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亮度耐高温油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93527发布日期:2020-02-11 12:59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墨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高亮度耐高温油墨。
背景技术
:油墨是由有色体、连结料、填(充)料、附加料等物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其是用于包装材料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在某些领域,例如触控屏领域,通常要求所用油墨具有耐高温的性能;但是现有的油墨耐高温性仍不是很好,在高温下易挥发、易粘连、退色,同时透亮度比较差,限制了其应用。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
背景技术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亮度耐高温油墨,其热稳定性好,耐高温性优异,透亮度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亮度耐高温油墨,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有机硅树脂40-50份、腰果酚醛树脂5-12份、金红石型钛白粉10-18份、壳聚糖7-12份、纳米碳酸钙2-5份、纳米氧化锆1-3份、纳米碳化硅2-6份、玻璃鳞片2-4.8份、氧化铝纤维0.3-1.2份、偶联剂0.1-0.5份、固化剂0.5-2份、助剂0.08-0.35份。优选地,所述有机硅树脂为以硅羟基为活性官能团的有机硅树脂。优选地,所述金红石型钛白粉的粒径为0.2-0.38μm。优选地,所述壳聚糖为改性壳聚糖;所述改性壳聚糖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壳聚糖加入三乙胺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液中,在室温下搅拌8-15h,然后降温至-5℃至-8℃,搅拌40-80min,加入10-十一烯酰氯,搅拌100-150min,然后升温至室温后反应3-5h,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a;将物料a与聚硅氮烷混合均匀,加入催化剂,在70-80℃下搅拌反应12-15h得到所述改性壳聚糖。优选地,在改性壳聚糖的制备过程中,壳聚糖、10-十一烯酰氯的重量比为1:1.8-2.5;壳聚糖、三乙胺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120-140g/ml;物料a、聚硅氮烷的重量比为6-8:75-85;所述催化剂为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且氯铂酸的用量为物料a、聚硅氮烷总重量的0.006-0.008‰。优选地,混合液中,三乙胺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2-5;所述聚硅氮烷为全氢聚硅氮烷与有机聚硅氮烷的混合物,且全氢聚硅氮烷与有机聚硅氮烷的重量比为3-9:1-2。优选地,所述氧化铝纤维的平均直径为8-10μm。优选地,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硅烷偶联剂kh-540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固化剂为氨基树脂、硅酮树脂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助剂为消泡剂、流平剂、分散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本发明所述一种高亮度耐高温油墨,其原料中具体以有机硅树脂、腰果酚醛树脂为主料,并控制了两者的比例,使两者发挥协同作用,赋予油墨优异的耐高温性、硬度和抗冲击性;具体选择了纳米碳酸钙、纳米氧化锆、纳米碳化硅、玻璃鳞片、氧化铝纤维作为填料体系,使所得油墨的铅笔硬度和热稳定性能优异;在改性壳聚糖的制备过程中,首先以壳聚糖与10-十一烯酰氯为原料,并控制了反应的条件,使壳聚糖中的羟基与10-十一烯酰氯发生了反应,得到了含有双键结构的物料a,与聚硅氮烷混合后,控制反应的条件,使两者发生了硅氢加成反应,得到了所述改性壳聚糖,将其加入体系中,一方面,能赋予油墨一定的防污抗菌性,同时能改善油墨的耐高温性,并且与固化剂配合后,降低了油墨的固化温度,改善了其附着力,同时配合添加了填料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改性壳聚糖的加入引起的体积收缩现象,减少了裂纹以及不规则孔等缺陷的产生,使所得油墨的固化温度低、耐高温性好,附着力和透亮度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高亮度耐高温油墨,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有机硅树脂50份、腰果酚醛树脂5份、金红石型钛白粉12份、壳聚糖12份、纳米碳酸钙2.5份、纳米氧化锆1份、纳米碳化硅6份、玻璃鳞片2份、氧化铝纤维0.7份、偶联剂0.1份、固化剂1.1份、助剂0.35份。实施例2一种高亮度耐高温油墨,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有机硅树脂42份、腰果酚醛树脂12份、金红石型钛白粉10份、壳聚糖9份、纳米碳酸钙4份、纳米氧化锆3份、纳米碳化硅2份、玻璃鳞片4份、氧化铝纤维1.2份、偶联剂0.3份、固化剂2份、助剂0.08份。实施例3一种高亮度耐高温油墨,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有机硅树脂40份、腰果酚醛树脂7份、金红石型钛白粉18份、壳聚糖7份、纳米碳酸钙5份、纳米氧化锆2份、纳米碳化硅2.8份、玻璃鳞片4.8份、氧化铝纤维0.3份、硅烷偶联剂kh-5500.5份、硅酮树脂0.5份、消泡剂0.3份;其中,所述有机硅树脂为以硅羟基为活性官能团的有机硅树脂;所述金红石型钛白粉的粒径为0.2-0.25μm;所述壳聚糖为改性壳聚糖;所述改性壳聚糖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壳聚糖加入三乙胺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5h,然后降温至-5℃,搅拌80min,加入10-十一烯酰氯,搅拌100min,然后升温至室温后反应5h,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a;将物料a与聚硅氮烷混合均匀,加入催化剂,在70℃下搅拌反应15h得到所述改性壳聚糖;在改性壳聚糖的制备过程中,壳聚糖、10-十一烯酰氯的重量比为1:2.5;壳聚糖、三乙胺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120g/ml;物料a、聚硅氮烷的重量比为6:81;所述催化剂为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且氯铂酸的用量为物料a、聚硅氮烷总重量的0.008‰;混合液中,三乙胺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2;所述聚硅氮烷为全氢聚硅氮烷与有机聚硅氮烷的混合物,且全氢聚硅氮烷与有机聚硅氮烷的重量比为9:1;所述氧化铝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0μm。实施例4一种高亮度耐高温油墨,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有机硅树脂42份、腰果酚醛树脂7份、金红石型钛白粉13份、壳聚糖8份、纳米碳酸钙3.2份、纳米氧化锆2.3份、纳米碳化硅4.2份、玻璃鳞片2.6份、氧化铝纤维1份、硅烷偶联剂kh-5600.3份、硅烷偶联剂kh-5400.1份、硅酮树脂0.5份、氨基树脂0.5份、流平剂0.2份、分散剂0.11份;其中,所述有机硅树脂为以硅羟基为活性官能团的有机硅树脂;所述金红石型钛白粉的粒径为0.28-0.38μm;所述壳聚糖为改性壳聚糖;所述改性壳聚糖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壳聚糖加入三乙胺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液中,在室温下搅拌8h,然后降温至-8℃,搅拌40min,加入10-十一烯酰氯,搅拌150min,然后升温至室温后反应3h,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a;将物料a与聚硅氮烷混合均匀,加入催化剂,在80℃下搅拌反应12h得到所述改性壳聚糖;在改性壳聚糖的制备过程中,壳聚糖、10-十一烯酰氯的重量比为1:1.8;壳聚糖、三乙胺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130g/ml;物料a、聚硅氮烷的重量比为7:85;所述催化剂为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且氯铂酸的用量为物料a、聚硅氮烷总重量的0.006‰;混合液中,三乙胺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5;所述聚硅氮烷为全氢聚硅氮烷与有机聚硅氮烷的混合物,且全氢聚硅氮烷与有机聚硅氮烷的重量比为3:2;所述氧化铝纤维的平均直径为8μm。实施例5一种高亮度耐高温油墨,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有机硅树脂48份、腰果酚醛树脂8.3份、金红石型钛白粉15.6份、壳聚糖8份、纳米碳酸钙3.1份、纳米氧化锆2.2份、纳米碳化硅4份、玻璃鳞片3份、氧化铝纤维1份、硅烷偶联剂kh-5500.1份、硅烷偶联剂kh-5600.1份、氨基树脂1份、消泡剂0.05份、流平剂0.1份、分散剂0.05份;其中,所述有机硅树脂为以硅羟基为活性官能团的有机硅树脂;所述金红石型钛白粉的粒径为0.2-0.38μm;所述壳聚糖为改性壳聚糖;所述改性壳聚糖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壳聚糖加入三乙胺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1h,然后降温至-7℃,搅拌60min,加入10-十一烯酰氯,搅拌120min,然后升温至室温后反应4h,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a;将物料a与聚硅氮烷混合均匀,加入催化剂,在75℃下搅拌反应13h得到所述改性壳聚糖;在改性壳聚糖的制备过程中,壳聚糖、10-十一烯酰氯的重量比为1:2;壳聚糖、三乙胺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140g/ml;物料a、聚硅氮烷的重量比为8:75;所述催化剂为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且氯铂酸的用量为物料a、聚硅氮烷总重量的0.007‰;混合液中,三乙胺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3.5;所述聚硅氮烷为全氢聚硅氮烷与有机聚硅氮烷的混合物,且全氢聚硅氮烷与有机聚硅氮烷的重量比为7:1.5;所述氧化铝纤维的平均直径为9μm。对比例1与实施例5的唯一不同仅在于:所述壳聚糖为未改性的壳聚糖。对比例2与实施例5的唯一不同仅在于:其原料中不含有壳聚糖,含有与实施例5等量的聚硅氮烷。对比例3与实施例5的唯一不同仅在于:其原料中的壳聚糖为未改性的壳聚糖,且同时含有与实施例5等量的聚硅氮烷。对比例4与实施例5的唯一不同仅在于:其原料中不含有纳米碳化硅和氧化铝纤维。对实施例5以及对比例1-4油墨的性能进行检测,其中,附着力按照gb/t9286-1998的标准进行测试,铅笔硬度按照gb/t6739-2006的标准进行测试;300℃烘箱中放置100min进行耐高温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附着力/级铅笔硬度耐高温测试实施例505h无变色,无开裂对比例133h黄变,开裂对比例224h黄变,无开裂对比例324h黄变,无开裂对比例413h无变色,无开裂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