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油墨污水制备的浆糊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05801发布日期:2020-10-13 09:43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黏合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油墨污水制备的浆糊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油墨的主要成分为树脂、填料、颜料、助剂及溶剂等,为了使油墨具有良好遮盖力和稳定性的同时具备耐光照或者耐高温等特殊性能,油墨中通常还要加入一些特殊高分子助剂,因此,在印刷生产中产生的油墨污水中悬浮物多、有机物浓度高,不易降解。传统的处理方式一般是将油墨污水经过混凝、吸附、过滤后形成滤渣和滤液,但是这些传统方法中产生的滤渣和滤液环境仍然具有很强的污染特性,还需要进一步处理以降低滤液中的cod含量,而进一步处理的工艺复杂,效用不好。如中国专利cn203959951u公开了一种印刷油墨污水处理和回收系统采用二次混凝沉淀、气浮、过滤处理工艺处理油墨污水和中国专利cn20396004u公开了一种油墨污水铁碳处理设备采用铁碳内,虽然理论上处理的比较彻底,但是处理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的化学药品,而且工艺流程长,不易控制处理结果,而且无法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浆糊产品,能够对印刷产生的油墨污水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使用油墨污水制备的浆糊,所述使用油墨污水制备的浆糊中的基液由回收处理后的油墨污水与水混合配制而成。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使用油墨污水制备的浆糊中各原料按照质量份数配比如下:

水60~80份

油墨污水30~60份

一次碱2~3份

消泡剂0.5~1份

淀粉35~40份

二次碱3~5份

稳定剂0.4~0.8份

硼砂0.2~0.5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淀粉为木薯粉与玉米粉按照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油墨污水制备的浆糊的生产工艺,所述使用油墨污水制备的浆糊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油墨污水通入废水收集池中经自然沉降和过滤去除油墨污水中的固体杂质;

步骤二.根据工艺要求在步骤一中除杂后的油墨污水中添加相应质量份数的水配制成基液放入制糊设备中搅拌均匀,并将控制基液温度在20℃~30℃在之间;

步骤三.向基液中添加一次烧碱,并搅拌至碱粉完全溶解;

步骤四.根据工艺要求向基液中依次添加消泡剂和淀粉并匀速搅拌至整体混合均匀,然后向体系内加入过量的二次碱,使淀粉颗粒在碱性环境下开始膨胀发粘成为半成品浆糊,

步骤五.持续搅拌半成品浆糊,并在线监控ph值和黏度值,当浆糊黏度到达工艺标准后加入稳定剂中和过量的碱,中止淀粉颗粒膨胀得到浆糊半成品;

步骤六.向步骤五中中得到到半成品浆糊中添加硼砂,混合均匀后制得成品浆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基液的控制温度为25~35℃。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四中浆糊膨胀发粘时的环境温度为30~4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五中稳定剂为逐次添加,单次添加量不超过0.5g。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稳定剂的添加终点为ph值到达4~8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油墨污水部分替代浆糊基液中的水,与传统的油墨污水处理方式相比,一方面,可以实现油墨污水中液态成分的完全回收利用,不产生任何污水,解决困扰企业的废液处理成本高、流程长,总体效益低的问题,另一方面提高了基液的粘度,降低制糊过程中碱液和助剂的添加量,降低制糊的总成本,而且制得的浆糊粘性好,cod含量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实现环境保护和降本增效的双重效果,本公司自从将此工艺引入以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油墨污水基本完全回用,实现生产制程中有害物质100%零排放的目标,降低了常规制程中对油墨污水专门处理的费用,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1

所述使用油墨污水制备的浆糊中各原料按照质量份数配比如下:

水80份

油墨污水30份

一次碱3份

消泡剂0.5份

玉米粉26份

木薯粉9份

二次碱3份

稳定剂0.4~0.8份

硼砂0.2份

实施例2

所述使用油墨污水制备的浆糊中各原料按照质量份数配比如下:

水70份

油墨污水60份

一次碱25份

消泡剂10份

玉米粉28份

木薯粉9份

二次碱5份

稳定剂0.4~0.8份

硼砂0.25份

实施例3

所述使用油墨污水制备的浆糊中各原料按照质量份数配比如下:

水60份

油墨污水50份

一次碱2份

消泡剂1份

玉米粉30份

木薯粉10份

二次碱4份

稳定剂0.4~0.8份

硼砂0.4份

按照上述实施例1~3精确配比原料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浆糊生产:

步骤一.将油墨污水通入废水收集池中经自然沉降和过滤去除油墨污水中的固体杂质,防止油墨污水中固体杂质在浆糊混合过程中红影响浆糊的均一稳定性;

步骤二.根据工艺要求在步骤一中除杂后的油墨污水中添加相应质量份数的水配制成基液放入制糊设备中搅拌均匀,并将控制基液温度在25℃~35℃在之间;

步骤三.向基液中添加一次烧碱,并搅拌2~3min至碱粉完全溶解;

步骤四.根据工艺要求向基液中依次添加消泡剂和淀粉并匀速搅拌至整体混合均匀,然后向体系内加入过量的二次碱,然后通过蒸汽方式加温,使溶液保持30~45℃,使淀粉颗粒在碱性环境下开始膨胀发粘成为半成品浆糊,

步骤五.持续搅拌半成品浆糊,并在线监控ph值和黏度值,当浆糊黏度到达工艺标准后加入稳定剂中和过量的碱,中止淀粉颗粒膨胀得到浆糊成品,其中稳定剂的添加方式为为逐步添加,防止一次性添加过量,浆糊的ph值下降过多,当半成品浆糊的ph值达到4~8的范围内停止添加稳定剂;

步骤六.向步骤五中中得到到半成品浆糊中添加硼砂,调整浆糊的含水量和粘合时的初粘性和胶水干燥速度以适应不同使用环境。

上述实施例1的粘度控制值为21,上述实施例2的粘度控制值为17,上述实施例3的粘度控制值为25,且实施例3的初粘性最高,胶水干燥速度较快,上述实施例1、2适用于瓦楞纸生产中面层粘合,其中实施例3用于瓦楞纸生产中的夹层纸芯粘合。

通过上述工艺,我司将油墨印刷工序中产生的带油墨污水中的全部整合利用,解决了长期困扰本司的油墨污水净化处理问题,而且由于油墨污水中本身存在一部分表面活性剂和弱碱性成分,在糊化过程中糊化温度与常用浆糊配方相比要降低5~10℃,而且最终制得的浆糊产品粘度高,干燥速度快,cod含量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用于我司纸箱制造中后顾客反馈良好,既解决了我司生产中的污水处理问题,又降低了我司生产中使用的浆糊的成本,实现环境保保和降本增效的双重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