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表照明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771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仪表照明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的仪表板,尤其涉及一种仪表照明盘。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的仪表板中,为使夜晚行车更加清晰可辨及更加安全,一般采用内部设置光源的仪表照明盘,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照明支架1,照明支架1端部连接仪表指针2,照明支架1内安装发光源11,发光源11所发出的光线经照明支架1内的指针受光面13以及反射面12的反射后照明仪表指针2,其通常的做法是采用两个贴片式的红色或白色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源11,集成在仪表电路板15上,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照射经过指针受光面13以及反射面12的反射后,从而起到照明的作用,这种设计具有如下的缺点1、如图1所示,由于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形成一个发散角β,发散角β一般为120°,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大部分光线都被照明支架1中的锥形筒14吸收或反射,不能通过前述发光源11照射至指针受光面13的光路,从而起不到对仪表指针2的照明作用,光照效率低。
2、由于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形成一个发散角β,指针受光面13所接受的光线不均匀,以及仪表指针2转动于不同的位置时,由于发光二极管固定于仪表电路板15上,发光二极管对于不同偏角的光线强弱也不同,因此整个照明盘面和仪表指针2所体现的亮度在不同的时间和位置时是不一样的,即表面亮度明暗不均或忽明忽暗,影响整体视觉效果,实用性差。
另外,也有采用将发光二极管直接集成在仪表指针2上的设计,但由于仪表指针2品种繁多,这种设计使得仪表指针2的结构复杂,其开发、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仪表照明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照效率低和成本高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这种仪表照明盘,包括照明支架,照明支架端部连接仪表指针,照明支架内安装发光源,发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经照明支架内的指针受光面以及反射面的反射后照明仪表指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发光源照射至指针受光面的光路中设置用于聚光的凸透镜体;所述的发光源为发光二极管,在发光二极管前设置用于聚光的凸透镜片,所述的凸透镜片形成用于聚光的凸透镜体;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固定于安装座上,由安装座底部引出发光二极管的电极片;所述的电极片外端具有“L”型引脚;所述的凸透镜体与发光源之间相对活动固置;所述的凸透镜体为至少由两片透镜构成的复合透镜体。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发光源照射至指针受光面的光路中设置用于聚光的凸透镜体,这样通过凸透镜体减少发光源的光线发散,使更多的光线由发光源照射至指针受光面,从而提高光照效率,而且,这种设计对于现有结构的改动较小,结构简单,成本低,甚至可以对已安装于机动车上的现有结构进行直接改造,实用性强;发光二极管固定于安装座上,由安装座底部引出发光二极管的电极片,及电极片外端具有“L”型引脚,可便于发光源的安装、固定,电极片的“L”型引脚更便于引脚焊接于仪表电路板上,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凸透镜体与发光源之间相对活动固置,以及凸透镜体采用至少由两片透镜构成的复合透镜体,这样可以通过调整有关间距实现凸透镜体对发光源所发出光线的聚光度,使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最佳化。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光源及凸透镜体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根据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照明支架1,如图2所示,照明支架1端部连接仪表指针2,照明支架1内安装发光源11,发光源11前设置用于聚光的凸透镜体3,发光源11所发出的光线首先经凸透镜体3的聚光作用后,经照明支架1内的指针受光面13以及反射面12的反射后照明仪表指针2,如图2和图3所示,发光源11采用两个发光二极管111,在每个发光二极管111前设置用于聚光的凸透镜片31,两个凸透镜片31形成用于聚光的凸透镜体3,这样,所形成的凸透镜体3两端的曲面类似于驼峰面,当发光二极管111处于相应的凸透镜片31的焦平面处,经凸透镜片31的光线可为平行光。
如图3所示,发光二极管111固定于安装座112上,由安装座112底部引出发光二极管111的电极片113,电极片113外端具有“L”型引脚114。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如图2所示,将发光二极管111固定于安装座112上,并相应地固置凸透镜体3,通过安装座112与仪表电路板15或下部的电机外壳相连结,最后将电极片113外端的“L”型引脚114焊接于仪表电路板15上。
这样,本实用新型在发光源11照射至指针受光面13的光路中设置用于聚光的凸透镜体3,提高光照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中,凸透镜体3可与发光源11之间相对活动固置,即,可根据需要调整凸透镜体3与发光源11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凸透镜体3对发光源11所发出光线的聚光度;凸透镜体3也可采用由两片或两片以上透镜构成的复合透镜体,这样,可通过调整透镜之间的间距,实际上调整了凸透镜体3中凸透镜片31的焦距,同样地,实现调整凸透镜体3对发光源11所发出光线的聚光度,这种对聚光度的调整可使得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达到最佳化。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源11采用两个发光二极管111,同样,发光源11也可以采用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111,凸透镜体3中则配以相应数目的凸透镜片31,至于其它部分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与前面所述相同或相似,此处不需赘述。
实施例2根据图4,参考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差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发光源11只采用一个发光二极管111,凸透镜体3为一个单独的凸透镜片31,至于其它部分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所述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仪表照明盘,包括照明支架(1),照明支架(1)端部连接仪表指针(2),照明支架(1)内安装发光源(11),发光源(11)所发出的光线经照明支架(1)内的指针受光面(13)以及反射面(12)的反射后照明仪表指针(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发光源(11)照射至指针受光面(13)的光路中设置用于聚光的凸透镜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照明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源(11)为发光二极管(111),在发光二极管(111)前设置用于聚光的凸透镜片(31),所述的凸透镜片(31)形成用于聚光的凸透镜体(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仪表照明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111)固定于安装座(112)上,由安装座(112)底部引出发光二极管(111)的电极片(1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仪表照明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片(113)外端具有“L”型引脚(11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仪表照明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透镜体(3)与发光源(11)之间相对活动固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仪表照明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透镜体(3)为至少由两片透镜构成的复合透镜体。
专利摘要一种涉及机动车仪表板的仪表照明盘,包括照明支架,照明支架端部连接仪表指针,照明支架内安装发光源,发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经照明支架内的指针受光面以及反射面的反射后照明仪表指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发光源照射至指针受光面的光路中设置用于聚光的凸透镜体;所述的发光源为发光二极管,在发光二极管前设置用于聚光的凸透镜片,所述的凸透镜片形成用于聚光的凸透镜体;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固定于安装座上,由安装座底部引出发光二极管的电极片;所述的电极片外端具有“L”型引脚;所述的凸透镜体与发光源之间相对活动固置;所述的凸透镜体为至少由两片透镜构成的复合透镜体,本实用新型光照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
文档编号B60Q3/00GK2709247SQ200420059658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1日
发明者罗伯特·查佛里 申请人:伟盈光纤通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