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制杆式模拟汽车碰撞吸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362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制杆式模拟汽车碰撞吸能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安全带、安全座椅和安全气囊以及汽车内饰物的模拟碰撞环境实验的节制杆式模拟汽车碰撞吸能器。
在汽车设计中,实车碰撞是检验车辆安全性能的重要手段,但实车碰撞实验费用很高,特别是对安全气囊、安全座椅、安全带等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和质量检验,由于需要真实的碰撞过程,其关键是必须能够模拟汽车碰撞中的吸能过程,以保证滑车上所测定的减速度波形与实车相应的加速度吻合,模拟实验才算成功。
现有技术中,汽车模拟碰撞吸能器主要有MTS公司用橡胶和气胎组成的弹性吸能垫,通过调节橡胶垫的厚度来调节其吸能过程该技术只能模拟半正弦波;SEATTLE SAFETY公司采用滑车切割缠绕成一定长度和高度的钢丝层来模拟实车的碰撞吸能过程,该技术调试复杂,不易精确控制;MGA公司采用针阀调控汽缸中气体压力,控制作用在滑车上的作用力,产生相应的减速度波形;HYGE公司和BSRS公司则采用计算机伺服系统控制气阀推动滑车产生类似于碰撞过程实车的减加速度波形,它采用以发射的方式,成本高,限制了这些产品在我国的推广。
国内主要是利用笛形阻尼孔缓冲滑车产生相应的减速度波形,该技术是在外筒上开一系列孔根据不同的波形,决定堵孔的数量,缺点是模拟难度大,精度低,设备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了一种根据不同的车型和碰撞速度,设计不同的变截面节制杆,使模拟滑车产生与实车相同的减加速度波形的节制杆式模拟汽车碰撞吸能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节制杆式模拟汽车碰撞吸能器,其特征是装有变截面节制杆的撞击活塞杆装在外筒内,变截面节制杆与底座相连,装在活塞顶部的节制环与变截面节制杆之间留有间隙。节制环与变截面节制杆之间留有的间隙是根据不同的车型和碰撞速度,设计不同的变截面节制杆而实现的,通过设计不同的变截面节制杆,达到模拟滑车产生与实车相同的减加速度波形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截面节制杆也可在等直径节制杆上设置变尺寸沟槽,同样也可改变节制环与节制杆之间的间隙面积,以控制液体的压力阻力。


图1为节制杆式模拟汽车碰撞吸能器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等直径节制杆上设置沟槽的结构图图中1、撞击活塞杆2、紧固件3、导向套4、7、10密封圈5、外筒6、排液孔8、节制环9、测压孔11、底座12进液口13、节制环14、沟槽A、高压腔B、过渡腔C、低压腔根据附图对实施例做进一步的描述,节制杆式模拟汽车碰撞吸能器是与模拟滑车配套使用的,用来模拟汽车碰撞的减加速度,使滑车产生与实车相同的减加速度波形,由外筒5、撞击活塞杆1、节制杆8等组成,撞击活塞杆1装在外筒5内,变截面节制杆8与底座11相连,并装在撞击活塞杆1内,头部装有密封圈7,外筒5的顶部装有用铜材制成的导向圈3和密封圈4,而后用紧固件2固定。根据试验要求设计出变截面节制杆1,因节制环13的直径是不变的所以改变节制杆的截面积即可改变节制环与节制杆之间的间隙面积,控制液体阻力,试验时,将撞击活塞杆1拉到指定位置,左端承受来自滑车的冲击,右端活塞端部挤压高压腔A空间内充满的液体经活塞中间的节制环与节制杆之间的间隙流入过渡腔B,再由液流孔流入低压腔C,多余液体从排液孔6排出。试验前,从进液阀12注入液体,调试过程中在测压孔9上安装压电传感器用来监视外筒5内的压力变化。
经节制杆式模拟汽车碰撞试验,从而在滑车上再现该实车的碰撞动力学过程,获取滑车模拟汽车的减加速度曲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模拟不同车型的碰撞减加速度波形,而且重复性很好,精度高;2)设计程序简单,易于操作。可靠性高,安全性好;3)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调试简单,易于维修保养;4)试验和设备成本低。
权利要求1.一种节制杆式模拟汽车碰撞吸能器,其特征是装有变截面节制杆(8)的撞击活塞杆(1)装在外筒(5)内,变截面节制杆(8)与底座(11)相连,装在活塞顶部的节制环(13)与变截面节制杆(8)之间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制杆式模拟汽车碰撞吸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截面节制杆(8)可在等直径节制杆上设置变尺寸沟槽(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汽车台车、安全带、安全座椅和安全气囊以及汽车内饰物的模拟碰撞环境实验,其特征是装有变截面节制杆的撞击活塞杆装在外筒内,变截面节制杆与底座相连,装在活塞顶部的节制环与变截面节制杆之间留有间隙,通过设计不同的变截面节制杆,达到模拟滑车产生与实车相同的减加速度波形。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模拟精度高,设计程序简单,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易于操作等优点。
文档编号B60K31/00GK2463226SQ0120181
公开日2001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8日
发明者杨臻, 李强, 薄玉成 申请人:华北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