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车用无螺栓整体吊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688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机车用无螺栓整体吊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承吊和调节电机车导线的无螺栓整体吊弦。
现有的电机车用吊弦,采用的是有螺栓结构的,这就是说它是用螺栓来连接吊弦的各个部件,用螺栓来调节导线与轨道之间的距离。然而用螺栓来调节导线与轨道之间的距离,不安全,使用操作较繁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无螺栓结构的电机车用无螺栓整体吊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它有承力索无螺栓线夹、吊弦调节块、夹持装置三部分组成,它们间是通过吊弦线连接,其中的承力索无螺栓线夹内夹有一根承力索,吊弦调节块的上端与吊弦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吊弦调节块的下端的端面上有二个孔,吊弦线的另一端通过此孔,通过该二孔的吊弦线的这一端的端头上连接一个,吊弦接头是活动套在无螺栓线夹的环内,夹持装置由滑接线和无螺栓线夹组成。
上述中的吊弦调节块在结构设计上使吊弦线承受一对力偶矩的作用,并且这对力偶矩随吊弦线上的负载的增大而增大,靠这对力偶矩锁定住吊弦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改变了传统螺栓结构形式,采用无螺栓结构,可有效的保证产品的工作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简化操作过程,使用极其方便,也避免了由振动或螺丝松动而引发的各种事故,产品的安全性能可大大提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
图1的侧示图。图中的1是承力索、2是承力索无螺栓线夹、3是滑轮、4是吊弦调节块、5是吊弦线、6是吊弦接头、7是无螺栓线夹、8是滑接线、9和10及11均是孔、12是夹持装置。
以下结合附图结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承力索1与滑接线间距离的过程电机车上的导线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调节承力索1与滑接线8间的垂直距离,以确保机车的正常供电,使机车安全运行,孔10的上方为吊弦线5的双股区,孔11的下方为吊弦线5的单股区,如要增加承力索1到滑接线8的距离h,则将对股区的吊弦线5从孔10向右推送2h的长度,从孔11向左收紧吊弦线5即可,反之则减少。不管增加还是减少距离,推送的吊弦线5长度都为实际调整的二倍。
权利要求1.电机车用无螺栓整体吊弦,其特征是它有承力索无螺栓线夹(2)、吊弦调节块(4)、夹持装置(12)三部分组成,它们间是通过吊弦线(5)连接,其中的承力索无螺栓线夹(2)内夹有一根承力索(1),吊弦调节块(4)的上端与吊弦线(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吊弦调节块(4)的下端的端面上有二个孔(10)、(11),吊弦线(5)的另一端通过此孔,通过该二孔的吊弦线(5)的这一端的端头上连接一个吊弦接头(6),吊弦接头(6)是活动套在无螺栓线夹(7)的环内,夹持装置(12)由滑接线(8)和无螺栓线夹(7)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机车用无螺栓整体吊弦。它有承力索无螺栓线夹、吊弦调节块、夹持装置三部分,通过吊弦线连接,承力索无螺栓线夹内夹有一根承力索,吊弦调节块的上端与吊弦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吊弦调节块的下端的端面上有二个孔,吊弦线的另一端通过此孔,通过该二孔的吊弦线的这一端的端头上连接一个吊弦接头,吊弦接头是活动套在无螺栓线夹的环内,夹持装置由滑接线和无螺栓线夹组成。优点: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安全,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60M1/26GK2458187SQ0026709
公开日2001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6日
发明者樊启杰 申请人:樊启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