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程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05800发布日期:2020-10-13 09:4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制程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保护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程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罩设备利用高温热压成型原理使工件牢固成型。该口罩成型机可以自动完成从送料,到一次成型、剪切以及退料等多道工序,相比传统的人工送料、退料、剪切可以省去3~5个人工,每分钟可生产口罩30~36个,采用plc控制系统,触摸屏设置,操作简单快捷,可单人单机使用,仅需人工放料及取料。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现有技术中的口罩设备在生产口罩时,口罩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而无尘车间的环境无法真正实现理想无尘化,因此,部分微型异物容易附着在口罩上,导致口罩在生产过程中被污染,影响口罩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程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口罩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工作环境下的异物污染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程保护膜,适用于口罩生产线上,所述的制程保护膜可移除地粘附于所述口罩生产线上的口罩的表面,包括ppet复合膜和离型膜;所述ppet复合膜包括抗菌pp膜、pet膜和透气抗菌胶膜,所述pet膜设置有上下对称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抗菌pp膜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上,所述透气抗菌胶膜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上;所述离型膜粘附在所述透气抗菌胶膜远离所述第二端面的一端且用于防止所述透气抗菌胶膜在进入口罩生产线前受异物污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程保护膜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该制程保护膜的工作原理:在需要使用该保护膜时,将离型膜撕离透气抗菌胶膜,并将该ppet复合膜贴合在口罩的待保护面上;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口罩生产线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导致口罩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异物污染,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程保护膜采用离型结构体,在能够充分保护制程中的口罩的同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有效地防止生产环境中的异物污染口罩,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的制程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将纳米银溶胶置于180~250℃下煅烧1~3h,获得纳米银粉末;将所述的纳米银粉末与抗菌pp膜原料混合,经熔融挤出获得所述抗菌pp膜;

s200:将pet树脂、金属铝纤维、阿拉伯胶采用拉伸法制成外层薄膜;

s300:将pet树脂、晶核促进剂、碳纳米管采用拉伸法制成中层薄膜;

s400:将pet树脂、氧化锌、环氧大豆油采用流延法制成内层薄膜;

s500:将所述外层薄膜、所述中层薄膜和所述内层薄膜依次复合以形成所述pet膜,并将所述pet膜复合在所述抗菌pp膜上;

s600:将基材从布料放卷装置中放出;将医用压敏胶刮涂在基材的正面;高压空气从负压装置上的微孔吹射而出,高压空气朝向基材的背面吹射,通过从基材的背面吹射高压空气使基材正面的医用压敏胶形成密布的细小透气孔;再进入烘箱烘干而形成所述透气抗菌胶膜;

s700:将所述透气抗菌角膜复合在所述pet膜上,并将所述离型膜粘附在所述透气抗菌胶膜上;

s800:由收卷装置对干燥后的膜结构进行收卷。

可选地,在步骤s600中,所述医用压敏胶的粘度值大于3200cps。

可选地,在步骤s800中,烘干控制所述医用压敏胶中的溶剂挥发量在40%~60%。

可选地,在步骤s600中,高压空气的气压为8~10兆帕。

可选地,在步骤s600中,所述基材为平纹机织布。

可选地,在步骤s600中,所述医用压敏胶为溶剂型橡胶类压敏胶或者溶剂型丙烯酸酯类压敏胶。

可选地,在步骤s200中,制备所述外层薄膜的原料及其重量份为:阿拉伯胶2份~5份,树脂70份~100份,铝纤维2份~4份;在s300中,制备所述中层薄膜的原料及其重量份为:树脂150份~170份,促进剂1份~2份,碳纳米管2份~3份;在s400中,制备所述内层薄膜的原料及其重量份为:树脂50份~80份,氧化锌2份~5份,环氧大豆油3份~8份。

可选地,在步骤s100中,所述抗菌pp膜按重量份计,原料组成包括:聚丙烯50~80份,乙烯基三过氧化叔丁基硅烷10~20份,纳米银粉末1~10份,助剂1-10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程保护膜的制备方法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由于该制备方法能够生产该上述的制程保护膜,而该制程保护膜的工作原理:在需要使用该保护膜时,将离型膜撕离透气抗菌胶膜,并将该ppet复合膜贴合在口罩的待保护面上;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口罩生产线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导致口罩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异物污染,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程保护膜采用离型结构体,在能够充分保护制程中的口罩的同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有效地防止生产环境中的异物污染口罩,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程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制程保护膜的离型膜离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程保护膜的制备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离型膜20—ppet复合膜21—抗菌pp膜

22—pet膜23—透气抗菌胶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3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一种制程保护膜,适用于口罩生产线上,所述的制程保护膜可移除地粘附于所述口罩生产线上的口罩的表面,包括ppet复合膜10和离型膜20;所述ppet复合膜10包括抗菌pp膜21、pet膜22和透气抗菌胶膜23,所述pet膜22设置有上下对称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抗菌pp膜21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上,所述透气抗菌胶膜23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上;所述离型膜20粘附在所述透气抗菌胶膜23远离所述第二端面的一端且用于防止所述透气抗菌胶膜23在进入口罩生产线前受异物污染;所述离型膜20为pet高分子材料膜。

具体地,该制程保护膜的工作原理:在需要使用该保护膜时,将离型膜20撕离透气抗菌胶膜23,并将该ppet复合膜10贴合在口罩的待保护面上;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口罩生产线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导致口罩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异物污染,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程保护膜采用离型结构体,在能够充分保护制程中的口罩的同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有效地防止生产环境中的异物污染口罩,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述的制程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将纳米银溶胶置于180~250℃下煅烧1~3h,获得纳米银粉末;将所述的纳米银粉末与抗菌pp膜21原料混合,经熔融挤出获得所述抗菌pp膜21;

s200:将pet树脂、金属铝纤维、阿拉伯胶采用拉伸法制成外层薄膜;

s300:将pet树脂、晶核促进剂、碳纳米管采用拉伸法制成中层薄膜;

s400:将pet树脂、氧化锌、环氧大豆油采用流延法制成内层薄膜;

s500:将所述外层薄膜、所述中层薄膜和所述内层薄膜依次复合以形成所述pet膜22,并将所述pet膜22复合在所述抗菌pp膜21上;

s600:将基材从布料放卷装置中放出;将医用压敏胶刮涂在基材的正面;高压空气从负压装置上的微孔吹射而出,高压空气朝向基材的背面吹射,通过从基材的背面吹射高压空气使基材正面的医用压敏胶形成密布的细小透气孔;再进入烘箱烘干而形成所述透气抗菌胶膜23;

s700:将所述透气抗菌角膜复合在所述pet膜22上,并将所述离型膜20粘附在所述透气抗菌胶膜23上;

s800:由收卷装置对干燥后的膜结构进行收卷。

具体地,由于该制备方法能够生产该上述的制程保护膜,而该制程保护膜的工作原理:在需要使用该保护膜时,将离型膜20撕离透气抗菌胶膜23,并将该ppet复合膜10贴合在口罩的待保护面上;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口罩生产线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导致口罩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异物污染,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程保护膜采用离型结构体,在能够充分保护制程中的口罩的同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有效地防止生产环境中的异物污染口罩,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其中,在基材的正面刮涂溶剂型医用压敏胶,在溶剂型医用压敏胶完全烘干前,采用高压空气在基材的背面吹射,使基材正面的医用压敏胶胶面形成无数细小的透气孔的结构有利于解决了医用胶带透气不好的问题,采用具有透气孔的涂胶面代替满涂胶面,能够提高产品的透气性,进一步提高该制程保护膜的质量。

同时,薄膜由外层薄膜、中层薄膜和内层薄膜复合而成;其中,制备外层薄膜的原料为:pet树脂,金属铝纤维,阿拉伯胶;制备中层薄膜的原料为:pet树脂,晶核促进剂,碳纳米管;制备内层薄膜的原料为:pet树脂,氧化锌,环氧大豆油;有以上原料制作而成的pet薄膜结构强度大,稳定性高,进而使得产品的质量提高。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600中,所述医用压敏胶的粘度值大于3200cps;具体地,采用3200cps以上的粘度有利于医用压敏胶和基材的稳定粘合成型,提高该透气抗菌胶膜23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800中,烘干控制所述医用压敏胶中的溶剂挥发量在40%~60%;具体地,采用40%~60%的溶剂挥发量有利于维持医用压敏胶的膜体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该透气抗菌胶膜23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600中,高压空气的气压为8~10兆帕;具体地,采用气压为8~10兆帕的高压空气,能够产生预设孔径的透气孔,有利于提高透气抗菌胶膜23的透气性能,提高该制程保护膜的保护性能。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600中,所述基材为平纹机织布,,该平纹机织布为技术成型和技术成熟的结构,例如,平纹机织布的纱线为纯棉纱线或化学纤维纱线,本实施例不再赘述,将其用于制作基材,有利于提高基材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该透气抗菌胶膜23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600中,所述医用压敏胶为溶剂型橡胶类压敏胶或者溶剂型丙烯酸酯类压敏胶。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200中,制备所述外层薄膜的原料及其重量份为:阿拉伯胶2份~5份,树脂70份~100份,铝纤维2份~4份;在s300中,制备所述中层薄膜的原料及其重量份为:树脂150份~170份,促进剂1份~2份,碳纳米管2份~3份;在s400中,制备所述内层薄膜的原料及其重量份为:树脂50份~80份,氧化锌2份~5份,环氧大豆油3份~8份;具体地,该制备原料及其重量份有利于高速印刷工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制备所述外层薄膜的原料及其重量份为:pet树脂70份,铝纤维2份,阿拉伯胶2份;制备所述中层薄膜的原料及其重量份为:pet树脂150份,石墨1份,碳纳米管2份;制备所述内层薄膜的原料及其重量份为:pet树脂50份,氧化锌2份,环氧大豆油3份。

其中pet树脂的分子量为14000,根据gb-t3682测量的在190℃,22kg测得的熔融指数为300g/10min;金属铝纤维的平均直径为0.4μm;碳纳米管的平均直径为18nm。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制备所述外层薄膜的原料及其重量份为:pet树脂100份,铝纤维4份,阿拉伯胶5份;制备所述中层薄膜的原料及其重量份为:pet树脂170份,硬脂酸锌2份,碳纳米管3份;制备所述内层薄膜的原料及其重量份为:pet树脂80份,氧化锌5份,环氧大豆油8份。

其中pet树脂的分子量为30000,根据gb-t3682测量的在190℃,22kg测得的熔融指数为500g/10min;铝纤维的平均直径为3μm;碳纳米管的平均直径为90nm。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制备所述外层薄膜的原料及其重量份为:pet树脂85份,铝纤维3份,阿拉伯胶3.5份;制备所述中层薄膜的原料及其重量份为:pet树脂160份,二氧化钛1.5份,碳纳米管1.5份;制备所述内层薄膜的原料及其重量份为:pet树脂65份,氧化锌3.5份,环氧大豆油5.5份。

其中pet树脂的分子量为23000,根据gb-t3682测量的在190℃,22kg测得的熔融指数为430g/10min;金属铝纤维的平均直径为2.5μm;碳纳米管的平均直径为45nm。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100中,所述抗菌pp膜21按重量份计,原料组成包括:聚丙烯50~80份,乙烯基三过氧化叔丁基硅烷10~20份,纳米银粉末1~10份,助剂1~10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