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皮肤式高效摆动性绒毛散热涂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57355发布日期:2020-12-04 13:5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皮肤式高效摆动性绒毛散热涂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涂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仿皮肤式高效摆动性绒毛散热涂层。



背景技术:

涂层(coating)是涂料一次施涂所得到的固态连续膜,是为了防护,绝缘,装饰等目的,涂布于金属,织物,塑料等基体上的塑料薄层。涂料可以为气态、液态、固态,通常根据需要喷涂的基质决定涂料的种类和状态。

散热涂料是一种提高物体表面的散热效率,降低体系温度的特种涂料,散热涂料,是通过提高物体表面辐射效率(特别是提高红外辐射效率),增强物体散热性能。具有成本低,实施起来简单。辐射散热降温涂料直接施工到要散热降温的物体表面,辐射散热降温涂料能够以8-13.5μm红外波长向大气空间辐射物体上的热量,降低物体表面和内部温度,散热降温明显。涂料散热不受周围介质影响,涂料散热可以在真空环境中使用。涂料在起到辐射降温的同时,还可以增加自洁性、绝缘性、防腐性、防水性、抗酸碱等性能。

但是现有的散热涂层往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积灰等问题造成散热效果下降,而仅仅依靠散热涂层自身进行散热,效果往往差强人意。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皮肤式高效摆动性绒毛散热涂层,它可以实现创新性的在涂层本体内镶嵌阵列分布的集热球,用来集中涂层本体从体系中吸收的热量,然后通过双效散热复合棒向外界传导,利用热胀包裹套受热膨胀的特性对供气基球进行挤压,将供气基球内的气体挤出进入到双效散热复合棒中,并对牵拉导热棒内的牵拉中跨气囊棒进行充气膨胀,促使其“硬化”带动双效散热复合棒整体“站立”起来,并基于磁吸作用迫使牵拉中跨气囊棒缓缓向外界漏气,一方面促使牵拉中跨气囊棒“软化”重新倒下,可以实现摆动动作改善积灰现象,并且可以加速涂层本体附近的空气流动,从而提高换热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漏气这一过程从内部带走双效散热复合棒上的热量,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加速空气流动,显著提升涂层本体的散热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仿皮肤式高效摆动性绒毛散热涂层,包括涂层本体,所述涂层本体内镶嵌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集热球,所述集热球为中空结构,所述集热球内连接有供气基球,所述供气基球与集热球内壁之间连接有热胀包裹套,所述供气基球上端连接有双效散热复合棒,且双效散热复合棒贯穿集热球并延伸至涂层本体外侧,所述双效散热复合棒远离集热球一端连接有磁性配重球,所述双效散热复合棒包括依次连接的导热基棒、牵拉导热棒和热交换导热棒,所述导热基棒与供气基球连接,所述牵拉导热棒镶嵌于集热球上,且牵拉导热棒横跨集热球内外两侧,所述热交换导热棒位于集热球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牵拉导热棒内镶嵌连接有同长的牵拉中跨气囊棒,所述导热基棒为管状结构并与供气基球相连通,利用热胀包裹套受热膨胀的特性对供气基球进行挤压,将供气基球内的气体挤出进入到双效散热复合棒中,并对牵拉导热棒内的牵拉中跨气囊棒进行充气膨胀,促使其“硬化”带动双效散热复合棒整体“站立”起来,提高与空气之间的换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牵拉中跨气囊棒包括双通气囊棒和一对连接于双通气囊棒两端的张口环,所述双通气囊棒内插设有控距拉线,所述控距拉线两端分别连接有上普通隔气球和下磁性隔气球,且下磁性隔气球位于靠近导热基棒的一侧,基于磁性配重球对下磁性隔气球的磁吸作用,并在控距拉线的传动作用下,下磁性隔气球对双通气囊棒一端进行封闭,而上普通隔气球移出双通气囊棒实现另一端的开放,接着迫使牵拉中跨气囊棒缓缓向热交换导热棒漏气,促使牵拉中跨气囊棒“软化”重新倒下,可以实现摆动动作改善积灰现象,并且可以加速涂层本体附近的空气流动,从而提高换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上普通隔气球和下磁性隔气球尺寸保持一致,且与双通气囊棒之间保持过盈配合,所述控距拉线略短于双通气囊棒的长度,且长度差与上普通隔气球的半径保持一致,可以实现上普通隔气球和下磁性隔气球对双通气囊棒的一端开放一端封闭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下磁性隔气球和磁性配重球均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所述集热球上端覆盖连接有磁屏蔽膜,磁屏蔽膜用来对磁性配重球的磁场作用进行屏蔽,实现在双效散热复合棒倒下时隔离磁性配重球对下磁性隔气球施加的磁吸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导热棒内开设有主通气细流道和多个与主通气细流道相连通的分通气细流道,所述分通气细流道的开口处连接有气封球,牵拉中跨气囊棒中向热交换导热棒内漏出的气体,从主通气细流道和分通气细流道中分流并流经带走内部的热量,一方面可以提高对热交换导热棒的散热效果,另外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加速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气封球起到控制分通气细流道开放与封闭的作用,既可以通气满足热量散热,同时也可以封闭避免灰尘堵塞。

进一步的,所述气封球包括散热网球和多块覆盖于散热网球外表面的气封表瓣,且气封表瓣呈环形阵列分布并完全将散热网球覆盖,所述气封表瓣内镶嵌连接有热缩拉丝,散热网球既可以加速热交换导热棒和气体的散热效果,同时提供骨架进行支撑,气封表瓣起到对散热网球的封闭作用,避免在正常状态下散热网球开放造成大量灰尘堆积而堵塞,热缩拉丝用来感知热量然后触发收缩动作,并同步带动气封表瓣进行形变收缩,对散热网球实现部分暴露,此时分通气细流道内的气体可以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热缩拉丝沿垂直气封表瓣的分布方向设置,且热缩拉丝采用遇热收缩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集热球之间连接有导热棒,且导热棒贯穿集热球并延伸至内侧与导热基棒连接,所述导热棒外端连接有多根均匀分布的导热丝,导热棒不仅可以将集热球连接为一个整体并成为网形,从而对涂层本体起到补强加固作用,提高机械强度防止被外力损伤,同时可以改善涂层本体上热量的分布性,从而更为充分的集中热量至集热球上,导热丝用来辅助导热棒吸收涂层本体内的热量,并提高导热棒与涂层本体的结合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基棒和热交换导热棒均采用硬性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牵拉导热棒采用柔性导热材料制成。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实现创新性的在涂层本体内镶嵌阵列分布的集热球,用来集中涂层本体从体系中吸收的热量,然后通过双效散热复合棒向外界传导,利用热胀包裹套受热膨胀的特性对供气基球进行挤压,将供气基球内的气体挤出进入到双效散热复合棒中,并对牵拉导热棒内的牵拉中跨气囊棒进行充气膨胀,促使其“硬化”带动双效散热复合棒整体“站立”起来,并基于磁吸作用迫使牵拉中跨气囊棒缓缓向外界漏气,一方面促使牵拉中跨气囊棒“软化”重新倒下,可以实现摆动动作改善积灰现象,并且可以加速涂层本体附近的空气流动,从而提高换热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漏气这一过程从内部带走双效散热复合棒上的热量,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加速空气流动,显著提升涂层本体的散热效果。

(2)牵拉导热棒内镶嵌连接有同长的牵拉中跨气囊棒,导热基棒为管状结构并与供气基球相连通,利用热胀包裹套受热膨胀的特性对供气基球进行挤压,将供气基球内的气体挤出进入到双效散热复合棒中,并对牵拉导热棒内的牵拉中跨气囊棒进行充气膨胀,促使其“硬化”带动双效散热复合棒整体“站立”起来,提高与空气之间的换热效果。

(3)牵拉中跨气囊棒包括双通气囊棒和一对连接于双通气囊棒两端的张口环,双通气囊棒内插设有控距拉线,控距拉线两端分别连接有上普通隔气球和下磁性隔气球,且下磁性隔气球位于靠近导热基棒的一侧,基于磁性配重球对下磁性隔气球的磁吸作用,并在控距拉线的传动作用下,下磁性隔气球对双通气囊棒一端进行封闭,而上普通隔气球移出双通气囊棒实现另一端的开放,接着迫使牵拉中跨气囊棒缓缓向热交换导热棒漏气,促使牵拉中跨气囊棒“软化”重新倒下,可以实现摆动动作改善积灰现象,并且可以加速涂层本体附近的空气流动,从而提高换热效果。

(4)上普通隔气球和下磁性隔气球尺寸保持一致,且与双通气囊棒之间保持过盈配合,控距拉线略短于双通气囊棒的长度,且长度差与上普通隔气球的半径保持一致,可以实现上普通隔气球和下磁性隔气球对双通气囊棒的一端开放一端封闭作用。

(5)下磁性隔气球和磁性配重球均采用磁性材料制成,集热球上端覆盖连接有磁屏蔽膜,磁屏蔽膜用来对磁性配重球的磁场作用进行屏蔽,实现在双效散热复合棒倒下时隔离磁性配重球对下磁性隔气球施加的磁吸作用。

(6)热交换导热棒内开设有主通气细流道和多个与主通气细流道相连通的分通气细流道,分通气细流道的开口处连接有气封球,牵拉中跨气囊棒中向热交换导热棒内漏出的气体,从主通气细流道和分通气细流道中分流并流经带走内部的热量,一方面可以提高对热交换导热棒的散热效果,另外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加速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气封球起到控制分通气细流道开放与封闭的作用,既可以通气满足热量散热,同时也可以封闭避免灰尘堵塞。

(7)气封球包括散热网球和多块覆盖于散热网球外表面的气封表瓣,且气封表瓣呈环形阵列分布并完全将散热网球覆盖,气封表瓣内镶嵌连接有热缩拉丝,散热网球既可以加速热交换导热棒和气体的散热效果,同时提供骨架进行支撑,气封表瓣起到对散热网球的封闭作用,避免在正常状态下散热网球开放造成大量灰尘堆积而堵塞,热缩拉丝用来感知热量然后触发收缩动作,并同步带动气封表瓣进行形变收缩,对散热网球实现部分暴露,此时分通气细流道内的气体可以流出。

(8)热缩拉丝沿垂直气封表瓣的分布方向设置,且热缩拉丝采用遇热收缩材料制成。

(9)相邻的集热球之间连接有导热棒,且导热棒贯穿集热球并延伸至内侧与导热基棒连接,导热棒外端连接有多根均匀分布的导热丝,导热棒不仅可以将集热球连接为一个整体并成为网形,从而对涂层本体起到补强加固作用,提高机械强度防止被外力损伤,同时可以改善涂层本体上热量的分布性,从而更为充分的集中热量至集热球上,导热丝用来辅助导热棒吸收涂层本体内的热量,并提高导热棒与涂层本体的结合效果。

(10)导热基棒和热交换导热棒均采用硬性导热材料制成,牵拉导热棒采用柔性导热材料制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集热球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牵拉中跨气囊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气封球封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气封球开放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双效散热复合棒部分摆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涂层本体、2集热球、3导热棒、4导热丝、5双效散热复合棒、51导热基棒、52牵拉导热棒、53热交换导热棒、6磁性配重球、7磁屏蔽膜、8牵拉中跨气囊棒、81双通气囊棒、82上普通隔气球、83张口环、84下磁性隔气球、85控距拉线、9气封球、91散热网球、92气封表瓣、93热缩拉丝、10分通气细流道、11热胀包裹套、12供气基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一种仿皮肤式高效摆动性绒毛散热涂层,包括涂层本体1,涂层本体1内镶嵌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集热球2,集热球2为中空结构,集热球2内连接有供气基球12,供气基球12与集热球2内壁之间连接有热胀包裹套11,供气基球12上端连接有双效散热复合棒5,且双效散热复合棒5贯穿集热球2并延伸至涂层本体1外侧,双效散热复合棒5远离集热球2一端连接有磁性配重球6。

相邻的集热球2之间连接有导热棒3,且导热棒3贯穿集热球2并延伸至内侧与导热基棒51连接,导热棒3外端连接有多根均匀分布的导热丝4,导热棒3不仅可以将集热球2连接为一个整体并成为网形,从而对涂层本体1起到补强加固作用,提高机械强度防止被外力损伤,同时可以改善涂层本体1上热量的分布性,从而更为充分的集中热量至集热球2上,导热丝4用来辅助导热棒3吸收涂层本体1内的热量,并提高导热棒3与涂层本体1的结合效果。

请参阅图3,双效散热复合棒5包括依次连接的导热基棒51、牵拉导热棒52和热交换导热棒53,导热基棒51与供气基球12连接,牵拉导热棒52镶嵌于集热球2上,且牵拉导热棒52横跨集热球2内外两侧,热交换导热棒53位于集热球2外侧。

导热基棒51和热交换导热棒53均采用硬性导热材料制成,牵拉导热棒52采用柔性导热材料制成。

牵拉导热棒52内镶嵌连接有同长的牵拉中跨气囊棒8,导热基棒51为管状结构并与供气基球12相连通,利用热胀包裹套11受热膨胀的特性对供气基球12进行挤压,将供气基球12内的气体挤出进入到双效散热复合棒5中,并对牵拉导热棒52内的牵拉中跨气囊棒8进行充气膨胀,促使其“硬化”带动双效散热复合棒5整体“站立”起来,提高与空气之间的换热效果。

请参阅图4,牵拉中跨气囊棒8包括双通气囊棒81和一对连接于双通气囊棒81两端的张口环83,双通气囊棒81内插设有控距拉线85,控距拉线85两端分别连接有上普通隔气球82和下磁性隔气球84,且下磁性隔气球84位于靠近导热基棒51的一侧,基于磁性配重球6对下磁性隔气球84的磁吸作用,并在控距拉线85的传动作用下,下磁性隔气球84对双通气囊棒81一端进行封闭,而上普通隔气球82移出双通气囊棒81实现另一端的开放,接着迫使牵拉中跨气囊棒8缓缓向热交换导热棒53漏气,促使牵拉中跨气囊棒8“软化”重新倒下,可以实现摆动动作改善积灰现象,并且可以加速涂层本体1附近的空气流动,从而提高换热效果。

上普通隔气球82和下磁性隔气球84尺寸保持一致,且与双通气囊棒81之间保持过盈配合,控距拉线85略短于双通气囊棒81的长度,且长度差与上普通隔气球82的半径保持一致,可以实现上普通隔气球82和下磁性隔气球84对双通气囊棒81的一端开放一端封闭作用。

下磁性隔气球84和磁性配重球6均采用磁性材料制成,集热球2上端覆盖连接有磁屏蔽膜7,磁屏蔽膜7用来对磁性配重球6的磁场作用进行屏蔽,实现在双效散热复合棒5倒下时隔离磁性配重球6对下磁性隔气球84施加的磁吸作用。

热交换导热棒53内开设有主通气细流道和多个与主通气细流道相连通的分通气细流道10,分通气细流道10的开口处连接有气封球9,牵拉中跨气囊棒8中向热交换导热棒53内漏出的气体,从主通气细流道和分通气细流道10中分流并流经带走内部的热量,一方面可以提高对热交换导热棒53的散热效果,另外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加速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气封球9起到控制分通气细流道10开放与封闭的作用,既可以通气满足热量散热,同时也可以封闭避免灰尘堵塞。

请参阅图5-6,气封球9包括散热网球91和多块覆盖于散热网球91外表面的气封表瓣92,且气封表瓣92呈环形阵列分布并完全将散热网球91覆盖,气封表瓣92内镶嵌连接有热缩拉丝93,散热网球91既可以加速热交换导热棒53和气体的散热效果,同时提供骨架进行支撑,气封表瓣92起到对散热网球91的封闭作用,避免在正常状态下散热网球91开放造成大量灰尘堆积而堵塞,热缩拉丝93用来感知热量然后触发收缩动作,并同步带动气封表瓣92进行形变收缩,对散热网球91实现部分暴露,此时分通气细流道10内的气体可以流出,热缩拉丝93沿垂直气封表瓣92的分布方向设置,且热缩拉丝93采用遇热收缩材料制成。

使用时,集热球2将涂层本体1内的热量进行集中,然后通过导热棒3将热量传递至导热基棒51上,热胀包裹套11受热膨胀挤压供气基球12释放出内部的气体,气体进入到牵拉导热棒52中的牵拉中跨气囊棒8内,促使牵拉中跨气囊棒8“硬化”变直,从而实现双效散热复合棒5整体的“站立”,而磁性配重球6此时的磁场可以通过磁屏蔽膜7的屏蔽作用到达下磁性隔气球84处对其产生磁吸作用,下磁性隔气球84对双通气囊棒81下端进行封闭,上普通隔气球82对双通气囊棒81上端实现开放,双通气囊棒81内的气体逐渐流出进入到热交换导热棒53内的主通气细流道,然后分散至各个分通气细流道10内带走热交换导热棒53的内部热量,并经过气封球9与外界换热,随着牵拉中跨气囊棒8的不断放气,牵拉中跨气囊棒8又开始“软化”,双效散热复合棒5整体倾斜,磁屏蔽膜7重新对磁性配重球6进行屏蔽,在供气基球12的气压作用下拉动下磁性隔气球84下移开放,上普通隔气球82对双通气囊棒81进行封闭,此过程中外界空气反向通过双效散热复合棒5进入到供气基球12内进行补充,连贯看来便可以实现双效散热复合棒5的摆动性动作。

本发明可以实现创新性的在涂层本体1内镶嵌阵列分布的集热球2,用来集中涂层本体1从体系中吸收的热量,然后通过双效散热复合棒5向外界传导,利用热胀包裹套11受热膨胀的特性对供气基球12进行挤压,将供气基球12内的气体挤出进入到双效散热复合棒5中,并对牵拉导热棒52内的牵拉中跨气囊棒8进行充气膨胀,促使其“硬化”带动双效散热复合棒5整体“站立”起来,并基于磁吸作用迫使牵拉中跨气囊棒8缓缓向外界漏气,一方面促使牵拉中跨气囊棒8“软化”重新倒下,可以实现摆动动作改善积灰现象,并且可以加速涂层本体1附近的空气流动,从而提高换热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漏气这一过程从内部带走双效散热复合棒5上的热量,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加速空气流动,显著提升涂层本体1的散热效果。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