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漏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5071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漏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雾器,特别是防漏喷雾器,用于农药喷洒。
现有的喷雾器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使用时漏水,由于喷雾器是背在人背上操作,漏出的农药水浸湿操作者身体,造成有毒农药对人体危害。现有喷雾器的漏水问题是由其结构弊病造成的,其结构参见附图1,使用时,农药水常从吸筒上盖活塞杆出口A处漏出来,虽有改进技术,在吸筒内活塞杆上加装一个长喇叭状波纹管防水套,但由于防水套使用寿命极短,易与活塞杆摩擦而损坏,致使造成水受反击而冲出吸筒盖,因此加防水套也不能解决此漏水问题,且它对活塞杆要求高,光滑,配合紧密;此外,另一处漏水是在气室下端紧固联接口B处,且因常需拧紧防漏水而易造成人力强行扭坏。除漏水问题外,现有喷雾器的另一个弊病是吸筒不伸到贮液桶底,吸筒下端经软管联接至置于桶底的滤网,活塞的下限位为吸筒下端C处,离桶底仍有一段距离,因此吸筒下方桶底部分的农药水难以抽上,对桶的容积利用不充分而留有残液。为使强行抽上这部分水,常常强力迅猛抽取,又加剧了吸筒损坏,且使漏水更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结构、解决上述弊病,提供一种不漏水且能充分利用贮液桶容积的喷雾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防漏喷雾器,它主要由贮液桶安装吸筒、气室、摇柄、喷头、滤网构成,吸筒装于贮液桶内,吸筒底端联接滤网,吸筒、气室、喷头经连接管联结连通,吸筒与气室之间,滤网与吸筒之间分别装有单向逆止阀,气室装于贮液桶内,气室与喷头的连接管穿过贮液桶顶部与外部的喷头联接,吸筒底直伸至贮液桶底部位,活塞下限位接近桶底,吸筒侧壁上开有泄流孔,其位置在活塞与顶盖之间,距活塞上限位一段距离;吸筒在贮液桶内有三个安装支点,分别位于贮液桶的顶盖、侧壁、底部。


如下图1是现有技术喷雾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漏喷雾器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结合具体实施例参见附图进一步说明如下。
一种防漏喷雾器,主要由贮液桶5、安装吸筒2、气室4、摇柄1、喷头9、滤网13构成,吸筒2、气室4均装于贮液桶5内,吸筒2经连接管11与气室4联结连通。气室4经连接管6以及喷头管8与喷头9联结连通,气室4与喷头9的连接管6穿过贮液桶5顶盖上的孔7与桶外部的喷头9联接,在吸筒2与气室4之间、滤网13与吸筒2之间分别装有单向逆止阀10及14,安装在贮液桶5的摇柄1,通过拉杆17与活塞杆19联结,摇动摇柄1即可带动活塞15,使吸筒2工作,使用喷雾器,吸筒2在其顶盖3处及吸筒中部16处各有一个安装支点,安装支撑于贮液桶5上,吸筒底直伸至贮液桶5底部位,活塞15的下限位接近贮液桶5底,吸筒2底端联结滤网13,滤网13借脚爪12与贮液桶5接触支撑,构成吸筒2与贮液桶5的第三个安装支点,吸筒2侧壁上开有泄流孔18,泄流孔18可为圆孔、方孔或长条形孔。其位置在活塞15与顶盖3之间,距活塞上限位D一段距离,在此段距离中,吸筒2内形成的水柱对活塞抽吸时起到密封活塞作用,此段水柱与泄流孔18共同防止了吸筒2从顶盖3漏水到贮液桶5外,而气室4紧固联结处,即使有漏水,因气室4已装于贮液桶5之内,而不会漏到桶外,从而彻底解决了喷雾器漏水的问题,同时,由于吸筒2加长,直伸到贮液桶底,因此贮液桶底部的农药水也很容易抽吸上来,而不留残液,并且经常受力的吸筒2由于有3个支点安装于贮液桶上,安装牢固而不易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彻底防止农药漏水危害人体,使用时不留残液,充分利用贮液桶容量,安装牢固,不易损坏,延长了工作寿命,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防漏喷雾器,主要由贮液桶安装吸筒、气室、摇柄、滤网、喷头构成。吸筒装于贮液桶内,吸筒底端联接滤网,吸筒、气室、喷头经连接管联接连通,吸筒与气室之间,滤网与吸筒之间分别装有单向逆止阀,其特征在于(1)、气室装于贮液桶内;(2)、气室与喷头的连接管穿过贮液桶顶部与外部的喷头联接;(3)、吸筒底直伸至贮液桶底部位,活塞下限位接近桶底,吸筒侧壁上开有泄流孔,其位置在活塞与顶盖之间,距活塞上限位一段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其吸筒在贮液桶内有三个安装支点,分别位于贮液桶的顶盖、侧壁、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其吸筒上的泄流孔可为圆孔、方孔或长条形孔。
专利摘要一种防漏喷雾器,主要由贮液桶安装吸筒、气室、摇柄、滤网、喷头构成,吸筒、气室、喷头经连接管联结连通,利用装在贮液桶上的摇柄带动吸筒使喷雾器工作,其气室、吸筒均装于贮液桶内,且吸筒有三个不同方向的安装支点,牢固地支撑于贮液桶内,吸筒侧壁上开有泄流孔,其位置在活塞与顶盖之间,距活塞上限位一段距离。其优点在于它彻底防止农药漏水,危害人体,使用时不留残液,充分利用贮液桶容量,安装牢固,不易损坏,延长了工作寿命,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05B9/08GK2391694SQ9924960
公开日2000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28日
发明者田志钢 申请人:田志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