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式明胶的浸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7602发布日期:2023-10-06 14:2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式明胶的浸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明胶生产,尤其是一种气动式明胶的浸酸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明胶生产过程中,为了在较低温度下抽提出明胶来,在制胶工艺上用酸来除去骨头中矿物质,主要是磷酸钙、碳酸钙 和其它盐类而游离出胶原,这一过程称为浸酸。浸酸是一个缓慢渗透和扩散过程,所用的时间比较长,而且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反应时,带有酸性的磷酸二氢钙就会与骨头中的磷酸三钙作用 生成不溶于水的磷酸氢钙,磷酸氢钙会沉积在骨素的表面,能够堵塞骨素细孔而延缓浸酸的过程,增加了反应时间,降低了反应效率,如何解决明胶生产过程中反应时间长以及反应效率低下的问题,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2、鉴于上述原因,现有的明胶浸酸装置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动式明胶的浸酸装置,通过向壳体内注入气体带动物料翻滚,使物料的分解更加彻底,极大的减少了物料的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方便,使用安全,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动式明胶的浸酸装置,是由:壳体、支脚、吊板、吊耳、进水管、进酸管、排放管、进气管、固定管、排气管、吊链、吊环、物料网构成;壳体为上端敞开的空腔长方体结构,壳体下表面对称设置两对支脚,壳体左侧端面上部两侧分别设置进水管、进酸管,壳体右侧端面下端中部设置排放管,壳体内的左右两侧上部分别设置进气管和固定管,进气管的一端露出壳体,进气管和固定管的下方均匀分布u形的排气管,排气管的一对垂直管分别设置于进气管、固定管的外周下表面,排气管的水平管位于壳体内的底部,排气管与进气管、固定管相通,排气管的水平管外周上表面均匀分布排气孔,壳体的上端设置吊板,吊板的上表面对称设置一对吊耳,吊板的下表面对称设置两对吊链,吊链的下端设置吊环,吊板的下方设置物料网,物料网的挂钩与吊环对应挂合,进水管、进酸管和排放管上均设置阀门。

3、所述壳体材质为高分子聚乙烯。

4、工作原理:将水和酸性液体分别通过进水管和进酸管,物料放入物料网内,使用吊机将带有物料的吊板放入壳体内的底部,风机将气体输送至进气管内,气体经进气管流入排气管后经排气孔向上排出,壳体内的液体受力翻滚带动物料翻滚,使物料的分解更加充分,待分解完成以后,吊起吊板,当需要更换壳体内的液体,通过排放管向外排出。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向壳体内注入气体带动物料翻滚,使物料的分解更加彻底,极大的减少了物料的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方便,使用安全,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动式明胶的浸酸装置,是由:壳体(1)、支脚(2)、吊板(3)、吊耳(4)、进水管(5)、进酸管(5.1)、排放管(6)、进气管(7)、固定管(8)、排气管(9)、吊链(10)、吊环(11)、物料网(12)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为上端敞开的空腔长方体结构,壳体(1)下表面对称设置两对支脚(2),壳体(1)左侧端面上部两侧分别设置进水管(5)、进酸管(5.1),壳体(1)右侧端面下端中部设置排放管(6),壳体(1)内的左右两侧上部分别设置进气管(7)和固定管(8),进气管(7)的一端露出壳体(1),进气管(7)和固定管(8)的下方均匀分布u形的排气管(9),排气管(9)的一对垂直管分别设置于进气管(7)、固定管(8)的外周下表面,排气管(9)的水平管位于壳体(1)内的底部,排气管(9)与进气管(7)、固定管(8)相通,排气管(9)的水平管外周上表面均匀分布排气孔,壳体(1)的上端设置吊板(3),吊板(3)的上表面对称设置一对吊耳(4),吊板(3)的下表面对称设置两对吊链(10),吊链(10)的下端设置吊环(11),吊板(3)的下方设置物料网(12),物料网(12)的挂钩与吊环(11)对应挂合,进水管(5)、进酸管(5.1)和排放管(6)上均设置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式明胶的浸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材质为高分子聚乙烯。


技术总结
一种气动式明胶的浸酸装置,壳体下表面对称设置两对支脚,壳体左侧端面两侧分别设置进水管、进酸管,壳体右侧端面下端设置排放管,壳体内的左右两侧上部分别设置进气管和固定管,进气管和固定管的下方均匀分布U形的排气管,排气管与进气管、固定管相通,排气管的水平管外周上表面均匀分布排气孔,壳体的上端设置吊板,吊板的上表面对称设置一对吊耳,吊板的下表面对称设置两对吊链,吊链的下端设置吊环,吊板的下方设置物料网,物料网的挂钩与吊环对应挂合;通过向壳体内注入气体带动物料翻滚,使物料的分解更加彻底,极大的减少了物料的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方便,使用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凯利达(河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