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1738阅读:7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浇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水器,它由进出水管、主管体、球体、联结杆、旋转手柄、密封圈及联结螺母组成。
目前,园艺移动浇水普遍使用橡胶软管。当需大流量、低速水流时,使用尚便利;而当需浇远处花木,或冲洗花木道路上的脏物、出水要小流量高速水流时,则需使用者手捏压软管出口;当暂不用水时,则要将软管向后弯折180°,以暂时切断水流。这种方式既费时费力、流量流速又不易控制适当,且软管弯折处易破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方便控制水流,通过转动旋转手柄经联结杆带动球体旋转,即可使水流按需要的流量流速输出和切断,勿需捏压和弯折软管的浇水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进出水管、主管体、球体、联结螺母、联结杆、旋转手柄等联构而成,其特点是在出水管中设计有两个出水流道。主管体内置的球体上设有通道,该通道可通过旋转手柄的转动使之与出水管流道配合。当需大流量低速水流时,球体通道即旋到与大口流道配合的位置;当需小流量高速水流时,则使球体通道与喷嘴流道配合;暂不需用水时,则可将球体通道出水端旋到出水管两流道中间的位置,或使球体通道垂直于主管体。通过旋转控制球体通道与出水管流道的相对位置,还可微调水的流量流速。球体通道进水端可设计成渐缩型圆锥孔,以减少阻力。为保证出水管两流道进水端密封圈不脱落,两流道进水端周圈设有凹槽,密封圈嵌于其中。球体通道出水端的孔径需小于两流道进水端密封圈内沿间的最小距离D,这样才能防止两流道同时溢水,和使其处于两出水流道进水端中间位置时能切断水流。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因其在出水管中设计有大口流道和喷嘴流道,通过转动旋转手柄控制球体通道与两流道的相对位置,即可便利地获得浇水所需的流量流速和切断水流,勿需使用者捏压和弯折软管、方便省力、且软管不易破损。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如下


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俯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作如下详述见
图1图2,该浇水器由进水管(1)、出水管(7)、主管体(3)、球体(8)、联结杆(4)、旋转手柄(5)、不同规格的密封圈(2)(13)及联结螺母(6)组成。联结杆(4)的一端连接于球体顶部,另一端在主管体外与旋转手柄相连。进水管(1)、出水管(7)通过两联结螺母(6)与主管体(3)联构为一体。并在进出水管(1)(7)与球体(8)、与主管体(3)之间,及主管体(3)与联结杆(4)之间设置相应的密封圈(2),出水管(7)两流道(9)(10)进水端周圈凹槽中嵌置密封圈(13),以实现浇水器的密封。出水管设有两出水流道,一为大口流道(9)、另一为喷嘴流道(10),球体(8)上设有通道、且该通道进水端(12)可设计成渐缩型圆锥孔。通过旋转手柄(5)的转动控制球体通道出水端(11)与出水管流道(9)(10)的配合关系,即可实现控制流量流速及防止两流道同时溢水和切断的目的。为保证前述目的的实现,球体通道出水端(11)的孔径需小于出水管两流道(9)(10)进水端密封圈内沿间的最小距离D。
权利要求1.浇水器,由进水管(1)、出水管(7)、主管体(3)、球体(8)、联结杆(4)、旋转手柄(5)、密封圈(2)(13)及联结螺母(6)组成,其特征在于出水管(7)设有两个流道,其一为大口流道(9),其二为喷嘴流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水器,其特征在于出水管(7)两流道(9)(10)进水端周圈设有凹槽,密封圈(13)嵌于其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水器,用于园艺移动浇水。它由进水管(1)、出水管(7)、相应的密封圈(2)(13)、主管体(3)、球体(8)、联结螺母(6)及联结杆和旋转手柄组成。其特点是出水管(7)设计有一个大口流道(9)和一个喷嘴流道(10)。将浇水器进水管(1)连接于接有有压水源的软管,转动旋转手柄,经联结杆带动球体(8)旋转于相应位置,即可实现浇水所需大流量低流速和小流量高流速水流、及切断水流之功能,比直接用橡胶软管浇水省力、并易于获得合适的水流。
文档编号B05B1/18GK2130601SQ9222612
公开日1993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23日
发明者程兴德 申请人:程兴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