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硅酮阻燃密封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33294发布日期:2023-03-28 23:43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黏合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硅酮阻燃密封胶。


背景技术:

2.密封胶(sealant)是一种流动或半流动的可挤注不定型材料,能填充接缝和孔隙,将接口处粘接密封。其可通过物理晾干、温度调整、溶剂脱除和化学交联等多种途径与待粘基材发生稳定的粘接,并逐步固化成型为可塑性凝聚态、粘弹态或弹性的堵漏密封材料,起到防水防漏,粘接密封的作用,由于密封胶同时具备胶黏和密封两种性能,因此其在建筑、交通、电子等多种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这当中有机硅密封胶、聚硫密封胶和pu密封胶由于性能优异,被看做是密封胶产品中的高级胶种。硅酮密封胶作为一种新型有机硅弹性体,在室温条件下即可发生交联固化。根据其包装形式不同,硅酮密封胶可分为单组分和双组分两大类,硅酮密封胶的使用温度在﹣50~180℃。由于硅酮密封胶可对多种基材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可以防止灰尘、水分进入制品内部,并且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耐老化性和生理惰性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以及电子等行业。但是,硅酮密封胶本身易燃,遇明火会燃烧,近年来随着密封胶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一旦发生火灾势必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研究密封胶的阻燃性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阻燃硅酮密封胶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复合材料,其在遇到高温或者火焰的情况下,材料内的阻燃剂就会发挥作用,阻止火势进一步蔓延。阻燃硅酮密封胶为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与其他设施的防火阻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它能够在火灾发生时保证建筑的封堵及安全性,为人员的疏散赢得宝贵的时间。
3.硅酮密封胶在燃烧时根据时间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热量积蓄、热分解和着火燃烧。(1)热量积蓄:硅酮密封胶在未达到热分解温度时不会发生软化熔融现象,但随着热量的不断累积,有一部分热量会提高聚合物的内能并使聚合物的温度不断升高,还有一部分热量会诱发硅酮密封胶产生自由基的断链并加速分解自催化作用,进而提高热分解的速度;(2)热分解:硅酮密封胶的热分解过程根据结构和化学组成不同,可分为解聚反应、消除反应、环化反应和交联反应等。硅酮密封胶在分解时,材料表面发生的热分解是氧化热分解,即分解过程有氧气的参与,而材料内部则会发生非氧化热分解,这其中没有氧气的参与;(3)着火燃烧:在热传递的作用下,硅酮密封胶表面燃烧释放的大量热量加剧了聚合物的分解,分解产生的可燃性物质与一定比例的空气混合并达到燃点时,便开始燃烧。与此同时,火焰会沿着硅酮密封胶表面扩散和传播,进而引发更大的火灾,因此对于阻燃材料,控制火焰的传播是预防火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阻燃硅酮密封胶设计的重要依据。
4.根据热理论以及链式反应理论,通过阻燃达到灭火目的的措施主要有四种:(1)降低着火系统的温度;(2)断绝可燃物;(3)稀释空气中的氧浓度;(4)抑制着火区内的链式反应。从本质上来讲,聚合物阻燃作用是通过阻止或减缓其中一个或几个要素来实现的。具体可以包括6个方面:提高聚合物材料的热稳定性、捕捉自由基终止链反应、形成非可燃性保护膜、吸收热量、产生高密度气体隔离层、稀释氧气和可燃气体。概括来说,聚合物阻燃材料
的阻燃性常通过气相阻燃、凝聚相阻燃及中断热交换阻燃等机理实现:(1)气相阻燃机理气相阻燃作用,指在气相中使燃烧中断或延缓链式自由基燃烧反应的阻燃作用。阻燃材料受热或燃烧产生自由基抑制剂,从而使燃烧链式反应中断;阻燃材料受热或燃烧生成细微粒子,促进自由基在其表面相互结合以终止链式燃烧反应;阻燃材料受热或燃烧产生大量惰性气体或高密度蒸汽,起到稀释氧气、隔绝可燃气体或降温的作用,致使燃烧终止;(2)凝聚相阻燃机理凝聚相阻燃机理是指在凝聚相中延缓或中断阻燃材料热分解而产生的阻燃作用;(3)中断热交换阻燃机理中断热交换阻燃机理是指将阻燃材料燃烧产生的部分热量带走,致使材料不能维持热分解温度,因而不能持续产生可燃性气体,于是燃烧自熄。例如,当阻燃材料受强热或者燃烧可融化,而熔融材料易滴落,可将大部分热量带走,减少反馈至本体材料的热量,致使燃烧延缓,最后可能中止燃烧。
5.中国专利申请202010449400.6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有机硅阻燃密封胶,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制成:端羟基聚硅氧烷30~50份、201甲基硅油5~15份、阻燃剂25~50份、填料10~30份、交联固化剂3~5份、扩链剂0.5~2份、增粘剂0.5~2份、催化剂0.5~1份。该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制得位移能力达到
±
35级别、阻燃等级达到v0级别的高弹性建筑用硅酮密封胶。
6.中国专利201510524661.9公开了一种新型环保阻燃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α,ω-二羟基聚硅氧烷10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50份,填料5~150份,磷硅阻燃剂1~10份,交联剂1~15份,催化剂0.1~3份,偶联剂0.5~4份。该发明采用添加新型环保阻燃剂的方法制备的脱醇型阻燃硅酮密封胶,解决了脱醇型密封胶产品阻燃性能较差的问题,气制备工艺简洁,并且生产过程中损耗低,产品加工性能好。
7.目前常用的阻燃剂,可以概括地分为五类,即:卤系阻燃剂、有机磷系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无机阻燃剂、硅系阻燃剂等。不同类型的阻燃剂有不同的优点和不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般很少只使用一种阻燃剂。只添加一种阻燃剂,阻燃效率有限,如果通过不断的增加添加量来提高阻燃效率,势必会对基材的其他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增加成本。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添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阻燃剂,充分发挥不同阻燃剂的优点,利用阻燃剂间的协同效应,发挥多种阻燃作用以提高阻燃效率,降低阻燃剂的总添加量,降低成本以及减弱对基材本身性能的影响。协同阻燃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同一个阻燃剂分子中含有多种阻燃元素,可以是不同无机阻燃剂间的复配,或者有机阻燃剂与无机阻燃剂复配,也可以不同有机阻燃剂间的复配。硅酮密封胶本身是防水的,然而阻燃剂作为助剂加入时由于与密封胶的相容性较差会形成较多微孔,这些微孔会影响密封胶的防水性造成吸水现象最终发生渗水,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相容性较好的阻燃剂并应用与硅酮密封胶以达到较好的防水性。


技术实现要素:

8.有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性较好的建筑用硅酮阻燃型密封胶。
9.协同阻燃剂的阻燃机理为:受热燃烧时,酸源释放出无机酸作为脱水剂,与含有多羟基的炭源发生酯化、交联、芳基化及炭化反应,此过程中形成的熔融态物质在气源产生的不燃性气体的作用下发泡、膨胀、形成致密多孔的泡沫状炭层。膨胀所形成的炭层使热难于
穿透凝聚相,并阻止氧从周围介质扩散到正在降解的塑料中,以及阻止降解生成的气态或液态可燃物逸出材料表面。使聚合物燃烧过程由于没有足够的燃料和氧气维持而终止,从而达到阻燃目的。b-n-si协同阻燃剂的含硅成分相互交联,在密封胶内部形成si-o-si网络结构,以防止加热时成分的挥发,最后降解为sio2,留在炭渣中。含硼成分中b-o-c键的o-c键断裂形成硼酸盐结构,可通过散热效应促进水蒸气的生成,最后降解为b2o3,并保留在炭渣中。这些成分都能够帮助阻止燃烧的进一步发生,因此达到阻燃效果。其中的含氮基团在燃烧过程中能排出nh3、no和no2等不燃气体,可以稀释密封胶表面的氧气和热量,防止其他可燃物质的燃烧。含硅基团的接枝使得阻燃剂中存在大量疏水的甲氧基,其疏水性能够给密封胶带来良好的防水性能,这对于密封胶性能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含硅基团的接枝也使得协同阻燃剂的相容性得以提升,在制备密封胶时良好的相容性能够极大地减少内部结构中微小空洞的形成,因此保证密封胶具备良好的防水性。
1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11.一种建筑用硅酮阻燃密封胶,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端羟基聚硅氧烷30~50份、交联剂5~15份、b-n-si协同阻燃剂25~50份、填料10~30份、扩链剂0.5~2份、增粘剂0.5~2份、催化剂0.5~1份。
12.进一步的,所述交联剂为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
13.进一步的,所述填料为白炭黑、石英粉或纳米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
14.进一步的,所述扩链剂为二甲基二丁酮肟基硅烷、甲基乙烯基二丁酮肟基硅烷或甲基乙烯基二丙酮肟基硅烷中的一种。
15.进一步的,所述增粘剂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中的一种。
16.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为铂类催化剂、钯类催化剂或锡类催化剂中的一种。
17.所述b-n-si协同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s1称取硼酸4~8重量份、季戊四醇4~8重量份加入到30~40重量份的甲苯中,升温至100~105℃将水分蒸出,继续升温至110~120℃将甲苯蒸出,反应结束后加入丙酮,升温至55~65℃进行重结晶,保温搅拌1~2h,过滤,滤饼干燥得到季戊四醇二硼酸盐;
19.s2称取步骤s1中的季戊四醇二硼酸盐6~10重量份、氢氧化钠2~4重量份加入到120~140重量份的水中,升温至90~110℃下回流搅拌1~3h,降至室温,得到溶液a;称取三聚氯氰15~20重量份加入到80~120重量份的丙酮中,升温至60~70℃搅拌熔化得到溶液b;在氩气氛围保护下将溶液a滴入到溶液b中,滴加完毕后,继续于20~30℃下搅拌2~6h,反应结束后过滤,滤饼干燥得到双(三嗪)季戊四醇硼酸衍生物;
20.s3称取四甲基哌啶醇6~8重量份、铂(0)-1,3-二乙烯-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0.01~0.02重量份、聚甲基氢硅氧烷2~4重量份加入到20~30重量份的四氢呋喃中,在氮气氛围下升温至40~60℃下搅拌12~24h,反应结束后蒸发除去溶剂得到甲基哌啶醇基有机硅氧烷;
21.s4称取步骤s2中的双(三嗪)季戊四醇硼酸衍生物5~15重量份、三乙胺6~10重量份加入到250~350重量份的乙腈中,升温至30~50℃,搅拌均匀得到溶液c;称取步骤s3中的甲基哌啶醇基有机硅氧烷5~9重量份加入到30~50重量份的乙腈中,得到溶液d;在氩气
氛围下将溶液d滴加到溶液c中,在30~50℃继续搅拌8~12h,反应结束后过滤,滤饼干燥即得到b-n-si协同阻燃剂。
22.一种建筑用硅酮阻燃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x1将配方量的端羟基聚硅氧烷与b-n-si协同阻燃剂在室温下捏合,并加入填料,升温在130~150℃下真空捏合搅拌2~4h,脱除体系中的水分,然后降至室温,研磨均匀,出料得到基胶;
24.x2将步骤x1中的基胶抽真空搅拌,脱除空气中的水分,再加入交联剂混合均匀,接着加入扩链剂、增粘剂、催化剂,混合均匀后,脱除气泡,即得到建筑用硅酮阻燃密封胶。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6.(1)b-n-si协同阻燃剂的含硅成分相互交联,在密封胶内部形成si-o-si网络结构,以防止加热时成分的挥发,最后降解为sio2,留在炭渣中。含硼成分中b-o-c键的o-c键断裂形成硼酸盐结构,可通过散热效应促进水蒸气的生成,最后降解为b2o3,并保留在炭渣中。这些成分都能够帮助阻止燃烧的进一步发生,因此达到阻燃效果。其中的含氮基团在燃烧过程中能排出nh3、no和no2等不燃气体,可以稀释密封胶表面的氧气和热量,防止其他可燃物质的燃烧;
27.(2)所制备的协同阻燃剂中含硅基团的接枝使得阻燃剂中存在大量疏水的甲基,其疏水性能够给密封胶带来良好的防水性能,这对于密封胶性能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含硅基团的接枝也使得协同阻燃剂的相容性得以提升,在制备密封胶时良好的相容性能够极大地减少内部结构中微小空洞的形成,因此保证密封胶具备良好的防水性。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应该明确提出这些实施例用于举例说明,但是不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9.本发明实施例中部分原料的参数如下:
30.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型号:道康宁107胶ohx-4081,纯度99.9%,广州有料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
31.纳米碳酸钙,800目,灵寿县永顺矿产品加工厂。
32.聚甲基氢硅氧烷,average mn=1700-3200,默克化学。
33.铂(0)-1,3-二乙烯-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纯度99%,上海邦成化工。
34.苯基硅树脂,型号:fca-107,广州市壹诺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35.对照例1
36.一种建筑用硅酮阻燃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7.x1将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4kg与b-n协同阻燃剂2.5kg在室温下捏合,并加入纳米碳酸钙2kg,升温在140℃下真空捏合搅拌4h,脱除体系中的水分,然后降至室温,研磨均匀,出料得到基胶;
38.x2将步骤x1中的基胶抽真空搅拌,脱除空气中的水分,再加入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1kg混合均匀,接着加入二甲基二丁酮肟基硅烷0.1kg、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1kg、辛酸亚锡0.05kg,混合均匀后,脱除气泡,即得到建筑用硅酮阻燃密封胶。
39.所述b-n协同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0.s1称取硼酸6kg、季戊四醇6.5kg加入到40l甲苯中,升温至102℃将水分蒸出,继续升温至115℃将甲苯蒸出,反应结束后加入丙酮,升温至60℃进行重结晶,保温搅拌2h,过滤,滤饼干燥得到季戊四醇二硼酸盐;
41.s2称取步骤s1中的季戊四醇二硼酸盐8kg、氢氧化钠3kg加入到130l水中,升温至100℃下回流搅拌2h,降至室温,得到溶液a;称取三聚氯氰17kg加入到130l丙酮中,升温至65℃搅拌熔化得到溶液b;在氩气氛围保护下将溶液a滴入到溶液b中,滴加完毕后,继续于25℃下搅拌4h,反应结束后过滤,滤饼干燥得到b-n协同阻燃剂。
42.实施例1
43.一种建筑用硅酮阻燃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4.x1将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4kg与b-n-si协同阻燃剂2.5kg在室温下捏合,并加入纳米碳酸钙2kg,升温至140℃下真空捏合搅拌4h,脱除体系中的水分,然后降至室温,研磨均匀,出料得到基胶;
45.x2将步骤x1中的基胶抽真空搅拌,脱除空气中的水分,再加入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1kg混合均匀,接着加入二甲基二丁酮肟基硅烷0.1kg、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1kg、辛酸亚锡0.05kg,混合均匀后,脱除气泡,即得到建筑用硅酮阻燃密封胶。
46.所述b-n-si协同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7.s1称取硼酸6kg、季戊四醇6.5kg加入到40l甲苯中,升温至102℃将水分蒸出,继续升温至115℃将甲苯蒸出,反应结束后加入丙酮,升温至60℃进行重结晶,保温搅拌2h,过滤,滤饼干燥得到季戊四醇二硼酸盐;
48.s2称取步骤s1中的季戊四醇二硼酸盐8kg、氢氧化钠3kg加入到130l水中,升温至100℃下回流搅拌2h,降至室温,得到溶液a;称取三聚氯氰17kg加入到130l丙酮中,升温至65℃搅拌熔化得到溶液b;在氩气氛围保护下将溶液a滴入到溶液b中,滴加完毕后,继续于25℃下搅拌4h,反应结束后过滤,滤饼干燥得到双(三嗪)季戊四醇硼酸衍生物;
49.s3称取四甲基哌啶醇6.3kg、铂(0)-1,3-二乙烯-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0.02kg、聚甲基氢硅氧烷2.4kg加入到四氢呋喃30l中,在氮气氛围下升温至50℃下搅拌20h,反应结束后于40℃,﹣0.9mpa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甲基哌啶醇基有机硅氧烷;
50.s4称取步骤s2中的双(三嗪)季戊四醇硼酸衍生物10kg、三乙胺8kg加入到350l乙腈中,升温至40℃,搅拌均匀得到溶液c;称取步骤s3中的甲基哌啶醇基有机硅氧烷7kg加入到50l乙腈中,得到溶液d;在氩气氛围下将溶液d加入到溶液c中,在40℃继续搅拌10h,反应结束后过滤,滤饼干燥即得到b-n-si协同阻燃剂。
51.实施例2
52.一种建筑用硅酮阻燃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3.x1将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4kg与硼酸三(2,3-二溴丙基)酯2.5kg在室温下捏合,并加入纳米碳酸钙2kg,升温在140℃下真空捏合搅拌4h,脱除体系中的水分,然后降至室温,研磨均匀,出料得到基胶;
54.x2将步骤x1中的基胶抽真空搅拌,脱除空气中的水分,再加入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1kg混合均匀,接着加入二甲基二丁酮肟基硅烷0.1kg、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1kg、辛酸亚锡0.05kg,混合均匀后,脱除气泡,即得到建筑用硅酮阻燃密封胶。
55.实施例3
56.一种建筑用硅酮阻燃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7.x1将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4kg与苯基硅树脂2.5kg在室温下捏合,并加入纳米碳酸钙2kg,升温在140℃下真空捏合搅拌4h,脱除体系中的水分,然后降至室温,研磨均匀,出料得到基胶;
58.x2将步骤x1中的基胶抽真空搅拌,脱除空气中的水分,再加入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1kg混合均匀,接着加入二甲基二丁酮肟基硅烷0.1kg、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1kg、辛酸亚锡0.05kg,混合均匀后,脱除气泡,即得到建筑用硅酮阻燃密封胶。
59.测试例1
60.对对照例及实施例所制备的阻燃密封胶进行表干时间、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的测试,表干时间的测试参考gb/t 13477.5-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5部分:表干时间的测定》表干时间是指硅酮密封胶暴露在大气环境的固化过程中,用手指触摸其表面,黏性消失,不黏手的时间。具体测试方法为:将25
×
130mm的模框放置在玻璃板上,将密封胶填满模框,勿混入空气。用刮刀刮平试样,使之厚度均匀,将制备好的试件静置,然后用无水乙醇擦净手指端部,轻轻接触试件上三个不同部位的试样,相隔适当时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无试样粘附在手指上为止,并记录下时间。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试方法参考gb/t 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将试样按gb/t2941的规定制备成哑铃状试样,以500mm/min的速度进行拉伸,记录下试样经拉伸至断裂时的拉伸应力以及距离,计算得到断裂伸长率。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
61.表1密封胶性能测试结果表
62.实验方案表干时间/min拉伸强度/mpa断裂伸长率/%对照例1221.70275实施例1191.78316实施例2241.65260实施例3281.54243
63.密封胶的表干时间与所添加成分的分散性有着很大关系,当所添加的阻燃剂分散性越差,总比表面积就越大,这样被聚硅氧烷基体包裹程度越大,使得聚硅氧烷基体的裸露羟基含量相对减少,相同条件下与交联剂碰撞的几率降低,因而表干时间延长;而当所添加的阻燃剂相容性越差时,颗粒的表面结构越低,补强作用也就越差,颗粒之间容易团聚,从而不利于阻燃剂在聚有机硅氧烷基体之间的分散,而实施例1中采用了b-n-si协同阻燃剂,含硅基团的接枝使得协同阻燃剂的相容性得以提升因此其表干时间较短,力学性能也有所提升。
64.测试例2
65.对对照例及实施例所制备的密封胶进行阻燃测试,包括氧指数、垂直燃烧测试,氧指数测试方法参考gb/t 2406.2-2009《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2部分:室温试验》中的方法进行测试,试样尺寸为80mm
×
10mm
×
4mm;垂直燃烧测试参考ul94-2009标准执行,试样尺寸为125mm
×
13mm
×
3mm。具体测试结果见表2.
66.表2阻燃密封胶的阻燃性能测试结果表
67.实验方案氧指数/%垂直燃烧等级对照例138v1
实施例145v0实施例236v1实施例335v1
68.根据阻燃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的阻燃密封胶阻燃效果表现最好,这是因为协同阻燃剂的相容性越好,与聚有机硅氧烷基体接触越多,在硅酮密封胶燃烧时,受热面积越大,更容易受热分解产生水蒸气和阻隔性产物,硅酮密封胶分解形成的致密层更加致密,更有利于隔热,从而阻隔氧气入侵。受热燃烧时,酸源释放出无机酸作为脱水剂,与含有多羟基的炭源发生酯化、交联、芳基化及炭化反应,此过程中形成的熔融态物质在气源产生的不燃性气体的作用下发泡、膨胀、形成致密多孔的泡沫状炭层。膨胀所形成的炭层使热难于穿透凝聚相,并阻止氧从周围介质扩散到正在降解的塑料中,以及阻止降解生成的气态或液态可燃物逸出材料表面。使聚合物燃烧过程由于没有足够的燃料和氧气维持而终止,从而达到阻燃目的。
69.测试例3
70.对对照例及实施例所制备的阻燃密封胶进行防水性的测试,分别在直径φ5.2mm、厚度δ3mm的纸质模具中挤出胶,室温下自然固化24h后待用。将各组各取三个平行试样在去离子水中进行室温浸泡试验,将固化胶样在105℃烘干1h后,称得干重m1。浸泡24h后用干布擦干称得湿重m2。按吸水率(

):δ=(m2-m1)/m1×
1000计算得出吸水率结果,具体结果见表3。
71.表3阻燃密封胶防水测试结果表
72.实验方案吸水率/

对照例12.4实施例11.1实施例23.5实施例34.6
73.从吸水性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的阻燃密封胶吸水率最低,而对照例1和实施例2,3则吸水率较高,这是由于对照例1中所使用的b-n协同阻燃剂与聚硅氧烷的相容性较差,导致密封胶中的微小孔洞较多,虽然硅酮密封胶本身不吸水但是这些微小孔洞则能够容纳一些水分子,因而导致吸水率较高,而实施例2、3中所使用的有机硼阻燃剂由于为颗粒物相容性也较差,而有机硅阻燃剂中由于存在苯基这种刚性基团因而相容性也存在阻碍,而实施例1中含硅基团的接枝使得阻燃剂中存在大量疏水的甲基,其疏水性能够给密封胶带来良好的防水性能,这对于密封胶性能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含硅基团的接枝也使得协同阻燃剂的相容性得以提升,在制备密封胶时良好的相容性能够极大地减少内部结构中微小空洞的形成,因此保证密封胶具备良好的防水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