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0608发布日期:2020-04-24 21:43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胶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胶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大医院在为病人输液及伤口包扎时,大多数仍然采用传统型的医用胶带,这种医用胶带虽然可以起到一般外科手术敷料、输液器导管的固定作用,但是在使用时,由于患者的自身体温调节的原因以及伤口附近的愈合过程等因素,均会导致汗液或者组织液渗出,此时胶带的粘接效果大打折扣,且由于设置的基材是医用布,强度较高,不易撕断,在使用时通常需要借用剪刀等器械,十分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水胶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胶带,具备快速的将组织液以及汗液进行吸附,同时,能够将胶带方便的进行剪切等优点,解决了现有胶带在进行使用时,胶带剪短十分不方便,且一旦接触液体,就会导致粘接不牢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胶带,包括胶带,所述胶带包括纺织层、吸水层、软性橡胶层以及亲肤层,所述纺织层位于胶带的顶部,所述纺织层的底部与吸水层粘接,且所述吸水层为医用棉花,且所述吸水层的底部与软性橡胶层粘接,且所述软性橡胶层为医用级橡胶,所述软性橡胶层的底部与亲肤层的顶部粘接,且所述亲肤层为医用级抗菌棉麻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胶带,其中纺织层为医用级抗过敏棉麻编织而成,且所述纺织层的表面涂覆有医用级纳米银无机抗菌剂。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胶带,其中吸水层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组圆形通孔,且所述软性橡胶层的顶部开设有若干组圆形通孔,所述吸水层与软性橡胶层的圆形通孔贯穿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胶带,其中胶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层,所述承载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粘接凸点以及粘胶,且所述粘胶为医用级有机硅压敏胶,且所述粘接凸点与粘胶等距离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胶带,其中胶带的顶部设有一号拼接块以及二号拼接块,且所述一号拼接块与二号拼接块互相适配,且所述一号拼接块与二号拼接块之间压制有拼接缝。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胶带,其中纺织层、吸水层、软性橡胶层以及亲肤层从上至下依次排布,且所述纺织层、吸水层、软性橡胶层以及亲肤层的面积均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纺织层,能够防止空气中的细菌对伤口造成感染,而设置的亲肤层,能够避免胶带对皮肤造成损伤,同时采用的医用级抗菌棉麻能够有效的防止皮肤过敏,且兼顾透气的作用,通过设置的吸水层与设置的软性橡胶层,能够将伤口渗出的组织液以及皮肤自身产生的汗液进行吸附,能够避免液体对胶带的粘接造成影响,通过设置的承载层与设置的粘胶,能够较好的将胶带稳定的固定在患者的伤口处,且粘胶为医用级有机硅压敏胶,能够有效的防止皮肤的不适,避免皮肤过敏等症状,通过设置的一号拼接块与二号拼接块,能够方便胶带的拼接,有利于胶带的使用,而设置的拼接缝,能够利用一号拼接块与二号拼接块连接的特性,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利用剪刀等工具进行裁剪。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胶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胶带底部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胶带顶部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01、胶带;02、粘胶;03、承载层;04、粘接凸点;05、纺织层;06、一号拼接块;07、吸水层;08、软性橡胶层;09、亲肤层;10、二号拼接块;11、拼接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防水胶带,包括胶带01,胶带01包括纺织层05、吸水层07、软性橡胶层08以及亲肤层09,纺织层05位于胶带01的顶部,纺织层05的底部与吸水层07粘接,且吸水层07为医用棉花,且吸水层07的底部与软性橡胶层08粘接,且软性橡胶层08为医用级橡胶,软性橡胶层08的底部与亲肤层09的顶部粘接,且亲肤层09为医用级抗菌棉麻制成,纺织层05为医用级抗过敏棉麻编织而成,且纺织层05的表面涂覆有医用级纳米银无机抗菌剂,纺织层05、吸水层07、软性橡胶层08以及亲肤层09从上至下依次排布,且纺织层05、吸水层07、软性橡胶层08以及亲肤层09的面积均相等,通过设置的纺织层05,能够防止空气中的细菌对伤口造成感染,而设置的亲肤层09,能够避免胶带01对皮肤造成损伤,同时采用的医用级抗菌棉麻能够有效的防止皮肤过敏,且兼顾透气的作用。

吸水层07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组圆形通孔,且软性橡胶层08的顶部开设有若干组圆形通孔,吸水层07与软性橡胶层08的圆形通孔贯穿相连,通过设置的吸水层07与设置的软性橡胶层08,能够将伤口渗出的组织液以及皮肤自身产生的汗液进行吸附,能够避免液体对胶带01的粘接造成影响。

胶带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层03,承载层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粘接凸点04以及粘胶02,且粘胶02为医用级有机硅压敏胶,且粘接凸点04与粘胶02等距离排布,通过设置的承载层03与设置的粘胶02,能够较好的将胶带01稳定的固定在患者的伤口处,且粘胶02为医用级有机硅压敏胶,能够有效的防止皮肤的不适,避免皮肤过敏等症状。

胶带01的顶部设有一号拼接块06以及二号拼接块10,且一号拼接块06与二号拼接块10互相适配,且一号拼接块06与二号拼接块10之间压制有拼接缝11,通过设置的一号拼接块06与二号拼接块10,能够方便胶带01的拼接,有利于胶带01的使用。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

在使用时:先根据病人伤口的大小,选取一定长度的胶带01,此时通过设置的粘接凸点04与设置的粘胶02,能够带着敷料固定在患者的伤口处;

当患者的伤口组织液开始渗出时,此时通过设置的亲肤层09,能够将组织液引导至软性橡胶层08,此时组织液通过软性橡胶层08上的圆形通孔流入吸水层07,由此能够将组织液进行吸附;

此时通过设置的纺织层05,能够使得吸水层07快速的将液体排干,此时完成对患者伤口的粘接,而通过设置的一号拼接块06与二号拼接块10,能够在需要对胶带01进行剪切时,可以方便通过设置的拼接缝11进行裁剪,能够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