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透明镭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0130发布日期:2019-08-13 21:39阅读:2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透明镭射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镭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透明镭射膜。



背景技术:

镭射膜一般采用计算机点阵光刻技术、3D真彩色全息技术、多重与动态成像技术等,从产品成分构成上划分,镭射薄膜产品可以大致分为OPP镭射膜、 PET镭射膜和PVC镭射膜三种。镭射包装是包装行业中的一个细分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与包装行业内的其他产品相比,镭射包装材料不仅具有新颖、亮丽的外观效果,同时还具有高技术防伪功能,被称为世界包装印刷业中最前沿的技术产品。镭射材料的应用领域已经非常广泛,在食品、药品、日化用品、烟酒、服装、礼品包装以及装饰材料等行业都得到较快的推广。

镭射膜用来装饰其包裹后的产品,且起到阻隔水汽的作用,但市面上常用来包装的产品燃点较低,若发生火灾时,容易起到助燃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具备防水汽、较好的阻燃性、较高的拉伸强度、较强的冲击强度、刚性强、韧性强和良好的透明性的新型透明镭射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透明镭射膜,包括基材层、镭射层、喷镀层、第二保护层、黏胶层、剥离层,所述黏胶层为胶水制成,所述镭射层模压设置在保护层上端,所述喷镀层通过喷镀设置在镭射层上端,所述第二保护层设置在基材层下端与其粘接配合,所述黏胶层设置在第二保护层下端与其粘接配合,所述剥离层设置在黏胶层下端与其粘接配合,所述喷镀层由BOPP透明膜制成,所述喷镀层为透明材质制成,所述基材层由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第二保护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与第一延展层、过渡层、第二延展层。

所述第一延展层设置在基材层的下端与其粘接配合,所述第二延展层设置在黏胶层的上端与其粘接配合,所述过渡层设置在第一延展层与第二延展层之间并分别与第一延展层和第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延展层与第二延展层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安装槽,所述过渡层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网孔,所述网孔内分别设有一个硅胶柱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硅胶柱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槽内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延展层与第二延展层之间的空隙填充有石膏层。

所述安装槽内壁分别设有一个定位固定座与硅胶柱的两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两个定位固定座相背的一侧均设为圆弧状,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为与定位固定座相适配的圆弧状,所述硅胶柱表面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形变孔,所述形变孔贯通硅胶柱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延展层和第二延展层由水性聚氨酯或硅溶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透明镭射膜,第二保护层内部结构的设计,使该新型透明镭射膜具有较强的阻燃性(即石膏层的设计),所述喷镀层的材料的选择,其具有较好的透明性,不仅能保护镭射层上的内容不受外界侵蚀,且能够直接从外部看见镭射层上的内容,所述基材层材料的选择,使该新型透明镭射膜具备防水汽、较高的拉伸强度的效果,所述橡胶柱的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具备一定的抗冲击能力,所述凹槽与定位固定座的位置关系及两者的结构设计,避免了橡胶柱因冲击发生位移,且增加了橡胶柱两端与第一延展层和第二延展层的接触面积,减小单位面积上的受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喷镀层;2-镭射层;3-基材层;4-第一延展层;5-第二延展层; 6-过渡层;7-黏胶层;8-剥离层;9-第二保护层(包括4、5、6);10-凹槽; 11-定位固定座;12-橡胶柱;13-安装槽;14-形变孔;15-石膏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参考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一种新型透明镭射膜,包括基材层3、镭射层2、喷镀层1、第二保护层9、黏胶层7、剥离层8,所述黏胶层7为胶水制成,所述镭射层2模压设置在保护层上端,所述喷镀层1通过喷镀设置在镭射层2上端,所述第二保护层9设置在基材层3下端与其粘接配合,所述黏胶层7设置在第二保护层9下端与其粘接配合,所述剥离层8设置在黏胶层7下端与其粘接配合,所述喷镀层1由BOPP 透明膜制成,所述喷镀层1为透明材质制成,所述基材层3由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第二保护层9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与第一延展层4、过渡层6、第二延展层5。

所述第一延展层4设置在基材层3的下端与其粘接配合,所述第二延展层5 设置在黏胶层7的上端与其粘接配合,所述过渡层6设置在第一延展层4与第二延展层5之间并分别与第一延展层4和第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延展层4与第二延展层5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安装槽13,所述过渡层6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网孔,所述网孔内分别设有一个硅胶柱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硅胶柱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槽13内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延展层4与第二延展层5之间的空隙填充有石膏层15。

所述安装槽13内壁分别设有一个定位固定座11与硅胶柱的两端固定连接。

两个定位固定座11相背的一侧均设为圆弧状,所述安装槽13的内壁设为与定位固定座11相适配的圆弧状,所述硅胶柱表面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形变孔 14,所述形变孔14贯通硅胶柱设置。

所述第一延展层4和第二延展层5由水性聚氨酯或硅溶胶制成。

使用方法:撕开剥离层8,将黏胶层7对准所需要黏贴的物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