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注型粘钢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65327发布日期:2018-11-24 12:36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制备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注型粘钢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灌注型粘钢胶,主要用于梁、柱的外包钢加固施工,将角钢、钢板箍与原混凝土梁、柱可靠的连结成一个整体。

在加固工程中,灌注型粘钢胶以其渗透性能好,强度高,操作简便而被广泛使用,尤其被用于桥梁加固之中,灌注型粘钢胶对桥墩及承重柱的加固非常有效。

国家标准gb50728-2011对灌注型粘钢胶的技术指标有一定的鉴定标准。其对a级胶胶体性能参数规范如下:抗拉强度≥30mpa,受拉弹性模量≥2.5×103mpa,伸长率≥1.2%,抗弯强度≥45mpa,抗压强度≥65mpa。

针对以上技术指标,国内常用灌注型粘钢胶配方如下:

a组份:环氧树脂稀释剂增韧剂总量

100份20份20份140份

b组份:固化剂促进剂偶联剂总量

32份2份1份35份

a组份:b组份=4:1

这种配方只要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通常可以满足国家标准,其实验室数据表如下:

从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传统配方可以满足国家标准gb50728-2011中关于灌注型粘钢胶的技术要求满足民建加固是没有问题的,但桥梁加固有一定的特殊性,桥梁加固既要满足一定的韧性(伸长率),又要提高桥梁加固的刚性(受拉弹性模量),所以在桥梁加固设计中通常会要求受拉弹性模量的技术指标≥3.5×103mpa,那么按照传统配方根本无法满足设计技术要求。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灌注型粘钢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注型粘钢胶及其制备方法,a组份中添加800目以上的硅微粉,能在保证伸长率的前提下将受拉弹性模量提高到4.0×103mpa以上,以保证施工性能及满足国家标准中对a级胶抗拉强度、伸长率、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的技术要求。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灌注型粘钢胶,由a组份和b组份组成,其中,a组份和b组份按重量计的混合比例为4:1,所述a组份按重量计,包括环氧树脂原料90-110份、稀释剂原料5-25份、增韧剂原料10-30份、800目硅微粉原料6-26份;所述b组份按重量计,包括固化剂原料25-45份、促进剂原料1-5份、偶联剂原料0.5-1.5份;所述a组份的总量为111-191份,b组份的总量为26.5-51.5份。

本技术方案的,由a组份和b组份组成,其中,a组份和b组份按重量计的混合比例为4:1,所述a组份按重量计,包括环氧树脂原料95份、稀释剂原料10份、增韧剂原料15份、800目硅微粉原料10份;所述b组份按重量计,包括固化剂原料30份、促进剂原料2份、偶联剂原料0.5份;所述a组份的总量为130份,b组份的总量为32.5份。

本技术方案的,由a组份和b组份组成,其中,a组份和b组份按重量计的混合比例为4:1,所述a组份按重量计,包括环氧树脂原料100份、稀释剂原料15份、增韧剂原料20份、800目硅微粉原料15份;所述b组份按重量计,包括固化剂原料34份、促进剂原料2.5份、偶联剂原料1份;所述a组份的总量为150份,b组份的总量为37.5份。

本技术方案的,由a组份和b组份组成,其中,a组份和b组份按重量计的混合比例为4:1,所述a组份按重量计,包括环氧树脂原料100份、稀释剂原料20份、增韧剂原料20份、800目硅微粉原料16份;所述b组份按重量计,包括固化剂原料35份、促进剂原料3份、偶联剂原料1份;所述a组份的总量为156份,b组份的总量为39份。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灌注型粘钢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a组份混合,将称重计量后的环氧树脂原料、稀释剂原料、增韧剂原料、分别加入高速分散釜ⅰ分散搅拌。步骤2、b组份混合,将称重计量后的固化剂原料、促进剂原料、偶联剂原料分别加入高速分散釜ⅱ分散搅拌。步骤3、将高速分散釜ⅰ内的a组份、高速分散釜ⅱ内的b组份,加入高速分散釜ⅲ分散搅拌。步骤4、将称重计量后的800目硅微粉原料分别加入高速分散釜ⅲ内分散搅拌直至为浆糊状。步骤5、检测、灌装,其中,通过金属探测器对浆糊状的成品进行检测。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步骤1中a组份混合时,首先高速混合搅拌1.5小时,再静置40分钟,最后高速混合搅拌0.5小时;所述步骤2中b组份混合时,首先高速混合搅拌1.5小时,再静置30分钟,最后高速混合搅拌0.5小时;所述步骤3中a组份和b组份混合时,首先高速混合搅拌30分钟,再静置30-50分钟,最后高速混合搅拌1.5小时;所述步骤4中加入称重计量后的800目硅微粉原料高速混合搅拌1.5-2小时,再静置20-30分钟,再高速混合搅拌30分钟,最后静置20-40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灌注型粘钢胶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1、a组份中添加800目以上的硅微粉,能在保证伸长率的前提下将受拉弹性模量提高到4.0×103mpa以上,以保证施工性能及满足国家标准中对a级胶抗拉强度、伸长率、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的技术要求;2、常温固化、强度高,特别是钢-钢抗剪强度和钢-砼粘结强度高,粘度适中、便于施工,抗老化及耐酸性、耐水性好,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硬化过程收缩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灌注型粘钢胶的弯曲强度测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灌注型粘钢胶的抗压强度试验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灌注型粘钢胶的剪切强度测试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灌注型粘钢胶的拉伸性能测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一种灌注型粘钢胶,由a组份和b组份组成,其中,a组份和b组份按重量计的混合比例为4:1,所述a组份按重量计,包括环氧树脂原料90-110份、稀释剂原料5-25份、增韧剂原料10-30份、800目硅微粉原料6-26份;所述b组份按重量计,包括固化剂原料25-45份、促进剂原料1-5份、偶联剂原料0.5-1.5份;所述a组份的总量为111-191份,b组份的总量为26.5-51.5份。

本发明的一种灌注型粘钢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a组份混合,将称重计量后的环氧树脂原料、稀释剂原料、增韧剂原料、分别加入高速分散釜ⅰ分散搅拌。步骤2、b组份混合,将称重计量后的固化剂原料、促进剂原料、偶联剂原料分别加入高速分散釜ⅱ分散搅拌。步骤3、将高速分散釜ⅰ内的a组份、高速分散釜ⅱ内的b组份,加入高速分散釜ⅲ分散搅拌。步骤4、将称重计量后的800目硅微粉原料分别加入高速分散釜ⅲ内分散搅拌直至为浆糊状。步骤5、检测、灌装,其中,通过金属探测器对浆糊状的成品进行检测。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a组份混合时,首先高速混合搅拌1.5小时,再静置40分钟,最后高速混合搅拌0.5小时;所述步骤2中b组份混合时,首先高速混合搅拌1.5小时,再静置30分钟,最后高速混合搅拌0.5小时;所述步骤3中a组份和b组份混合时,首先高速混合搅拌30分钟,再静置30-50分钟,最后高速混合搅拌1.5小时;所述步骤4中加入称重计量后的800目硅微粉原料高速混合搅拌1.5-2小时,再静置20-30分钟,再高速混合搅拌30分钟,最后静置20-40分钟。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一种灌注型粘钢胶,由a组份和b组份组成,其中,a组份和b组份按重量计的混合比例为4:1,所述a组份按重量计,包括环氧树脂原料95份、稀释剂原料10份、增韧剂原料15份、800目硅微粉原料10份;所述b组份按重量计,包括固化剂原料30份、促进剂原料2份、偶联剂原料0.5份;所述a组份的总量为130份,b组份的总量为32.5份。

本发明的一种灌注型粘钢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a组份混合,将称重计量后的环氧树脂原料、稀释剂原料、增韧剂原料、分别加入高速分散釜ⅰ分散搅拌。步骤2、b组份混合,将称重计量后的固化剂原料、促进剂原料、偶联剂原料分别加入高速分散釜ⅱ分散搅拌。步骤3、将高速分散釜ⅰ内的a组份、高速分散釜ⅱ内的b组份,加入高速分散釜ⅲ分散搅拌。步骤4、将称重计量后的800目硅微粉原料分别加入高速分散釜ⅲ内分散搅拌直至为浆糊状。步骤5、检测、灌装,其中,通过金属探测器对浆糊状的成品进行检测。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a组份混合时,首先高速混合搅拌1.5小时,再静置40分钟,最后高速混合搅拌0.5小时;所述步骤2中b组份混合时,首先高速混合搅拌1.5小时,再静置30分钟,最后高速混合搅拌0.5小时;所述步骤3中a组份和b组份混合时,首先高速混合搅拌30分钟,再静置30-50分钟,最后高速混合搅拌1.5小时;所述步骤4中加入称重计量后的800目硅微粉原料高速混合搅拌1.5-2小时,再静置20-30分钟,再高速混合搅拌30分钟,最后静置20-40分钟。

实施例三

本发明的一种灌注型粘钢胶,由a组份和b组份组成,其中,a组份和b组份按重量计的混合比例为4:1,所述a组份按重量计,包括环氧树脂原料100份、稀释剂原料15份、增韧剂原料20份、800目硅微粉原料15份;所述b组份按重量计,包括固化剂原料34份、促进剂原料2.5份、偶联剂原料1份;所述a组份的总量为150份,b组份的总量为37.5份。

本发明的一种灌注型粘钢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a组份混合,将称重计量后的环氧树脂原料、稀释剂原料、增韧剂原料、分别加入高速分散釜ⅰ分散搅拌。步骤2、b组份混合,将称重计量后的固化剂原料、促进剂原料、偶联剂原料分别加入高速分散釜ⅱ分散搅拌。步骤3、将高速分散釜ⅰ内的a组份、高速分散釜ⅱ内的b组份,加入高速分散釜ⅲ分散搅拌。步骤4、将称重计量后的800目硅微粉原料分别加入高速分散釜ⅲ内分散搅拌直至为浆糊状。步骤5、检测、灌装,其中,通过金属探测器对浆糊状的成品进行检测。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a组份混合时,首先高速混合搅拌1.5小时,再静置40分钟,最后高速混合搅拌0.5小时;所述步骤2中b组份混合时,首先高速混合搅拌1.5小时,再静置30分钟,最后高速混合搅拌0.5小时;所述步骤3中a组份和b组份混合时,首先高速混合搅拌30分钟,再静置30-50分钟,最后高速混合搅拌1.5小时;所述步骤4中加入称重计量后的800目硅微粉原料高速混合搅拌1.5-2小时,再静置20-30分钟,再高速混合搅拌30分钟,最后静置20-40分钟。

实施例四

本发明的一种灌注型粘钢胶,由a组份和b组份组成,其中,a组份和b组份按重量计的混合比例为4:1,所述a组份按重量计,包括环氧树脂原料100份、稀释剂原料20份、增韧剂原料20份、800目硅微粉原料16份;所述b组份按重量计,包括固化剂原料35份、促进剂原料3份、偶联剂原料1份;所述a组份的总量为156份,b组份的总量为39份。

本发明的一种灌注型粘钢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a组份混合,将称重计量后的环氧树脂原料、稀释剂原料、增韧剂原料、分别加入高速分散釜ⅰ分散搅拌。步骤2、b组份混合,将称重计量后的固化剂原料、促进剂原料、偶联剂原料分别加入高速分散釜ⅱ分散搅拌。步骤3、将高速分散釜ⅰ内的a组份、高速分散釜ⅱ内的b组份,加入高速分散釜ⅲ分散搅拌。步骤4、将称重计量后的800目硅微粉原料分别加入高速分散釜ⅲ内分散搅拌直至为浆糊状。步骤5、检测、灌装,其中,通过金属探测器对浆糊状的成品进行检测。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a组份混合时,首先高速混合搅拌1.5小时,再静置40分钟,最后高速混合搅拌0.5小时;所述步骤2中b组份混合时,首先高速混合搅拌1.5小时,再静置30分钟,最后高速混合搅拌0.5小时;所述步骤3中a组份和b组份混合时,首先高速混合搅拌30分钟,再静置30-50分钟,最后高速混合搅拌1.5小时;所述步骤4中加入称重计量后的800目硅微粉原料高速混合搅拌1.5-2小时,再静置20-30分钟,再高速混合搅拌30小时,最后静置20-40分钟。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1、a组份中添加800目以上的硅微粉,能在保证伸长率的前提下将受拉弹性模量提高到4.0×103mpa以上,以保证施工性能及满足国家标准中对a级胶抗拉强度、伸长率、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的技术要求;2、常温固化、强度高,特别是钢-钢抗剪强度和钢-砼粘结强度高,粘度适中、便于施工,抗老化及耐酸性、耐水性好,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硬化过程收缩小。

下表为传统灌注型粘钢胶(表一)与本发明灌注型粘钢胶(表二)的拉伸性能测定对比(见图4),

传统灌注型粘钢胶(表一)

本发明灌注型粘钢胶(表二)

下表为传统灌注型粘钢胶(表三)与本发明灌注型粘钢胶(表四)的剪切强度测定对比(见图3);

传统灌注型粘钢胶(表三)

本发明灌注型粘钢胶(表四)

下表为传统灌注型粘钢胶(表五)与本发明灌注型粘钢胶(表六)的抗压强度测定对比(见图2);

下表为传统灌注型粘钢胶(表七)与本发明灌注型粘钢胶(表八)的抗弯曲强度测定对比(见图1);

本发明所制备的灌注型粘钢胶,其中的a组份或b组份制取后为单独包装储藏,使用时a组份和b组份直接混合均匀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