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组合物、活性染料组合物的应用、染浴组合物及染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440636发布日期:2023-06-13 01:22阅读:47来源:国知局
活性染料组合物、活性染料组合物的应用、染浴组合物及染色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纺织印染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活性染料组合物、活性染料组合物的应用、染浴组合物及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1、涤棉织物是用涤纶短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织成的织物,具有外观挺括、耐穿、耐用、尺寸稳定、易洗快干等优点,适宜制作各种服装。

2、涤棉混纺织物染色时,为保证染色质量,通常选择分散/活性染料通过两浴两步法进行染色,即先使用分散染料在130℃染涤纶纤维,然后再使用活性染料在60℃染棉纤维,上述两个染色过程分别在两个染浴中进行,该工艺虽然能获得较好的染色效果,但是工艺生产流程长,能耗高。后来,印染界逐渐采用一浴两步法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染色,即在同一个染浴中分步对涤棉织物进行染色,相比于之前的两浴两步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在一浴两步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出了一浴一步的染色方法,即先使用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配制染浴,然后在一定的温度(一般为100-130℃)下同时对涤棉进行染色。但是,活性染料在该染色温度下的染色牢度和染色效果不佳,从而限制了一浴一步法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活性染料在一浴一步法染色中染色牢度和染色效果差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活性染料组合物、活性染料组合物的应用、染浴组合物及染色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活性染料组合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活性染料组合物,包括一种或多种通式(ⅰ)表示的化合物和一种或多种通式(ⅱ)表示的化合物;

4、

5、

6、其中,r1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

7、r2选自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采用通式(ⅰ)化合物和通式(ⅱ)化合物共混得到活性染料组合物,二者发挥出较好的协同染色增深效应,得到的活性染料组合物可较好地应用于100-130℃下的一浴一步法染色方法中,且染色牢度和染色效果较佳,从而实现了对涤棉的同时染色。

9、由染色提升力检测试验结果可知,所得活性染料组合物在130℃下的染色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通式(ⅰ)化合物或单独使用通式(ⅱ)化合物时的染色效果。由染色牢度检测试验结果可知,所得的活性染料组合物在130℃下的耐皂洗色牢度等级、耐酸碱汗渍色牢度等级、耐水色牢度等级、耐干湿摩擦色牢度等级和耐光色牢度等级均明显高于通式(ⅰ)化合物或通式(ⅱ)化合物的色牢度等级。由此进一步印证了通式(ⅰ)化合物和通式(ⅱ)化合物的协同效果。

10、优选的,所述通式(ⅰ)表示的化合物为式(ⅰ-1)、式(ⅰ-2)、式(ⅰ-3)或式(ⅰ-4)的化合物;

11、

12、式(ⅰ-4)。

13、优选的,所述通式(ⅱ)表示的化合物为式(ⅱ-1)、式(ⅱ-2)、式(ⅱ-3)或式(ⅱ-4)的化合物;

14、

15、

16、式(ⅱ-4)。

17、优选的,所述活性染料组合物还包括一种或多种通式(ⅲ)表示的化合物和/或一种或多种通式(ⅳ)表示的化合物;

18、

19、

20、其中,r4选自

21、r5选自

22、r6和r7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4烷基或c2-c4链烷酰基;

23、r8和r10各自独立地选自

24、r9选自-och3、-ch3或-nhconh2。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添加通式(ⅲ)化合物和/或通式(ⅳ)化合物,与通式(ⅰ)化合物和通式(ⅱ)化合物复配之后,发挥出明显的协同增深效应,有效提高了活性染料组合物的染色深度。由染色提升力检测试验结果可知,所得活性染料组合物在60℃和130℃下的染色效果均得到明显提升。

26、优选的,所述通式(ⅲ)表示的化合物为式(ⅲ-1)、式(ⅲ-2)、式(ⅲ-3)或式(ⅲ-4)的化合物;

27、

28、

29、优选的,所述通式(ⅳ)表示的化合物为式(ⅳ-1)、式(ⅳ-2)、式(ⅳ-3)或式(ⅳ-4)的化合物;

30、

31、

32、优选的,所述活性染料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各组分含量如下:

33、20~80wt%的通式(ⅰ)表示的化合物;

34、20~80wt%的通式(ⅱ)表示的化合物;

35、0~50wt%的通式(ⅲ)表示的化合物;

36、0~50wt%的通式(ⅳ)表示的化合物。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通式(ⅰ)化合物、通式(ⅱ)化合物、通式(ⅲ)化合物和通式(ⅳ)化合物使用量的限定,进一步提高了活性染料组合物的染色效果。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上述范围内调整各通式化合物的使用量,从而调整活性染料组合物的染色深度和亮度,进一步提高了活性染料组合物的使用价值。

3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上述第一方面中记载的活性染料组合物的应用,更具体地说是该活性染料组合物在涤棉织物着色中的应用。

39、将所述活性染料组合物与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分散染料复配使用,即可实现对涤棉混纺织物的一浴一步染色。

40、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染浴组合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41、一种染浴组合物,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记载的活性染料组合物,还包括染色助剂和一种或几种分散染料。

42、其中,染色助剂可以是在纺织印染领域中常规使用的染料添加剂,包括但不限于电解质盐、分散剂、匀染剂、ph调节剂等,各染色助剂的用量可按实际需要选择;分散染料可以是涤棉混纺织物染色中常规使用的分散染料。

43、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涤棉织物的染色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44、一种涤棉织物的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5、制备染浴组合物:将上述在第一方面中公开的任意一种活性染料组合物与分散染料、染色助剂混合,得到染浴组合物;

46、织物染色:将织物浸入染浴组合物中,按0.5~3℃/min的速率升温至100~130℃,保温染色1~60min,得到染色后的织物;

47、织物后处理:依次对染色后的织物进行水洗、皂洗、水洗。

48、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9、1.本申请采用通式(ⅰ)化合物和通式(ⅱ)化合物共混得到活性染料组合物,由染色效果和染色牢度检测试验结果可知,通式(ⅰ)化合物与通式(ⅱ)化合物之间具有协同促进作用,大大提高了活性染料组合物应用在一浴一步法染色中的染色牢度和染色效果。

50、2.本申请中通过添加通式(ⅲ)化合物和/或通式(ⅳ)化合物,与通式(ⅰ)化合物和通式(ⅱ)化合物复配,可发挥出协同增深效应,提高活性染料组合物的染色深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活性染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种或多种通式(ⅰ)表示的化合物和一种或多种通式(ⅱ)表示的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染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ⅰ)表示的化合物为式(ⅰ-1)、式(ⅰ-2)、式(ⅰ-3)或式(ⅰ-4)的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染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ⅱ)表示的化合物为式(ⅱ-1)、式(ⅱ-2)、式(ⅱ-3)或式(ⅱ-4)的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染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种或多种通式(ⅲ)表示的化合物和/或一种或多种通式(ⅳ)表示的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性染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ⅲ)表示的化合物为式(ⅲ-1)、式(ⅲ-2)、式(ⅲ-3)或式(ⅲ-4)的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性染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ⅳ)表示的化合物为式(ⅳ-1)、式(ⅳ-2)、式(ⅳ-3)或式(ⅳ-4)的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性染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染料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各组分含量如下: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活性染料组合物在涤棉织物着色中的应用。

9.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活性染料组合物的染浴组合物。

10.一种涤棉织物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纺织印染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活性染料组合物、活性染料组合物的应用、染浴组合物及染色方法。活性染料组合物,包括一种或多种通式(Ⅰ)表示的化合物和一种或多种通式(Ⅱ)表示的化合物;其中,R1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对位酯、间位酯、邻甲氧基对位酯、磺化对位酯、克里西丁对位酯或6‑β‑羟基乙烯砜硫酸酯‑2‑萘胺;R2选自M酸或RR酸。本申请的组合物可用于实现涤棉织物的一浴一步法染色,大大提高涤棉织物的生产效率、节约染色时间、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水排放。

技术研发人员:卓文明,夏先广,高琴文,张路瑶,余乐凯,王晶,陈超,金振栋,李永辉,王康,卓春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允继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