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发热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85144发布日期:2023-11-18 02:45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发热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自发热料制造,具体涉及一种自发热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日常生活中,人们离不开对各种能源的应用,比如风能、太阳能、煤炭等,各种不同能源的通过不同的物理化学反应转变成热能,供人们使用。 除此以外,物质的发酵、金属的氧化等过程也会缓慢释放出热量。通过催化剂的作用,金属氧化反应的速度加快,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这就是自发热反应。

2、现有的自发热产品主要是利用透气膜来控制温度,温度合适的透气膜透气、透湿量比较小,水蒸气无法大量透出,对皮肤进行湿敷,应用范围较小;若要产生大量蒸汽,就需要增加透气膜的透气、透湿量,这会导致自发热产品温度过高,造成烫伤。目前市面上温度合适的产品,蒸汽量均比较小,这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非但起不到为皮肤补充水分的作用,反而可能因为长时间热敷,加剧皮肤表面干燥、缺水的状态。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自发热产品,使其在40℃左右的温度下,产生比较大的蒸汽,缓解皮肤干燥和疲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发热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自发热料及产品要依靠透气膜控制温度而导致的不能产生大量水蒸气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发热料,所述自发热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铁粉30-70%、催化剂5-30%、水20-45%和控温物质0.1-10%,其中,所述控温物质至少包括温感相变材料;

4、还包括有包裹所述自发热料的透气膜,所述透气膜的透湿量≥1000g/(m2•24h)。

5、进一步地,所述温感相变材料为改性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合物或改性n,n二乙基丙烯酰胺。

6、进一步地,所述控温物质还包括多糖类、羧纤维素衍生物和淀粉类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7、进一步地,所述多糖类、羧纤维素衍生物和淀粉类物质的混合比例范围为(1.2-1.8):(0.7-1.3):(0.5-1.1),所述多糖类和温感相变材料的混合比例范围为(1.7-2.3):(1-1.5)。

8、进一步地,所述多糖类、羧纤维素衍生物和淀粉类物质的混合比例为1.5:1:0.8,所述多糖类和温感相变材料的混合比例为2:1.2。

9、进一步地,所述多糖类为黄原胶或阿拉伯胶。

10、进一步地,所述羧纤维素衍生物为羧甲基纤维素。

11、进一步地,所述淀粉类物质为糊精。

12、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至少包括活性炭、氯化钠、蛭石和吸水性物质。

13、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发热料制备方法,步骤为:

14、s1:将催化剂和水混合,混合速度10-50转/分钟,混合时间2-50分钟;

15、s2:预处理铁粉和控温物质,两者混合,混合速度5-50转/分钟,混合时间2-50分钟;

16、s3:将s1和s2中两种物质混合,混合速度10-50转/分钟,混合时间2-20分钟。

17、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8、本发明的自发热产品发热温度适中,利用控温物质,将产品的有效发热温度控制在40℃左右,可以在人体适宜的温度下,产生比较大的蒸汽,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和体验感。该发明中的控温物质,可以有效控制发热料的发热温度,摆脱了透气膜这个单一因素对自发热产品发热性能的影响,由透气膜和发热料共同控制自发热产品发热性能,扩大了生产中透气膜的透气、透湿量可选择范围,避免为了追求蒸汽量的增加而选择透气、透湿量较大的透气膜,导致产品温度过高,灼伤使用者皮肤、造成低温烫伤的问题,增加了使用安全性和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发热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热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铁粉30-70%、催化剂5-30%、水20-45%和控温物质0.1-10%,其中,所述控温物质至少包括温感相变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感相变材料为改性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合物或改性n,n二乙基丙烯酰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物质还包括多糖类、羧纤维素衍生物和淀粉类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发热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糖类、羧纤维素衍生物和淀粉类物质的混合比例范围为(1.2-1.8):(0.7-1.3):(0.5-1.1),所述多糖类和温感相变材料的混合比例范围为(1.7-2.3):(1-1.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发热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糖类、羧纤维素衍生物和淀粉类物质的混合比例为1.5:1:0.8,所述多糖类和温感相变材料的混合比例为2:1.2。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发热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糖类为黄原胶或阿拉伯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发热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羧纤维素衍生物为羧甲基纤维素。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发热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类物质为糊精。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至少包括活性炭、氯化钠、蛭石和吸水性物质。

10.一种自发热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包括以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发热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自发热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中,自发热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铁粉30‑70%、催化剂5‑30%、水20‑45%和控温物质0.1‑10%,其中,控温物质至少包括温感相变材料;还包括有包裹所述自发热料的透气膜,所述透气膜的透湿量≥1000g/(m<supgt;2</supgt;•24h)。本发明中的控温物质,可以有效控制发热料的发热温度,摆脱了透气膜这个单一因素对自发热料及产品发热性能的影响,由透气膜和发热料共同控制发热温度,扩大了生产中透气膜的透气、透湿量可选择范围,避免为了追求蒸汽量的增加而选择透气、透湿量较大的透气膜,从而导致自发热产品温度过高,灼伤使用者的问题。在人体适宜的温度下,产生比较大的蒸汽,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和体验感。

技术研发人员:田丽爽,王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富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