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层叠体及光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96780发布日期:2023-09-02 00:13阅读:40来源:国知局
光学层叠体及光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学层叠体及具有这样的光学层叠体的光学装置。


背景技术:

1、光学片(例如,微透镜片、棱镜片、亮度提高膜(例如,3m公司制造的brightnessenhancement film:bef,(注册商标)))用于各种光学装置(例如,显示装置及照明装置)。在本说明书中,“光学片”不限定于上述示例出的实例,还广泛包含片状的光学构件,例如还包含扩散板及导光板。光学片例如使用粘接剂层而粘贴于其它光学片或光学装置。在本说明书中,“光学层叠体”是指包含光学片和粘接剂层的构成或包含多个光学片的构成。在本说明书中,“粘接剂”以包含粘合剂(也称为“压敏粘接剂”)的含义使用。

2、本技术人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可用于显示装置、照明装置的光学层叠体(在专利文献1中称为“光学层叠片”)。专利文献1的光学层叠体具有:表面具有凹凸结构的光学片(例如微透镜片)、和设置于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的粘接剂层,其中,凹凸结构的凸部的高度的5%~90%被粘接剂层包埋,粘接剂层由包含接枝聚合物及光阳离子类聚合引发剂或热固化催化剂的粘接剂组合物形成,所述接枝聚合物是使包含含环状醚基单体的链与(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进行接枝聚合而成的。

3、另外,在专利文献2及3中公开了可用于显示装置、照明装置的利用在多个气腔的界面的全反射的配光结构。如果使用专利文献2及3中公开的配光结构,则能够提高配光控制的自由度及精度。通过参照将专利文献2及3的公开内容全部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07046号公报

7、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1/124765号

8、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9/087118号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2、在光学片的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粘贴粘接剂层时,粘接剂层侵入凹凸结构的凹部(将凹部填埋)的程度会影响光学片的功能。因此,要求抑制粘接剂层侵入凹凸结构的凹部的程度(存在于通过凹凸结构的凹部划定的空间内的粘接剂层的体积相对于该空间的体积的比例)。

3、另外,本发明人对于通过具有凹凸结构的光学片的表面、和粘贴于具有凹凸结构的光学片的表面的粘接剂层的表面来形成构成专利文献2及3中记载的配光结构(配光控制结构)的多个气腔(内部空间)进行了研究。专利文献2及3中没有记载通过光学片的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和粘接剂层的表面来形成构成配光结构的多个气腔(内部空间),也没有调查粘接剂层侵入凹凸结构的凹部的程度与对配光控制带来的影响之间的关系。

4、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侵入光学片的凹凸结构的凹部的程度得到了抑制的粘接剂层的光学层叠体及具有这样的光学层叠体的光学装置。

5、解决问题的方法

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以下的项目中记载的解决方法。

7、[项目1]

8、一种光学层叠体,其具有第1光学片、和配置于上述第1光学片的上述第1主面侧的粘接剂层,上述第1光学片具有第1主面及与上述第1主面相反侧的第2主面,所述第1主面具有凹凸结构,

9、上述凹凸结构包含多个凹部、和上述多个凹部中相邻的凹部之间的平坦部,

10、上述粘接剂层与上述平坦部相接,

11、上述粘接剂层的表面与上述第1光学片的上述第1主面在上述多个凹部的各个凹部内划定内部空间,

12、将存在于该凹部内的上述粘接剂层的高度的最大值设为a、将存在于该凹部内的上述粘接剂层的高度的最小值设为b、将该凹部的深度设为c时,上述多个凹部分别满足0.10≤(c-a)/c≤1.00及0.75≤(c-a)/(c-b)。

13、[项目2]

14、根据项目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

15、上述平坦部上的上述粘接剂层的厚度为0.01μm以上且15.0μm以下。

16、[项目3]

17、根据项目1或2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

18、从上述第1主面的法线方向俯视上述第1光学片时,上述多个凹部的面积在上述第1光学片的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为0.3%以上且80%以下。

19、[项目4]

20、根据项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

21、上述多个凹部的截面为三角形、四边形或至少一部分具有曲线的形状。

22、[项目5]

23、根据项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雾度值为5.0%以下。

24、[项目6]

25、根据项目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

26、上述粘接剂层为以下的粘接剂层aa、ab及ac中的任一者,

27、上述粘接剂层aa在使用了旋转式流变仪的蠕变试验中,在50℃下施加10000pa的应力1秒钟时的蠕变变形率为10%以下、且在50℃下施加10000pa的应力30分钟时的蠕变变形率为16%以下,

28、上述粘接剂层aa相对于pmma膜的180°剥离粘接力为10mn/20mm以上;

29、上述粘接剂层ab是通过使包含聚合物和固化性树脂的粘接剂组合物的上述固化性树脂固化而形成的,

30、在使上述粘接剂组合物的上述固化性树脂固化之前,上述粘接剂层ab在23℃下的初始拉伸模量为0.35mpa以上且8.00mpa以下,

31、在使上述粘接剂组合物的上述固化性树脂固化之后,上述粘接剂层ab在23℃下的初始拉伸模量为1.00mpa以上;

32、上述粘接剂层ac是通过使粘接剂组合物交联而形成的,上述粘接剂组合物包含聚酯树脂、交联剂和交联催化剂,所述聚酯树脂是多元羧酸与多元醇的共聚物,所述交联催化剂是选自有机锆化合物、有机铁化合物及有机铝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33、上述粘接剂层ac在温度85℃且相对湿度85%下保持300小时后的凝胶分数为40%以上,

34、上述粘接剂层ac相对于pmma膜的180°剥离粘接力为100mn/20mm以上。

35、[项目7]

36、根据项目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

37、上述粘接剂层包含以下的(1)~(3)的聚合物中的至少一者:

38、(1)含氮(甲基)丙烯酸单体与至少一种其它单体的共聚物;

39、(2)含羧基丙烯酸单体与至少一种其它单体(其中,含氮(甲基)丙烯酸单体除外)的共聚物;

40、(3)聚酯类聚合物。

41、[项目8]

42、根据项目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进一步具有第2光学片,所述第2光学片配置于上述粘接剂层的与上述第1光学片侧相反的一侧。

43、[项目9]

44、根据项目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

45、上述多个凹部中的各凹部分别具有第1倾斜面、和与上述第1倾斜面相反侧的第2倾斜面,第1倾斜面通过内部全反射使在上述粘接剂层内传播的光的一部分朝向上述第1光学片的上述第2主面侧,

46、在上述多个凹部中的各凹部中,该凹部的上述第1倾斜面上的上述粘接剂层的高度是存在于该凹部内的上述粘接剂层的高度的最大值。

47、[项目10]

48、根据项目9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

49、上述第1倾斜面的倾斜角度θa大于上述第2倾斜面的倾斜角度θb。

50、[项目11]

51、一种光学装置,其具备项目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

52、发明的效果

5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具有侵入光学片的凹凸结构的凹部的程度得到了抑制的粘接剂层的光学层叠体、以及具有这样的光学层叠体的光学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