技术,在已有的电热油漆的研究基础上制得了在安全电压下具有优异电热性能的复合电热油漆。

本发明在研究传统电热材料的电热材料耐老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耐老性能好的电热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热油漆,油漆组分包括:过氯乙烯酸树脂、二氧化硅气溶胶、石墨粉、羟基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凝固胶、松香、羧甲基纤维素钠、硅铝酸钠、稳定剂。

进一步的,所述油漆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过氯乙烯酸树脂14~16份、二氧化硅气溶胶7~9份、石墨粉6~8份、羟基丙烯酸树脂11~13份、环氧树脂凝固9~12份、松香12~1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3~16份、硅铝酸钠8~10份。

进一步的,所述油漆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过氯乙烯酸树脂15份、二氧化硅气溶胶8份、石墨粉7份、羟基丙烯酸树脂12份、环氧树脂凝固11份、松香1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5份、硅铝酸钠9份。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剂为偶氮二乙丁腈。

进一步的,所述偶氮二乙丁腈按重量份计为11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研究针对传统电热油漆耐老性能较差缺点,结合碳系稳定剂尤其是偶氮二乙丁腈的优点,通过一系列工艺,研发出一种具有优良耐老性的石墨基电热油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过氯乙烯酸树脂14~16份、二氧化硅气溶胶7~9份、石墨粉6~8份、羟基丙烯酸树脂11~13份、环氧树脂凝固9~12份、松香12~1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3~16份、硅铝酸钠8~10份,以转速为500转/分搅拌1小时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偶氮二乙丁腈11份继续混合60分钟,制得本发明电热油漆。

实施例2

称过氯乙烯酸树脂15份、二氧化硅气溶胶8份、石墨粉7份、羟基丙烯酸树脂12份、环氧树脂凝固11份、松香1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5份、硅铝酸钠9份,以转速为500转/分搅拌1小时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偶氮二乙丁腈11份继续混合60分钟,制得本发明电热油漆。

实施例3

对电热油漆试样抽样进行耐老化性能测试。(1)将实施例1~2中的样品1、2制成指定标准的试样,将待测试样在指定温度下固化完成后,测试其初始电阻值。

(2)在一定的时间和温度下,对抽取的待测试样进行耐热性实验。

(3)待测试样冷却至室温后,测定并记录其电阻值与初始电阻值的差值△r。

(4)计算电热油漆层电阻值的变化率。

表1耐老性能测试结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油漆,油漆组分包括:过氯乙烯酸树脂、二氧化硅气溶胶、石墨粉、羟基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凝固胶、松香、羧甲基纤维素钠、硅铝酸钠、稳定剂。本发明研发出一种具有优良耐老性的石墨基电热油漆。

技术研发人员:陈艳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艳琳
技术研发日:2018.04.27
技术公布日:2018.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