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车外罩盖举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916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程车外罩盖举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车辆配套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掀开工程车发动机外罩盖的举升机构。
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来实现该工程车外罩盖举升机构包括电机以及外套管,外套管中设有与其螺纹联接的丝杆,在电机和丝杆之间设有减速传动机构,其主要特点在于,该减速传动机构串接有过载自动保护装置,过载自动保护装置具有作为输入端的主动齿轮、作为输出端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两者共用的轴、弹性压板、传动板,从动齿轮与轴固定连接而主动齿轮与轴活动套接,弹性压板套接在轴上且其所在的平面与轴的方向垂直,传动板夹在主动齿轮侧面和弹性压板之间,传动板与轴键接,主动齿轮侧面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均布有若干个凹孔,凹孔的深度大于凹槽,传动板设有与凹孔位置、数量对应的贯穿孔,每个贯穿孔中嵌设有滚珠,各粒滚珠被紧夹在主动齿轮侧面和弹性压板之间。
实现上述目的较好的方案是主动齿轮侧面凹孔的深度小于滚珠直径的1/2,凹孔与凹槽两者的深度差值小于滚珠直径的1/3。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1、外套管处于正常行程范围时,各滚珠在弹性压板的压力作用下分别落入主动齿轮侧面相应位置的凹孔后不能爬出,主动齿轮、传动板、滚珠相对固定为一体,主动齿轮在电机带动下转动,各滚珠在主动齿轮带动下绕轴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板转动,又由于传动板与从动齿轮的轴键接,从动齿轮与轴固定连接,因而传动板能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转动,使外套管在丝杆带动下做轴向运动,将外罩盖举升掀开或下降复位。当外套管移动到行程末端极限位置时,丝杆不能继续转动,从动齿轮随之停止转动,而主动齿轮仍在电机带动下不停转动,此时滚珠便能克服弹性压板的压力爬出主动齿轮侧面的凹孔,并沿主动齿轮侧面的环形凹槽轨道滚动,使主动齿轮和传动板之间发生相对滑动,这样主动齿轮的转动就不能传递到从动齿轮,因而保持静止的丝杆并不会妨碍电机继续不停转动,从而可避免发生电机烧毁、丝杆或外套的螺纹变形等事故。在上述外套管移动到行程末端极限位置的状态下,若电机反转,则滚珠重新被压入凹孔中,主动齿轮、传动板、滚珠重新相对固定为一体,丝杆在电机带动下反向转动,外套管重新回到正常行程范围,从而使外罩盖相应反向运动。
2、本实用新型从机械结构的角度实现了“外套管极限行程自动停止运动而电机仍可继续转动”的功能,这种过载保护结构具有简单可靠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所示过载自动保护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主动齿轮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A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传动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文件中,凹孔或凹槽的深度是指它们的有效深度,即指滚珠置入其中时实际嵌入的深度。
权利要求1.一种工程车外罩盖举升机构,包括电机以及外套管,外套管中设有与其螺纹联接的丝杆,在电机和丝杆之间设有减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减速传动机构串接有过载自动保护装置,过载自动保护装置具有作为输入端的主动齿轮、作为输出端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两者共用的轴、弹性压板、传动板,从动齿轮与轴固定连接而主动齿轮与轴活动套接,弹性压板套接在轴上且其所在的平面与轴的方向垂直,传动板夹在主动齿轮侧面和弹性压板之间,传动板与轴键接,主动齿轮侧面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均布有若干个凹孔,凹孔的深度大于凹槽,传动板设有与凹孔位置、数量对应的贯穿孔,每个贯穿孔中嵌设有滚珠,各粒滚珠被紧夹在主动齿轮侧面和弹性压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工程车外罩盖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主动齿轮侧面凹孔的深度小于滚珠直径的1/2,凹孔与凹槽两者的深度差值小于滚珠直径的1/3。
专利摘要一种工程车外罩盖举升机构,包括外套管、丝杆及电机,在电机和丝杆之间串接有过载自动保护装置,过载自动保护装置具有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轴、弹性压板及传动板,传动板夹在主动齿轮侧面和弹性压板之间,主动齿轮侧面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均布有凹孔,传动板的每个贯穿孔中嵌设有滚珠,各粒滚珠被紧夹在主动齿轮侧面和弹性压板之间。本实用新型能避免电机烧毁、丝杆及外套管的螺纹变形或卡死等事故,具有简单可靠的优点。
文档编号B60P1/34GK2606025SQ0322430
公开日2004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3日
发明者魏基洋 申请人:魏基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