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防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865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出租车防劫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防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出租车防劫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出租车为了安全起见,在出租车内出租车驾驶员与乘客之间设有防护栏,这样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安全作用,但是使得本来就狭小的车厢,变得更加拥挤。另外无论是采用防护栏的方式,还是采用电击的方式都不能阻止罪犯的逃离,给今后的破案带来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出租车防劫器,以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的方式来实现的一种出租车防劫器,它包括有固定套管、横梁壳体、压力弹簧、收缩防解脱装置、开启装置,它还包括有2个运动杆和横杆,所述运动杆的后端设有凸缘,所述压力弹簧套装在运动杆上,并将压力弹簧和运动杆一起插装在固定套管中,其压力弹簧的前端抵压在固定套管上,其压力弹簧的后端抵压在运动杆后端的凸缘上,所述2个运动杆的前端分别与横杆两端相固接,所述横梁壳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套管的前端相固接。
所述收缩防解脱装置是在运动杆的前部和后部内侧设有锁定齿,所述横梁壳体是由两个前、后并排排列的两个管形材制成,其管形材内分别设有两个相互扣装在一起的卡钩,在卡钩中设有拨块,每个卡钩的另一端上设有锁定卡头,并在其上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横梁壳体中排列在后面管形材中的锁定卡头抵压在运动杆上,其锁定卡头为单面向前倾斜状,其拨块上设有曲柄轴,所述横梁壳体中排列在前面管形材中的锁定卡头抵压在运动杆上,其锁定卡头为单面向后倾斜状,其拨块上设有弹子锁芯。
所述开启装置包括有踏板座、踏板、立板、牵引板、拉杆、保险卡,所述踏板座上的两块立板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踏板、牵引板、保险卡,并通过铰轴与立板相铰接,所述牵引板的前端与拉杆相连接,其拉杆另一端固定有拉线,拉线的另一端与横梁壳体中拨块上的曲柄轴相连接。
在使用时将其放置在乘客座位的前面,开启装置放在驾驶员的脚下,运动杆拉出后,单面向前倾斜状的锁定卡头与运动拉杆后部的锁定齿卡住,使运动杆不能回缩,平时状态,驾驶员可以将踏板翻向前面,以防妨碍驾驶员工作或其误动作,也可以卡上保险卡;感到不安全时时,翻回踏板,解开保险卡;出现危险时,踏下踏板,拉杆拉动拉线和曲柄轴,使拨块转动带动卡钩回缩,锁定卡头收回,脱离锁定齿,运动杆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回缩入固定套管内,行凶罪犯的双脚被卡住,失去继续犯罪的能力,运动杆上前部的锁定齿与单面向后倾斜状的锁定卡头相作用,阻止运动杆继续回缩,而且可以阻止运动杆向外移动,使罪犯不易逃脱。
本实用新型出租车防劫器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本设计方案,可以增加了对出租车驾驶员一定的安全作用,其放置在车厢内的脚下部,占用空间小,不需要额外的动力,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可靠,罪犯不易逃脱现场,减少经济损失。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开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B-B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1的A-A向结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K视局部放大图。
图7为卡钩的正视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图1的I视图。
图10为图1的J视图。
图中,1运动杆、2锁定齿、3横杆、4横梁壳体、5拉线、6开启装置、7压力弹簧、8凸缘、9固定套管、10限位块、11踏板、12牵引板、13保险卡、14拉杆、15踏板座、16立板、17碰珠、18弹簧、19拨块、20锁定卡头、21复位弹簧、22卡钩、23弹子锁芯、24曲柄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出租车防劫器,它包括有固定套管9、横梁壳体4、压力弹簧7、收缩防解脱装置、开启装置6,它还包括有2个运动杆1和横杆3,所述运动杆1的后端设有凸缘8,所述压力弹簧7套装在运动杆1上,并将压力弹簧7和运动杆1一起插装在固定套管9中,其压力弹簧7的前端抵压在固定套管9上,其压力弹簧7的后端抵压在运动杆1后端的凸缘8上,所述2个运动杆1的前端分别与横杆3两端相固接,所述横梁壳体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套管9的前端相固接。
所述收缩防解脱装置是在运动杆1的前部和后部内侧设有锁定齿2,所述横梁壳体4是由两个前、后并排排列的两个管形材制成,其管形材内分别设有两个相互扣装在一起的卡钩22,在卡钩22中设有拨块19,每个卡钩22的另一端上设有锁定卡头20,并在其上套装有复位弹簧21,所述横梁壳体4中排列在后面管形材中的锁定卡头20抵压在运动杆1上,其锁定卡头20为单面向前倾斜状,其拨块19上设有曲柄轴24,所述横梁壳体4中排列在前面管形材中的锁定卡头20抵压在运动杆1上,其锁定卡头20为单面向后倾斜状,其拨块19上设有弹子锁芯23。
所述开启装置6包括有踏板座15、踏板11、立板16、牵引板12、拉杆14、保险卡13,所述踏板座15上的两块立板16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踏板11、牵引板12、保险卡13,并通过铰轴与立板16相铰接,所述牵引板12的前端与拉杆14相连接,其拉杆另一端固定有拉线5,拉线5的另一端与横梁壳体4中拨块19上的曲柄轴24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出租车防劫器的一种实施例中,在保险卡处13处,为了防止保险卡13意外脱离,还设置有由弹簧18和碰珠17构成的锁定机构;本产品出于人道和防止意外的需要,在横梁壳体4上设有限位块10,通过限位块10可以确保在罪犯不能逃脱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少对其人身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出租车防劫器,它包括有固定套管、横梁壳体、压力弹簧、收缩防解脱装置、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2个运动杆和横杆,所述运动杆的后端设有凸缘,所述压力弹簧套装在运动杆上,并将压力弹簧和运动杆一起插装在固定套管中,其压力弹簧的前端抵压在固定套管上,其压力弹簧的后端抵压在运动杆后端的凸缘上,所述2个运动杆的前端分别与横杆两端相固接,所述横梁壳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套管的前端相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租车防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防解脱装置是在运动杆的前部和后部内侧设有锁定齿,所述横梁壳体是由两个前、后并排排列的两个管形材制成,其管形材内分别设有两个相互扣装在一起的卡钩,在卡钩中设有拨块,每个卡钩的另一端上设有锁定卡头,并在其上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横梁壳体中排列在后面管形材中的锁定卡头抵压在运动杆上,其锁定卡头为单面向前倾斜状,其拨块上设有曲柄轴,所述横梁壳体中排列在前面管形材中的锁定卡头抵压在运动杆上,其锁定卡头为单面向后倾斜状,其拨块上设有弹子锁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出租车防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装置包括有踏板座、踏板、立板、牵引板、拉杆、保险卡,所述踏板座上的两块立板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踏板、牵引板、保险卡,并通过铰轴与立板相铰接,所述牵引板的前端与拉杆相连接,其拉杆另一端固定有拉线,拉线的另一端与横梁壳体中拨块上的曲柄轴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出租车防劫器,它包括有固定套管、横梁壳体、压力弹簧、收缩防解脱装置、开启装置,它还包括有2个运动杆和横杆,所述运动杆的后端设有凸缘,所述压力弹簧套装在运动杆上,并将压力弹簧和运动杆一起插装在固定套管中,其压力弹簧的前端抵压在固定套管上,其压力弹簧的后端抵压在运动杆后端的凸缘上,所述2个运动杆的前端分别与横杆两端相固接,所述横梁壳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套管的前端相固接;由于采用了本设计方案,可以增加了对出租车驾驶员一定的安全作用,其放置在车厢内的脚下部,占用空间小,不需要额外的动力,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可靠,罪犯不易逃脱现场,减少经济损失。
文档编号B60R21/02GK2737614SQ20042009275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7日
发明者张书仁 申请人:张书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