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光晕效果的键盘胶带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98034发布日期:2019-07-17 05:58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具有光晕效果的键盘胶带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零配件领域,尤其是具有光晕效果的键盘胶带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键盘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通过键盘可以将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输入到计算机中,从而向计算机发出命令、输入数据等,其对于各种笔记本电脑,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键盘组装时,常常会通过专用的键盘胶带进行黏贴,常规的键盘胶带往往仅具有遮光和粘结的作用,其能够有效的阻断笔记本内部光线,避免出现漏光的问题,但是随着人们对键盘功能和外观的多样化要求,现有的键盘出现了需要使按键周围显现出光晕效果的要求,而现有的产品无法满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光晕效果的键盘胶带及该具有光晕效果的键盘胶带的高效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具有光晕效果的键盘胶带,包括与键盘轮廓一致的白色基材,所述白色基材具有透光度且其上形成有键盘孔,所述白色基材的第一面设置有黑色遮光层,所述黑色遮光层上形成有与每个所述键盘孔形状相同且共轴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面积大于所述键盘孔,所述黑色遮光层的外表面的边缘位置及避让孔之间贴附有第一胶粘层,所述黑色遮光层的外表面及第一胶粘层覆盖于离型膜下;所述白色基材的第二面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二胶粘层,所述白色基材的第二面及第二胶粘层被支撑膜覆盖。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光晕效果的键盘胶带中,所述白色基材为白色聚酯薄膜,其厚度不超过50微米,其透光度在15%-31%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光晕效果的键盘胶带中,所述黑色遮光层包括至少一层黑色油墨。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光晕效果的键盘胶带中,所述第一胶粘层包括靠近白色基材的侧边且间隙设置的内侧双面胶条及位于避让孔之间的水胶。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光晕效果的键盘胶带中,所述内侧双面胶条包括泡棉及涂布于其两侧的胶水。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光晕效果的键盘胶带中,所述第一胶粘层还包括位于内侧双面胶条外侧的外侧双面胶条,所述外侧双面胶条的厚度小于所述内侧双面胶条。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光晕效果的键盘胶带中,所述离型膜包括两个拼接的单体膜,两个单体膜拼接的边处分别形成有延伸到所述白色基材外部的拉耳,两个拉耳在撕除时的受力方向保持90°-180°的夹角。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光晕效果的键盘胶带中,所述离型膜包括分体膜,所述分体膜遮盖所述外侧双面胶条中的数个,且其剥离力大于所述单体膜。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光晕效果的键盘胶带中,所述白色基材的两个短边处形成有贴近底边的切口,两个所述切口与底边之间的区域贴附有遮光双面胶带,所述遮光双面胶带被保护膜覆盖,所述保护膜具有延伸到所述遮光双面胶带外的拉手。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光晕效果的键盘胶带中,所述保护膜为双面离型膜。

具有光晕效果的键盘胶带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支撑膜材料上贴合透明双面胶,在所述支撑膜材料的设定位置转贴第二胶粘层;

s2,在支撑膜材料及第二胶粘层上贴合白色基材原料;

s3,在所述白色基材原料上印刷至少一层黑色油墨,所述黑色油墨具有黑色遮光层的形状,所述黑色油墨干燥时的指触干燥时间在4-6分钟,完全干燥时间在30±2分钟;

s4,在黑色油墨的特定位置转贴内侧双面胶条原料、外侧双面胶条原料及印刷水胶;按照白色基材的形状对所述黑色油墨、白色基材原料、内侧双面胶条原料及外侧双面胶条原料进行切割,清除非产品区域的废料;

s5,在部分外侧双面胶条上转贴分体膜;

s6,在所述黑色油墨、内侧双面胶条、水胶及外侧双面胶条上贴附离型膜材料,从所述离型膜材料上切割得到离型膜;

s7,对所述支撑膜材料及白色基材原料进行切割,将支撑膜材料上与遮光双面胶带对应的部分切除并在白色基材上形成切口;

s8,在支撑膜材料切除的部分转贴遮光双面胶带;

s9,在所述遮光双面胶带上转贴保护膜;

s10,对所述支撑膜材料进行切割得到支撑膜。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本方案设计精巧,结构简单,使具有一定透光度的白色基材上与按键对应的位置局部外漏,从而在组装后,可以使按键周围显露一定的光线,从而产生光晕效果,本设计一改常规设计避免漏光的惯用思维,使得各按键区域更能够清除的显示并具有更佳的美感。

本方案的第二胶粘层采用多点式、多种粘性的材料,能够有效满足多个点位、多种材质的粘结稳定性要求;并且不同区域的胶体具有不同的厚度,能够有效满足不同高度差的黏贴平面,保证贴装稳定性;同时内侧双面胶体采用泡棉胶,提供了减震和防尘功能,外侧采用高粘性的胶体,能够保证边缘贴附的牢靠性,避免脱胶的风险。

通过多种离型膜材质的搭配,有利于降低加工难度,保证加工稳定性,同时,为产品不同区域的分布使用提供了保证,使得产品应用更加灵活。

离型膜的设计,为产品的使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效的增加了使用的效率,设计更佳人性化。

本方案的加工方法,为产品的实现提供了可行的路径,并且便于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加工,同时减少不同步骤之间的相互干扰,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保证加工品质,提高成品率。具体加工工艺的优选有效的改善了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图中仅显示出被分体膜遮盖的外侧双面胶条且未显示出第二面的透明胶条);

图3是白色基材、黑色遮光层及第一胶黏层贴合状态示意图;

图4是内侧双面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离型膜与白色基材贴合状态示意图;

图6是白色基材与第二胶粘层贴合状态示意图;

图7是白色基材与支撑膜贴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揭示的具有光晕效果的键盘胶带进行阐述,如附图1、附图2所示,其包括与键盘轮廓一致的白色基材1,所述白色基材1具有透光度且其上形成有键盘孔11,所述白色基材1的第一面12设置有黑色遮光层2,所述黑色遮光层2上形成有与每个所述键盘孔11形状相同且共轴的避让孔21,所述避让孔21的面积大于所述键盘孔11,所述黑色遮光层2的外表面的边缘位置及避让孔21之间的区域贴附有第一胶粘层3,所述黑色遮光层2的外表面及第一胶粘层3覆盖于离型膜4下;所述白色基材1的第二面13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二胶粘层5,所述白色基材1的第二面13及第二胶粘层5被支撑膜6覆盖。

所述白色基材1用于起支撑作用,其可以是已知的各种白色的且具有一定透光度的材料制成,其形状可以根据各种键盘的形状进行适应性设计,例如可以用于各种已知的品牌笔记的键盘,优选,所述白色基材1为白色聚酯薄膜,其厚度不超过50微米,其透光度在15%-31%之间,从而在后续组装后,未被黑色遮光层2遮挡的外漏区域的方框可以透过一定的光线,从而在每个按键的周围显示出一定的光晕效果,从而使每个按键区域能够更为直观的显示并且外观更为美观。

所述黑色遮光层2可以是各种已知的遮光材料,例如可以是黑色遮光胶带,但是采用黑色遮光胶带时,产品的加工相对复杂,很难保证各避让孔21与键盘孔11的位置精度,因此,所述黑色遮光层2优选采用黑色油墨进行丝网印刷或喷涂等方式得到至少一层黑色油墨22,所述黑色油墨优选采用缓慢挥发型油墨,同时是半光泽型油墨,并且由于不同厚度的油墨的遮光效果存在差异,因此根据遮光效果的研究,当所述黑色油墨22为两层时能够获得最佳的遮光效果。

所述第一胶粘层3用于使所述白色基材1与其他物体粘结,由于不同粘结位置的材料差异,因此如附图1、附图3所示,所述第一胶粘层3包括靠近白色基材两个短侧边的位置且间隙设置有多条内侧双面胶条31、位于内侧双面胶条31外侧的多条外侧双面胶条32及位于避让孔之间的多个水胶33。

其中,所述内侧双面胶条31采用黑色的双面胶,并且为了增加产品黏贴后的减震与防尘性能,如附图4所示,所述内侧双面胶条31包括泡棉311及涂布于其两侧的胶水312、313,所述内侧双面胶条31在180°时剥离强度不小于1n/mm。

所述外侧双面胶条33与所述白色基材的两个短边平齐,其优选采用透明双面胶,其包括pet基材及涂布于其两面的增粘亚克力胶,其对各种材料的粘结强度不小于3n/cm,从而可以保证白色基材的两端边缘位置能够黏贴的更加牢固,避免脱胶翘起的问题。

另外,为了适应不同黏贴表面的高度差,以使内侧双面胶条31与外侧双面胶条32都能够与黏贴表面稳定的贴合,如附图2、附图3所示,使所述外侧双面胶条32的厚度小于所述内侧双面胶条31,并且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

所述水胶33可以是各种已知的水胶材料,例如其可以采用3m公司生产的sp-7533型号的胶体,并且其可以通过印刷、喷涂等方式得到,之所以采用水胶也是考虑到相对其他胶黏材料,其粘性好、环保无害,且易于产品的加工。

如附图1,附图5所示,所述离型膜4用于对所述白色基材1、黑色遮光层2及第一胶粘层进行保护,其上具有与所述键盘孔11一致的避让孔44,并且,其具有延伸到所述白色基材1两条短边外侧的手柄部45,46,这样的设计可以在使用时为双手的贴装作业提供操作空间,同时,手柄部45,46位于短侧的两端,不容易使离型膜4与第一胶粘层3剥离。

另外,所述离型膜4可以是一个完整的膜体,也可以是多个膜体拼接而成的,优选的,如附图5所示,其包括两个拼接而成的单体膜41,42,两个所述单体膜41,42是由一个完整的离型膜从中间位置切割后得到;两个单体膜41,42拼接的边412,422处分别形成有延伸到所述白色基材1外部且相邻的拉耳411,421,两个拉耳411,421在撕除时的受力方向f1,f2保持90°-180°的夹角,之所以采用这种设计,是由于在使用时,可以两个手分别抓住一个拉耳411,421,并且向相反的反向拉动拉耳,即可同时实现两个单体膜41,42的撕除,撕除效率高且操作更加便捷。

所述单体膜41,42优选采用pet基材,其剥离力优选在30±8g/25mm之间,之所以采用较高的剥离力是由于第一胶粘层3与单体膜41,42的黏贴面积相对较小,因此如果采用较低剥离力的离型纸,很容易与第一胶粘层3分离,不便于后续的贴附操作。

进一步,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不同外侧双面胶条32可能并不是一次贴附,可能要分次贴附,此时,如果离型膜4为整体时,则不需要贴附的外侧双面胶条32将没有保护,一来容易胶面污染,另一方面,外漏的外侧双面胶条32会对黏贴作业产生干扰,因而,如附图5所示,使所述离型膜4包括分体膜43,所述分体膜43遮盖所述外侧双面胶条32中的数个且具有延伸到所述白色基材外部的部分,优选其遮盖所述外侧双面胶条32中位于底部的两个,并且,由于其在使用时,需要后撕除,为了避免两个单体膜41,42撕除时将分体膜43带走,因此,优选,所述分体膜43的剥离力大于所述单体膜41,42,具体是在40-65g/25mm之间,因而可以有效的保证分体膜43与其粘结的外侧双面胶条32的粘结稳定性。

如附图1,附图6所示,所述第二胶粘层5包括贴近于所述白色基材的两个短边的多个透明胶条51,52,其可以是双面胶,优选为水胶,例如其可以采用3m公司生产的sp-7533型号的胶体,并且其可以通过印刷、喷涂等方式得到,之所以采用水胶也是考虑到相对其他胶黏材料,其粘性好、环保无害,且易于产品的加工。

所述支撑膜6用于提供支撑,并对所述白色基材1及第二胶粘层5进行保护,如附图1所示,其具有所述白色基材1相同的形状,即其上具有相应的避让孔62,并且其具有延伸到所述白色基材1外部的把手61以便于后续使用时进行剥离操作;其可以是各种已知的离型膜材料,但是,由于第二胶粘层5与其粘结的面积较小,因此,优选其采用较高的剥离力的材质,优选其剥离力在30±8g/25mm之间。

同时,产品在使用时,由于一些边角区域可能存在避让的要求,或者存在一些弯角的贴附位置,此时,如果白色基材1是整体的结构,虽然其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但是弯角区域难免会出现褶皱等情况,导致贴附不平整、不牢靠,同时,在实际贴附时,上述的避让或弯角位置也不能在整体贴附时同时撕除保护的膜材,因此,如附图6、附图7所示,在所述白色基材1的两个短边14、15处形成有贴近底边18的切口16、17,两个所述切口16、17与底边18之间的区域贴附有遮光双面胶带53,所述遮光双面胶带53被保护膜63覆盖,所述保护膜63具有延伸到所述遮光双面胶带53外的拉手631。

由于保护膜63的尺寸非常小,因此为了避免保护膜贴附时贴反导致与遮光双面胶带53剥离,所述遮光双面胶带53采用黑色pet基材及涂布于基材两面的丙烯酸胶黏剂,其180°剥离力不小于0.3n/mm,同时,所述保护膜63优选为双面离型膜,其剥离力在8±5gf/25mm,从而便于加工且能够保证保护膜63与遮光双面胶带53的贴附稳定性。

最后,由于整个质地较软容易变形,在贴附时很难保证贴装位置进度,因此,为了便于使用时准确的定位和贴附,如附图1所示,在所述白色基材1、黑色遮光层2、离型膜4及支撑膜6上形成有一组定位孔7,从而便于使用时通过定位孔7进行定位。

产品使用时,先通过所述把手61将支撑膜剥离,接着两个手分别抓住所述离型膜4两端的手柄部45,46移动整个产品,并通过定位孔7定位后,通过第二胶粘层进行贴装,随后将,保护膜63撕除后,进行遮光双面胶带53处的贴装;一面贴装完毕后,两手分别抓住两个单体膜的拉耳411、421,向反方向施力,撕除单体膜后与待接部件贴合;接着将分体膜撕离与其他部位粘接。当然,上述使用过程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调整,并不是唯一的限定。

下面具体阐述上述的具有光晕效果的键盘胶带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支撑膜材料的设定位置印刷第二胶粘层5,印刷过程为已知技术,并不是本方案的要点,此处不作赘述,并且支撑膜材料可以作为运输材料持续前移,同时持续在材料上印刷第二胶粘层5。

s2,在支撑膜材料及第二胶粘层5上贴合白色基材原料,具体可以通过压辊将白色基材原料与支撑膜材料及第二胶粘层5压合在一起。

s3,在所述白色基材原料上印刷至少一层黑色油墨,优选为两层,所述黑色油墨具有黑色遮光层的形状,所述黑色油墨干燥时的指触干燥时间在4-6分钟,完全干燥时间在30±2分钟,这是由于本方案所使用的油墨为缓慢挥发型油墨,因此指触干燥需要在80摄氏度的烤箱中,以循环温风干燥约5分钟;完全干燥则需要在90摄氏度的烤箱中,以循环温风干燥约30分钟;由于油墨干燥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不便于在产线上进行连续的生产,因此在实际加工时,可以先将黑色油墨印刷到白色基材原料上,再进行贴合,这样既可进行流水式生产以提高加工效率。

s4,在黑色油墨的特定位置转贴内侧双面胶条原料、外侧双面胶条原料及印刷水胶33,此时,内侧双面胶条原料、外侧双面胶条原料分别为一条整体的胶条,上位切割成多个保持间隙的部分;按照白色基材1的形状对所述黑色油墨、白色基材原料、内侧双面胶条原料及外侧双面胶条原料进行切割,清除非产品区域的废料,从而得到白色基材1的形状基架内侧双面胶条和外侧双面胶条的形状,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简化内侧双面胶条和外侧双面胶条的加工工艺,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加工难度,保证加工精度;并且,此处转贴工艺为本领域的已知技术,并不是本方案的重点,不再赘述。

但是,在制作内侧双面胶条原料和外侧双面胶条原料时,需要分两步进行胶条原料的切割,即先切割出胶条原料的局部轮廓,再切割出胶条原料的剩余轮廓,例如先切割出胶条原料的三条边,再且剩余的一条边,这样的切割方式是由于胶条原料的宽度和长度都比较小,如果一次切割很容易在切刀抬升时将切割得到的胶条原料带起,导致无法使用,分次切割可以减小每次抬升时对胶条原料的拉力,避免胶条原料被拉起。

s5,在最下层的两侧的外侧双面胶条32上转贴分体膜43,此处装贴同样为已知技术,不作赘述。

s6,在所述黑色油墨、内侧双面胶条31、水胶33及外侧双面胶条32上贴附离型膜材料,从所述离型膜材料上切割得到两个单体膜41,42,清除非产品区域的离型膜材料。

之所以先进行分体膜43的黏贴,再进行两个单体膜41,42的加工是由于分体膜的剥离力更大,更不容易与胶体剥离,而两个单体膜41,42与第一胶粘层的粘结强度相对较小,更容易剥离,易受后续加工的影响。

s7,对所述支撑膜材料及白色基材原料进行切割,将支撑膜材料上与遮光双面胶带53对应的部分切除并在白色基材1上形成切口16、17,具体切割时,可以通过高低到来实现,此处为已知技术不作赘述。

s8,在支撑膜材料切除的部分转贴遮光双面胶带53,遮光双面胶带53的切割步骤同上述s4步骤的两步切割,在此不再赘述。

s9,在所述遮光双面胶带53上转贴保护膜63,此处转帖工艺仍然为已知技术,不作赘述。

s10,对所述支撑膜材料进行切割得到支撑膜。

当然,上述s1-s10的标号并不是对本方案加工过程的唯一限定,其加工顺序也可以进行调整,例如,可以先在白色基材上贴附遮光双面胶带并贴保护膜后,再加工另一面的结构;也可以先在白色基材上印刷黑色油墨、贴第一胶粘层后再加工另一面的结构;本方案中优选的方法在于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全过程自动加工以提高加工效率;并且,在最后,还可以包括在所述产品上冲压形成定位孔7的步骤。

本发明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