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环保抗菌油漆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37878发布日期:2018-12-19 06:4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油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环保抗菌油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漆通常用于美化和保护基材。最简单的油漆由溶剂中的聚合物制成,这通常被称为漆。油漆可以通过添加颜色、光泽或纹理以及通过与周围环境协调或区分而修饰基材的外观。

在涂装过程中,传统油漆释放大量挥发性有机物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一方面,它是造成雾霾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其自身所含的甲醛、苯、重金属等物质,危害漆工和产品使用者的身体健康。而喷涂于内外墙体、木制家具、金属器具表面的油漆,每时每刻都在与人类直接或间接接触着,有毒、有害油漆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油漆在保护基材不受环境影响的同时,它们自身能随时间而被污垢覆盖和污染,影响油漆的耐久性,被涂布的基材表面的外观常常以不期望的方式改变。清洁被涂布的基材通常是昂贵的,用于清洁被涂布的基材的洗涤剂、表面活性剂、香料、碱、石灰和/或其他化学品可以进入环境,在该环境中它们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害。

保持环境无污染,对阻止油漆被污垢污染是油漆行业发展的趋势,使用抗菌树脂是实现环境无污染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其次还可以在油漆中添加抗菌剂。抗菌剂主要有天然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和无机抗菌剂。天然抗菌剂主要是壳聚糖,品种少、耐久性差,有机抗菌剂主要有异噻唑啉酮类、苯并异噻唑啉酮类、有机胺类等,抗菌效果较好,但对环境有害,无机抗菌剂主要是银系抗菌剂和具有光催化的物质,银系抗菌剂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和耐久性,但由于颗粒问题及银离子抗菌剂的价格昂贵,限制了其使用。因此,开发出一种性价比高,能够用于装饰装修的环保抗菌的油漆对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针对装饰装修的需要,提供一种原料廉价易得,使用起来无害环保的抗菌油漆。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环保抗菌油漆,该油漆包含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15-20份、聚丙烯接枝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15份、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15-20份、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12-16份、醋酸纤维素8-10份、纳米氧化锌粉末4-6份、竹纤维超细粉7-10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8-12份、熟桐油4-6份、柠檬烯3-5份、邻苯二甲酸酐6-9份、二氧化钛悬浮液13-17份、甲氧基乙酸丙酯4-6份、聚乙烯蜡2-3份、棕榈蜡7-10份、镍渣粉3-5份、珠光粉3-6份、流平剂7-10份、增韧剂5-10份、消泡剂1-7份、偶联剂5-10份、溶剂13-20份。

本发明中,所述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是以铝硅酸盐为主的复合硅酸盐,其中,al2o3≥53%,sio2≤30%,fe2o3≤1%,tio2≤2%,zro2≤10%。

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增韧剂包含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聚乙烯醇、乙烯-辛烯共聚物,三者的质量比为2~4:1~3:1。

本发明中,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的制备方法可以为:将纳米碳酸钙加入到脂肪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调节溶液的ph为5-6,控制活化温度为100-120℃,活化时间为55-65min,过滤,将得到的固体物质烘干,得到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其中,脂肪酸钠的质量为纳米碳酸钙质量的7%~9%。

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二氧化钛悬浮液以重量分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10~15%的二氧化钛、20~35%的乙醇、10~16%鞘磷脂、13~15%艾蒿油、7~10%的六偏磷酸钠,其余成分为水。

本发明中,所述消泡剂可以为二甲基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矿物油类消泡剂或其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流平剂可以为氟碳改性丙烯酸聚合物、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或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本发明中,所述防沉剂可以为改性脲溶液或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溶剂可以为正丙醇、正丁醇、正辛醇、异辛醇、乙二醇、三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桐油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油,它具有迅速干燥、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桐油还具有良好的防水性。熟桐油由生桐油加工而成,可代替清漆和油漆等涂料,不人为的添加任何化学成分,适合环保无污染装修。棕榈蜡能与具有抗菌效果的竹纤维超细粉紧密结合,增强表面硬度,防水防污,耐磨耐擦,这样的组合给木材提供了出色的养护和装饰作用。所述熟桐油为过滤后的纯熟桐油。纯熟桐油不人为的添加任何化学成分,适合环保无污染装修,尤其适合木材的使用。

艾蒿为菊科蒿属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从中提取的艾蒿油中有许多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学物质均有抗菌活性,其作为一种天然、环保的抗菌防霉剂,符合人们的绿色消费观念,但由于艾蒿精油不稳定,使其药效持续时间短,限制了应用,本发明将艾高精油加入本发明所制备的二氧化钛悬浮液中,使其药效得以延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复合环保抗菌油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取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聚丙烯接枝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柠檬烯、邻苯二甲酸酐和偶联剂,在1200-1500r/min搅拌条件下混合20-30min,加入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熟桐油、醋酸纤维素和纳米氧化锌粉末,继续搅拌10-15min,得混合物a;

(2)取竹纤维超细粉、聚乙烯蜡、棕榈蜡、镍渣粉、珠光粉在分散机中搅拌,搅拌速度为1000-1200r/min,搅拌时间为20-30min,得混合物b;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混合物a和混合物b混合均匀,再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氧化钛悬浮剂、甲氧基乙酸丙酯、流平剂、增韧剂、消泡剂,在分散机中搅拌,搅拌速度为600-1200r/min,搅拌时间为25-40min,即得。

本发明所述复合环保抗菌油漆的制备方法并不局限与上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配方根据物料性质调整物料加入顺序,在不改变本发明复合环保抗菌油漆的前提下,还可以加入其他本领域常用助剂,如增塑剂、防沉剂、填料或是颜料等。

按本发明所提供的配方所得油漆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能大大降低漆工施工时和使用过程中voc含量,绿色环保。本发明通过合理配伍,所得油漆粘附性强,耐候性、耐污染性、抗菌性能好,表面摩擦系数小,耐刻划,耐擦洗,使用寿命长,长期使用不会发生起泡、龟裂、泛白甚至脱层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应当理解,以下描述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环保抗菌油漆,该油漆包含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15-20份、聚丙烯接枝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15份、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15-20份、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12-16份、醋酸纤维素8-10份、纳米氧化锌粉末4-6份、竹纤维超细粉7-10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8-12份、熟桐油4-6份、柠檬烯3-5份、邻苯二甲酸酐6-9份、二氧化钛悬浮液13-17份、甲氧基乙酸丙酯4-6份、聚乙烯蜡2-3份、棕榈蜡7-10份、镍渣粉3-5份、珠光粉3-6份、流平剂7-10份、增韧剂5-10份、消泡剂1-7份、偶联剂5-10份、溶剂13-20份。

本发明中,所述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是以铝硅酸盐为主的复合硅酸盐,其中,al2o3≥53%,sio2≤30%,fe2o3≤1%,tio2≤2%,zro2≤10%。

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增韧剂包含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聚乙烯醇、乙烯-辛烯共聚物,三者的质量比为2~4:1~3:1。

本发明中,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纳米碳酸钙加入到脂肪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调节溶液的ph为5-6,控制活化温度为100-120℃,活化时间为55-65min,过滤,将得到的固体物质烘干,得到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其中,脂肪酸钠的质量为纳米碳酸钙质量的7%~9%。

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二氧化钛悬浮液以重量分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10~15%的二氧化钛、20~35%的乙醇、10~16%鞘磷脂、13~15%艾蒿油、7~10%的六偏磷酸钠,其余成分为水。

本发明中,所述消泡剂可以为二甲基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矿物油类消泡剂或其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流平剂可以为氟碳改性丙烯酸聚合物、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或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本发明中,所述防沉剂可以为改性脲溶液或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溶剂可以为正丙醇、正丁醇、正辛醇、异辛醇、乙二醇、三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复合环保抗菌油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取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聚丙烯接枝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柠檬烯、邻苯二甲酸酐和偶联剂,在1200-1500r/min搅拌条件下混合20-30min,加入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熟桐油、醋酸纤维素和纳米氧化锌粉末,继续搅拌10-15min,得混合物a;

(2)取竹纤维超细粉、聚乙烯蜡、棕榈蜡、镍渣粉、珠光粉在分散机中搅拌,搅拌速度为1000-1200r/min,搅拌时间为20-30min,得混合物b;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混合物a和混合物b混合均匀,再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氧化钛悬浮剂、甲氧基乙酸丙酯、流平剂、增韧剂、消泡剂,在分散机中搅拌,搅拌速度为600-1200r/min,搅拌时间为25-40min,即得。

本发明所述复合环保抗菌油漆的制备方法并不局限与上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配方根据物料性质调整物料加入顺序,在不改变本发明复合环保抗菌油漆的前提下,还可以加入其他本领域常用助剂,如增塑剂、防沉剂、填料或是颜料等。

按本发明所提供的配方所得油漆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能大大降低漆工施工时和使用过程中voc含量,绿色环保,且粘附性强,而且其耐候性、耐污染性、抗菌性能好,表面摩擦系数小,耐刻划,耐擦洗,使用寿命长,长期使用不会发生起泡、龟裂、泛白甚至脱层等问题。

本发明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连接词“由…组成”排除任何未指出的要素、步骤或组分。如果用于权利要求中,此短语将使权利要求为封闭式,使其不包含除那些描述的材料以外的材料,但与其相关的常规杂质除外。当短语“由…组成”出现在权利要求主体的子句中而不是紧接在主题之后时,其仅限定在该子句中描述的要素;其它要素并不被排除在作为整体的所述权利要求之外。

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至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至4”、“1至3”、“1至2”、“1至2和4至5”、“1至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

单数形式包括复数讨论对象,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清楚地指明。“任选的”或者“任意一种”是指其后描述的事项或事件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而且该描述包括事件发生的情形和事件不发生的情形。

本发明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所述数量明显只指单数形式。

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取以下原料制备油漆: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15份、聚丙烯接枝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份、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15份、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12份、醋酸纤维素8份、纳米氧化锌粉末4份、竹纤维超细粉7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8份、熟桐油4份、柠檬烯3份、邻苯二甲酸酐6份、二氧化钛悬浮液13份、甲氧基乙酸丙酯4份、聚乙烯蜡2份、棕榈蜡7份、镍渣粉3份、珠光粉3份、流平剂7份、增韧剂5份、消泡剂1份、偶联剂5份、溶剂13份。

其中,所述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是以铝硅酸盐为主的复合硅酸盐,其中,al2o3≥53%,sio2≤30%,fe2o3≤1%,tio2≤2%,zro2≤10%;所述增韧剂包含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聚乙烯醇、乙烯-辛烯共聚物,三者的质量比为3:2:1,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纳米碳酸钙加入到脂肪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调节溶液的ph为5-6,控制活化温度为100-120℃,活化时间为55-65min,过滤,将得到的固体物质烘干,得到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其中,脂肪酸钠的质量为纳米碳酸钙质量的7%~9%;所述二氧化钛悬浮液以重量分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10~15%的二氧化钛、20~35%的乙醇、10~16%鞘磷脂、13~15%艾蒿油、7~10%的六偏磷酸钠,其余成分为水。

所述消泡剂可以为二甲基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矿物油类消泡剂或其组合;所述流平剂可以为氟碳改性丙烯酸聚合物、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或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防沉剂可以为改性脲溶液或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溶剂可以为正丙醇、正丁醇、正辛醇、异辛醇、乙二醇、三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2

取以下原料制备油漆: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18份、聚丙烯接枝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3份、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17份、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14份、醋酸纤维素9份、纳米氧化锌粉末5份、竹纤维超细粉8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份、熟桐油5份、柠檬烯4份、邻苯二甲酸酐8份、二氧化钛悬浮液15份、甲氧基乙酸丙酯5份、聚乙烯蜡2份、棕榈蜡9份、镍渣粉4份、珠光粉4份、流平剂9份、增韧剂8份、消泡剂3份、偶联剂7份、溶剂17份。

其中,所述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是以铝硅酸盐为主的复合硅酸盐,其中,al2o3≥53%,sio2≤30%,fe2o3≤1%,tio2≤2%,zro2≤10%;所述增韧剂包含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聚乙烯醇、乙烯-辛烯共聚物,三者的质量比为3:2:1,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纳米碳酸钙加入到脂肪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调节溶液的ph为5-6,控制活化温度为100-120℃,活化时间为55-65min,过滤,将得到的固体物质烘干,得到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其中,脂肪酸钠的质量为纳米碳酸钙质量的7%~9%;所述二氧化钛悬浮液以重量分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10~15%的二氧化钛、20~35%的乙醇、10~16%鞘磷脂、13~15%艾蒿油、7~10%的六偏磷酸钠,其余成分为水。

所述消泡剂可以为二甲基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矿物油类消泡剂或其组合;所述流平剂可以为氟碳改性丙烯酸聚合物、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或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防沉剂可以为改性脲溶液或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溶剂可以为正丙醇、正丁醇、正辛醇、异辛醇、乙二醇、三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3

取以下原料制备油漆: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20份、聚丙烯接枝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5份、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20份、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16份、醋酸纤维素10份、纳米氧化锌粉末6份、竹纤维超细粉10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2份、熟桐油6份、柠檬烯5份、邻苯二甲酸酐9份、二氧化钛悬浮液17份、甲氧基乙酸丙酯6份、聚乙烯蜡3份、棕榈蜡10份、镍渣粉5份、珠光粉6份、流平剂10份、增韧剂10份、消泡剂7份、偶联剂10份、溶剂20份。

其中,所述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是以铝硅酸盐为主的复合硅酸盐,其中,al2o3≥53%,sio2≤30%,fe2o3≤1%,tio2≤2%,zro2≤10%;所述增韧剂包含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聚乙烯醇、乙烯-辛烯共聚物,三者的质量比为3:2:1,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纳米碳酸钙加入到脂肪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调节溶液的ph为5-6,控制活化温度为100-120℃,活化时间为55-65min,过滤,将得到的固体物质烘干,得到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其中,脂肪酸钠的质量为纳米碳酸钙质量的7%~9%;所述二氧化钛悬浮液以重量分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10~15%的二氧化钛、20~35%的乙醇、10~16%鞘磷脂、13~15%艾蒿油、7~10%的六偏磷酸钠,其余成分为水。

所述消泡剂可以为二甲基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矿物油类消泡剂或其组合;所述流平剂可以为氟碳改性丙烯酸聚合物、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或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防沉剂可以为改性脲溶液或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溶剂可以为正丙醇、正丁醇、正辛醇、异辛醇、乙二醇、三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4

取以下原料制备油漆: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10份、聚丙烯接枝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3份、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25份、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10份、醋酸纤维素9份、纳米氧化锌粉末5份、竹纤维超细粉8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份、熟桐油5份、柠檬烯4份、邻苯二甲酸酐3份、二氧化钛悬浮液15份、甲氧基乙酸丙酯5份、聚乙烯蜡2份、棕榈蜡9份、镍渣粉4份、珠光粉4份、流平剂9份、增韧剂8份、消泡剂3份、偶联剂7份、溶剂17份。

其中,所述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是以铝硅酸盐为主的复合硅酸盐,其中,al2o3≥53%,sio2≤30%,fe2o3≤1%,tio2≤2%,zro2≤10%;所述增韧剂包含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聚乙烯醇、乙烯-辛烯共聚物,三者的质量比为3:2:1,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纳米碳酸钙加入到脂肪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调节溶液的ph为5-6,控制活化温度为100-120℃,活化时间为55-65min,过滤,将得到的固体物质烘干,得到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其中,脂肪酸钠的质量为纳米碳酸钙质量的7%~9%;所述二氧化钛悬浮液以重量分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10~15%的二氧化钛、20~35%的乙醇、10~16%鞘磷脂、13~15%艾蒿油、7~10%的六偏磷酸钠,其余成分为水。

所述消泡剂可以为二甲基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矿物油类消泡剂或其组合;所述流平剂可以为氟碳改性丙烯酸聚合物、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或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防沉剂可以为改性脲溶液或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溶剂可以为正丙醇、正丁醇、正辛醇、异辛醇、乙二醇、三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5

取以下原料制备油漆: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25份、聚丙烯接枝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份、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10份、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20份、醋酸纤维素9份、纳米氧化锌粉末5份、竹纤维超细粉8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份、熟桐油5份、柠檬烯4份、邻苯二甲酸酐8份、二氧化钛悬浮液15份、甲氧基乙酸丙酯5份、聚乙烯蜡2份、棕榈蜡9份、镍渣粉4份、珠光粉4份、流平剂9份、增韧剂8份、消泡剂3份、偶联剂7份、溶剂17份。

其中,所述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是以铝硅酸盐为主的复合硅酸盐,其中,al2o3≥53%,sio2≤30%,fe2o3≤1%,tio2≤2%,zro2≤10%;所述增韧剂包含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聚乙烯醇、乙烯-辛烯共聚物,三者的质量比为3:2:1,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纳米碳酸钙加入到脂肪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调节溶液的ph为5-6,控制活化温度为100-120℃,活化时间为55-65min,过滤,将得到的固体物质烘干,得到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其中,脂肪酸钠的质量为纳米碳酸钙质量的7%~9%;所述二氧化钛悬浮液以重量分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10~15%的二氧化钛、20~35%的乙醇、10~16%鞘磷脂、13~15%艾蒿油、7~10%的六偏磷酸钠,其余成分为水。

所述消泡剂可以为二甲基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矿物油类消泡剂或其组合;所述流平剂可以为氟碳改性丙烯酸聚合物、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或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防沉剂可以为改性脲溶液或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溶剂可以为正丙醇、正丁醇、正辛醇、异辛醇、乙二醇、三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6

取以下原料制备油漆: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18份、聚丙烯接枝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3份、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17份、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14份、醋酸纤维素9份、纳米氧化锌粉末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份、熟桐油5份、柠檬烯4份、邻苯二甲酸酐8份、二氧化钛悬浮液15份、甲氧基乙酸丙酯5份、聚乙烯蜡2份、镍渣粉4份、珠光粉4份、流平剂9份、增韧剂8份、消泡剂3份、偶联剂7份、溶剂17份。

其中,所述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是以铝硅酸盐为主的复合硅酸盐,其中,al2o3≥53%,sio2≤30%,fe2o3≤1%,tio2≤2%,zro2≤10%;所述增韧剂包含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聚乙烯醇、乙烯-辛烯共聚物,三者的质量比为3:2:1,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纳米碳酸钙加入到脂肪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调节溶液的ph为5-6,控制活化温度为100-120℃,活化时间为55-65min,过滤,将得到的固体物质烘干,得到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其中,脂肪酸钠的质量为纳米碳酸钙质量的7%~9%;所述二氧化钛悬浮液以重量分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10~15%的二氧化钛、20~35%的乙醇、10~16%鞘磷脂、13~15%艾蒿油、7~10%的六偏磷酸钠,其余成分为水。

所述消泡剂可以为二甲基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矿物油类消泡剂或其组合;所述流平剂可以为氟碳改性丙烯酸聚合物、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或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防沉剂可以为改性脲溶液或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溶剂可以为正丙醇、正丁醇、正辛醇、异辛醇、乙二醇、三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7

取以下原料制备油漆: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18份、聚丙烯接枝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3份、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17份、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14份、醋酸纤维素9份、纳米氧化锌粉末5份、竹纤维超细粉8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份、熟桐油5份、柠檬烯4份、邻苯二甲酸酐8份、二氧化钛悬浮液15份、甲氧基乙酸丙酯5份、聚乙烯蜡2份、棕榈蜡9份、珠光粉4份、流平剂9份、增韧剂8份、消泡剂3份、偶联剂7份、溶剂17份。

其中,所述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是以铝硅酸盐为主的复合硅酸盐,其中,al2o3≥53%,sio2≤30%,fe2o3≤1%,tio2≤2%,zro2≤10%;所述增韧剂包含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聚乙烯醇、乙烯-辛烯共聚物,三者的质量比为3:2:1,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纳米碳酸钙加入到脂肪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调节溶液的ph为5-6,控制活化温度为100-120℃,活化时间为55-65min,过滤,将得到的固体物质烘干,得到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其中,脂肪酸钠的质量为纳米碳酸钙质量的7%~9%;所述二氧化钛悬浮液以重量分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10~15%的二氧化钛、20~35%的乙醇、10~16%鞘磷脂、13~15%艾蒿油、7~10%的六偏磷酸钠,其余成分为水。

所述消泡剂可以为二甲基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矿物油类消泡剂或其组合;所述流平剂可以为氟碳改性丙烯酸聚合物、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或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防沉剂可以为改性脲溶液或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溶剂可以为正丙醇、正丁醇、正辛醇、异辛醇、乙二醇、三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8

取以下原料制备油漆: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18份、聚丙烯接枝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3份、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17份、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14份、醋酸纤维素9份、纳米氧化锌粉末5份、竹纤维超细粉8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份、邻苯二甲酸酐8份、二氧化钛悬浮液15份、甲氧基乙酸丙酯5份、聚乙烯蜡2份、棕榈蜡9份、镍渣粉4份、珠光粉4份、流平剂9份、增韧剂8份、消泡剂3份、偶联剂7份、溶剂17份。

其中,所述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是以铝硅酸盐为主的复合硅酸盐,其中,al2o3≥53%,sio2≤30%,fe2o3≤1%,tio2≤2%,zro2≤10%;所述增韧剂包含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聚乙烯醇、乙烯-辛烯共聚物,三者的质量比为3:2:1,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纳米碳酸钙加入到脂肪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调节溶液的ph为5-6,控制活化温度为100-120℃,活化时间为55-65min,过滤,将得到的固体物质烘干,得到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其中,脂肪酸钠的质量为纳米碳酸钙质量的7%~9%;所述二氧化钛悬浮液以重量分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10~15%的二氧化钛、20~35%的乙醇、10~16%鞘磷脂、13~15%艾蒿油、7~10%的六偏磷酸钠,其余成分为水。

所述消泡剂可以为二甲基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矿物油类消泡剂或其组合;所述流平剂可以为氟碳改性丙烯酸聚合物、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或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防沉剂可以为改性脲溶液或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溶剂可以为正丙醇、正丁醇、正辛醇、异辛醇、乙二醇、三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9

取以下原料制备油漆: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18份、聚丙烯接枝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3份、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17份、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14份、醋酸纤维素9份、纳米氧化锌粉末5份、竹纤维超细粉8份、熟桐油5份、柠檬烯4份、邻苯二甲酸酐8份、二氧化钛悬浮液15份、甲氧基乙酸丙酯5份、聚乙烯蜡2份、棕榈蜡9份、镍渣粉4份、珠光粉4份、流平剂9份、增韧剂8份、消泡剂3份、偶联剂7份、溶剂17份。

其中,所述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是以铝硅酸盐为主的复合硅酸盐,其中,al2o3≥53%,sio2≤30%,fe2o3≤1%,tio2≤2%,zro2≤10%;所述增韧剂包含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聚乙烯醇、乙烯-辛烯共聚物,三者的质量比为3:2:1,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纳米碳酸钙加入到脂肪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调节溶液的ph为5-6,控制活化温度为100-120℃,活化时间为55-65min,过滤,将得到的固体物质烘干,得到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其中,脂肪酸钠的质量为纳米碳酸钙质量的7%~9%;所述二氧化钛悬浮液以重量分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10~15%的二氧化钛、20~35%的乙醇、10~16%鞘磷脂、13~15%艾蒿油、7~10%的六偏磷酸钠,其余成分为水。

所述消泡剂可以为二甲基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矿物油类消泡剂或其组合;所述流平剂可以为氟碳改性丙烯酸聚合物、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或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防沉剂可以为改性脲溶液或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溶剂可以为正丙醇、正丁醇、正辛醇、异辛醇、乙二醇、三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10

取以下原料制备油漆: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18份、聚丙烯接枝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3份、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17份、醋酸纤维素9份、纳米氧化锌粉末5份、竹纤维超细粉8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份、熟桐油5份、柠檬烯4份、邻苯二甲酸酐8份、二氧化钛悬浮液15份、甲氧基乙酸丙酯5份、聚乙烯蜡2份、棕榈蜡9份、镍渣粉4份、珠光粉4份、流平剂9份、增韧剂8份、消泡剂3份、偶联剂7份、溶剂17份。

其中,所述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是以铝硅酸盐为主的复合硅酸盐,其中,al2o3≥53%,sio2≤30%,fe2o3≤1%,tio2≤2%,zro2≤10%;所述增韧剂包含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聚乙烯醇、乙烯-辛烯共聚物,三者的质量比为3:2:1,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纳米碳酸钙加入到脂肪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调节溶液的ph为5-6,控制活化温度为100-120℃,活化时间为55-65min,过滤,将得到的固体物质烘干,得到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其中,脂肪酸钠的质量为纳米碳酸钙质量的7%~9%;所述二氧化钛悬浮液以重量分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10~15%的二氧化钛、20~35%的乙醇、10~16%鞘磷脂、13~15%艾蒿油、7~10%的六偏磷酸钠,其余成分为水。

所述消泡剂可以为二甲基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矿物油类消泡剂或其组合;所述流平剂可以为氟碳改性丙烯酸聚合物、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或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防沉剂可以为改性脲溶液或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溶剂可以为正丙醇、正丁醇、正辛醇、异辛醇、乙二醇、三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11

取以下原料制备油漆: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18份、聚丙烯接枝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3份、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17份、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14份、纳米氧化锌粉末5份、竹纤维超细粉8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份、熟桐油5份、柠檬烯4份、邻苯二甲酸酐8份、二氧化钛悬浮液15份、甲氧基乙酸丙酯5份、聚乙烯蜡2份、棕榈蜡9份、镍渣粉4份、珠光粉4份、流平剂9份、增韧剂8份、消泡剂3份、偶联剂7份、溶剂17份。

其中,所述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是以铝硅酸盐为主的复合硅酸盐,其中,al2o3≥53%,sio2≤30%,fe2o3≤1%,tio2≤2%,zro2≤10%;所述增韧剂包含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聚乙烯醇、乙烯-辛烯共聚物,三者的质量比为3:2:1,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纳米碳酸钙加入到脂肪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调节溶液的ph为5-6,控制活化温度为100-120℃,活化时间为55-65min,过滤,将得到的固体物质烘干,得到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其中,脂肪酸钠的质量为纳米碳酸钙质量的7%~9%;所述二氧化钛悬浮液以重量分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10~15%的二氧化钛、20~35%的乙醇、10~16%鞘磷脂、13~15%艾蒿油、7~10%的六偏磷酸钠,其余成分为水。

所述消泡剂可以为二甲基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矿物油类消泡剂或其组合;所述流平剂可以为氟碳改性丙烯酸聚合物、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或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防沉剂可以为改性脲溶液或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溶剂可以为正丙醇、正丁醇、正辛醇、异辛醇、乙二醇、三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12

取以下原料制备油漆: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18份、聚丙烯接枝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3份、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17份、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14份、醋酸纤维素9份、纳米氧化锌粉末5份、竹纤维超细粉8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份、熟桐油5份、柠檬烯4份、邻苯二甲酸酐8份、二氧化钛悬浮液15份、甲氧基乙酸丙酯5份、聚乙烯蜡2份、棕榈蜡9份、镍渣粉4份、珠光粉4份、流平剂9份、增韧剂8份、消泡剂3份、偶联剂7份、溶剂17份。

其中,所述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是以铝硅酸盐为主的复合硅酸盐,其中,al2o3≥53%,sio2≤30%,fe2o3≤1%,tio2≤2%,zro2≤10%;所述增韧剂包含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聚乙烯醇、乙烯-辛烯共聚物,三者的质量比为1:2:3,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纳米碳酸钙加入到脂肪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调节溶液的ph为5-6,控制活化温度为100-120℃,活化时间为55-65min,过滤,将得到的固体物质烘干,得到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其中,脂肪酸钠的质量为纳米碳酸钙质量的7%~9%;所述二氧化钛悬浮液以重量分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10~15%的二氧化钛、20~35%的乙醇、10~16%鞘磷脂、13~15%艾蒿油、7~10%的六偏磷酸钠,其余成分为水。

所述消泡剂可以为二甲基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矿物油类消泡剂或其组合;所述流平剂可以为氟碳改性丙烯酸聚合物、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或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防沉剂可以为改性脲溶液或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溶剂可以为正丙醇、正丁醇、正辛醇、异辛醇、乙二醇、三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13

取以下原料制备油漆: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18份、聚丙烯接枝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3份、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17份、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14份、醋酸纤维素9份、纳米氧化锌粉末5份、竹纤维超细粉8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份、熟桐油5份、柠檬烯4份、邻苯二甲酸酐8份、二氧化钛悬浮液15份、甲氧基乙酸丙酯5份、聚乙烯蜡2份、棕榈蜡9份、镍渣粉4份、珠光粉4份、流平剂9份、增韧剂8份、消泡剂3份、偶联剂7份、溶剂17份。

其中,所述含锆复合硅酸盐矿粉是以铝硅酸盐为主的复合硅酸盐,其中,al2o3≥53%,sio2≤30%,fe2o3≤1%,tio2≤2%,zro2≤10%;所述增韧剂包含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聚乙烯醇、乙烯-辛烯共聚物,三者的质量比为3:2:1,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纳米碳酸钙加入到脂肪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调节溶液的ph为5-6,控制活化温度为100-120℃,活化时间为55-65min,过滤,将得到的固体物质烘干,得到所述活化纳米碳酸钙粉末,其中,脂肪酸钠的质量为纳米碳酸钙质量的7%~9%;所述二氧化钛悬浮液以重量分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10~15%的二氧化钛、20~35%的乙醇、10~16%鞘磷脂、7~10%的六偏磷酸钠,其余成分为水。

所述消泡剂可以为二甲基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矿物油类消泡剂或其组合;所述流平剂可以为氟碳改性丙烯酸聚合物、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或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防沉剂可以为改性脲溶液或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溶剂可以为正丙醇、正丁醇、正辛醇、异辛醇、乙二醇、三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效果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