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726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カ驱动装置,其具备与内燃机驱动连结的第一轴、旋转电机、与第一轴配置在同轴上并与旋转电机及变速机构驱动连结的第二轴、设置成能够切换第一轴与第二轴之间的驱动カ的传递及切断的离合器、以及收纳第一轴、第二轴、旋转电机、离合器的壳体。
背景技术
已经公知有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装置作为混合动カ驱动装置,该混合动カ驱动装置具备与内燃机驱动连结的第一轴、旋转电机、与第一轴配置在同轴上并与旋转电机及变速机构驱动连结的第二轴、设置成能够切换第一轴与第二轴之间的驱动カ的传递及切断的离合器、以及收纳第一轴、第二轴、旋转电机、离合器的壳体。如该专利文献I的图I以及图2所示,该混合动カ驱动装置构成为,能够使离合器(分离离合器4)选择性地与 第一轴及第二轴驱动连结,其中,第一轴与内燃机(该专利文献I中的内燃机2 ;下同)驱动连结,第二轴(变速机输入轴7)与变速机构驱动连结,旋转电机(电动机5)以一体旋转的方式与第二轴驱动连结。这样的结构作为能够实现单马达并联式的混合动カ驱动装置的结构而广为人知。在该装置中,例如,能够在上述离合器的分离状态下,利用旋转电机的扭矩使车辆起步,在车速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在离合器的接合状态下利用内燃机以及旋转电机的扭矩来使车辆行驶。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5-112351号公报然而,在离合器进行驱动カ的传递以及切断的切换时,一般会历经该离合器所具有的多个摩擦片彼此滑动的状态,所以多个摩擦片会发热。为了良好地维持离合器的性能,希望有效地冷却发热的多个摩擦片。为此,作为其解决方案之一,例如考虑采用如下结构,即、在混合动カ驱动装置内利用以润滑、冷却等为目的而被装入的油将离合器的附近充满,并利用大量的油冷却离合器的多个摩擦片。在该情况下,从装置结构的简化等观点出发,优选地,对用于冷却上述多个摩擦片的油进行有效利用,并且还一井进行对混合动カ驱动装置通常所具备的轴承等的润滑。特别是为了实现要有效地冷却离合器而利用油将该离合器的附近充满的结构,优选设置离合器收纳部件。此时,优选地,为了相对于壳体等其他部件适当并且顺畅地支承该离合器收纳部件,还ー并进行对将该部件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等的支承机构的润滑。另外,在旋转电机输出扭矩时,该旋转电机会因所谓的铜损、铁损等的产生而发热。为了良好地維持旋转电机的性能,希望适当地冷却发热的旋转电机。然而,微小金属片等异物有可能会混入到被装入装置内的油,如果上述这样的异物附着于旋转电机,则有可能会对要求精密控制的旋转电机产生影响。因此,对于旋转电机的冷却,优选采用的是利用车辆行驶时的行驶风等的冷却构造(空冷构造)而不是利用被装入装置内的油的冷却构造(油冷构造)。进而,优选地,一般尽量缩短装置整体的轴向尺寸。
然而,在专利文献I中并未示出任何针对上述这些课题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因此,希望实现如下的混合动カ驱动装置,该混合动カ驱动装置能够分别适当地冷却离合器以 及旋转电机,井能够适当且顺畅地支承为了离合器的有效的冷却而设置的离合器收纳部件,还能够缩短装置整体的轴向尺寸。本发明所涉及的混合动カ驱动装置具备与内燃机驱动连结的第一轴、旋转电机、与上述第一轴配置在同轴上并与上述旋转电机及变速机构驱动连结的第二轴、设置成能够切換上述第一轴与上述第二轴之间的驱动カ的传递及切断的离合器、以及收纳上述第一轴、上述第二轴、上述旋转电机、上述离合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具备离合器外壳,该离合器外壳通过包围上述离合器的轴向两侧以及径向外侧而收纳上述离合器,并且与上述第二轴驱动连结,在其内部形成被油充满的油室,在上述离合器外壳的轴向一侧具备在径向及轴向上将上述离合器外壳支承为相对于上述壳体能够旋转的状态;以及使上述壳体与上述离合器外壳之间形成油密封状态的第一密封机构,上述旋转电机的转子固定于上述离合器外壳的外周部,上述壳体具有在上述离合器外壳的轴向一侧沿径向延伸的一侧支承壁部;以及从该ー侧支承壁部朝轴向另ー侧突出的筒状的第一轴向突出部,上述离合器外壳具有配置于上述离合器的轴向ー侧并沿径向延伸的一侧径向延伸部;以及从该ー侧径向延伸部朝轴向ー侧突出的筒状的第二轴向突出部,上述第二轴向突出部形成为在外径方面轴向另ー侧是大径部而轴向ー侧是小径部的阶梯形状,上述第一支承机构配置成与上述第二轴向突出部的小径部的外周面和上述第ー轴向突出部的内周面接触,上述第一密封机构配置成与上述第二轴向突出部的大径部的外周面和上述第一轴向突出部的内周面接触,并在轴向上与上述第一支承机构并列。根据上述的特征结构,形成于离合器外壳的内部的油室被油充满,所以能够有效地利用大量的油对收纳于离合器外壳内的离合器进行冷却。另外,利用配置成与第二轴向突出部的小径部的外周面和第一轴向突出部的内周面接触的第一支承机构,能够在径向及轴向上将离合器外壳支承为在轴向一侧相对于壳体能够旋转的状态。另外,适当地向作为离合器外壳的外部的轴向ー侧引导将离合器外壳内的油室充满的油,从而能够有效利用用于冷却离合器的油来对第一支承机构进行润滑。另外,利用配置成与第二轴向突出部的大径部的外周面和第一轴向突出部的内周面接触的第一密封机构,能够在比第一支承机构更靠近轴向另ー侧的位置使壳体与离合器外壳之间成为油密封状态。由此,能够抑制对第一支承机构进行润滑后的油到达在离合器外壳的外周部固定的旋转电机,所以能够将利用车辆行驶时的行驶风等的空冷构造作为旋转电机的冷却构造。因此,能够以抑制由异物等所产生的影响的状态适当地对旋转电机进行冷却。而且,旋转电机的转子固定于离合器外壳的外周部,所以与例如旋转电机和离合器外壳在轴向上并列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装置整体的轴向尺寸。因此,根据上述的特征结构,能够提供如下的混合动カ驱动装置,即、能够分别对离合器以及旋转电机进行适当的冷却,并且能够适当且顺畅地支承为了有效冷却离合器所设置的离合器外壳,还能够缩短装置整体的轴向尺寸。此处,上述一侧径向延伸部优选如下结构,S卩、形成为径向内侧端部比径向外侧端部更靠近轴向另ー侧的形状,上述第一支承机构以及上述第一密封机构的一方或者双方与上述一侧径向延伸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此外,在本申请中,对于两个部件的配置而言,在某个方向上“重叠”是指在该方向的配置中两个部件至少有一部分成为处于相同位置的部分。根据该结构,与例如一侧径向延伸部形成为沿径向延伸的平坦的板状、且第二轴向突出部从形成为该板状的一侧径向延伸部朝轴向ー侧突出的情况相比,能够将装置整体的轴向尺寸至少缩短第一密封机构与ー侧径向延伸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的量。另外,在第一密封机构以及第一支承机构的双方与一侧径向延伸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的情况下,能够进ー步缩短装置整体的轴向尺寸。另外,优选以下结构,即、在上述离合器外壳的轴向另ー侧还具备第二支承机构,该第二支承机构在径向以及轴向上将上述离合器外壳支承为相对于上述壳体能够旋转的状态;以及使上述壳体与上述离合器外壳之间成为油密封状态的第二密封机构,上述壳体·具有在上述离合器外壳的轴向另ー侧沿径向延伸的另ー侧支承壁部;以及从该另ー侧支承壁部朝轴向ー侧突出的筒状的第三轴向突出部,上述离合器外壳具有配置于上述离合器的轴向另ー侧并沿径向延伸的另ー侧径向延伸部;以及从该另ー侧径向延伸部朝轴向另ー侧突出的筒状的第四轴向突出部,上述第四轴向突出部形成为在其外径方面轴向ー侧是大径部而轴向另ー侧是小径部的阶梯形状,上述第二支承机构配置成与上述第四轴向突出部的小径部的外周面和上述第三轴向突出部的内周面接触,上述第二密封机构配置成与上述第四轴向突出部的大径部的外周面和上述第三轴向突出部的内周面接触,并且在轴向上与上述第二支承机构并列。根据该结构,利用配置成与第四轴向突出部的小径部的外周面和第三轴向突出部的内周面接触的第二支承机构,能够在径向以及轴向上将离合器外壳支承为在轴向另ー侧相对于壳体能够旋转的状态。另外,利用配置成与第四轴向突出部的大径部的外周面和第三轴向突出部的内周面接触的第二密封机构,能够在比第二支承机构更靠近轴向ー侧的位置使壳体与离合器外壳之间成为油密封状态。因此,能够抑制为了润滑第二支承机构而向该第二支承机构供给的油到达在离合器外壳的外周部固定的旋转电机。另外,上述另ー侧径向延伸部优选如下的结构,S卩、形成为径向内侧端部比径向外侧端部更靠近轴向ー侧的形状,上述第二支承机构以及上述第二密封机构的一方或者双方与上述另ー侧径向延伸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根据该结构,与例如另ー侧径向延伸部形成为沿径向延伸的平坦的板状、且第四轴向突出部从形成为该板状的另ー侧径向延伸部朝轴向另ー侧突出的情况相比,能够将装置整体的轴向尺寸至少缩短第二密封机构与另一侧径向延伸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的量。另夕卜,在第二密封机构以及第ニ支承机构的双方与另ー侧径向延伸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的情况下,能够进ー步缩短装置整体的轴向尺寸。另外,优选如下的结构,即、在上述离合器外壳的轴向另ー侧还具备在径向以及轴向上将上述离合器外壳支承为相对于上述壳体能够旋转的状态;以及使上述壳体与上述离合器外壳之间成为油密封状态的第二密封机构,上述壳体具有在上述离合器外壳的轴向另ー侧沿径向延伸的另ー侧支承壁部;以及从该另一侧支承壁部朝轴向ー侧突出的筒状的第三轴向突出部,上述离合器外壳具有配置于上述离合器的轴向另ー侧并沿径向延伸的另ー侧径向延伸部;以及从该另ー侧径向延伸部朝轴向另ー侧突出的筒状的第四轴向突出部,上述另ー侧径向延伸部具有设置有上述第四轴向突出部的第一圆板状部;相对于上述第一圆板状部偏向轴向另ー侧、且配置于径向外侧的第二圆板状部;以及形成为将上述第一圆板状部与上述第二圆板状部连结的阶梯圆筒部,上述第二支承机构配置成与上述第四轴向突出部的外周面和上述第三轴向突出部的内周面接触,上述第二密封机构配置成与上述第三轴向突出部的外周面和上述阶梯圆筒部的内周面接触,并且与上述第二支承机构在轴向上重叠。根据该结构,利用配置成与第四轴向突出部的外周面和第三轴向突出部的内周面接触的第二支承机构,能够在在径向以及轴向上将离合器外壳支承为在轴向另ー侧相对于壳体能够旋转的状态。另外,利用配置成与第三轴向突出部的外周面和阶梯圆筒部的内周面接触的第二密封机构,能够在比第二支承机构更靠近径向外侧的位置使壳体离合器与外壳之间成为油密封状态。因此,能够抑制为了润滑第二支承机构而向该第二支承机构供给的油到达在离合器外壳的外周部固定的旋转电机。
另外,在该结构中,第二密封机构以及第ニ支承机构双方与构成另一侧径向延伸部的一部分的阶梯圆筒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所以能够缩短装置整体的轴向尺寸。另外,优选以下的结构,S卩、上述离合器所具有的多个摩擦片配置成比上述第一密封机构以及上述第二密封机构更靠近径向外側。在形成为能够切換配置于同轴上的第一轴与第二轴之间的驱动カ的传递以及切断的离合器中,该离合器所具有的多个摩擦片构成为,一般在轴向上并列配置、且在轴向上滑动自如。根据该结构,利用在第一密封机构以及第ニ密封机构的径向外侧沿轴向扩展的空间,能够将多个摩擦片适当地配置于该空间。另外,优选如下的结构,即、上述离合器具有用于按压上述多个摩擦片的活塞,上述第二密封机构与上述活塞在轴向上重叠配置。根据该结构,将第二密封机构配置成在轴向上与收纳于离合器外壳的活塞重叠,由此能够将该第二密封机构配置成在轴向上与离合器外壳重叠。因此,能够进ー步缩短装置整体的轴向尺寸。另外,优选如下的结构,即、具备沿径向延伸成将上述第一轴和上述离合器的离合器盘毂连结的连结部件;以及第三支承机构和第四支承机构,该第三支承机构以及第四支承机构配置成分别与上述连结部件的轴向ー侧的面以及轴向另ー侧的面接触,并将上述连结部件与上述离合器外壳之间支承为能够相对旋转,上述连结部件构成为包括从上述第一轴朝径向外侧延伸的轴侧连结部;以及作为上述离合器盘毂的一部分而朝径向内侧延伸的毂侧连结部,上述毂侧连结部在相对于在上述轴侧连结部的径向外侧端部形成的切ロ槽从轴向一侧抵接的状态下与上述轴侧连结部连结,上述一侧径向延伸部具有形成为从其轴向另ー侧的面连续、且朝轴向ー侧后退的圆筒状的轴向后退面,利用上述轴向后退面在径向上对上述第三支承机构进行定位,上述第四支承机构配置成比上述第三支承机构更靠近径向外侧,并且利用上述轴侧连结部的径向外侧端在径向对上述第四支承机构进行定位。根据该结构,在轴侧连结部的切ロ槽部分,在利用轴侧连结部在轴向上从轴向另一侧对毂侧连结部进行支承的状态下,能够将轴侧连结部与毂侧连结部连结。此时,在从一般容易加工的轴状的部件亦即第一轴朝径向外侧延伸的轴侧连结部设置切ロ槽,从而能够比较容易且精度良好地形成这样的切ロ槽。另外,利用在一侧径向延伸部形成的轴向后退面能够在径向上对第三支承机构进行定位,并且利用轴侧连结部的径向外侧端能够在径向上对第四支承机构进行定位。进而,与例如将第三支承机构和第四支承机构配置成在轴侧连结部的轴向两侧沿轴向井列的情况等相比,能够缩短装置整体的轴向尺寸。另外,优选以下的结构,S卩、具备配置成比上述一侧支承壁部更靠近轴向ー侧并插装于上述第一轴与上述内燃机之间的减振装置,上述减振装置与从上述旋转电机的定子沿轴向突出的线圈头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 根据该结构,利用减振装置,能够使内燃机的输出 旋转的扭转振动衰减,并能够向第一轴传递该内燃机的输出旋转。另外,将这样的减振装置配置成与旋转电机的线圈头部在轴向上重叠,由此能够进ー步将装置整体的轴向尺寸缩短减振装置与旋转电机的线圈头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的量。


图I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动カ驱动装置的简要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动カ驱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动カ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动カ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I.第一实施方式參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混合动カ驱动装置I是使用内燃机E以及旋转电机MG的一方或者双方作为车辆的驱动カ源的混合动カ车辆用的驱动装置。该混合动カ驱动装置I构成为单马达并联式的混合动カ驱动装置。如图I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动カ驱动装置I具备与内燃机E驱动连结的输入轴I ;旋转电机MG ;与该旋转电机MG和变速机构TM驱动连结的中间轴M ;设置成能够切换输入轴I与中间轴M之间的驱动カ的传递及切断的离合器CL ;以及收纳输入轴I、中间轴M、和离合器CL等的壳体2。在这样的结构中,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动カ驱动装置
I的特征在于,具备以在其内部充满油的状态收纳离合器CL的离合器外壳CH (參照图2),还具有该离合器外壳CH相对于壳体2的旋转支承构造以及密封构造。S卩,如图2以及图3所示,混合动カ驱动装置I具备离合器外壳CH,该离合器外壳包围离合器CL的轴向两侧以及径向外侧从而收纳离合器CL并且与中间轴M驱动连结,在其内部形成充满了油的循环油室38。并且,在离合器外壳CH的轴向ー侧具备第一轴承51,该第一轴承51在径向以及轴向上将离合器外壳CH支承为相对于壳体2能够旋转的状态;以及使壳体2与离合器外壳CH之间成为油密封状态的第一密封部件61,并且在该离合器外壳CH的外周部固定有旋转电机MG的转子Ro。壳体2具有在离合器外壳CH的轴向一侧沿径向延伸的第一支承壁4 ;以及从该第一支承壁4朝轴向另ー侧突出的筒状的轴向突出部5。另外,离合器外壳CH具有在离合器CL的轴向ー侧配置并沿径向延伸的ー侧径向延伸部41 ;以及从该ー侧径向延伸部41朝轴向ー侧突出的筒状的轴向突出部42,并且轴向突出部42形成为轴向另ー侧是大径部、且轴向ー侧是小径部的阶梯形状。以这样的结构为前提,第一轴承51配置成与轴向突出部42的小径部的外周面及轴向突出部5的内周面接触,第一密封部件61配置成与轴向突出部42的大径部的外周面及轴向突出部5的内周面接触,且在轴向上与第一轴承51并列。通过具有这些特征的结构的组合而实现如下的混合动カ驱动装置1,即、能够分别适当地冷却离合器CL以及旋转电机MG,井能够适当且顺畅地支承为了对离合器CL进行有效的冷却而设置的离合器外壳CH,还能够缩短装置整体的轴向尺寸。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动カ驱动装置I进行详细说明。1-1.混合动カ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首先,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动カ驱动装置I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该混合动カ驱动装置I具备与作为车辆的第一驱动カ源的内燃机E驱动连结的输入 轴I ;作为车辆的第二驱动カ源的旋转电机MG ;变速机构TM ;与旋转电机MG驱动连结、且与变速机构TM驱动连结的中间轴M ;以及与车轮W驱动连结的输出轴O。混合动カ驱动装置I还具备设置成能够切换输入轴I与中间轴M之间的驱动カ的传递以及切断的离合器CL ;反转齿轮机构C ;以及输出用差动齿轮装置DF。上述各结构被收纳于作为驱动装置壳体的壳体2内。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轴I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一轴”,中间轴M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二轴”。此外,“驱动连结”是指两个旋转构件连结为能够传递驱动カ的状态,作为包括如下状态的概念使用,即、连结成使得上述两个旋转单元一体旋转的状态、或上述两个旋转单元经由ー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传动部件而连结成能够传递驱动力的状态。作为这样的传动部件,包括同速或者变速地传递旋转的各种部件,例如包括轴、齿轮机构、带、链条等。另外,所使用的“驱动力”与扭矩意思相同。另外,“旋转电机”作为包括马达(电动机)、Generator(发电机)、以及按需要来实现马达及Generator双方的功能的马达 发电机中的任ー种概念而使用。内燃机E是借助机构内部的燃料的燃烧而被驱动从而获取动カ的装置,能够使用例如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等公知的各种发动机。在本例中,内燃机E的曲轴等内燃机输出轴Eo经由减振器D而与输入轴I驱动连结。另外,输入轴I经由离合器CL而与旋转电机MG以及中间轴M驱动连结,利用离合器CL使输入轴I选择性地与旋转电机MG以及中间轴M驱动连结。在该离合器CL接合的状态下,经由输入轴I使内燃机E与旋转电机MG驱动连结,在离合器CL分离的状态下,使内燃机E与旋转电机MG分离。旋转电机MG构成为具有定子St和转子Ro,并能够实现通过接受供给的电カ而产生动カ的马达(电动机)的功能、和通过接受供给的动力而产生电カ的Generator (发电机)的功能。因此,旋转电机MG与未图示的蓄电装置电连接。在本例中,使用电池作为蓄电装置。此外,还优选使用电容器等作为蓄电装置。旋转电机MG从电池接受供给的电力来进行供电,或将通过内燃机E输出的扭矩、车辆的惯性カ而产生的电カ向电池供给来进行蓄电。旋转电机MG的转子Ro与中间轴M驱动连结成一体旋转。该中间轴M成为变速机构TM的输入轴(变速输入轴)。变速机构TM是以规定的变速比对中间轴M的旋转速度进行变速并向变速输出齿轮G传动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的自动变速机构作为上述变速机构TM,该自动变速机构构成为具备单个小齿轮型及拉维奈尔赫型的行星齿轮机构、离合器、制动器以及单向离合器等多个接合装置,并具备能够切换的变速比不同的多个变速级。此外,作为变速机构TM,也可以采用具备其他的具体结构的自动变速机构、能够对变速比进行无级变更的自动的无级变速机构、具备能够切换的变速比不同的多个变速级的手动式的有级变速机构等。变速机构TM按照各时刻的规定的变速比对中间轴M的旋转速度进行变速并且变换扭矩,由此向变速输出齿轮G传动。反转齿轮机构C将变速输出齿轮G的旋转以及扭矩向车轮W侧传递。该反转齿轮机构C构成为具有副轴Cs、第一齿轮Cl、以及第ニ齿轮C2。第一齿轮Cl与变速输出齿轮G啮合。第二齿轮C2与输出用差动齿轮装置DF所具有的差动输入齿轮Di啮合。输出用差动齿轮装置DF向多个车轮W分配并传递差动输入齿轮Di的旋转及扭矩。在本例中,输出用差动齿轮装置DF是使用了相互啮合的多个锥齿轮的差动齿轮机构,将经由反转齿轮机构C的第二齿轮C2而传递到差动输入齿轮Di的扭矩分配,并经由输出轴0而分别向左右两个车轮W传递。由此,混合动カ驱动装置I向车轮W传递内燃机E以及旋转电机MG的一方或 者双方的扭矩而使车辆行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动カ驱动装置I中,输入轴I与中间轴M配置在同轴上,并且副轴Cs与输出轴0各自相互平行地配置在与输入轴I及中间轴M不同的轴上。上述结构适合用作例如搭载于FF (Front Engine Front Drive :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车辆的混合动カ驱动装置I的结构。1-2.混合动カ驱动装置的各部分的结构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动カ驱动装置I的各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壳体2具备将收纳于其内部的旋转电机MG、变速机构TM等各收纳部件的外周覆盖的壳体周壁3 ;将该壳体周壁3的轴向ー侧(内燃机E侧、图2中的右侧,下同。)的开ロ封闭的第一支承壁4、以及第二支承壁7,该第二支承壁7在比该第一支承壁4更靠近轴向另ー侧(与内燃机E相反的ー侧、图2中的左侧,下同。)的位置、且在轴向上配置于旋转电机MG与变速机构TM之间。虽然未图不,但该壳体2还具备将壳体周壁3的轴向另ー侧的端部封闭的端部支承壁。第一支承壁4具有至少沿径向延伸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沿径向及周向延伸。在第一支承壁4形成有轴向的贯通孔,插通该贯通孔的输入轴I贯通第一支承壁4而插入壳体2内。第一支承壁4与朝轴向另ー侧突出的圆筒状(凸台状)的轴向突出部5连结。轴向突出部5与第一支承壁4 一体地连结。在本例中,第一支承壁4在输入轴I贯通的部分,以径向内侧的部位比径向外侧的部位更靠近轴向另ー侧的方式,形成为具有弯曲成凸向轴向另一侧的盘状的形状的壁部。第一支承壁4相对于离合器CL配置在轴向ー侧,更具体而言,配置成相对于离合器外壳CH在轴向ー侧隔开规定间隔地相邻。另外,在第一支承壁4上沿径向安装有油路形成部件71,在该油路形成部件的内部形成有排出油路7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承壁4相当于本发明中的“一侧支承壁部”,轴向突出部5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一轴向突出部”。第二支承壁7具有至少沿径向延伸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沿径向及周向延伸。在第二支承壁7形成有轴向的贯通孔,插通该贯通孔的中间轴M贯通第二支承壁7。第ニ支承壁7与朝轴向ー侧突出的圆筒状(凸台状)的轴向突出部8连结。轴向突出部8与第ニ支承壁7 —体地连结。第二支承壁7相对于离合器CL配置在轴向另ー侧,更具体而言,配置成相对于离合器外壳CH在轴向另ー侧隔开规定间隔地相邻。另外,在形成于第二支承壁7的内部的泵室收纳有油泵18。在本实施方式中,油泵18是具有内转子和外转子的内接型的齿轮泵。油泵18的内转子在其径向的中心部以一体旋转的方式与离合器外壳CH驱动连结(此处为花键连结)。随着离合器外壳CH的旋转,油泵18排出油,并产生用于向离合器CL、变速机构TM等供给油的油压。此外,在第二支承壁7以及中间轴M等的内部分别形成有油路,由油泵18排出的油在未图示的油压控制装置以及上述油路流通,从而被向作为油供给对象的各部位供给。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承壁7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另ー侧支承壁部”,轴向突出部8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三轴向突出部”。
输入轴I是用于将内燃机E的扭矩向混合动カ驱动装置I输入的轴,在轴向ー侧的端部与内燃机E驱动连结。此处,如图2所示,输入轴I以贯通第一支承壁4的状态配设,在第一支承壁4的轴向ー侧经由减振器D而以一体旋转的方式与内燃机E的内燃机输出轴Eo驱动连结。减振器D是使内燃机输出轴Eo的扭转振动衰减并且将该内燃机输出轴Eo的旋转向输入轴I传递的装置,能够使用各种公知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减振器D构成为具有沿周向配置的多个螺旋弹簧,在被固定于内燃机输出轴Eo的传动板DP固定一体化并且与输入轴I花键连结。减振器D整体形成为比传动板DP直径小,配置于传动板DP的轴向另ー侧。另外,以遍及输入轴I和第一支承壁4的方式配设第三密封部件63,该第三密封部件用于使输入轴I与第一支承壁4之间成为液密状态从而抑制油朝轴向ー侧(减振器D以及内燃机E侧)漏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输入轴I的轴向另一侧端部的内径部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轴端孔部12。中间轴M的轴向ー侧的端部沿轴向进入该轴端孔部12。另外,输入轴I在其轴向另ー侧端部具有从该输入轴I沿径向延伸的凸缘部11。凸缘部11与输入轴I 一体地形成。凸缘部11在离合器外壳CH内,与收纳在该离合器外壳CH内的离合器CL的离合器盘毂21连结。在凸缘部11的轴向ー侧配设有第二轴承52,并且在凸缘部11的径向外侧且在离合器CL所具有的离合器盘毂21的轴向另一侧配设有第三轴承53。在上述位置关系中,第三轴承53配置成比第二轴承52更靠近径向外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轴承52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三支承机构”,第三轴承53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四支承机构”。中间轴M是用于向变速机构TM输入旋转电机MG的扭矩以及经由离合器CL的内燃机E的扭矩的一方或者双方的轴,并与离合器外壳CH花键连结。如图2所示,该中间轴M以贯通第二支承壁7的状态配设。如上所述,在第二支承壁7的径向中心部形成有轴向的贯通孔,中间轴M经由该贯通孔而贯通第二支承壁7。中间轴M以相对于第二支承壁7能够旋转的状态在径向上被支承。另外,中间轴M的轴向ー侧的端部沿轴向进入输入轴I的轴端孔部12。此时,在中间轴M的轴向ー侧的端面与输入轴I的轴端孔部12的规定为轴向上的底部的面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隙。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轴M在其内径部具有包括供给油路15以及排出油路16的多条油路。供给油路15在中间轴M的轴向ー侧沿轴向延伸,并且以与离合器CL的工作油室37连通的方式在轴向的规定位置沿径向延伸并在中间轴M的外周面开ロ。排出油路16在中间轴M的轴向ー侧、且在周向上不同于供给油路15的位置沿轴向延伸并在轴向ー侧的端面开ロ。
如上所述,离合器CL是设置成能够切换输入轴I与中间轴M之间的驱动カ的传递及切断、且选择性地与内燃机E及旋转电机MG驱动连结的摩擦接合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离合器CL构成为湿式多片离合器机构。如图3所示,离合器CL构成为具备离合器盘毂21、离合器鼓26、多个摩擦片31、以及活塞36。离合器盘毂21以与输入轴I 一体旋转的方式与该输入轴I的凸缘部11连结。离合器鼓26经由离合器外壳CH而以一体旋转的方式与中间轴M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离合器鼓26具有圆筒型的形状,并与离合器外壳CH一体地形成。摩擦片31具有成对的毂侧摩擦片和鼓侧摩擦片。毂侧摩擦片在被离合器盘毂21从径向内侧支承的状态下,相对于该离合器盘毂21的相对旋转受到限制并且被保持为在轴向上滑动自如。鼓侧摩擦片在被离合器鼓26从径向外侧支承的状态下,相对于该离合器鼓26的相对旋转受到限制并且被保持为在轴向上滑动自如。毂侧摩擦片和鼓侧摩擦片沿轴向交替地配置。在比上述所有摩擦片31更靠近轴向ー侧的位置,保持有作为使该多个摩擦片31彼此接合时的按压部件而发挥功能的垫板(backing plate)32。该垫板32被开ロ弹性挡环保持为朝轴向的移动受到限制的状态。活塞36在被复位弹簧朝轴向另ー侧施力的状态下相对于多个摩擦片31配置于轴向另ー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活塞36与和离合器鼓26 —体化的离合器外壳CH之间形成液密状态的工作油室37。由油泵18排出并被未图示的油压控制装置调整到规定的油压的液压油,经由形成于中间轴M的供给油路15以及形成于离合器外壳CH的连通油路48而向上述工作油室37供给。若工作油室37的油压上升而变得比复位弹簧的作用カ大,则活塞36朝使工作油室37的容积扩大的方向(在本例中为轴向ー侧)移动,通过与垫板32配合而使多个摩擦片31彼此相互接合。其结果,从输入轴I传递的内燃机E的扭矩经由离合器CL而向旋转电机MG以及中间轴M传递。另ー方面,在相对于活塞36的工作油室37的相反侧形成循环油室38。由油泵18排出并被未图示的油压控制装置调整到规定的油压的液压油,经由形成于离合器外壳CH的循环油路47 (參照图2)而向上述循环油室38供给。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离合器盘毂21以与输入轴I 一体旋转的方式与该输入轴I的凸缘部11连结。此处,如图3所示,离合器盘毂21具有形成为圆筒状并保持多个毂侧片的圆筒状部;以及圆环板状的圆环板状部22,该圆环板状部22从该圆筒状部的轴向ー侧端部朝径向内侧延伸并在径向上支承多个毂侧片以及圆筒状部。而且,构成离合器盘毂21的一部分的圆环板状部22与输入轴I的凸缘部11连结,从而与输入轴I和离合器盘毂21 —体地连结。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轴I的凸缘部1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轴侧连结部”,离合器盘毂21的圆环板状部22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毂侧连结部”。另外,由凸缘部11和圆环板状部22构成了本发明中的“连结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凸缘部11在其径向外侧端部具有切ロ槽11a。该切ロ槽Ila以规定为其径向的底部的面与凸缘部11的轴向ー侧的面连续的方式形成于凸缘部11的轴向ー侧端部。另外,该切ロ槽Ila的轴向宽度与离合器盘毂21的圆环板状部22的径向内侧端部的轴向宽度大致相等。而且,圆环板状部22以从轴向ー侧与形成于凸缘部11的切ロ槽Ila抵接的状态,通过焊接等方式与凸缘部11连结。此外,在本例中,通过能够进行高精度加工的车床加工等切削加工而形成输入轴I以及该输入轴I朝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11。因此,在形成输入轴I以及凸缘部11的同时,还能够比较容易且以高精度一井形成切ロ槽11a。另ー方面,通过能够以低成本制造的冲压加工而形成与输入轴I以及凸缘部11相比要求精度较低的离合器盘毂2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凸缘部11与圆环板状部22的连结位置的附近配设有第二轴承52以及第三轴承53。更具体而言,以与凸缘部11的轴向ー侧的面接触的方式配设第二轴承52,该第二轴承52在其轴向ー侧还与离合器外壳CH (后述的ー侧径向延伸部41)接触。另外,以与圆环板状部22的轴向另ー侧的面接触的方式配设第三轴承53,该第三轴承53在其轴向另ー侧还与离合器外壳CH (后述的另一侧径 向延伸部45)接触。在本例中,作为上述第二轴承52以及第三轴承53,均使用能够承受轴向载荷的止推垫圈。由此,一体地连结的凸缘部11及圆环板状部22与离合器外壳CH经由第二轴承52以及第三轴承53而被支承为能够相对旋转。此外,此处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但在上述第二轴承52以及第三轴承53的外表面形成有沿径向延伸的多个径向槽以及沿轴向延伸的多个轴向槽。上述径向槽以及轴向槽是在两个部件经由第二轴承52以及第三轴承53而在轴向上抵接时,用于供油通过上述第二轴承52以及第三轴承53而流通的连通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轴向后退面41a而在径向上对第二轴承52进行定位,该轴向后退面41a从后述的一侧径向延伸部41的轴向另ー侧的面连续地形成。即,第二轴承52以使其外周面与轴向后退面41a嵌合的状态被固定,由此进行径向的定位。另外,通过凸缘部11的径向外侧端而在径向上对第三轴承53进行定位。S卩,第三轴承53以使其内周面与比凸缘部11的切ロ槽Ila更靠近轴向另ー侧的部位的外周面嵌合的状态被固定,由此进行径向的定位。如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动カ驱动装置I还具备用于收纳离合器CL的离合器外壳CH。离合器外壳CH以相对于输入轴I相对旋转并且与中间轴M —体旋转的状态遍及输入轴I和中间轴M而配设。而且,离合器外壳CH在配置于同轴上的输入轴I以及中间轴M的径向外侧包围离合器CL的轴向两侧以及径向外侧从而收纳离合器CL。因此,离合器外壳CH构成为具有在离合器CL的轴向ー侧配置并沿径向延伸的ー侧径向延伸部41 ;在离合器CL的轴向另ー侧配置并沿径向延伸的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 ;以及将ー侧径向延伸部41与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在其径向外侧端部且在轴向上连结的圆筒状部49。一侧径向延伸部41具有至少沿径向延伸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沿径向以及周向延伸。在一侧径向延伸部41的径向中心部形成有轴向的贯通孔,插通该贯通孔的输入轴I贯通ー侧径向延伸部41并插入离合器外壳CH内。一侧径向延伸部41与朝轴向ー侧突出的圆筒状(凸台状)的轴向突出部42连结。轴向突出部42以包围输入轴I的周围的方式形成。在轴向突出部42与输入轴I之间配设有第五轴承55。轴向突出部42在ー侧径向延伸部41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与该ー侧径向延伸部41 一体地连结。在本例中,一侧径向延伸部41整体以径向内侧的部位比径向外侧的部位更靠近轴向另ー侧的方式,形成为具有弯曲成凸向轴向另ー侧的盘状的形状的部件。一侧径向延伸部41配置成相对于第一支承壁4在轴向另ー侧隔开规定间隔地相邻的状态,并且轴向突出部42配置成相对于第一支承壁4的轴向突出部5在径向内侧隔开规定间隔地相邻的状态。进而,一侧径向延伸部41相对于离合器盘毂21以及输入轴I的凸缘部11在轴向ー侧隔开规定间隔地相邻配置。另夕卜,以遍及轴向突出部42和第一支承壁4的轴向突出部5的方式配设有第一轴承51和第一密封部件61,该第一密封部件61用于通过使轴向突出部42与第一支承壁4的轴向突出部5之间成为液密状态来抑制油朝轴向另ー侧(旋转电机MG侧)漏出。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向突出部42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二轴向突出部”。另外,第一轴承5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一支承机构”,第一密封部件6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一密封机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侧径向延伸部41具有以从其轴向另一侧的面连续且向轴向ー侧后退的方式形成的圆筒状的轴向后退面41a。上述轴向后退面41a形成于ー侧径向延伸部41的径向内侧端部。如上所述,利用该轴向后退面41a来进行第二轴承52的径向上的定位。圆筒状部49具有沿轴向以及周向延伸并包围离合器CL的径向外侧的圆筒型的形状。圆筒状部49沿轴向将一侧径向延伸部41和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在这两者的径向外侧端部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圆筒状部49从ー侧径向延伸部41的径向外侧端部朝轴向另ー侧延伸。在本例中,圆筒状部49与一侧径向延伸部41 一体地形成。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具有至少沿径向延伸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沿径向以及周向延伸。在本例中,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整体以径向内侧的部位比径向外侧的部位更 靠近轴向ー侧的方式,形成为具有径向内侧部分相对于径向外侧部分朝轴向ー侧偏移的形状的板状部件。另外,通过焊接等方式使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在径向外侧端部的附近与圆筒状部49的轴向另ー侧的部位连结。在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的径向中心部形成有轴向的贯通孔,插通该贯通孔的中间轴M贯通另一侧径向延伸部45而插入离合器外壳CH内。另一侧径向延伸部45在径向内侧的端部以其内周面遍及周向整体的方式与中间轴M的外周面抵接。另外,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与朝轴向另ー侧突出的圆筒状(凸台状)的轴向突出部46连结。轴向突出部46以包围中间轴M的周围的方式形成。轴向突出部46在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与该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 —体地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向突出部46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四轴向突出部”。轴向突出部46以与中间轴M—体旋转的方式花键连结。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配置成相对于第二支承壁7在轴向ー侧隔开规定间隔地相邻的状态,并且轴向突出部46配置成相对于第二支承壁7的轴向突出部8在径向内侧隔开规定间隔地相邻的状态。进而,另一侧径向延伸部45在其径向内侧的部位、且相对于离合器盘毂21以及输入轴I的凸缘部11在轴向另ー侧隔开规定间隔地相邻配置。另外,以遍及轴向突出部46和第二支承壁7的轴向突出部8的方式配设有第四轴承54和第二密封部件62,该第二密封部件62用于使轴向突出部46与第二支承壁7的轴向突出部8之间成为液密状态从而抑制油朝轴向ー侧(旋转电机MG侧)漏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轴承54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二支承机构”,第ニ密封部件62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二密封机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体地形成有离合器鼓26。更具体而言,在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附近,以从该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朝轴向ー侧向延伸的方式一体地形成有圆筒状的离合器鼓26。此时,离合器鼓26相对于圆筒状部49在径向内侧以与该圆筒状部49在径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相邻的方式配置。在该离合器鼓26与圆筒状部49之间形成的间隙在离合器外壳CH内的轴向ー侧端部沿轴向开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与活塞36之间形成有工作油室37。并且,在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与轴向突出部46的连结部形成有连通油路48,该连通油路48将供给油路15与工作油室37连通,相对于径向朝轴向ー侧略微倾斜、且整体沿径向延伸。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合器外壳CH的轴向ー侧的ー侧径向延伸部41整体形成为径向内侧的部位比径向外侧的部位更靠近轴向另ー侧,并且具有从其径向内侧端部朝轴向ー侧突出的轴向突出部42。另外,该轴向另ー侧的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整体形成为径向内侧的部位比径向外侧的部位更靠近轴向ー侧,并且具有从其径向内侧端部朝轴向另ー侧突出的轴向突出部46。因此,离合器外壳CH在包含轴向以及径向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整体形成为近似Q (Omega)字状。此外,在以下提及“ Q字状”的情况下,同样是指包含轴向以及径向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在形成于离合器外壳CH的内部的空间中,占据除了工作油室37之外的大部分的空间成为此前说明的循环油室38。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油泵18排出并被调整为规定的油压的油经由以在轴向突出部46内沿轴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循环油路47而被供给到循环油室38。在本实施方式中,配设于轴向突出部42与输入轴I之间的第五轴承55是构成为能够确保一定程度的液密性的带密封功能的轴承(此处为带密封环的滚针轴承)。进而,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的内周面在径向内侧的端部遍及周向整体地与中间轴M的外周面抵接。因此,油经由循环油路47向循环油室38供给,由此离合器外壳CH内的循环油室38基 本上始终处于充满了油的状态。由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动カ驱动装置I中,利用始终充满循环油室38的大量的油能够有效地对离合器CL所具备的多个摩擦片31进行冷却。在本实施方式中,循环油室38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油室”。此外,虽然基本上始終位置充满了油的状态,但是油还是会在循环油室38中流通。在图2及图3中利用虚线箭头示出了该油的流动。即,从循环油路47向循环油室38供给的油,首先从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与凸缘部11之间、以及活塞36与离合器盘毂21之间通过,朝径向外侧流动从而对多个摩擦片31进行冷却。另外,油从离合器盘毂21及凸缘部11与一侧径向延伸部41之间通过而朝径向内侧流动,进而到达凸缘部11的基端部。然后,油被从循环油室38排出。此外,当然也会存在油同时沿周向流动的情況,但沿径向及轴向的主要的流动依然如上所述。如图2所示,在本例中,油的从循环油室38开始的排出路径被分为两个系统。第一排出路径经由在输入轴I的外周面开ロ的径向的连通孔以及在中间轴M的内径部形成的排出油路16。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轴M的轴向ー侧的端部的外径形成为比输入轴I的轴端孔部12的内径稍小,而且在中间轴M的轴向ー侧的端面与输入轴I的轴端孔部12的规定为轴向上的底部的面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隙。由此,经由在中间轴M与输入轴I的轴端孔部12之间形成的径向的间隙以及轴向的间隙而能够将通过在输入轴I形成的径向的连通孔并从循环油室38排出的油适当地导入排出油路16。第二排出路径以从第五轴承55沿轴向漏出的油为对象,并经由在第一支承壁4安装的油路形成部件71的内部的排出油路72。上述第二排出路径由在输入轴I与第一支承壁4之间配设的第三密封部件63、以及在离合器外壳CH的轴向突出部42与第一支承壁4的轴向突出部5之间配设的第一密封部件
61划分。由此,能够将从第五轴承55沿轴向漏出的油适当地向排出油路72引导。如图2所示,旋转电机MG配置在离合器外壳CH的径向外側。旋转电机MG具有固定于壳体2的定子St ;以及在该定子St的径向内侧被支承为旋转自如的转子Ro。定子St具备定子铁芯,该定子铁芯构成为层叠多个圆环板状的电磁钢板而成的层叠构造体并固定于第一支承壁4;以及卷绕装配于该定子铁芯的线圈。此外,在线圈中,朝定子铁芯的轴向两侧突出的部分是线圈头部Ce。旋转电机MG的转子Ro具备构成为层叠多个圆环板状的电磁钢板而成的层叠构造体的转子铁芯;以及被埋入该转子铁芯的永久磁铁。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电机MG与离合器外壳CH在轴向上重叠配置。即,当从径向观察时,旋转电机MG与离合器外壳CH重叠配置(对于两个部件的配置,下同)。在本例中,特别地,旋转电机MG的转子Ro固定于构成离合器外壳CH的圆筒状部49的外周部。S卩,构成转子Ro的多个电磁钢板的各自的内周面以与圆筒状部49的外周面抵接的状态固定。由此,离合器外壳CH作为支承转子Ro的转子支承部件也会发挥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共通形成离合器外壳CH与转子支承部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离合器外壳CH的轴向另ー侧以与壳体2的第二支承壁7以及另一侧径向延伸部45双方相邻的方式设置有旋转传感器19。旋转传感器19是用于对旋转电机MG的转子Ro相对于定子St的旋转相位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传感器19在被收纳于第二支承壁7的内部的油泵18的径向外侧与该油泵18在轴向上重叠配置。在本例中,在第二支承壁7固定有旋转传感器19的传感器定子,在圆筒状部 49的轴向另一侧端部的内周面固定有旋转传感器19的传感器转子。能够使用例如分解器等作为上述旋转传感器1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第一支承壁4的轴向ー侧隔开规定间隙的方式配置有减振器D。减振器D配置在形成为具有弯曲成凸向轴向另ー侧的盘状的形状的第一支承壁4的、从轴向一侧观察时朝轴向另ー侧后退的空间。而且在本例中,减振器D在旋转电机MG的定子St的轴向ー侧(内燃机E侧)的线圈头部Ce的径向内侧,与该线圈头部Ce在轴向上重叠配置。这样,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线圈头部Ce与减振器D,由此实现混合动カ驱动装置I整体的轴向尺寸的缩短。在本实施方式中,减振器D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减振装置”。1-3.离合器外壳的旋转支承构造以及密封构造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合器外壳CH相对于壳体2的旋转支承构造以及密封构造进行说明。简言之,通过第一轴承51、第四轴承54、第一密封部件61、以及第二密封部件62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支承构造以及密封构造。即,简言之,通过第一轴承51和第四轴承54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支承构造,其中,上述第一轴承51在离合器外壳CH的轴向ー侧且在轴向及径向上将该离合器外壳CH支承为相对于壳体2能够旋转的状态,上述第四轴承54在轴向另ー侧且在轴向及径向上将该离合器外壳CH支承为相对于壳体2能够旋转的状态。另外,简言之,通过第一密封部件61和第二密封部件62来实现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构造,其中,上述第一密封部件61在沿着离合器外壳CH的方向上、且在比第一轴承51更靠近旋转电机MG的转子Ro侧的位置使壳体2与离合器外壳CH之间成为油密封状态,上述第二密封部件62在沿着离合器外壳CH的方向上、且在比第四轴承54更靠近旋转电机MG的转子Ro侧的位置使壳体2与离合器外壳CH之间成为油密封状态。以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离合器外壳CH具备ー侧径向延伸部41、以及与该ー侧径向延伸部41一体地连结的轴向突出部42,并且该轴向突出部42配置成相对于第一支承壁4的轴向突出部5在径向内侧隔开规定间隔地相邻。在轴向突出部42的外周面形成有轴向的台阶部42a。此处,外周面的“轴向的台阶部”是形成于轴向突出部42的轴向的规定位置、且轴向突出部42的外径在该位置发生变化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向突出部42形成为,轴向ー侧的部位的直径小于比台阶部42a更靠近轴向另ー侧的部位。即,轴向突出部42形成为其轴向另ー侧的部位是大径部而轴向ー侧的部位是小径部的阶梯形状。在从轴向ー侧与台阶部42a抵接的状态下,以与轴向突出部42的小径部的外周面和第一支承壁4的轴向突出部5的内周面接触的方式在该两者之间配设有第一轴承51。在本例中,采用能够承受径向载荷以及轴向载荷双方的滚珠轴承作为上述第一轴承51。而且在本例中,为了以高精度支承固定于离合器外壳CH的外周部的旋转电机MG的转子Ro,采用较大型的滚珠轴承。第一轴承51还与第一支承壁4的轴向另ー侧的面抵接。由此,利用第一支承壁4并经由第一轴承51在径向及轴向上将构成离合器外壳CH的一侧径向延伸部4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状态。此处,特别利用第一支承壁4在轴向上从轴向一侧支承ー侧径向延伸部41。从离合器外壳CH内的循环油室38通过第五轴承55而沿轴向漏出的油,从ー侧径向延伸部41与第一支承壁4之间的间隙通过而向上述第一轴承51供给。此外,利用第三密封部件63阻挡油从输入轴I与第一支承壁4之间通过而朝轴向ー侧(内燃机E侦D漏出,从而向第一轴承51供给油。由此,能够有效利用对多个摩擦片31进行了冷却后的油而对第一轴承51进行润滑。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着整体形成为Q字状的离合器外壳CH的方向上,在比第一轴承51更靠近旋转电机MG的转子Ro侧的第一轴承51的轴向另ー侧,以与该第一轴承51在轴向上并列的方式配置有第一密封部件61。该第一密封部件61以与轴向突出部42的大径部的外周面和第一支承壁4的轴向突出部5的内周面接触的方式配设在这两者之间。第一密封部件61使轴向突出部42与轴向突出部5之间成为液密状态,由此抑制油向旋转电机MG的转子Ro侧(此处为轴向另ー侧)漏出。由此,能够抑制对第一轴承51进行润滑后的油在沿着离合器外壳CH的方向上流动而到达旋转电机MG。另外,能够将对第一轴承51进行润滑后的油向形成于油路形成部件71的排出油路72适当地引导而排出。如图3所示,离合器外壳CH具备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以及与该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 —体地连结的轴向突出部46,并且该轴向突出部46配置成相对于第二支承壁7的轴向突出部8在径向内侧隔开规定间隔地相邻。在轴向突出部46的外周面形成有轴向的台阶部46a。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向突出部46形成为,轴向另ー侧的部位的直径小于比台阶部46a更靠近轴向ー侧的部位。即,轴向突出部46形成为其轴向ー侧的部位是大径部而轴向另ー侧的部位是小径部的阶梯形状。在从轴向另ー侧与台阶部46a抵接的状态下,以与轴向突出部46的小径部的外周面和第二支承壁7的轴向突出部8的内周面接触的方式在这两者之间配设有第四轴承54。在本例中,采用能够承受径向载荷以及轴向载荷双方的滚珠轴承作为上述第四轴承54。而且在本例中,为了以高精度对固定于离合器外壳CH的外周部的旋转电机MG的转子Ro进行支承,采用较大型的滚珠轴承。第四轴承54还与第二支承壁7的轴向ー侧的面抵接。由此,利用第二支承壁7并经由第四轴承54而在径向及轴向上将构成离合器外壳CH的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支承为能够旋转。此处,特别利用第二支承壁7在轴向上从轴向另ー侧支承另一侧径向延伸部45。将从收纳油泵18的泵室通过第二支承壁7与轴向突出部46之间而沿轴向漏出的油向上述第四轴承54供给。由此,能够对第四轴承54进行润滑。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着整体形成为Q字状的离合器外壳CH的方向上,在比第四轴承54更靠近旋转电机MG的转子Ro侧的第四轴承54的轴向ー侧,以在轴向上与该第四轴承54并列的方式配置有第二密封部件62。该第二密封部件62以与轴向突出部46的大径部的外周面和第二支承壁7的轴向突出部8的内周面接触的方式配设在这两者之间。第ニ密封部件62使轴向突出部46与轴向突出部8之间形成液密状态,由此抑制油向旋转电机MG的转子Ro侧(此处为轴向ー侧)漏出。由此,能够抑制对第四轴承54进行润滑后的油在沿着离合器外壳CH的方向上流动而到达旋转电机MG。另外,能够将对第四轴承54进行润滑后的油向在第二支承壁7形成的排出油路9适当地引导而排出。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一支承壁4并经由第一轴承51在轴向上从轴向一侧对构成离合器外壳CH的一部分的一侧径向延伸部41进行支承,并且利用第二支承壁7并经由第四轴承54在轴向从轴向另一侧对构成离合器外壳CH的另一部分的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进行支承。因此,能够利用第一支承壁4以及第二支承壁7从轴向两侧支承离合器外壳CH。此处,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离合器外壳CH内的循环油室38为了有效地冷却离合器CL的摩擦片31而基本上始终处于被油充满的状态。因此,在离合器外壳CH与中间轴M—体旋转的车辆的通常行驶等时,有可能产生所谓的膨胀(balooning)现象。即,离心力作用于充满循环油室38内的油,因该影响而有可能使离合器外壳CH以在轴向上 扩展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即使在该情况下,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利用第一支承壁4以及第ニ支承壁7从轴向两侧支承离合器外壳CH,所以实际上能够有效地抑制产生膨胀现象而使离合器外壳CH在轴向上变形的情況。而且,在沿着整体形成为Q字状的离合器外壳CH的方向上,在比第一轴承51以及第四轴承54更靠近旋转电机MG的转子Ro侧的位置分别配设有第一密封部件61以及第ニ密封部件62。因此,能够抑制对第一轴承51以及第四轴承54进行润滑后的油到达旋转电机MG。因此,能够将利用车辆行驶时的行驶风等的空冷构造作为旋转电机MG的冷却构造。因此,能够以抑制了由异物等所产生的影响的状态适当地冷却要求精密控制的旋转电机MG。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轴承51与一侧径向延伸部41在轴向上重叠配置。更具体而言,第一轴承51与一侧径向延伸部41的径向外侧部分在轴向上重叠配置。另外,相对于第一轴承51在轴向另一侧相邻地配置的第一密封部件61当然也与一侧径向延伸部41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第一密封部件61与一侧径向延伸部41的径向内侧部分在轴向上重叠配置。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为具有弯曲成凸向轴向另ー侧的盘状的形状的一侧径向延伸部41的、从轴向一侧观察时朝轴向另ー侧后退的空间,配置有第一轴承51以及第ー密封部件61双方。由此,在离合器外壳CH的轴向ー侧,利用简易的结构实现该离合器外壳CH的旋转支承构造以及密封构造并且实现轴向尺寸的缩短。另外,第四轴承54与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在轴向上重叠配置。更具体而言,第四轴承54与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的径向外侧部分在轴向上重叠配置。另外,相对于第四轴承54在轴向ー侧相邻地配置的第二密封部件62当然也与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第二密封部件62与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的径向中央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更具体而言,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具有设置有轴向突出部46的第一圆板状部45a ;相对于该第一圆板状部45a朝轴向另ー侧偏移、且配置在径向外侧的第ニ圆板状部45c ;以及形成第一圆板状部45a与第二圆板状部45c之间的偏移部并且将它们连结而形成的阶梯圆筒部45b,第二密封部件62与阶梯圆筒部45b在轴向上重叠配置。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于相对于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的第二圆板状部45c朝轴向一侧偏移的第一圆板状部45a的轴向另ー侧的空间,配置有第四轴承54以及第二密封部件62双方。由此,在离合器外壳CH的轴向另ー侧,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实现该离合器外壳CH的旋转支承构造以及密封构造,并且能够实现轴向尺寸的缩短。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不从离合器外壳CH在轴向上所占的空间内大幅度地沿轴向突出的方式配设第一轴承51、第四轴承54、第一密封部件61、以及第二密封部件62这些部件,从而实现离合器外壳CH相对于壳体2的旋转支承构造以及密封构造实现。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电机MG的转子Ro与离合器外壳CH在轴向上重叠、且在构成该离合器外壳CH的圆筒状部49的外周部固定。因此,在轴向上离合器外壳CH所占的空间内,紧凑地配置离合器外壳CH以及收纳于该离合器外壳CH内的离合器CL、旋转电机MG、及多个轴承51、54和密封部件61、62,从而能够缩短混合动カ驱动装置I整体的轴向尺寸。进而,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向第一轴承51供给从循环油室38排出的油来对该第一轴承51进行润滑。在上述结构中,无需为了对第一轴承51进行润滑而设置专用的油 路。因此,根据这一点也能够缩短混合动カ驱动装置I整体的轴向尺寸,实现向车辆的搭载性的提闻。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轴承51、第一密封部件61、第四轴承54、以及第二密封部件62彼此在径向上重叠配置。即,当从轴向观察时,上述部件相互重叠配置(对于两个部件的配置,下同)。另外,在轴向上的第一轴承51及第一密封部件61与第四轴承54及第ニ密封部件62之间,与这些部件中的ー个或者两个以上部件在径向上重叠配置有第二轴承52以及第三轴承53。而且,比包括第五轴承55在内的、第一轴承51、第二轴承52、第三轴承53、第四轴承54、第五轴承55、第一密封部件61、以及第二密封部件62的各部件更靠近径向外侧配置有离合器CL的多个摩擦片31。多个摩擦片31至少与第二轴承52、第三轴承53、以及第二密封部件62在轴向上重叠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其中的第二密封部件62还与活塞36在轴向上重叠配置。2.第二实施方式參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混合动カ驱动装置I的整体结构以及各部分的结构基本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离合器外壳CH的轴向另ー侧的该离合器外壳CH相对于壳体2的旋转支承构造以及密封构造的配置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有一部分不同。因此,以下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没有特别标明的地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轴向突出部46的外周面并未形成轴向的台阶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台阶部46a,參照图3),轴向突出部46遍及轴向整体地形成为大致相同的直径。而且,在相对于另一侧径向延伸部45的第一圆板状部45a从轴向另ー侧抵接的状态下,以与轴向突出部46的外周面和第二支承壁7的轴向突出部8的内周面接触的方式在这两者之间配设第四轴承54。在本例中,采用能够承受径向载荷以及轴向载荷双方的滚珠轴承作为上述第四轴承54。第四轴承54也与第二支承壁7的轴向ー侧的面抵接。由此,利用第二支承壁7并经由第四轴承54而在径向及轴向上将构成离合器外壳CH的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状态。此处,特别利用第二支承壁7在轴向上从轴向另ー侧支承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从收纳油泵18的泵室通过第二支承壁7与轴向突出部46之间而沿轴向漏出的油被供给到该第四轴承54。由此,能够对第四轴承54进行润滑。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整体形成为Q字状的离合器外壳CH的方向上,在比第四轴承54更靠近旋转电机MG的转子Ro侧的第四轴承54的径向外侧,与该第四轴承54在轴向上重叠地配置有第二密封部件62。该第二密封部件62以与第二支承壁7的轴向突出部8的外周面和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的阶梯圆筒部45b的内周面接触的方式配设在这两者之间。在上述配置结构中,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的第四轴承54以及第二密封部件62也与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在轴向上重叠配置。更具体而言,第四轴承54以及第二密封部件62均与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的阶梯圆筒部45b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第二密封部件62使阶梯圆筒部45b与轴向突出部8之间形成液密状态,从而抑制油向旋转电机MG的转子Ro侧漏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不从在轴向上离合器外壳CH所占的空间内大幅度地沿轴向突出的方式配设第一轴承51、第四轴承54、第一密封部件61、以及第二密封部件62这些部件,从而实现离合器外壳CH相对于壳体2的旋转支承构造以及密封构造。另外,即使在本 实施方式中,旋转电机MG的转子Ro也与离合器外壳CH在轴向上重叠、且固定在构成该离合器外壳CH的圆筒状部49的外周部。因此,在轴向上离合器外壳CH所占的空间内,将离合器外壳CH以及收纳于该离合器外壳CH内的离合器CL、旋转电机MG、以及多个轴承51、54和密封部件61、62紧凑地配置,从而能够缩短混合动カ驱动装置I整体的轴向尺寸。进而,即使在本实施方式中,也通过向第一轴承51供给从循环油室38排出的油来对该第一轴承51进行润滑。因此,无需为了对第一轴承51进行润滑而设置专用的油路,根据这一点也能够缩短混合动カ驱动装置I整体的轴向尺寸。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轴承51、第一密封部件61、以及第二密封部件62彼此在径向上重叠配置。另外,第二轴承52、第三轴承53、第四轴承54、以及第五轴承55彼此在径向上重叠配置。第二轴承52以及第三轴承53在凸缘部11的轴向两侧隔着该凸缘部11并列地配置。在本例中,上述第二轴承52以及第三轴承53均采用能够承受轴向载荷的推力轴承。利用从ー侧径向延伸部41的轴向另ー侧的面连续地形成的轴向后退面41a以及输入轴I而在径向上对第二轴承52进行定位。即,第二轴承52在其外周面与轴向后退面41a嵌合并且其内周面与输入轴I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下被固定,由此在径向上对该第ニ轴承52进行定位。另外,利用从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的轴向ー侧的面连续地形成的轴向后退面45d以及输入轴I而在径向上对第三轴承53进行定位。S卩,第三轴承53在其外周面与轴向后退面45d嵌合并且其内周面与输入轴I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下被固定,由此在径向上对该第三轴承53进行定位。3.其他实施方式最后,对本发明的混合动カ驱动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特征结构不只适用于该实施方式,只要不产生矛盾,可以与其他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特征结构进行组合而应用。(I)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以第一轴承51以及第一密封部件61双方与ー侧径向延伸部41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例如在第一轴承51以及第一密封部件61中,只有配置于轴向另ー侧的第一密封部件61与一侧径向延伸部41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的结构也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或者,第一轴承51以及第一密封部件61双方都不与ー侧径向延伸部41在轴向上重叠而是配置于比该一侧径向延伸部41更靠近轴向ー侧的结构也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在上述这些情况下,能够适当地实现至少轴向一侧的离合器外壳CH相对于壳体2的旋转支承构造以及密封构造。(2)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以第四轴承54以及第二密封部件62双方与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那样,例如在第二密封部件62相对于第四轴承54配置在轴向ー侧的情况下,只有第二密封部件62与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的结构也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或者,第四 轴承54以及第二密封部件62双方都不与另一侧径向延伸部45在轴向上重叠配置在比该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更靠近轴向另ー侧的结构也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在上述这些情况下,能够适当地实现至少轴向另ー侧的离合器外壳CH相对于壳体2的旋转支承构造以及密封构造。(3)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以第四轴承54与第二密封部件62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如果在第四轴承54的径向外侧,在沿着离合器外壳CH的方向上至少比第四轴承54更靠近旋转电机MG的转子Ro侧进行配置,则第二密封部件62不会与第四轴承54在轴向上重叠而是配置成相对于该第四轴承54偏向轴向ー侧或者轴向另ー侧,这样的结构也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4)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以第二密封部件62与离合器CL的活塞36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第二密封部件
62不与活塞36在轴向上重叠而是配置成相对于该活塞36偏向轴向ー侧或者轴向另ー侧的结构也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5)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以构成连结部件的一部分的凸缘部11在其径向外侧端部且在轴向一侧端部具有切ロ槽11a、并且在相对于该切ロ槽Ila从轴向一侧抵接的状态下圆环板状部22与凸缘部11连结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例如凸缘部11在其径向外侧端部且在轴向另ー侧端部具有切ロ槽、并且在相对于该切ロ槽从轴向另ー侧抵接的状态下圆环板状部22与凸缘部11连结的结构也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或者,构成连结部件的另一部分的圆环板状部22在其径向内侧端部具有切ロ槽、并且凸缘部11相对于该切ロ槽连结的结构也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6)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以下述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一侧径向延伸部41具有以从其轴向另一侧的面连续并朝轴向ー侧后退的方式形成的圆筒状的轴向后退面41a,利用该轴向后退面41a在径向上对第二轴承52进行定位。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例如一侧径向延伸部41具有从其轴向另ー侧的面朝轴向另ー侧突出而形成的圆筒状的轴向突出部,并利用该轴向突出部在径向上对第二轴承52进行定位的结构也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7)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以减振器D与旋转电机MG的定子St的轴向ー侧的线圈头部Ce在轴向上重叠配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S卩,减振器D不与旋转电机MG的定子St的轴向ー侧的线圈头部Ce在轴向上重叠而是配置成相对于该线圈头部Ce偏向轴向ー侧的结构也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8)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以第一支承机构以及第ニ支承机构双方采用作为第ー轴承51以及第ニ轴承52的滚珠轴承而构成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只要是能够承受径向载荷以及轴向载荷双方的机构即可,例如通过能够承受径向载荷的滚针轴承等径向轴承、与能够承受轴向载荷的推力轴承等轴向轴承的组合而构成第一支承机构以及第ニ支承的一方或者双方的结构也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9)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第二轴承52以及第三轴承53的均采用止推垫圈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另ー方面,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以第二轴承52以及第三轴承53均采用推力轴承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只要它们能够至少承受轴向载荷即可,所以第二轴承52以及第三轴承53的一方采用止推垫圈而另一方采用推力轴承的结构也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10)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以离合器盘毂21与输入轴I 一体旋转地驱动连结、且离合器鼓26与中间轴M —体旋转地驱动连结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为了取代离合器盘毂21以及离合器鼓26与输入轴I以及中间轴M的驱动连结关系,使得离合器盘毂21与中间轴M —体旋转地驱动连结、且离合器鼓26与 输入轴I 一体旋转地驱动连结的结构也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11)对于其他的结构,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只要具备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结构以及等同的结构,对并未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了适当改变的结构当然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发明优选利用于混合动カ驱动装置,该混合动カ驱动装置具备与内燃机驱动连结的第一轴、旋转电机、与第一轴配置在同轴上并与旋转电机及变速机构驱动连结的第ニ轴、能够切换第一轴与第二轴之间的驱动カ的传递及切断地设置的离合器、以及收纳第ー轴、第二轴、旋转电机、离合器的壳体。附图标记说明I…混合动カ驱动装置;2…壳体;4…第一支承壁(一侧支承壁部);5…轴向突出部(第一轴向突出部)…第二支承壁(另ー侧支承壁部);8…轴向突出部(第三轴向突出部);2ト 离合器盘毂;22…圆环板状部(毂侧连结部);3ト 摩擦片;36…活塞;4ト 一侧径向延伸部;41a…轴向后退面;42…轴向突出部(第二轴向突出部);45…另ー侧径向延伸部;45a…第一圆板状部;45b…阶梯圆筒部;45c…第二圆板状部;46…轴向突出部(第四轴向突出部);51…第一轴承(第一支承机构);52…第二轴承(第三支承机构);53…第三轴承(第四支承机构);54…第四轴承(第二支承机构);61…第一密封部件(第一密封机构);62…第二密封部件(第二密封机构);E 内燃机;D…减振器;MG…旋转电机;St…定子;Ce…线圈头部;Ro…转子;1…输入轴(第一轴)舞"中间轴(第二轴);TM…变速机构;CL…离合器;CH-离合器外壳。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具备与内燃机驱动连结的第一轴;旋转电机;与所述第一轴配置在同轴上并与所述旋转电机及变速机构驱动连结的第二轴;设置成能够切换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之间的驱动力的传递及切断的离合器;以及收纳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二轴、所述旋转电机、所述离合器的壳体, 所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离合器外壳,该离合器外壳通过包围所述离合器的轴向两侧以及径向外侧来收纳所述离合器,并且与所述第二轴驱动连结,在该离合器外壳的内部形成有被油充满的油室,在所述离合器外壳的轴向一侧具备第一支承机构,该第一支承机构在径向以及轴向上将所述离合器外壳支承为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够旋转的状态;以及使所述壳体与所述离合器外壳之间成为油密封状态的第一密封机构, 所述旋转电机的转子固定于所述离合器外壳的外周部, 所述壳体具有在所述离合器外壳的轴向一侧沿径向延伸的一侧支承壁部;以及从该一侧支承壁部朝轴向另一侧突出的筒状的第一轴向突出部, 所述离合器外壳具有配置于所述离合器的轴向一侧、且沿径向延伸的一侧径向延伸部;以及从该一侧径向延伸部朝轴向一侧突出的筒状的第二轴向突出部, 所述第二轴向突出部形成为轴向另一侧是大径部而轴向一侧是小径部的阶梯形状,所述第一支承机构配置成与所述第二轴向突出部的小径部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一轴向突出部的内周面接触, 所述第一密封机构配置成与所述第二轴向突出部的大径部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一轴向突出部的内周面接触,并且在轴向上与所述第一支承机构并列。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侧径向延伸部形成为径向内侧端部位于比径向外侧端部更靠近轴向另一侧的位置的形状, 所述第一支承机构以及所述第一密封机构的一方或者双方与所述一侧径向延伸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离合器外壳的轴向另一侧还具备第二支承机构,该第二支承机构在径向以及轴向上将所述离合器外壳支承为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够旋转的状态;以及使所述壳体与所述离合器外壳之间成为油密封状态的第二密封机构, 所述壳体具有在所述离合器外壳的轴向另一侧沿径向延伸的另一侧支承壁部;以及从该另一侧支承壁部朝轴向一侧突出的筒状的第三轴向突出部, 所述离合器外壳具有配置于所述离合器的轴向另一侧并沿径向延伸的另一侧径向延伸部;以及从该另一侧径向延伸部朝轴向另一侧突出的筒状的第四轴向突出部, 所述第四轴向突出部形成为轴向一侧是大径部而轴向另一侧是小径部的阶梯形状,所述第二支承机构配置成与所述第四轴向突出部的小径部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三轴向突出部的内周面接触, 所述第二密封机构配置成与所述第四轴向突出部的大径部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三轴向突出部的内周面接触,并且在轴向上与所述第二支承机构并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侧径向延伸部形成为径向内侧端部位于比径向外侧端部更靠近轴向一侧的位置的形状, 所述第二支承机构以及所述第二密封机构的一方或者双方与所述另一侧径向延伸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离合器外壳的轴向另一侧还具备第二支承机构,该第二支承机构在径向以及轴向上将所述离合器外壳支承为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够旋转的状态;以及使所述壳体与所述离合器外壳之间成为油密封状态的第二密封机构, 所述壳体具有在所述离合器外壳的轴向另一侧沿径向延伸的另一侧支承壁部;以及从该另一侧支承壁部朝轴向一侧突出的筒状的第三轴向突出部, 所述离合器外壳具有配置于所述离合器的轴向另一侧并沿径向延伸的另一侧径向延伸部;以及从该另一侧径向延伸部朝轴向另一侧突出的筒状的第四轴向突出部, 所述另一侧径向延伸部具有设置有所述第四轴向突出部的第一圆板状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圆板状部而朝轴向另一侧偏移并配置于径向外侧的第二圆板状部;以及形成为将所述第一圆板状部与所述第二圆板状部连结的阶梯圆筒部, 所述第二支承机构配置成与所述第四轴向突出部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三轴向突出部的内周面接触, 所述第二密封机构配置成与所述第三轴向突出部的外周面和所述阶梯圆筒部的内周面接触,并且与所述第二支承机构在轴向上重叠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 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所具有的多个摩擦片配置成比所述第一密封机构以及所述第二密封机构更靠近径向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具有用于按压所述多个摩擦片的活塞, 所述第二密封机构与所述活塞在轴向上重叠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广7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沿径向延伸而将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离合器的离合器盘毂连结的连结部件;以及第三支承机构和第四支承机构,该第三支承机构和第四支承机构配置成与所述连结部件的轴向一侧的面以及轴向另一侧的面分别接触,并将所述连结部件与所述离合器外壳之间支承为能够相对旋转, 所述连结部件包括从所述第一轴朝径向外侧延伸的轴侧连结部;以及作为所述离合器盘毂的一部分而朝径向内侧延伸的毂侧连结部, 所述毂侧连结部以相对于在所述轴侧连结部的径向外侧端部形成的切口槽从轴向一侧抵接的状态与所述轴侧连结部连结, 所述一侧径向延伸部具有以从其轴向另一侧的面连续、且朝轴向一侧后退的方式形成的圆筒状的轴向后退面, 利用所述轴向后退面在径向上对所述第三支承机构进行定位, 所述第四支承机构配置成比所述第三支承机构更靠近径向外侧,并且利用所述轴侧连结部的径向外侧端在径向上对所述第四支承机构进行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广8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配置成比所述一侧支承壁部更靠近轴向一侧、且插装于所述第一轴与所述内燃机之间的减振装置, 所述减振装置与从所述旋转电机的定子沿轴向突出的线圈头部在轴向上重叠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能够一举实现对离合器以及旋转电机的适当的冷却、对离合器收纳部件的适当的支承、以及装置整体的轴长缩短。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具备旋转电机(MG)、壳体(2)、以及在第一轴(I)与第二轴(M)之间设置的离合器(CL)。具备离合器外壳(CH),该离合器外壳(CH)在内部所形成的油室内收纳离合器(CL),旋转电机(MG)的转子(Ro)固定于离合器外壳(CH)的外周部。壳体(2)具有朝轴向另一侧突出的第一轴向突出部(5),离合器外壳(CH)具有朝轴向一侧突出的第二轴向突出部(42)。第一支承机构(51)配置成与第二轴向突出部(42)的小径部和第一轴向突出部(5)接触,第一密封机构(61)配置成与第二轴向突出部(42)的大径部和第一轴向突出部(5)接触,并且与第一支承机构(51)在轴向上并列。
文档编号B60K6/445GK102791504SQ2011800126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1日
发明者关祐一, 加藤博, 糟谷悟, 高桥佑介, 鬼头昌士 申请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