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雨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747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雨刮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用雨刮器。
背景技术
目前机动车雨刮器均安装在驾驶室玻璃外面,而驾驶室玻璃内侧的灰尘及水蒸汽等杂物,并不能刮除,尤其是在大雨或大雾天气,驾驶室玻璃内侧的水汽更严重,行驶过程中带来极大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效果好的新型雨刮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在现有机动车雨刮器基础上,再在驾驶室玻璃内侧增设一对刮片。雨刮器具体结构为由刮片、电机、支杆、传动机构构成,传动机构包括两传动杆、两传动轴,其中一传动杆与电机输出轴相联,另一端与传动轴联接,另一传动杆两端分别与两传动轴相联,支杆固定于传动轴上,刮片固定于支杆端部,刮片为两对,其中一对刮片及支杆设置于机动车驾驶室玻璃内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效果好,可同时刮除驾驶室玻璃内、外两侧的灰尘及水蒸汽等杂物,广泛适用于各种机动车。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刮片1、电机2、支杆3、传动机构构成,传动机构包括两传动杆4、两传动轴5,其中一传动杆4与电机2输出轴相联,另一端与传动轴5联接,另一传动杆4两端分别与两传动轴5相联,支杆3固定于传动轴5上,刮片1固定于支杆3端部,刮片1为两对,其中一对刮片1及支杆3设置于机动车驾驶室玻璃内侧,另一对设置于玻璃外侧。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雨刮器,由刮片(1)、电机(2)、支杆(3)、传动机构构成,传动机构包括两传动杆(4)、两传动轴(5),其中一传动杆(4)与电机(2)输出轴相联,另一端与传动轴(5)联接,另一传动杆(4)两端分别与两传动轴(5)相联,支杆(3)固定于传动轴(5)上,刮片(1)固定于支杆(3)端部,其特征在于刮片(1)及支杆(3)为两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雨刮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对刮片(1)及支杆(3)设置于机动车驾驶室玻璃内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雨刮器。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机动车雨刮器基础上,再在驾驶室玻璃内侧增设一对刮片。雨刮器具体结构为由刮片、电机、支杆、传动机构构成,传动机构包括两传动杆、两传动轴,其中一传动杆与电机输出轴相联,另一端与传动轴联接,另一传动杆两端分别与两传动轴相联,支杆固定于传动轴上,刮片固定于支杆端部,刮片为两对,其中一对刮片及支杆设置于机动车驾驶室玻璃内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效果好,可同时刮除驾驶室玻璃内、外两侧的灰尘及水蒸气等杂物,广泛适用于各种机动车。
文档编号B60S1/04GK2695306SQ20042004945
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7日
发明者李智 申请人:李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