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汽车外壳底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7888发布日期:2018-12-19 06:4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涂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汽车外壳底漆。

背景技术

汽车底漆是直接涂装在经过表面处理的本身部件表面上的第一道涂料,它是整个涂层的开始,用于提高面漆的附着力,增加面漆的丰满度。设计上要求底漆与底材应有良好的附着力,与上面的中涂或面漆具有良好的配套性,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防腐性、防锈性、耐油性、耐化学品性和耐水性。

汽车面漆颜色各不相同,深色汽车外壳在太阳光下容易吸收热量,特别对于炎热夏季,在阳光直射下,外壳升温很快,普通汽车外壳上的底漆隔热性能一般,热量很容易传导至车内,使车内温度升高而给人造成不适感,高温还会对车辆性能造成不利影响,车内通过空调制冷能耗也会大大增加,导致能源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汽车外壳底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汽车外壳底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醇酸树脂50-70份、甲醚化氨基树脂10-15份、饱和聚酯树脂5-8份、水性氟碳乳液树脂5-7份、硅丙乳液3-5份、助剂8-12份、石棉5-8份、钛白粉10-15份、碳酸钙3-5份、防锈剂0.3-0.5、消泡剂0.1-0.3份、光引发剂1-2份、氧化铝0.8-1.2份、氧化锌0.6-0.8份、水15-20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醇酸树脂55-65份、甲醚化氨基树脂12-14份、饱和聚酯树脂6-7份、水性氟碳乳液树脂5-6份、硅丙乳液3-4份、助剂9-11份、石棉6-7份、钛白粉12-13份、碳酸钙4-5份、防锈剂0.4-0.5、消泡剂0.1-0.2份、光引发剂1.4-1.7份、氧化铝0.9-1.1份、氧化锌0.7-0.8份、水16-18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醇酸树脂60份、甲醚化氨基树脂13份、饱和聚酯树脂7份、水性氟碳乳液树脂6份、硅丙乳液4份、助剂10份、石棉7份、钛白粉12份、碳酸钙4份、防锈剂0.4、消泡剂0.2份、光引发剂1.5份、氧化铝1份、氧化锌0.7份、水17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助剂采用多功能助剂amp-95。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引发剂采用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按重量份3:2混合而成。

所述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汽车外壳底漆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石棉、碳酸钙、氧化铝和氧化锌分别粉碎后过300-400目筛网,获得固体粉末;

2)将醇酸树脂、甲醚化氨基树脂和饱、聚酯树脂、水性氟碳乳液树脂和硅丙乳液混合,在600-800r/min转速条件下,搅拌10-15分钟,获得混合树脂;

3)将步骤1)获得的碳酸钙、氧化铝和氧化锌粉末加入步骤2)获得的混合树脂中,加入助剂、防锈剂和光引发剂,搅拌均匀后,经超声波分散30-40min,超声处理的频率为50-60khz,完成后静置3-5h。

4)将步骤1)获得的石棉粉末加入步骤3)获得产物中,加入消泡剂和水,升温至70-80℃,在300-500r/min转速条件下,搅拌5-10分钟,完成后降温出料,即可。

上述底漆在汽车外壳喷漆领域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制备的底漆在各种原料的共同配合作用下,能够有效隔绝热量,喷涂本发明底漆的汽车在炎热夏日阳光照射下,温度升高数值相对普通汽车更低,高温对汽车的影响较小,车内通过空调制冷能耗也会大大降低,节约能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汽车外壳底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醇酸树脂50份、甲醚化氨基树脂10份、饱和聚酯树脂5份、水性氟碳乳液树脂5份、硅丙乳液3份、助剂8份、石棉5份、钛白粉10份、碳酸钙3份、防锈剂0.3、消泡剂0.1份、光引发剂1份、氧化铝0.8份、氧化锌0.6份、水15份。

其中,所述助剂采用多功能助剂amp-95。

其中,所述光引发剂采用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按重量份3:2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汽车外壳底漆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石棉、碳酸钙、氧化铝和氧化锌分别粉碎后过300目筛网,获得固体粉末;

2)将醇酸树脂、甲醚化氨基树脂和饱、聚酯树脂、水性氟碳乳液树脂和硅丙乳液混合,在600r/min转速条件下,搅拌10分钟,获得混合树脂;

3)将步骤1)获得的碳酸钙、氧化铝和氧化锌粉末加入步骤2)获得的混合树脂中,加入助剂、防锈剂和光引发剂,搅拌均匀后,经超声波分散30min,超声处理的频率为50khz,完成后静置3h。

4)将步骤1)获得的石棉粉末加入步骤3)获得产物中,加入消泡剂和水,升温至70℃,在300r/min转速条件下,搅拌5分钟,完成后降温出料,即可。

实施例2

一种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汽车外壳底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醇酸树脂65份、甲醚化氨基树脂14份、饱和聚酯树脂7份、水性氟碳乳液树脂6份、硅丙乳液4份、助剂9份、石棉6、钛白粉12份、碳酸钙4份、防锈剂0.4、消泡剂0.1份、光引发剂1.4份、氧化铝0.9份、氧化锌0.7份、水16份。

其中,所述助剂采用多功能助剂amp-95。

其中,所述光引发剂采用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按重量份3:2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汽车外壳底漆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石棉、碳酸钙、氧化铝和氧化锌分别粉碎后过325目筛网,获得固体粉末;

2)将醇酸树脂、甲醚化氨基树脂和饱、聚酯树脂、水性氟碳乳液树脂和硅丙乳液混合,在700r/min转速条件下,搅拌12分钟,获得混合树脂;

3)将步骤1)获得的碳酸钙、氧化铝和氧化锌粉末加入步骤2)获得的混合树脂中,加入助剂、防锈剂和光引发剂,搅拌均匀后,经超声波分散35min,超声处理的频率为55khz,完成后静置4h。

4)将步骤1)获得的石棉粉末加入步骤3)获得产物中,加入消泡剂和水,升温至75℃,在400r/min转速条件下,搅拌7分钟,完成后降温出料,即可。

实施例3

一种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汽车外壳底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醇酸树脂60份、甲醚化氨基树脂13份、饱和聚酯树脂7份、水性氟碳乳液树脂6份、硅丙乳液4份、助剂10份、石棉7份、钛白粉12份、碳酸钙4份、防锈剂0.4、消泡剂0.2份、光引发剂1.5份、氧化铝1份、氧化锌0.7份、水17份。

其中,所述助剂采用多功能助剂amp-95。

其中,所述光引发剂采用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按重量份3:2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汽车外壳底漆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石棉、碳酸钙、氧化铝和氧化锌分别粉碎后过325目筛网,获得固体粉末;

2)将醇酸树脂、甲醚化氨基树脂和饱、聚酯树脂、水性氟碳乳液树脂和硅丙乳液混合,在700r/min转速条件下,搅拌12分钟,获得混合树脂;

3)将步骤1)获得的碳酸钙、氧化铝和氧化锌粉末加入步骤2)获得的混合树脂中,加入助剂、防锈剂和光引发剂,搅拌均匀后,经超声波分散35min,超声处理的频率为55khz,完成后静置4h。

4)将步骤1)获得的石棉粉末加入步骤3)获得产物中,加入消泡剂和水,升温至75℃,在400r/min转速条件下,搅拌7分钟,完成后降温出料,即可。

实施例4

一种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汽车外壳底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醇酸树脂55份、甲醚化氨基树脂12份、饱和聚酯树脂6份、水性氟碳乳液树脂5份、硅丙乳液3份、助剂11份、石棉7份、钛白粉13份、碳酸钙5份、防锈剂0.5、消泡剂0.2份、光引发剂1.7份、氧化铝1.1份、氧化锌0.8份、水18份。

其中,所述助剂采用多功能助剂amp-95。

其中,所述光引发剂采用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按重量份3:2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汽车外壳底漆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石棉、碳酸钙、氧化铝和氧化锌分别粉碎后过325目筛网,获得固体粉末;

2)将醇酸树脂、甲醚化氨基树脂和饱、聚酯树脂、水性氟碳乳液树脂和硅丙乳液混合,在700r/min转速条件下,搅拌12分钟,获得混合树脂;

3)将步骤1)获得的碳酸钙、氧化铝和氧化锌粉末加入步骤2)获得的混合树脂中,加入助剂、防锈剂和光引发剂,搅拌均匀后,经超声波分散35min,超声处理的频率为55khz,完成后静置4h。

4)将步骤1)获得的石棉粉末加入步骤3)获得产物中,加入消泡剂和水,升温至75℃,在400r/min转速条件下,搅拌7分钟,完成后降温出料,即可。

实施例5

一种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汽车外壳底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醇酸树脂70份、甲醚化氨基树脂15份、饱和聚酯树脂8份、水性氟碳乳液树脂7份、硅丙乳液5份、助剂12份、石棉8、钛白粉15份、碳酸钙5份、防锈剂0.5、消泡剂0.3份、光引发剂2份、氧化铝1.2份、氧化锌0.8份、水20份。

其中,所述助剂采用多功能助剂amp-95。

其中,所述光引发剂采用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按重量份3:2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汽车外壳底漆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石棉、碳酸钙、氧化铝和氧化锌分别粉碎后过400目筛网,获得固体粉末;

2)将醇酸树脂、甲醚化氨基树脂和饱、聚酯树脂、水性氟碳乳液树脂和硅丙乳液混合,在800r/min转速条件下,搅拌15分钟,获得混合树脂;

3)将步骤1)获得的碳酸钙、氧化铝和氧化锌粉末加入步骤2)获得的混合树脂中,加入助剂、防锈剂和光引发剂,搅拌均匀后,经超声波分散40min,超声处理的频率为60khz,完成后静置5h。

4)将步骤1)获得的石棉粉末加入步骤3)获得产物中,加入消泡剂和水,升温至80℃,在500r/min转速条件下,搅拌10分钟,完成后降温出料,即可。

对比例1

与实施例3相比,不含水性氟碳乳液树脂,其他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2

与实施例3相比,不含石棉,其他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3

与实施例3相比,不含水性氟碳乳液树脂和石棉,其他与实施例3相同。

对实施例1-5及对比例1-3所制备的底漆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从以上结果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底漆在各种原料的共同配合作用下,能够有效隔绝热量,由此可得:喷涂本发明底漆的汽车在炎热夏日阳光照射下,温度升高数值相对普通汽车更低,高温对汽车的影响较小,车内通过空调制冷能耗也会大大降低,节约能源。。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