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城市公交车乘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7272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城市公交车乘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内用于乘载乘客的交通工具,即一种改进型的市内公共汽车。
目前,城市内公共汽车是乘载乘客的主要交通工具,然而现在乘公共汽车存在许多不足的、不完善的地方1、虽然规定前门上、后门下,售票员也不停的督促遵守此规则,但实际上上下乘客时好多时候是一种拥挤状态,不要说后门只是下,经常是车上的人还未下,下边的便挤了上来,这样一来前门上人,后门也在上人,已购票的和刚上的便混在一起,这给售票员带来很大困难,在人群中穿去穿来的售票,还有漏票的可能;2、座位的设计安置不科学,不适合市内公共汽车的特点,现在座位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习惯设计安置两个一排,从前到后安装,中间过道站乘客。实际上这样设计有两点不足其一是每个靠背就占一定空间,整个座位的靠背在车内所占的空间比例是不少的;其二坐在里边位置的人要下车或其它人要坐进去,这都挤来挤去不方便;3、站立的乘客用的扶手在头顶用一绳吊着,摇来晃去不稳定。
本发明便能克服以上足多弊病,达到自然的前门上后门下;售票员在固定位置售票,不再穿行于人群中;根除漏票现象;有效载客量增大;站立的乘客自然的排列整齐,彻底消除现在乘车的混乱现象,而变得井然有序,对社会有着重大意义。本发明是这样实现其目的的第一、在后门增加设置一道单向门,这道门由透明塑料或有机玻璃构成,只能由车里向外推开,即只能由车上人下车,此门在外面没有拉手,关上时亦较严缝,下边想上车的人是无法打开的。第二、设置售票区,在车前约占整车1/3至1/4的空间设置一栏杆,售票员位置设置在栏杆门处,乘客购票后即进入后面就座或站立。第三、座位设计安置在车的周围,不设计成单个座位,而是连续一直线座位,这样与原来相比,整个靠背所占空间减少,而座位有效量增加,中间过道更宽,站人更多。第四、站立的人直接手持设在头顶的钢管作扶手,这样更稳定。钢管扶手根据各车型宽窄为三至五根即可,从车头一直延伸至车尾,离脚踏地面高度1.7米至1.8米即可。宜矮些以照顾多数乘客却又不影响高个的乘客,这样站立的乘客手持扶手自然站得很整齐,亦是能增加有效的载客量。还有另外一个社会意义能自然的、有效的防止车上的小偷作案,因为坐着的乘客全是面向站立的乘客,众目之下小偷也难下手。
这样的乘车系统用于现有车辆的改装和新车直接安装。


图1是整车顶视图(未画出站立乘客用扶手,即图3所示的扶手),其中1是车体外壳;2是驾驶员位置;3是售票区栏杆;4是乘客座位;5是后自动门;6是单向门;7是售票员位置。图2是单向门的放大示意图,其中1是车的后自动门;2是单向门,即是图1中的6。图3是设置固定在车顶供站立乘客使用的扶手。
权利要求
1.一种城市内用于乘载乘客的交通工具,即一种改进型的市内公共汽车系统。该系统在车的后门增设一道单向门,该门只能由车上往外推开,门外不设拉手,即在门外无法开门。该门由透明材料制成,可以是塑料或有机玻璃构成,两扇门的转轴里安装弹簧,推开下人后自动弹回关闭。
2.根据权利1所述系统,其特征是座位安置在车体的周围,不设单个座位,而设计成一直线连续座位。
3.根据权利1所述系统,另一特征是车内前边部分约占整车1/3至1/4空间设一道栏杆,栏杆门处设置售票员位置。
4.根据权利1所述系统,另一特征是车内站立乘客手持扶手直接由钢管构成安置在车顶,从车前一直延伸至车尾,钢管离脚踏地面1.7米至1.8米。根据各种车型宽窄安装三至五根钢管。
5.根据以上所述系统,此系统用于改装现有车辆及用于新车直接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内用于乘载乘客的交通工具,即一种改进型的市内公共汽车。目前,乘坐公共汽车有许多不足、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后门规定只下不上,实际上后门也不能有效制止上人,便造成已购票与未购票的混在一起,售票员得穿行于人丛中售票,亦有漏票的可能;车内座位设计不适合市内公交车的使用特点,座位及靠背占据车内较多空间,减少了有效载客量等。本发明是这样设计的第一、在后门增设一道单向门,只能由车上开门下人,门外无拉手无法打开门上车,这就保证了前上后下。第二、座位设计在车体周围一圈,与原来相比不但减少靠背所占体积,还能增加坐客量,这样中间站立位置更宽,亦增加有效载客量。第三、在车前部设售票区,设一售票员位置,乘客上车购票后即进入车后部就座或站立。
文档编号B60J5/10GK1491824SQ0311721
公开日2004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3日
发明者陈开明 申请人:陈开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