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感变色隔热车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02176发布日期:2018-09-21 22:43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感变色的车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在车窗上使用的隔热车膜主要通过将其隔热材料以丙烯酸树脂为载体涂布于pet基材而形成,此技术已逐渐为车膜制造商所接受,其主要通过纳米陶瓷材料吸收可见光中的红外线来达到隔热的目的,甚至可以通过添加并调配不同的颜料来满足客户对颜色选择的需求,通过添加光敏剂来使车膜在阳光强弱不同的自然环境下相应地调整其阳光透光率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以满足驾乘者在阳光强弱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中不同的视觉舒适度需求。国内虽有企业在研制光感变色车膜,但是其使用的光敏剂在相溶性、雾度、清晰度、耐黄边测试等诸多性能还无法满足车膜制造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在光敏剂无法满足车膜制造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膜,其包括抗紫外线层、设置于抗紫外线层的第一塑料膜层、设置于第一塑料膜层并通过纳米陶瓷隔热液与光敏剂形成的光敏隔热复合层、设置于光敏隔热复合层并与第一塑料膜层相对的第二塑料膜层以及设置于第二塑料膜层并与光敏隔热复合层相对的抗刮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一塑料膜层与第二塑料膜层的厚度相同,即为23μm,光敏隔热复合层与抗紫外线层的厚度为7μm,抗刮层的厚度为1μm。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一塑料膜层及第二塑料膜层的雾度为1.1%,第一塑料膜层及第二塑料膜层的表面具有化学涂层,或第一塑料膜层及第二塑料膜层的表面通过电晕处理。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配制光敏隔热复合料液、抗紫外线料液及抗刮料液;涂布光敏隔热复合料液于第一塑料膜层,形成光敏隔热复合层;设置第二塑料膜层于光敏隔热复合层;涂布抗紫外线料液于第一塑料膜层,然后烘干抗紫外线料液形成抗紫外线层;涂布抗刮料液于第二塑料膜层,然后利用紫外灯固化抗刮料液形成抗刮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光敏隔热复合料液的组成分包括有机溶剂、纳米陶瓷隔热液、丙烯酸树脂及光敏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光敏隔热复合料液的组成分包括重量百分比50wt%的有机溶剂、重量百分比40wt%的丙烯酸树脂、重量百分比6wt%的纳米陶瓷隔热液及重量百分比4wt%的光敏剂,其中有机溶剂包括重量百分比5wt%的甲醇、重量百分比15wt%的乙酯、重量百分比15wt%的丁酮及重量百分比15wt%的甲基异丁基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配制光敏隔热复合料液的步骤包括:搅拌部份的有机溶剂、纳米陶瓷隔热液及光敏剂为第一混合料液,搅拌时间为10分钟;搅拌剩余的有机溶剂及丙烯酸树脂为第二混合料液,搅拌时间为10分钟;然后搅拌第二混合料液,并同时加入第一混合料液形成第三混合料液;待第一混合料液加完后持续搅拌第三混合料液,搅拌时间10分钟,最后形成光敏隔热复合料液。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抗紫外线料液的組成分包括有机溶剂、丙烯酸树脂及紫外线吸收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抗紫外线料液的组成分包括重量百分比54.5wt%的有机溶剂、重量百分比45wt%的丙烯酸树脂及重量百分比0.5wt%的紫外线吸收剂,其中有机溶剂包括重量百分比20%wt的乙酯及重量百分比34.5wt%的丁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配制抗紫外线料液的步骤包括:搅拌有机溶剂、丙烯酸树脂为第四混合料液,搅拌时间为10分钟;然后持续搅拌第四混合料液并同时加入紫外线吸收剂,形成第五混合料液;待紫外线吸收剂加完后继续搅拌第五混合料液,搅拌时间10分钟,最后形成抗紫外线料液。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抗刮料液的组成分包括硅烷改性非光敏无机纳米颗粒、硅烷改性聚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树脂预聚物混合物、混合活性单体、光引发剂、热引发剂及助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膜及其制备方法,车膜中设置了光敏隔热复合层,光敏隔热复合层通过纳米陶瓷隔热液与光敏剂形成,一方面光敏隔热复合层能使车膜吸收可见光中的红外线以实现隔热,还能在在阳光强弱不同的自然环境下调整阳光透光率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以满足驾乘者在阳光强弱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中不同的视觉舒适度需求,另一方面,其制备方法使光敏剂与丙烯酸树脂更好地融合,形成的光敏隔热复合料液能满足车膜制造对光敏感材料在相溶性、雾度、清晰度、耐黄边测试等诸多性能上的要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车膜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车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

请参阅图1,其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车膜的剖面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车膜,其包括抗紫外线层1、第一塑料膜层2、光敏隔热复合层3、第二塑料膜层4及抗刮层5,第一塑料膜层2设置于抗紫外线层1的表面,通过纳米陶瓷隔热液与光敏剂形成的光敏隔热复合层3设置于第一塑料膜层2的表面,并与抗紫外线层1相对,第二塑料膜层4设置于光敏隔热复合层3的表面,并与第一塑料膜层2相对,抗刮层5设置于第二塑料膜层4,并与光敏隔热复合层3相对。换句话说,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车膜的抗紫外线层1、第一塑料膜层2、光敏隔热复合层3、第二塑料膜层4及抗刮层5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本实施方式的车膜更包括离型膜6,离型膜6贴附抗紫外线层1,并与第一塑料膜层2相对。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塑料膜层2与第二塑料膜层4的材料为pet,第一塑料膜层2与第二塑料膜层4的厚度与雾度相同,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塑料膜层2与第二塑料膜层4的厚度为23μm,其雾度为1.1%,然抗紫外线层1与光敏隔热复合层3的厚度为7μm,抗刮层5的厚度为1μm,离型膜6的厚度为23μm,所以车膜的整体厚度为84μm。当然,抗紫外线层1、第一塑料膜层2、光敏隔热复合层3、第二塑料膜层4、抗刮层5及离型膜6的厚度也可以是其他数值。第一塑料膜层2及第二塑料膜层4的表面具有化学涂层,或者通过电晕处理,以增加第一塑料膜层2及第二塑料膜层4的表面附着性。

上述抗紫外线层1的組成分包括有机溶剂、丙烯酸树脂及紫外线吸收剂,其中紫外线吸收剂能吸收照射在车膜上的紫外线,换句话说,抗紫外线层1吸收照射在车膜上的紫外线,达到抗紫外线的作用,避免紫外线穿过车膜照射驾乘人员,而对驾乘人员的皮肤产生负面影响。光敏隔热复合层3的组成分包括有机溶剂、纳米陶瓷隔热液、丙烯酸树脂及光敏剂,其中纳米陶瓷隔热液的使用可以使光敏隔热复合层吸收可见光中的红外线来达到隔热的目的,然光敏剂能使车膜在阳光强弱不同的自然环境下调整其阳光透光率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达到满足驾乘者在阳光强弱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中不同的视觉舒适度需求的目的。抗刮层5的組成分包括硅烷改性非光敏无机纳米颗粒、硅烷改性聚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树脂预聚物混合物、混合活性单体、光引发剂、热引发剂及助剂,抗刮层5用以增加车膜的表面抗划伤性。

上述有机溶剂包括分散剂、光引发剂、耐刮剂、热引发剂及助剂中至少一者,或者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酯、丁酮及甲基异丁基酮中至少一者。

请一并参阅图2,其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车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车膜的制备方法,先执行步骤s10,配制光敏隔热复合料液及抗紫外线料液;接着执行步骤s11,涂布光敏隔热复合料液于第一塑料膜层2,待其中溶剂完全挥发后形成7μm的光敏隔热复合层3;然后执行步骤s12,设置第二塑料膜层4于光敏隔热复合层3的表面,第二塑料膜层4与第一塑料膜层2相对;接着执行步骤s13,涂布抗紫外线料液于第一塑料膜层2,烘干抗紫外线料液后形成7μm抗紫外线层;然后执行步骤s14,设置抗刮层5于第二塑料膜层4。

光敏隔热复合料液的组成分包括有机溶剂、丙烯酸树脂、纳米陶瓷隔热液及光敏剂,本实施方式中,光敏隔热复合料液的组成分包括重量百分比50wt%的有机溶剂、重量百分比40wt%的丙烯酸树脂及重量百分比6wt%的纳米陶瓷隔热液及4wt%的光敏剂,其中有机溶剂包括重量百分比5wt%的甲醇、重量百分比15wt%的乙酯、重量百分比15wt%的丁酮及重量百分比15wt%的甲基异丁基酮。

上述光敏隔热复合料液的配制步骤包括在第一容器中加入部份的有机溶剂、纳米陶瓷隔热液及光敏剂为第一混合料液,搅拌时间为10分钟;然后在第二容器中加入剩余的有机溶剂及丙烯酸树脂并搅拌为第二混合料液,搅拌时间为10分钟;然后搅拌第二混合料液,并同时缓慢加入第一混合料液至第二容器形成第三混合料液;待第一混合料液加完后持续搅拌第三混合料液,搅拌时间10分钟,最后形成光敏隔热复合料液。其中有机溶剂加速纳米陶瓷隔热液、光敏剂及丙烯酸树脂的溶解,采用边搅拌边向第二混合料液中加入第一混合料液的方法能使光敏剂与丙烯酸树脂的充分融合,使形成的光敏隔热复合料液满足目前车膜制造对光敏剂在相溶性、雾度、清晰度、耐黄边测试等性能上的要求。,本实施方式中用纳米陶瓷隔热液形成的车膜能吸收可见光中的红外线以实现隔热,然充分融合光敏剂与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光敏隔热复合料液,不仅使车模能在阳光强弱不同的自然环境下调整车膜的阳光透光率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达到满足驾乘者在阳光强弱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中不同的视觉舒适度需求的目的,还能满足车膜制造中对光敏剂在相溶性、雾度、清晰度、耐黄边测试等诸多性能上的要求。

抗紫外线料液的组成分包括有机溶剂、丙烯酸树脂及紫外线吸收剂,本实施方式中,抗紫外线料液的组成分包括重量百分比54.5wt%的有机溶剂、重量百分比45wt%的丙烯酸树脂及重量百分比0.5wt%的抗紫外线吸收剂。其中有机溶剂包括重量百分比20wt%的乙酯及重量百分比34.5wt%的丁酮。

上述抗紫外线料液的配制步骤包括在第三容器中加入有机溶剂、及丙烯酸树脂,搅拌有机溶剂及丙烯酸树脂为第四混合料液,其中搅拌时间为10分钟。持续搅拌第四混合料液,并同时缓慢加入紫外线吸收剂至容器中,形成第五混合料液;待紫外线吸收剂完全加完后,搅拌第五混合料液形成抗紫外线料液,其中搅拌时间为10分钟。有机溶剂加速丙烯酸树脂及紫外线吸收剂的溶合,提高抗紫外线料液的融合程度。

抗刮料液的组成分包括硅烷改性非光敏无机纳米颗粒、硅烷改性聚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树脂预聚物混合物、混合活性单体、光引发剂、热引发剂及助剂。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感变色车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光敏隔热复合层的设置,车膜能吸收可见光中的红外线以实现隔热,能在阳光强弱不同的自然环境下调整其阳光透光率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以满足驾乘者在阳光强弱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中不同的视觉舒适度的需求。通过抗紫外线层的设置,车膜具有抗紫外线的作用,其能有效阻挡紫外线,避免紫外线对车膜的伤害,也避免紫外线直接对驾乘人员的皮肤照射,达到护肤的作用。通过抗刮层的设置,使车膜具有表面抗划伤的特性。另外其制备方法中采用的边搅拌边加入的方法使先分解的光敏剂与丙烯酸树脂更充分地融合,形成的光敏隔热复合料液更能满足车模制造中对光敏材料在相溶性、雾度、清晰度、耐黄边测试等性能上的要求。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