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片、光学层叠体以及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46333发布日期:2020-08-14 17:0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粘合片、光学层叠体以及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粘合片。另外,本发明涉及在光学膜上层叠有粘合片的光学层叠体、以及经由粘合片将构件间贴合而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手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终端等移动设备、汽车导航装置等车载装置、个人电脑用监视器、电视机等各种图像显示装置,广泛使用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装置。为了防止由来自外表面的冲击导致的图像显示面板的破损、提高可视性等,有时在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上设置包含透明树脂板、玻璃板的覆盖窗口。近年来,在广泛普及在可视侧表面上配置有触控面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粘合片被用于图像显示装置、触控面板等的构成构件间的贴合、图像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的贴合、图像显示装置表面上的覆盖窗口的固定等。对于配置在图像显示装置的可视侧的粘合片而言,除了要求在室温环境中透明且无色以外,还要求即使在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中的情况下也不发生白色浑浊(耐白色浑浊性)。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提高粘合片的含水率(吸水性),能够提高耐白色浑浊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111576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正在推进图像显示装置的构成构件的低透湿化。特别是以移动设备为中心搭载有机el显示装置,从防止由水分引起的有机el元件的劣化的观点考虑,构成构件的低透湿化的趋势在加速。例如,作为触控面板的透明电极感应膜的基材,广泛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但是正在推进替换成环状聚烯烃膜等低透湿膜。

使用吸水性高的粘合片将低透湿构件贴合而得到的光学构件(例如触控面板)在受到从高温高湿环境到室温环境的急剧的环境变化时容易发生白色浑浊。鉴于这样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与低透湿构件贴合时耐白色浑浊性也优异的粘合片。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研究的结果发现含水率(吸水率)小且透湿度大的粘合片的耐白色浑浊性优异,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粘合片是将包含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为层状而得到的粘合片。粘合片的厚度为d;粘合片在温度85℃、相对湿度85%的环境下静置72小时后的含水率为x%;粘合片在温度65℃、相对湿度90%的试验条件下测定的透湿度为y。粘合片的厚度d例如为约10μm~约100μm。粘合片的对玻璃的胶粘力优选为1n/20mm以上。

含水率x优选为0.4以下,yd优选为5×10-2g/m·24小时以上。透湿度y可以为2000g/m2·24小时以上。

含水率x(%)和透湿度y与厚度d之积yd(g/m·24小时)优选满足下式(a)。

log(yd)-2.1x≥-1.2……(a)

含水率x(%)和透湿度y(g/m2·24小时)优选满足下式(b)。

log(y)-2.1x≥3.4……(b)

粘合片例如包含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丙烯酸类粘合剂优选含有50重量%以上的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中,相对于构成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份,含羟基单体的量可以为5重量份以下。另外,相对于构成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份,含羟基单体、含羧基单体和含氮单体的合计量可以为10重量份以下。

在用于触控面板的贴合等的粘合片中,构成粘合片的粘合剂组合物的基础聚合物优选实质上不包含有机酸单体作为构成单体成分。

此外,本发明涉及经由上述粘合片将多个光学构件贴合而得到的光学层叠体。作为利用粘合片贴合的光学构件,可以列举偏振板等光学膜、触控面板用透明导电膜、覆盖窗口等图像显示装置形成构件。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粘合片即使在与低透湿构件贴合时耐白色浑浊性也优异。因此,经由本发明的粘合片将光学构件贴合而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即使在温度、湿度等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由白色浑浊引起的可视性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附设有脱模膜的粘合片的一个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表示具备触控面板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层叠构成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20、21、23、25、27粘合片

81、82脱模膜

80带脱模膜的粘合片

1图像显示面板

13偏振板

5触控面板

30、40透明导电膜

31、41透明膜基板

32、42透明电极

7覆盖窗口

100图像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粘合片的构成例的剖视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带脱模膜的粘合片80中,在粘合片20的双面可剥离地粘贴有脱模膜81、82。

粘合片20是将粘合剂形成为片状而得到的粘合片。粘合片20的厚度d例如为约10μm~约200μm。从图像显示装置的薄型化的观点考虑,用于光学膜彼此的贴合、触控面板的透明电极间的贴合、光学膜与触控面板的贴合的粘合片的厚度d优选为100μm以下,更优选为7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μm以下。粘合片的厚度d可以为40μm以下或30μm以下。

粘合片20优选透明性高。粘合片的雾度优选为1%以下,总透光率优选为90%以上。雾度和总透光率使用雾度仪根据jisk7136测定。

粘合片20在温度85℃、相对湿度85%的环境下静置72小时后的含水率x优选为0.4%以下。含水率x是每单位质量的粘合剂中的水分的量,由通过将在相对湿度85%的环境下静置72小时后的试样在150℃下加热而产生的气体中所含的水分量和试样的质量计算。

粘合片20的透湿度y与厚度d之积yd优选为5×10-2g/m·24小时以上。透湿度是在规定的环境下在24小时内透过面积1m2的试样的水蒸气的重量,根据jisz0208的透湿度试验(杯法)来测定。需要说明的是,jisz0208中的试验条件为温度25℃或40℃、相对湿度90%,与此相对,在本说明书中,为了实现与更高温度的试验环境下的耐白色浑浊性的评价一致,使用在温度65℃、相对湿度90%的试验条件下的透湿度y。

透湿度y与厚度d存在反比例的关系,对于包含相同材料的片状物而言,透湿度与厚度之积yd基本恒定。yd是表示材料中的水分的移动(扩散)的容易度的指标,yd越大,则粘合片20内的水分的移动速度越大,越容易释放水分。

通过粘合片的含水率x和透湿度y与厚度d之积yd为上述范围,具有即使在将粘合片与低透湿构件贴合的情况下也抑制伴随急剧的环境变化(特别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的层叠体的白色浑浊的倾向。因此,能够防止使用粘合片将构件间贴合而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可视性的降低。

作为通过含水率x小且透湿度与厚度之积yd(水分的扩散速度)大而抑制白色浑浊的理由,可以列举在粘合片中以及粘合片与低透湿构件的贴合界面处的水分的滞留被抑制。

当在粘合片的主面上贴合低透湿膜等光学构件而得到的层叠体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时,粘合片吸湿从而含水率变大。然后,在将层叠体移动至室温环境时,温度和湿度急剧降低,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粘合片吸收的水分成为过饱和的状态,认为这是白色浑浊的一个原因。

当在粘合片的主面上贴合有低透湿构件时,由于水分的移动被低透湿构件阻隔,因此几乎无法期待从粘合片的主面的水分的逸散,水分容易滞留在粘合片与低透湿构件的贴合界面。认为在粘合片的透湿度y与厚度d之积yd大的情况下,粘合片内的水分的移动速度大,因此从粘合片的侧面(端面)的水分的逸散速度大,粘合片内和粘合片与低透湿构件的界面处的水分的滞留被抑制,因此不易发生白色浑浊。

但是,粘合片的端面的面积比主面的面积小,从端面逸散的水分量有限。即使在透湿度y与厚度d之积yd大的情况下,当粘合片的含水率x大时,在水分逸散之前需要时间,因此容易发生白色浑浊,直至水分逸散从而白色浑浊消除的时间变长。另一方面,在含水率x小的情况下,能够在短时间内使粘合片吸收的水分逸散到体系外,因此不易发生白色浑浊,即使在发生了白色浑浊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消除。

因此认为,通过粘合片的yd大且含水率x小而抑制与低透湿构件的层叠体中的水分的滞留,这有助于耐白色浑浊性的提高。

从提高耐白色浑浊性的观点考虑,粘合片20的含水率x优选为0.4%以下,更优选为0.3%以下。含水率x可以为0.25%以下或0.2%以下。另外,粘合片20的透湿度y与厚度d之积yd优选为5×10-2g/m·24小时以上,更优选为7×10-2g/m·24小时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10-2g/m·24小时以上。yd可以为0.1g/m·24小时以上、0.12g/m·24小时以上或者0.15g/m·24小时以上。

从在将粘合片的厚度d设定为前述范围从而实现薄型化的同时将yd调节为上述范围等观点考虑,粘合片20的透湿度y优选为2000g/m2·24小时以上,更优选为3000g/m2·24小时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00g/m2·24小时以上。粘合片20的透湿度y可以为5000g/m2·24小时以上、6000g/m2·24小时以上或者7000g/m2·24小时以上。

粘合片20的透湿度y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200000g/m2·24小时以下。yd的上限也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10g/m·24小时以下。

如上所述,粘合片20的透湿度y与厚度d之积yd越大,则在粘合片内部的水分的移动速度越大,即使在贴合有低透湿构件的情况下,水分也容易在短时间内从粘合片的端面逸散到体系外。因此,即使在粘合片的含水率x大的情况下,也抑制白色浑浊,即使在发生了白色浑浊的情况下,也容易在短时间内消除白色浑浊。特别是,粘合片的含水率x(%)和透湿度y与厚度d之积yd(g/m·24小时)优选满足下式(a)。

log(yd)-2.1x≥-1.2……(a)

在式(a)的左边,log(yd)与在粘合片内的水分的移动速度相关,2.1x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状态下的粘合片中所含的水分量相关。x越小,则水分量越少,因此使成为过饱和的水分在短时间内逸散到体系外从而消除过饱和的状态。另外,log(yd)越大,则每单位时间内逸散到体系外的水分量越大,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消除水分过饱和的状态。因此,式(a)的左边的数字越大,具有在越短的时间内消除白色浑浊的倾向。

从相同的观点考虑,粘合片的含水率x(%)和透湿度y(g/m2·24小时)优选满足下式(b)。

log(y)-2.1x≥3.4……(b)

在式(b)中,左边的数字越大,具有在越短的时间内消除水分过饱和的状态的倾向。

[粘合剂的组成]

(基础聚合物的组成)

作为构成粘合片20的粘合剂,可以适当选择使用以丙烯酸类聚合物、聚硅氧烷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聚酰胺、聚乙烯基醚、乙酸乙烯酯/氯乙烯共聚物、改性聚烯烃、环氧类、含氟类、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橡胶类等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尤其是,从光学透明性优异、显示出适度的润湿性、凝聚性和胶粘性等粘合特性、并且能够实现高透湿度的方面考虑,优选使用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丙烯酸类粘合剂。

丙烯酸类粘合剂中的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的含量优选为5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60重量%以上。作为基础聚合物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主要构成单体成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在基础聚合物为共聚物的情况下,构成单体的排列可以是无规的,也可以是嵌段的。

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使用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烷基可以具有支链,也可以具有环状烷基。

作为具有链状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具体例,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新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等。

作为具有脂环族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具体例,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环戊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庚酯、(甲基)丙烯酸环辛酯等(甲基)丙烯酸环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具有二环式脂肪族烃环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四氢二聚环戊二烯基酯、(甲基)丙烯酸四氢二聚环戊二烯基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四氢三聚环戊二烯基酯、(甲基)丙烯酸1-金刚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2-金刚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2-金刚烷基酯等具有三环以上的脂肪族烃环的(甲基)丙烯酸酯。

相对于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量优选为4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5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重量%以上。

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含有具有可交联的官能团的单体成分作为共聚成分。作为具有可交联的官能团的单体,可以列举含羟基单体、含羧基单体。

作为含羟基单体,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月桂酯、(甲基)丙烯酸(4-羟甲基环己基)甲酯等。

在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含羟基单体单元的含量大的情况下,由于粘合片的吸水性高,因此含水率x变大,有时耐白色浑浊性不足。因此,相对于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含羟基单体的量优选为5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4重量份以下。含羟基单体的量可以为3重量份以下、2重量份以下或者1.5重量份以下。

另一方面,从提高粘合片的透湿度y的观点考虑,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含有少量的含羟基单体单元。另外,为了在丙烯酸类聚合物中引入由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等形成的交联结构,丙烯酸类聚合物也优选含有含羟基单体单元。相对于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含羟基单体的量优选为0.1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3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重量份以上。

作为含羧基单体,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羧基戊酯等丙烯酸类单体;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等。

在将粘合片用于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的胶粘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由酸成分引起的电极的腐蚀,粘合片优选为酸的含量少的无酸的粘合片。无酸的粘合片的(甲基)丙烯酸等有机酸单体的含量优选为100ppm以下,更优选为70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ppm以下。粘合片的有机酸单体含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求出:将粘合片浸渍在纯水中,在100℃下加热45分钟,并利用离子色谱仪对提取到水中的酸单体进行定量。

为了减少粘合片中的酸单体含量,优选构成基础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中的(甲基)丙烯酸等有机酸单体成分的量少。因此,为了将粘合片制成无酸的粘合片,优选基础聚合物实质上不包含有机酸单体(含羧基单体)作为单体成分。在无酸的粘合片中,相对于基础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含羧基单体的量优选为0.5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1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5重量份以下,理想地为0。

在粘合片不与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接触的情况下,不需要粘合片是无酸的。但是,在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含羧基单体单元的含量大的情况下,具有粘合片的吸水性变高的倾向,因此相对于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含羧基单体的量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7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重量份以下。

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含有含氮单体作为构成单体成分。作为含氮单体,可以列举: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哌啶酮、乙烯基嘧啶、乙烯基哌嗪、乙烯基吡嗪、乙烯基吡咯、乙烯基咪唑、乙烯基唑、乙烯基吗啉、(甲基)丙烯酰基吗啉、n-乙烯基羧酸酰胺类、n-乙烯基己内酰胺等。其中,优选使用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甲基)丙烯酰基吗啉。

在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含氮单体单元的含量大的情况下,具有粘合片的吸水性变高的倾向,因此相对于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含氮单体的量优选为12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重量份以下。

如上所述,在基础聚合物中所含的羟基、羧基、氮原子等的量大的情况下,基础聚合物的极性大,存在粘合片的含水率x变高的倾向。从减小粘合片的含水率x从而提高耐白色浑浊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构成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份,含羟基单体、含羧基单体和含氮单体的合计量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8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重量份以下。这些含极性基团单体成分的量可以为5重量份以下、4重量份以下或者3重量份以下。

另一方面,在基础聚合物完全不含有含极性基团单体单元的情况下,有时凝聚力不足、对被粘物的胶粘力不足。另外,通过基础聚合物包含少量的含极性基团单体单元,具有粘合片的透湿度y提高、耐白色浑浊性提高的倾向。因此,相对于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构成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份,含羟基单体、含羧基单体和含氮单体的合计量优选为0.1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3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重量份以上。

即使在含羟基单体等含极性基团单体成分的量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构成基础聚合物的其它单体成分的选择而减小粘合片的含水率x。例如,通过使用具有脂环族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疏水性高的单体作为基础聚合物的构成单体成分,具有粘合片的含水率变小的倾向。特别是,在相对于构成基础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含羟基单体的量超过5重量份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具有多环脂环族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单体成分。

作为除上述以外的单体成分,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含有含酸酐基单体、(甲基)丙烯酸的己内酯加成物、含磺酸基单体、含磷酸基单体、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乙烯基单体;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含氰基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基酯等含环氧基单体;(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聚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丙二醇酯等二醇类(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含氟(甲基)丙烯酸酯、聚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等。

(基础聚合物的交联结构)

在基础聚合物中可以引入交联结构。通过在基础聚合物中引入交联结构,粘合剂的凝胶分数升高,能够将胶粘性、粘合剂的硬度调节到适当的范围内。从使粘合剂具有适度的胶粘性的观点考虑,粘合剂的凝胶分数优选为40%~85%,更优选为50%~80%。

凝胶分数可以以在乙酸乙酯等溶剂中的不溶成分含量的形式求出,具体而言,以相对于浸渍前的试样的、将粘合剂层在23℃下在乙酸乙酯中浸渍7天后的不溶成分重量分数(单位:重量%)的形式求出。通常,聚合物的凝胶分数等于交联度,聚合物中的交联的部分越多,凝胶分数越大。凝胶分数(交联结构的引入量)可以通过交联结构的引入方法、交联剂的种类和量等调节至所期望的范围内。

作为向基础聚合物中引入交联结构的方法,可以列举:(1)在聚合得到具有能够与交联剂反应的官能团(羟基、羧基等)的基础聚合物后,添加交联剂,并使基础聚合物与交联剂反应的方法;和(2)通过使基础聚合物的聚合成分中包含多官能化合物而在聚合物链中引入支链结构(交联结构)的方法等。也可以并用这些方法从而向基础聚合物中引入多种交联结构。

在上述(1)的使基础聚合物与交联剂反应的方法中,通过向聚合后的基础聚合物中添加交联剂并根据需要进行加热而向基础聚合物中引入交联结构。作为交联剂,可以列举与基础聚合物中所含的羟基、羧基等官能团反应的化合物。作为交联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唑啉类交联剂、氮丙啶类交联剂、碳二亚胺类交联剂、金属螯合物类交联剂等。

其中,从与基础聚合物的羟基、羧基的反应性高、交联结构的引入容易的方面考虑,优选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和环氧类交联剂。这些交联剂与引入到基础聚合物中的羟基、羧基等官能团反应而形成交联结构。对于基础聚合物不含羧基的无酸的粘合剂而言,优选使用异氰酸酯类交联剂通过基础聚合物中的羟基与异氰酸酯交联剂的反应而形成交联结构。

作为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可以使用在一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多异氰酸酯。作为异氰酸酯类交联剂,例如可以列举:亚丁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低级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类;亚环戊基二异氰酸酯、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脂环族异氰酸酯类;2,4-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异氰酸酯类;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加成物(例如东曹公司制造的“coronatel”)、三羟甲基丙烷/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加成物(例如,东曹公司制造的“coronatehl”)、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成物(例如,三井化学公司制造的“takenated110n”)、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形式(例如,东曹公司制造的“coronatehx”)等异氰酸酯加成物等。

在上述(2)的基础聚合物的聚合成分中包含多官能单体的方法中,可以使全部量的构成基础聚合物的单体成分和用于引入交联结构的多官能化合物一次性反应,也可以分多步进行聚合。作为分多步进行聚合的方法,优选如下方法:使构成基础聚合物的单官能单体进行聚合(预聚合)而制备部分聚合物(预聚物组合物),在预聚物组合物中添加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官能化合物,并使预聚物组合物与多官能单体进行聚合(主聚合)。预聚物组合物是包含低聚合度的聚合物和未反应的单体的部分聚合物。

通过进行基础聚合物的构成成分的预聚合,能够将由多官能化合物形成的支链点(交联点)均匀地引入到基础聚合物中。另外,也可以将低分子量的聚合物或部分聚合物与未聚合的单体成分的混合物(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在基材上,然后在基材上进行主聚合,从而形成粘合片。由于预聚物组合物等低聚合组合物为低粘度且涂布性优异,因此根据在涂布作为预聚物组合物与多官能化合物的混合物的粘合剂组合物之后在基材上进行主聚合的方法,能够提高粘合片的生产率,并且能够使粘合片的厚度均匀。

作为用于引入交联结构的多官能化合物,可以列举在一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可聚合官能团(烯属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作为多官能化合物,从与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共聚容易的方面考虑,优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在通过活性能量射线聚合(光聚合)引入支链(交联)结构的情况下,优选多官能丙烯酸酯。

作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列举: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环氧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环氧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异氰脲酸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多(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三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环氧(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甲基)丙烯酸酯、异戊二烯(甲基)丙烯酸酯等。

(基础聚合物的制备)

基础聚合物可以通过溶液聚合、uv聚合、本体聚合、乳液聚合等公知的聚合方法制备。从粘合剂的透明性、耐水性、成本等方面考虑,优选溶液聚合法或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法(例如uv聚合)。作为溶液聚合的溶剂,通常使用乙酸乙酯、甲苯等。

在制备基础聚合物时,可以根据聚合反应的种类使用光聚合引发剂、热聚合引发剂等聚合引发剂。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只要是引发光聚合的物质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苯偶姻醚类光聚合引发剂、苯乙酮类光聚合引发剂、α-酮醇类光聚合引发剂、芳香族磺酰氯类光聚合引发剂、光活性肟类光聚合引发剂、苯偶姻类光聚合引发剂、苯偶酰类光聚合引发剂、二苯甲酮类光聚合引发剂、缩酮类光聚合引发剂、噻吨酮类光聚合引发剂、酰基氧化膦类光聚合引发剂等。作为热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使用:偶氮类引发剂、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将过氧化物与还原剂组合而得到的氧化还原型引发剂(例如,过硫酸盐与亚硫酸氢钠的组合、过氧化物与抗坏血酸钠的组合等)。

在聚合时,为了分子量调节等,可以使用链转移剂、阻聚剂(聚合抑制剂)等。作为链转移剂,可以列举:α-硫代甘油、十二烷基硫醇、缩水甘油基硫醇、巯基乙酸、2-巯基乙醇、硫代乙醇酸、硫代乙醇酸2-乙基己酯、2,3-二巯基-1-丙醇等硫醇类;α-甲基苯乙烯二聚物等。

在利用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等引入交联结构的情况下,优选通过溶液聚合而聚合得到基础聚合物,然后添加交联剂,并根据需要进行加热,从而在基础聚合物中引入交联结构。在利用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官能化合物引入交联结构的情况下,优选通过溶液聚合或活性能量射线聚合进行基础聚合物的聚合或预聚物组合物的制备,添加多官能化合物,然后通过活性能量射线聚合而引入由多官能化合物形成的交联结构。

预聚物组合物例如可以通过使将构成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与聚合引发剂混合而得到的组合物(称为“预聚物形成用组合物”)部分聚合(预聚合)来制备。预聚物形成用组合物中的单体优选为单官能单体。预聚物形成用组合物中,除了单官能单体以外,还可以含有多官能单体。例如,也可以使预聚物形成用组合物中含有多官能单体的一部分,在预聚合后添加多官能单体成分的剩余部分并进行主聚合。

预聚物的聚合率没有特别限制,从制成适合于向基材上的涂布的粘度的观点考虑,优选为3重量%~50重量%,更优选为5重量%~40重量%。预聚物的聚合率可以通过调节光聚合引发剂的种类或使用量、uv光等活性光线的照射强度和照射时间等而调节到所期望的范围内。

(粘合剂组合物)

通过在基础聚合物(或预聚物组合物)中混合用于引入交联结构的交联剂和/或多官能化合物、其它添加剂等而制备粘合剂组合物。在粘合剂组合物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构成基础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剩余部分。

粘合剂组合物中,除了基础聚合物以外,还可以含有低聚物。另外,丙烯酸类粘合剂中,除了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以外,还可以含有聚硅氧烷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聚酰胺、聚乙烯基醚、乙酸乙烯酯/氯乙烯共聚物、改性聚烯烃、环氧类、含氟类、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橡胶类等聚合物。

在粘合剂组合物包含预聚物组合物和多官能化合物等的情况下,粘合剂组合物优选含有用于主聚合的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在预聚合后在预聚物组合物中添加用于主聚合的聚合引发剂。在预聚合时的聚合引发剂未失活地残留在预聚物组合物中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添加用于主聚合的聚合引发剂。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含有链转移剂。

为了调节胶粘力,可以在粘合剂组合物中添加硅烷偶联剂。在粘合剂组合物中添加硅烷偶联剂的情况下,相对于基础聚合物100重量份,其添加量通常为约0.01重量份~约5.0重量份,优选为约0.03重量份~约2.0重量份。

除了上述例示的各成分以外,粘合剂组合物还可以含有增粘剂、增塑剂、软化剂、防劣化剂、填充剂、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防静电剂等添加剂。

[粘合片的形成]

在基材上涂布粘合剂组合物,并根据需要实施溶剂的干燥除去和/或利用活性光线照射进行的主聚合,由此在基材上形成粘合片。作为用于形成粘合片的基材,可以使用任意适当的基材。作为基材,可以是在与粘合片的接触面上具备脱模层的脱模膜(隔片)。

作为脱模膜的膜基材,可以使用包含各种树脂材料的膜。作为树脂材料,可以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类树脂;乙酸酯类树脂、聚醚砜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氯乙烯类树脂、聚偏二氯乙烯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聚乙烯醇类树脂、聚芳酯类树脂、聚苯硫醚类树脂等。在这些之中,特别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类树脂。膜基材的厚度优选为10μm~200μm,更优选为25μm~150μm。作为脱模层的材料,可以列举:聚硅氧烷类脱模剂、含氟类脱模剂、长链烷基类脱模剂、脂肪酸酰胺类脱模剂等。脱模层的厚度通常为约10nm~约2000nm。

作为在基材上涂布粘合剂组合物的涂布方法,可以使用辊涂法、接触辊涂布法、凹版涂布法、逆向涂布法、辊刷法、喷涂法、浸入辊涂布法、刮棒涂布法、刮刀涂布法、气刀涂布法、幕涂法、模唇涂布法、口模式涂布机等各种方法。

在粘合剂组合物的基础聚合物为溶液聚合聚合物的情况下,优选在涂布后进行溶剂的干燥。作为干燥方法,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采用适合的方法。加热干燥温度优选为40℃~200℃,进一步优选为50℃~180℃,特别优选为70℃~170℃。干燥时间可以适当采用适合的时间。干燥时间优选为5秒~2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5秒~15分钟,特别优选为10秒~10分钟。

在粘合剂组合物含有交联剂的情况下,可以在基材上涂布粘合剂组合物之后进行交联反应。在进行交联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热。交联反应的温度通常在20℃~160℃的范围内,交联反应的时间为约1分钟~约7天。在涂布粘合剂组合物之后,用于使溶剂干燥的加热可以兼作用于交联的加热。在使溶剂干燥之后,优选为了保护粘合片的表面而附设保护片。作为保护片,与基材膜一样,优选使用在与粘合片的接触面上具备脱模层的脱模膜。

在粘合剂组合物为包含预聚物组合物和多官能化合物等的光聚合性组合物的情况下,将粘合剂组合物以层状涂布在基材上,然后照射活性光线,由此进行光固化。在进行光固化时,优选在涂布层的表面附设保护片,在将粘合剂组合物夹在两张保护片之间的状态下照射活性光线,从而防止由氧气引起的阻聚。

活性光线根据单体、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等可聚合成分的种类、光聚合引发剂的种类等选择即可,通常使用紫外线和/或短波长的可见光。照射光的累积光量优选为约100mj/cm2~约5000mj/cm2。作为用于光照射的光源,只要是能够照射粘合剂组合物中所含的光聚合引发剂具有感光度的波长范围的光的光源,就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使用led光源、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氙气灯等。

[光学层叠体和图像显示装置]

粘合片20可以用于各种透明构件、不透明构件的贴合。被粘物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各种树脂材料、玻璃、金属等。本发明的粘合片由于透明性高、耐白色浑浊性优异,因此适合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构成构件间的贴合。

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构成构件间的贴合的粘合片优选对被粘物显示出高胶粘性。粘合片的对玻璃的胶粘力优选为1n/20mm以上。胶粘力是将宽度20mm的粘合片贴合在玻璃板上并以300mm/分钟的剥离速度实施180°剥离试验时的试验力。

图2是表示在图像显示面板1上具备触控面板5且在可视侧表面上配置有覆盖窗口7的图像显示装置100的层叠构成的剖视图。

在图像显示面板1的可视侧表面上通常设置偏振板13。例如,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设置在液晶面板的可视侧的偏振板根据透过液晶单元的光的偏振状态来调节透射率。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通过在有机el面板的可视侧设置圆偏振板,能够屏蔽被有机el面板的金属电极反射的外部光的向可视侧的射出从而提高显示器的可视性。

作为偏振板,通常使用在偏振器的单面或双面根据需要贴合有适当的透明保护膜的偏振板。偏振器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各种偏振器。作为偏振器,例如可以列举:使聚乙烯醇类膜、部分缩甲醛化聚乙烯醇类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类部分皂化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膜吸附碘、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并进行单轴拉伸而得到的偏振器;聚乙烯醇的脱水处理物、聚氯乙烯的脱氯化氢处理物等聚烯类取向膜等。

作为偏振器的保护膜的透明保护膜中,优选使用纤维素类树脂、环状聚烯烃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苯基马来酰亚胺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等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阻隔性和光学各向同性优异的物质。需要说明的是,在偏振器的双面设置透明保护膜的情况下,在其表面和背面可以使用包含相同的聚合物材料的保护膜,也可以使用包含不同的聚合物材料等的保护膜。

在偏振板的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可以根据需要经由适当的胶粘剂层或粘合剂层而层叠有光学膜。作为这样的膜,可以使用相位差板、视角扩大膜、视角限制(防窥)膜、增亮膜等在图像显示装置的形成中使用的膜,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适当变换从液晶单元向可视侧射出的光的偏振状态从而提高视角特性等,有时在图像显示面板(液晶面板)与偏振板之间使用光学补偿膜。

如上所述,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通过在偏振器的有机el面板侧的面上设置配置有1/4波片板的圆偏振板,能够屏蔽被金属电极反射的外部光的向可视侧的射出。通过在偏振器的可视侧配置1/4波片板而使出射光成为圆偏振光,能够使佩带偏振太阳镜的观察者也观察到适当的图像显示。这些光学膜(光学各向异性膜)可以不隔着其它膜而层叠在偏振器上。在此情况下,光学膜兼具作为偏振器的保护膜的功能。

作为触控面板5,可以使用电阻膜方式、静电电容式、光学方式、超声波方式等任意方式的触控面板。在如图2所示在可视侧表面上配置覆盖窗口7的情况下,优选静电电容式的触控面板。

在图2所示的方式中,两片透明导电膜30、40经由粘合片25贴合。透明导电膜30、40在触控面板中作为感应电极起作用,在透明膜基板31、41上具备透明电极32、42。

作为透明膜基板31、41的树脂材料,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聚碳酸酯、环状聚烯烃、聚烯烃、(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纤维素类树脂等。在对图像显示装置要求高水分阻隔性的情况下,优选使用环状聚烯烃等低透湿膜。

作为构成透明电极32、42的导电材料,可以列举:铂、金、银、铜等金属;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镉、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氟掺杂氧化铟(fto)、锑掺杂氧化锡、氟掺杂氧化锡、铝掺杂氧化锌等复合氧化物。其中,优选氧化铟锡(ito)。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图示了在图像显示面板1与覆盖窗口7之间配置有触控面板5的方式,但是触控面板也可以设置在图像显示面板内。例如,可以在图像显示单元11与偏振板13之间配置触控面板。

作为覆盖窗口7,可以使用具有适当的机械强度和厚度的透明板。作为这样的透明板,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等透明树脂板或玻璃板等。可以在透明板71的表面上以框状设置有通过装饰印刷形成的着色层72。

本发明的粘合片能够用于这些光学构件间的贴合。例如,可以使用本发明的粘合片作为贴合触控面板5的透明导电膜30、40的粘合片25。本发明的粘合片即使在与设置有ito薄膜等低透湿层的膜材料贴合的情况下,也能够发挥优异的耐白色浑浊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以两片透明导电膜30、40的透明电极32、42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但是也可以经由粘合片将透明电极与透明膜基板贴合。

可以使用本发明的粘合片作为贴合偏振板13与触控面板5的粘合片23。另外,可以将本发明的粘合片用于触控面板5与覆盖窗口7的贴合。另外,在不具有触控面板的图像显示装置、在图像显示面板中内置有触控面板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可以将本发明的粘合片用于配置在图像显示面板1的表面上的偏振板13与覆盖窗口7的贴合。可以使用本发明的粘合片作为贴合图像显示单元11与偏振板13的粘合片21。

在任一种方式中,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粘合片,即使在发生从高温高湿环境到室温环境的急剧的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白色浑浊,即使在发生了白色浑浊的情况下,白色浑浊也在短时间内消除。因此,使用了本发明的粘合片的图像显示装置即使在发生了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高可视性。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和比较例进一步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基础聚合物的聚合>

将作为单体成分的丙烯酸丁酯(ba):99重量份和丙烯酸4-羟基丁酯(4hba):1重量份以及作为热聚合引发剂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0.1重量份与乙酸乙酯一起投入到具备温度计、搅拌机、冷凝器和氮气引入管的反应容器内,在室温下缓慢搅拌的同时引入氮气而进行氮气置换。然后,升温至60℃并进行7小时聚合反应,从而制备了重均分子量160万的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溶液。

<粘合剂组合物的制备>

在上述得到的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溶液中,相对于基础聚合物100重量份,添加作为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的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成物(三井化学公司制造的“takenated110n”):0.1重量份和作为硅烷偶联剂的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公司制造的“kbm-403”):0.1重量份,从而制备了粘合剂组合物。

<粘合片的制作>

在脱模膜(在单面设置有聚硅氧烷类脱模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的脱模处理面上涂布粘合剂组合物以使得干燥后的厚度达到12μm,在100℃下加热3分钟而除去溶剂,然后在涂布层上贴合另一片脱模膜。将该层叠体在25℃的气氛下熟化3天而进行交联,从而得到在双面暂时粘贴有脱模膜的粘合片。

[实施例2、3]

将粘合剂组合物的厚度改变为25μm(实施例2)或50μm(实施例3),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了粘合片。

[实施例4]

<预聚物的聚合>

将作为单体成分的ba:97重量份、4hba:1重量份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2重量份、以及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basf制造的“irgacure184”0.05重量份和“irgacure651”0.05重量份投入到具备温度计、搅拌机、冷凝器和氮气引入管的反应容器内,然后在流通氮气、搅拌的同时进行约1小时氮气置换。然后,在氮气气氛下照射5mw/cm2的uva而进行聚合,从而制备了预聚物组合物。调节聚合时间以使得预聚物的聚合率达到约10%。

<粘合剂组合物的制备>

在预聚物组合物(将总量设为100重量份)中添加作为多官能单体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新中村工业化学公司制造的“nkestera-hd-n”):0.3重量份、作为硅烷偶联剂的“kbm-403”:0.1重量份、以及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irgacure651”:0.3重量份,从而制备了光聚合性粘合剂组合物。

<粘合片的制作>

在脱模膜上以25μm的厚度涂布粘合剂组合物,并在涂布层上贴合另一片脱模膜。然后,从一侧的脱模膜上照射5mw/cm2的uva(累积光量3000mj/cm2)而进行聚合,从而得到了在双面暂时粘贴有脱模膜的粘合片。

[实施例5~10和比较例1~4]

如表1所示改变预聚物聚合时的投入单体组成和光聚合引发剂的添加量、预聚物组合物中的添加成分的种类和添加量、以及粘合片的厚度,以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式制作了粘合片。

[比较例5]

<粘合剂组合物的制备>

将作为基础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约75万的聚异丁烯(basf公司制造的“oppanolb80”):100重量份和作为增粘剂的氢化萜烯酚树脂(安原化学公司制造的“yspolysterth130”):30重量份溶解在甲苯中以使得固体成分浓度达到20重量%,从而制备了粘合剂组合物。

<粘合片的制作>

在脱模膜上涂布粘合剂组合物以使得干燥后的厚度达到25μm,在130℃下加热2分钟而除去溶剂,然后在涂布层上贴合另一片脱模膜,从而得到了在双面暂时粘贴有脱模膜的粘合片。

[比较例6]

将粘合剂组合物的厚度改变为50μm,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5同样的方式制作了粘合片。

[比较例7]

将作为基础聚合物的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可乐丽公司制造的“septon2063”,苯乙烯含量:13重量%):100重量份、以及作为增粘剂的“yspolysterth130”:40重量份、苯乙烯低聚物(伊士曼化学公司制造的“piccolastica5”):60重量份和低分子量聚丁烯(jxtg能源公司制造的“日石polybutenehv-300”):10重量份溶解在甲苯中以使得固体成分浓度达到34重量%,从而制备了粘合剂组合物。

<粘合片的制作>

在脱模膜上涂布粘合剂组合物以使得干燥后的厚度达到25μm,在60℃下加热3分钟后在130℃下加热4分钟而除去溶剂,然后在涂布层上贴合另一片脱模膜,从而得到了在双面暂时粘贴有脱模膜的粘合片。

[比较例8]

将粘合剂组合物的厚度改变为50μm,除此以外,以与比较例7同样的方式制作了粘合片。

[评价]

<含水率>

将双面暂时粘贴有脱模膜的粘合片切成4cm×5cm(面积:20cm2)的尺寸,剥离一个面的脱模膜,并贴合在预先称量过的铝箔上。剥离粘合片的另一个面的脱模膜,投入到温度85℃、相对湿度85%的恒温恒湿槽中,在72小时后取出。称量将粘合片和铝箔层叠而得到的试验片,然后使用具备加热气化装置(三菱化学分析技术公司,va-200型)的水分测定仪(三菱化学分析技术公司,ca-200型)通过卡尔费休库仑滴定法在下述条件下测定含水率。

阳极液:aquamicronakx(三菱化学公司制造)

阴极液:aquamicroncxu(三菱化学公司制造)

加热气化温度:150℃

<透湿度>

将在双面暂时粘贴有脱模膜的粘合片在温度23℃、湿度55%的气氛下静置3天而进行状态调节。剥离粘合片的一个面的脱模膜,贴合在厚度25μm的三乙酰纤维素膜上,然后剥离另一个面的脱模膜,根据jisz0208的透湿度试验(杯法)在温度65℃、相对湿度90%的气氛中测定三乙酰纤维素膜与粘合片的层叠体的透湿度t0。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三乙酰纤维素膜(单个)的透湿度t2,将由t0和t2根据下述关系式(1)计算出的透湿度t1作为粘合片(单个)的透湿度y。

1/t0=1/t1+1/t2(1)

<耐白色浑浊性>

经由粘合片将两片在降冰片烯类树脂膜(日本瑞翁制造的“zeonorfilm”)的单面上设置有氧化铟锡(ito)薄膜的透明导电膜以ito薄膜形成面彼此相对的方式贴合。使用相同的粘合片在该层叠体的一个面上贴合玻璃板,从而制作了评价用触控面板。

将评价用触控面板投入到温度65℃、相对湿度90%的恒温恒湿槽中,在500小时后取出,在温度25℃、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静置。在从恒温恒湿槽中取出30分钟后和8小时后,目视观察评价用触控面板,确认有无白色浑浊,根据下述标准评价耐白色浑浊性。

〇:在30分钟后未观察到白色浑浊

△:在30分钟后观察到白色浑浊,但是在8小时后未观察到白色浑浊

×:在30分钟后和8小时后均观察到白色浑浊

[评价结果]

将各粘合片的基础聚合物组成、粘合片的厚度以及评价结果示于表1。需要说明的是,在表1中,各成分由以下简称记载。

<单官能单体>

ba:丙烯酸丁酯

2eha:丙烯酸2-乙基己酯

ista:丙烯酸异硬脂酯

4hba:丙烯酸4-羟基丁酯

hea:丙烯酸羟基乙酯

nvp:n-乙烯基吡咯烷酮

ibxa:丙烯酸异冰片酯

<多官能单体>

hdda: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聚合引发剂>

aibn:偶氮二异丁腈(热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irg184:irgacure184(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irg651:irgacure651(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橡胶类聚合物>

septon:septont2063(嵌段共聚物)

oppano:oppanoln80(聚异丁烯)

<交联剂>

takenate:takenated110n(异氰酸酯类交联剂)

<增粘剂>

yspolyster:yspolysterth130(氢化萜烯酚树脂)

piccolastic:piccolastica5(苯乙烯低聚物)

polybutene:日石polybutenehv-300(数均分子量1400的聚丁烯)

在利用橡胶类粘合剂形成了粘合片的比较例5~8中,透湿度y低,耐白色浑浊性差。在利用高含水率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形成了粘合片的比较例1~4中,耐白色浑浊性也差。

在含水率x小且透湿度y(透湿度y与厚度d之积yd)大的实施例1~10中,从高温高湿环境取出到室温环境后,在8小时以内白色浑浊消除。特别是,在log(yd)-2.1x为-1.2以上的实施例1~7中,在3小时以内白色浑浊消除,显示出优异的耐白色浑浊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