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2937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衣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衣架,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借由汽车座椅顶端的头靠加以安装定位的车用衣架。
一般汽车内并未配置供吊挂衣服的衣架,因此对常有此需求的使用者而言,通常会在车内预先放置一般家用的衣架,以便需要吊挂衣服时可随时取用,而使用时可将衣架钩挂在车顶靠窗位置所设置供乘客执握的握把上,或其他可供衣架钩挂的位置,该使用方式虽然可解决吊挂衣服的需求,但是汽车在行驶、转弯期间,处于钩挂状态的衣架及衣物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摇晃甚至掉落,且将衣服吊置在车窗旁边缺乏隐蔽性,也比较碍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固且隐蔽的车用衣架。
本实用新型的车用衣架包含有一撑张本体与两连接体,其中该撑张本体具有一弧形延伸以供撑抵衣物的撑张部,并在撑张部底部往下间隔延设一对撑杆。该两连接体都以一端与前述撑张本体的撑杆底端枢设连接,另一端往前延伸适当距离并设有一上下走向的中空套管。
借上述构件的组合,该车用衣架在装设使用时,可借两连接体的二中空套管受汽车座椅顶端处头靠底部所预设的一对插杆穿插而装设定位,使整体车用衣架稳固定位而无摇晃、掉落的疑虑,加上车用衣架位于座椅后方,而能具有较佳的隐蔽性。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车用衣架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车用衣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车用衣架配合头靠插杆安装定位的组合使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车用衣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车用衣架中枢板与撑杆对应插装部位的组合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实施例车用衣架配合头靠插杆安装定位的组合使用示意图。

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用衣架包括有一撑张本体1和两连接体2。
撑张本体1具有一横向弧形延伸成为中间高两边低的撑张部11及垂直地往下间隔延设于该撑张部11底部的一对撑杆12。该撑张部11具有一位于顶缘处以供撑抵衣物的上杆段111,该上杆段111两端外部各套覆有一可防止衣物滑动的软质管垫112后,再令上杆段111两末端具预定间隔相向回弯成为二水平对应的下杆段113。该二撑杆12、由上述撑张部11的二下杆段113末端往下垂直弯设所产生,且各撑杆12末端设有一螺纹段121。
两连接体2都具有一由上往下形成弧曲状的弯曲杆21,该弯曲杆21上端借预设一螺纹段211而螺接于一中央开设有贯穿螺孔221的螺接座22底部,而该螺接座22的螺孔221上端与前述撑杆12下端的螺纹段121对应螺接。此外,弯曲杆21往下弧曲的末端大致弯抵至呈水平状态,并固设有一中空套管23,使该中空套管23具有一上下走向的贯穿状插孔231。
借上述构件的组成,当二连接体2以其弯曲杆21上端的螺接座22枢设螺接于撑张本体1的二撑杆12底端时,二连接体2可作适当枢转,借此调整二连接体2下端二中空套管23的间距。而整体车用衣架的装组使用,可如图2中所示,配合安装在一般汽车座椅(图未示)顶端所安装的头靠51底部处,其安装情形是借头靠51底部设有往下插抵入汽车椅座顶端内部的二插杆52,而在二插杆52插装入汽车座椅以前,先穿经二连接体2的二中空套管23的插孔231,如此整体车用衣架就可借二中空套管23套抵定位在头靠51下端的二插杆52上,当然在套抵时须使撑张本体1位于汽车座椅后方(也就是头靠51后方),才不致影响乘坐者头部的躺靠。实际上,当不想以车用衣架吊挂衣物时,为方便下次使用,可将撑张本体1拆离二连接体2并取离,而留下二连接体2套设在头靠51的二插杆52上,且可将二连接体2枢转贴抵收合于头靠51背面,如此当欲再次使用时,便无须拆离头靠51及套装定位二连接体2。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车用衣架的二连接体2可枢转调整地结合于撑张本体1的二撑杆12底端,以调整二连接体2下端二中空套管23间距的作用,是由于不同车型的头靠51的二插杆52的间隔往往略有差异,借二中空套管23间距可作调整,便能适合装配于各种不同车型的座椅的头靠上。归纳上述本实施例的实施,由于整体车用衣架可借由汽车座椅顶端处头靠的插杆加以安装定位,使车用衣架稳固定位而无摇晃、掉落的缺点,加上安装时车用衣架是位在座椅后方,而能具有较佳的隐蔽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得车用衣架如图3及图4所示,其包括有一撑张本体3和两连接体4。
撑张本体3同样具有一横向弧形延伸的撑张部31及垂直地往下间隔延设于该撑张部31底部的一对撑杆32。该撑张部31具有一位于顶缘处以供撑抵衣物的上杆段311,上杆段311两末端具预定间隔相向回弯形成二水平对应的下杆段312。而该二撑杆32,同样由上述撑张部31的二下杆段312末端往下垂直弯设所产生,但是二撑杆32都在近底端处外部对应侧凸设有一对卡块321,并在二撑杆32间套设有一标示板33,套设时借标示板33两端都设有一略呈管状的圈套部331,并在二圈套部331相向侧各开设有一纵向开沟332,而能以扣合的方式对应套设于二撑杆32外部而限位,使用时可在标示板33上预设商品的相关标示。
两连接体4都具有一片状的枢板41,该枢板41一端具有贯穿的贯孔411,贯孔411上端内壁环设有由多数个齿状体所构成的一第一环齿部412,枢板41另端成型预设有一中空套管42,使该中空套管42具有一上下走向的插孔421,此外,枢板41在其贯孔411内容装有一第一衬套43,而该中空套管42内容装有一第二衬套44。
该第一衬套43的顶缘具有一直径略大而能架抵限位于前述枢板41的贯孔411顶端的凸缘430,并借上端外壁环设有由多数个齿状体所构成的第二环齿部431,而借该第二环齿部431与上述枢板41的第一环齿部412相啮合定位,使第一衬套43可相对调整角度地插装定位在枢板41的贯孔411内。此外,该第一衬套43中央设有一开口朝上、底部呈封闭状的槽穴432,并在槽穴432顶缘对应侧开设有一对卡槽433,整体第一衬套43可供前述撑杆32下端插装于其槽穴432的同时,使撑杆32的二卡块321对应卡抵于槽穴432顶缘的二卡槽433而定位。该第二衬套44,其顶缘具有一直径略大而能架抵限位在插孔421顶端的凸缘441,并借中央设有一穿孔442,使整体第二衬套44可如图5所示,供头靠53的插杆54插装,在此一情况下,中空套管42的插孔421孔径大于头靠53的插杆54直径,且第二衬套44的外径与内径(也就是穿孔441的孔径),分别对应于中空套管42的插孔421孔径与插杆54直径,也就是说第二衬套44的厚度恰填补插杆54与插孔421因直径不同所余留的间隙,此一设计是考量不同车型的头靠53的插杆54直径可能略有差异,可借由配置具有不同穿孔442孔径的第二衬套44,而使连接体4的中空套管42供穿插的孔径能较确实地对应不同直径的插杆54。
借上述构件的组成,整体车用衣架同样可借由汽车座椅顶端处头靠53的插杆54穿插过二连接体4的中空套管42内所容装的第二衬套44而加以安装定位,车用衣架稳固定位而无摇晃、掉落的疑虑,并能具有较佳的隐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能提供一种种车用衣架,借其可配合座椅顶端头靠的插杆加以安装定位,使其稳固定位而无摇晃、掉落的疑虑,并能具甚佳的隐蔽性,所以的确非常实用与进步。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衣架,其包含有一撑张本体与两连接体,其特征在于该撑张本体具有一横向弧形延伸以供撑抵衣物的撑张部,该撑张部底部往下间隔延设一对撑杆;该两连接体分别以一端和前述撑张本体的二撑杆底端枢设连接,且该二连接体另端都往前延伸适当距离并设有一上下走向的中空套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衣架,其特征在于该撑张本体,其撑张部具有一弧状延设于顶缘处以供撑抵衣物的上杆段,该上杆段两末端具预定间隔相向回弯形成二下杆段,二下杆段末端下弯延设成为前述二撑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衣架,其特征在于该撑张部的二下杆段呈水平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衣架,其特征在于该撑张部的上杆段两端外部各套覆有一管垫。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衣架,其特征在于该撑张部的二撑杆末端都设有一螺纹段;该各连接体,都具有一呈由上往下弧曲的弯曲杆,该弯曲杆上端螺接有一螺接座,前述中空套管便固设在该弯曲杆下端,且该螺接座上端可与前述撑杆的螺纹段对应螺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衣架,其特征在于该各连接体都具有一枢板,该枢板一端具有一贯孔,该贯孔可供前述撑杆底端插装其内,而前述中空套管便设于该枢板另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衣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体在枢板的贯孔内先容装有一第一衬套后,再供前述撑杆底端插装于该第一衬套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衣架,其特征在于该二撑杆都在下端对应侧凸设有一对卡块;该枢板的贯孔上端内壁设有一第一环齿部;该第一衬套的上端外壁设有一第二环齿部,借该第二环齿部与上述枢板的第一环齿部相啮合定位,且第一衬套在中央开设有一开口朝上、底部呈封闭状而可供前述撑杆下端插装其内的槽穴,并在该槽穴顶缘对应侧开设有一对卡槽,且撑杆的二卡块是对应卡抵于槽穴的二卡槽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衣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体在中空套管内容装有一第二衬套,该第二衬套中央设有一穿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衣架,其特征在于该撑张本体的二撑杆间装设有一标示板,该标示板借两端所预设的二圈套部套设于二撑杆外部。
专利摘要一种车用衣架,其包含有一撑张本体与两连接体,该撑张本体具有一可供撑抵衣物的撑张部,并在撑张部底部往下间隔延设一对撑杆。该二连接体,都以一端与前述撑张本体的撑杆底端枢设连接,另一端往前延伸适当距离并设有一上下走向的中空套管。该车用衣架装设使用时,可借二连接体的二中空套管受汽车座椅顶端处头靠底部所预设的一对插杆穿插而装设定位,使车用衣架不会摇晃、掉落,加上车用衣架位于座椅后方,而能具有很好的隐蔽性。
文档编号B60R7/00GK2454200SQ0025516
公开日2001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0日
发明者江金福 申请人:晨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