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根穿刺型防水涂料、制备及施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89076发布日期:2023-05-17 14:38阅读:64来源:国知局
耐根穿刺型防水涂料、制备及施工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根穿刺型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常用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本身呈黏稠胶状,粘结力极强,直接刮抹施工很困难,大多情况下需要采用加热熔融的办法,通过配套加热设备加热到一定温度(100℃以上)后使材料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再进行刮涂施工。造成其工作效率低,能耗高;另外,部分产品烟气大,使其排放量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且由于加热不均易出现防水涂料刮涂不均,使得防水失败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根穿刺型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3、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根穿刺型防水涂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材料:沥青80~100份,羟丁胶5~10份、eva树脂4~8份,柠檬烯2~5份,硅烷偶联剂改性表面二氧化硅填料1~5份,及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1~3份,及防穿刺基料,其中,所述防穿刺基料包括0.01~0.05份抑制剂、0.5~2份的酸化碳纳米管以及3~10份的混合溶剂。

4、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根穿刺型防水涂料,由如下质量份数的材料组成:沥青80~100份,羟丁胶5~10份、eva树脂4~8份,柠檬烯2~5份,硅烷偶联剂改性表面二氧化硅填料1~5份,及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1~3份,及防穿刺基料,其中,所述防穿刺基料包括0.01~0.05份抑制剂、0.5~2份的酸化碳纳米管以及3~10份的混合溶剂。

5、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一种上述的耐根穿刺型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将沥青、羟丁胶、eva树脂、柠檬烯在130~150℃高速剪切0.5~1h;

7、s2,加入硅烷偶联剂改性表面二氧化硅填及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在110~120℃继续搅拌均匀,得到耐根穿刺型防水涂料;

8、s3,将步骤s2中的混合物降温到50~60℃,然后加入所述防穿刺基料均匀混合得到耐根穿刺型防水涂料。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0、其一、本发明通过各成分的复配,提高了涂料整体的非固化性(即粘结性和蠕变性),进一步的,还提高涂料整体与施工基底的反应结合能力,形成连续、永久的粘结效果,有效地提高了防渗;此外,本发明还可以显著提高涂料本身流动性,使其在低温条件下也能完成喷涂,避免了高温喷涂造成的高能耗和高污染,其工作温度可低于50℃。

11、其二、本发明通过将碳纳米管酸化处理,一方面有助于分散,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形成官能化基团,使抑制剂可以吸附于碳纳米管上缓慢释放,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耐根穿刺型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材料:沥青80~100份,羟丁胶5~10份、eva树脂4~8份,柠檬烯2~5份,硅烷偶联剂改性表面二氧化硅填料1~5份,及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1~3份,及防穿刺基料,其中,所述防穿刺基料包括0.01~0.05份抑制剂、0.5~2份的酸化碳纳米管以及3~10份的混合溶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根穿刺型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剂为n,n-二乙基-2-(1-萘氧基)丙酰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根穿刺型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剂为以1:13比例的纤维素和水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根穿刺型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碳纳米管中羧基占碳纳米管粉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5%,所述羟基占碳纳米管粉末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为5-15%。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耐根穿刺型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一种耐根穿刺型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数的材料组成:沥青80~100份,羟丁胶5~10份、eva树脂4~8份,柠檬烯2~5份,硅烷偶联剂改性表面二氧化硅填料1~5份,及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1~3份,及防穿刺基料,其中,所述防穿刺基料包括0.01~0.05份抑制剂、0.5~2份的酸化碳纳米管以及3~10份的混合溶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根穿刺型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剂为n,n-二乙基-2-(1-萘氧基)丙酰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根穿刺型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剂为以1:13比例的纤维素和水的混合物4。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根穿刺型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碳纳米管中羧基占碳纳米管粉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5%,所述羟基占碳纳米管粉末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为5-15%。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根穿刺型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涂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材料:沥青80~100份,羟丁胶5~10份、EVA树脂4~8份,柠檬烯2~5份,硅烷偶联剂改性表面二氧化硅填料1~5份,及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1~3份,及防穿刺基料,其中,所述防穿刺基料包括0.01~0.05份抑制剂、0.5~2份的酸化碳纳米管以及3~10份的混合溶剂。本发明通过将碳纳米管酸化处理,一方面有助于分散,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形成官能化基团,使抑制剂可以吸附于碳纳米管上缓慢释放,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丁培祥,陈清清,王友顺,李德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中意铁科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