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黑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3966发布日期:2019-12-06 17:33阅读:7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态黑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动态黑胶。



背景技术:

双面胶纸是双面胶的俗称,也又称胶纸和胶带,主要是在某种基材的两面涂上胶水而做成一种卷状产品,用于物与物之间的粘接。

但是,现有的双面胶纸一般采用第一胶粘剂层、pet层、第二胶粘剂层及离型纸层的结构,但是该结构的抗震性、高柔韧性、可逆形变性相对较差,不适用于要求高抗冲击的触摸屏、镜头或屏幕安装,显示器和柔性oled显示器的安装,超薄玻璃框的安装或曲面设计的安装。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动态黑胶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态黑胶,通过将传统的pet层替换为丙烯酸泡沫层,使得动态黑胶具有抗震性、高柔韧性、可逆形变性及ip8级防水的特点,可承受长期折叠而保持高粘结性的特点,双面粘接,运用广泛,市场前景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态黑胶,包括第一改性胶黏剂层、丙烯酸泡沫层、第二改性胶黏剂层及透明离型膜层;

所述第一改性胶黏剂层设置在所述丙烯酸泡沫层上,所述丙烯酸泡沫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改性胶黏剂层上,所述第二改性胶黏剂层设置在所述透明离型膜层上;所述动态黑胶总厚度为280~300μm。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改性胶黏剂层的厚度为70~80μm,所述丙烯酸泡沫层的厚度为60~70μm,所述第二改性胶黏剂层的厚度为70~80μm,所述透明离型膜层的厚度为70~80μm。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改性胶黏剂层的厚度为70μm,所述丙烯酸泡沫层的厚度为60μm,所述第二改性胶黏剂层的厚度为70μm,所述透明离型膜层的厚度为80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态黑胶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传统的pet层替换为丙烯酸泡沫层,使得动态黑胶具有抗震性、高柔韧性、可逆形变性及ip8级防水的特点,可承受长期折叠而保持高粘结性的特点,双面粘接,运用广泛,市场前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态黑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动态黑胶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态黑胶100。

请参阅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动态黑胶100呈卷带状且包括第一改性胶黏剂层10、丙烯酸泡沫层20、第二改性胶黏剂层30及透明离型膜层40。

具体的,所述第一改性胶黏剂层10设置在所述丙烯酸泡沫层20上,所述丙烯酸泡沫层20设置在所述第二改性胶黏剂层30上,所述第二改性胶黏剂层30设置在所述透明离型膜层40上;所述动态黑胶100总厚度为280~300μm。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改性胶黏剂层10的厚度为70~80μm,所述丙烯酸泡沫层20的厚度为60~70μm,所述第二改性胶黏剂层30的厚度为70~80μm,所述透明离型膜层40的厚度为70~80μm。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改性胶黏剂层10的厚度为70μm,所述丙烯酸泡沫层20的厚度为60μm,所述第二改性胶黏剂层30的厚度为70μm,所述透明离型膜层40的厚度为80μm。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丙烯酸泡沫材料是以丙烯酸、丙烯蔽胺和丙烯胎为原料,用有机发泡剂通过膨胀发泡辐射交联和固化制得。所述动态黑胶100将传统的pet层替换为丙烯酸泡沫层20,因为所述丙烯酸泡沫层20的特性,使得所述动态黑胶100具有抗震性、高柔韧性、可逆形变性及ip8级防水的特点,可承受长期折叠而保持高粘结性的特点,可运广泛用于要求高抗冲击的触摸屏、镜头或屏幕安装,显示器和柔性oled显示器的安装,超薄玻璃框的安装或曲面设计的安装,防水设计的安装。同时,所述第一改性胶黏剂层10具有初粘性弱的特点,不易粘贴到灰尘,减少在粘贴时气泡的产生,但是在加热保压后产生高粘结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