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纳米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84147发布日期:2019-06-22 00:17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荧光纳米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荧光纳米碳颗粒的制备方法,特别指用于生物医药学领域,如生物荧光标记、活体示踪成像等。其制备方法简单有效,可在常规实验室内进行制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荧光纳米粒子在生物医药学的多个方面得到广泛运用,如生物荧光标记、活体示踪成像等。在众多制备荧光纳米粒子的方法中,采用纳米银、纳米锌、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等昂贵纳米材料,使用掺杂金属离子及表面钝化peg等方式修饰纳米粒子,可以获得较高荧光量子产率的纳米粒子。如专利cn201810813435.6提供了一种以氮杂环类有机物和柠檬酸为原料,利用微波反应器中加热碳化制备荧光纳米碳点的方法。专利cn201511031216.5提供了一种将含有羧基的有机酸与有机胺,在水热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制备近全光谱荧光纳米碳点的方法。专利cn201810299331.8提供了一种将双亲分子、有机前驱体与溶胶混合得到囊泡包裹的荧光碳纳米材料。然而由于上述这些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繁琐,原料成本较高等因素,导致荧光纳米粒子的合成难以规模化生产。此外,一些对生物体有毒害的纳米颗粒,也极大地限制了这类技术的发展。因此寻找低毒或无毒、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和环境友好的荧光纳米颗粒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

纳米碳溶胶属于碳纳米材料的一种,利用脉冲式电极法电解石墨制备而成,可溶于水且成本相对低廉。相比其它纳米粒子的合成,纳米碳溶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等特点。近年来,纳米碳溶胶在植物生产、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应用,但其示踪技术尚未突破,关于纳米碳溶胶的荧光颗粒制备以及在示踪方面的应用尚未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荧光纳米粒子制作成本高,工艺复杂,难以大规模制备的特点,以纳米碳溶胶为基础材料,提供了一种有效、成本低廉而且制作工艺简单的荧光纳米碳颗粒制备方法。该纳米碳颗粒是在水的媒介下发生表面官能团的变化,进而对纳米碳材料进行改性,其中反应是需要edc作为本合成方法中的羧基活化剂。

本发明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荧光纳米碳颗粒的合成方法,它是由纳米碳颗粒上的羧基基团经过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活化后与5-氨基荧光素反应制备而成,使得纳米碳颗粒带有5-氨基荧光素的荧光基团。

该合成方法具体分为三步,第一步,采用稀释后的氨水调节纳米碳溶胶的ph至7.5-8.5,加入edc活化纳米碳颗粒的表面羧基基团,活化反应时间为连续搅拌至少4h;第二步,将5-氨基荧光素溶液逐渐加入到已活化后的纳米碳溶胶胶液中,对纳米碳颗粒的表面官能团进行改性,使得纳米碳颗粒的表面修饰荧光集团,改性反应时间为连续搅拌至少12h;第三步,利用乙醇洗脱纳米碳颗粒上的5-氨基荧光素,收集沉淀的纳米碳颗粒,第三步需多次重复,以保证彻底洗脱5-氨基荧光素。

本发明更具体是说,用于改性的反应试剂是由浓度0.9-1.2mg/ml的纳米碳溶胶、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以及5-氨基荧光素组成。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羧基官能团活化:

取25-50ml的纳米碳溶胶(碳颗粒含量在0.9-1.2mg/ml),使用稀释后的0.1n的氨水调节其ph为7.8-8.5,超声30min。加入一定量的edc进行活化,纳米碳溶胶中碳颗粒与edc的质量比为1:30~40,然后使用0.1n的氨水调节其ph为6.0,连续搅拌4h。此时,纳米碳颗粒表面羧基官能团被edc充分活化。

步骤2制备:

配制2g/l的5-氨基荧光素溶液,加入到步骤1中活化后的纳米碳溶胶胶液中,活化后的纳米碳溶胶胶液与5-氨基荧光素溶液的体积比为1:3~6,连续搅拌12h。

步骤3分离和提纯:

取一定量上述溶液于离心管中,加入乙醇,洗脱反应液中的5-氨基荧光素,重复多次,直至洗脱液中无荧光出现,荧光强度用紫外分析仪对洗脱液鉴定。收集沉淀的荧光纳米碳颗粒,冷冻干燥机中冻干保存。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本方法能够有效的合成荧光纳米碳颗粒,解决了动植物细胞的成像问题和纳米碳颗粒的示踪问题。本发明所使用材料成本低廉、制备过程中不需要繁琐的工艺流程,显著降低了成本和制作工艺的难度,并可在常规实验室制备得到;制备的荧光纳米碳颗粒可应用于在动植物细胞的荧光标记、活体示踪成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荧光纳米碳颗粒荧光强度;

图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片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实例,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1)取25ml浓度为1mg/ml的纳米碳溶胶,使用0.1n的氨水调节其ph为8.0,超声30min。

(2)加入30mg的edc于反应液中,采用0.1n的氨水调节其ph为6.0,连续搅拌4h,使得纳米碳颗粒表面羧基官能团被edc充分活化。

(3)将10mg的5-氨基荧光素溶于少量乙醇中,再加入5ml的超纯水充分溶解,制备5-氨基荧光素溶液。

(4)将步骤(3)溶液缓缓加入到步骤(2)中已活化的纳米碳溶胶胶液中,活化纳米碳溶胶胶液与5-氨基荧光素溶液体积比为1:5,连续搅拌12h,使纳米碳溶胶的表面官能团与5-氨基荧光素充分反应。

(5)取200μl上述溶液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1ml乙醇,常温条件下12000r/min离心,洗脱纳米碳颗粒溶胶中的5-氨基荧光素。收集沉淀的纳米碳颗粒,再次加入1ml乙醇,超声5min,分散纳米碳颗粒。

(6)继续使用乙醇洗脱,重复多次,直至洗脱液中无荧光出现(荧光强度用紫外分析仪(海骥辉公司,az-zf-7a)对洗脱液鉴定)。收集沉淀的荧光纳米碳颗粒。

(7)将收集到的纳米碳颗粒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冻干保存。

(8)以洋葱内表皮细胞作为材料进行荧光观察。将冻干后的荧光纳米碳颗粒溶于水后得到荧光纳米碳溶胶。撕取洋葱内表皮细胞,浸泡于0.9%的nacl溶液中,然后加入纳米碳颗粒处理(对照:加入纳米碳溶胶,处理:加入本发明制备的荧光纳米碳溶胶;最终浓度均为100mg/l)。暗处孵育12h后,使用动态超高分辨单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德国leica公司)制片观察。

具体实施效果:结合图1和图2可以看出,本方法合成的荧光纳米颗粒在515nm附近有明显的荧光峰值。与对照相比,使用本方法合成的荧光纳米碳颗粒发出绿色的荧光,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内部,少量进入洋葱表皮细胞中,细胞成像效果良好,可用于生物医学实验。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荧光纳米碳颗粒的合成方法,是由纳米碳颗粒上的羧基基团经过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活化后与5‑氨基荧光素反应制备而成,使得纳米碳颗粒带有5‑氨基荧光素的荧光基团。该纳米碳颗粒是在水的媒介下发生表面官能团的变化,进而对纳米碳材料进行改性,其中反应是需要EDC作为本合成方法中的羧基活化剂。采用本方法能够有效的合成荧光纳米碳颗粒,解决了动植物细胞的成像问题和纳米碳颗粒的示踪问题。本发明所使用材料成本低廉、制备过程中不需要繁琐的工艺流程,显著降低了成本和制作工艺的难度,并可在常规实验室制备得到;制备的荧光纳米碳颗粒可应用于在动植物细胞的荧光标记、活体示踪成像。

技术研发人员:梁太波;张艳玲;赵振杰;戴华鑫;王爱国;王广山;翟振;孟祥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9.04.26
技术公布日:2019.06.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