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保护用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967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头部保护用气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车辆侧窗的上缘侧使膨胀用气体流入,向下方展开膨胀,可以保护乘客头部的头部保护用气囊。
背景技术
以往,头部保护用气囊,有在较薄的状态下展开后,使该部位较厚地进行膨胀的结构(例如参照特开2003-11767号专利公报)。
此种气囊,配置将支柱部的车内侧覆盖的保护膨胀部,使膨胀用气体流入的流入口配置在下端侧,气囊膨胀初期,在覆盖支柱部的车内侧的保护膨胀部(形成支柱膨胀部)的左右两侧的部位,首先,使膨胀用气体流入,使支柱膨胀部在较薄的状态下展开,当支柱膨胀部展开完成后,再使膨胀用气体从下端侧的流入口流入,使支柱膨胀部较厚地鼓起。
然而,在现有的头部保护用气囊中,膨胀初期可以在较薄的状态下完成展开而膨胀完成时的支柱膨胀部等需要较厚地膨胀的部位,在提高该部位的缓冲性方面,还有改进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课题提出的,目的是提供可以确保膨胀初期迅速展开,而且,展开完成后可以缓冲性良好且较厚地进行膨胀的头部保护用气囊。
本发明的头部保护用气囊具备保护膨胀部,其形成通过膨胀用气体一面进行膨胀,一面从被折叠收容的车辆的侧窗上方侧向下方展开的结构,并且配置在乘客头部的侧方区域,头部保护用气囊具备车内侧壁部以及车外侧壁部,配置在保护膨胀部的车内侧和车外侧,使膨胀用气体流入二者之间;以及临时连接部,配置在保护膨胀部上,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连接,当展开完成后的保护膨胀部的内压上升时,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分离。
本发明的头部保护用气囊,在膨胀初期,是在临时连接部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连接的状态下展开膨胀的,因此,保护膨胀部是在较薄的状态下使展开完成的,从而能够确保膨胀初期的迅速展开。
而且,当展开完成后的保护膨胀部的内压上升时,临时连接部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分离,因此保护膨胀部可以使配置临时连接部的部位较厚地鼓起,从而可以缓冲性良好地,也就是说可以确保充分的冲击吸收行程,保护乘客。
因此,本发明的头部保护用气囊可以确保膨胀初期的迅速展开,而且,展开完成后,可以缓冲性良好且较厚地膨胀,从而能够有效地保护乘客。
临时连接部优选以如下方式配置,即具备大致沿着上下方向配置的部位,并从下端侧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分离。
在这样的结构中,临时连接部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的相互分离是从保护膨胀部的下部侧向上部侧进行的。也就是说,头部保护用气囊是从侧窗的上方向下方展开的构造,假设从临时连接部的上端侧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的相互连接解除,则在展开膨胀完成之前,保护膨胀部的上部侧就开始变厚,膨胀用气体到达保护膨胀部的下部侧很迟,妨碍了保护膨胀部迅速展开完成。然而,在上述的结构中,临时连接部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的相互分离是从保护膨胀部的下部侧向上部侧完成的,因此,在膨胀用气体充分到达保护膨胀部的下部侧的阶段,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的相互分离就开始了,从而可以安稳地确保保护膨胀部的迅速展开。
在头部保护用气囊的临时连接部具备大致沿着上下方向的部位,并从下端侧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分离而进行配置的情况下,临时连接部配置在保护膨胀部中与乘客头部接触的接触预定部,还可在接触预定部的前方侧或者后方侧的至少一方配置纵向流路,该纵向流路使膨胀用气体从上方流到下方,可以在膨胀用气体流入初期使临时连接部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分离前的接触预定部的展开完成。
如此结构的头部保护用气囊,即使在膨胀初期的膨胀用气体流入初期,乘客头部位于车内的车外侧方向,接近侧窗,由于膨胀用气体流入纵向流路,保护膨胀部的接触预定部也可使展开完成。此时,临时连接部也随着因从纵向流路下部流入膨胀用气体而产生膨胀,接触预定部的临时连接部形成从下端侧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分离的结构,因此,在接触预定部的展开完成之前,不会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分离,接触预定部维持较薄的状态展开,从而,即使乘客头部接近侧窗,也会轻易地进入该狭窄的空间,使展开完成。
接触预定部的展开完成后,随着膨胀用气体从纵向流路的下部侧流入,接触预定部从下部侧鼓出,如果在接触预定部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产生充分的张力,就会从下端侧将临时连接部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分离,从而配置有临时连接部的接触预定部较厚地鼓出。该膨胀过程中,使接近的乘客头部移动,推回到车内侧,从而缓冲性良好地进行保护。
另一方面,在乘客头部位于车内侧方向,与侧窗分离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头部保护用气囊,通过使膨胀用气体流入,可以顺利地使展开完成,并且能够使膨胀用气体顺利地并且迅速地流到保护膨胀部的各部位。因此,保护膨胀部的整个区域迅速地膨胀,向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的分离方向产生张力,从而将接触预定部中临时连接部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也顺利地并且迅速地分离,配置有临时连接部的接触预定部立即较厚地鼓出,之后,即使与以接近接触预定部的方式移动来的乘客头部接触,也可以缓冲性良好地,即能够确保充分的冲击吸收行程,保护乘客头部。
因此,上述结构的头部保护用气囊,可以根据乘客头部的车内外方向的配置位置,相应地调整展开与膨胀的动作,从而能够缓冲性良好地有效地保护乘客头部。
此种情况的头部保护用气囊中临时连接部的前后两侧的膨胀部位优选形成这样的结构,即临时连接部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即将分离之前的厚度为30~75mm。原因是,如果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即将分离之前的临时连接部的前后两侧的膨胀部位的厚度超过75mm,则临时连接部的前后两侧的部位,在一面膨胀一面向下方展开的情况下,在展开途中,有可能与正在接近的乘客头部产生干涉,妨碍接触预定部的展开完成,另外,临时连接部的前后两侧的部位,如果确保分离前的膨胀过程中的厚度等于或大于30mm,则在一面膨胀一面向下方展开的情况下,不会妨碍展开完成,并且从展开完成附近到临时连接部即将分离之前,可以保护乘客头部。
另外,根据乘客头部的车内外方向的配置位置可以相应地调整展开与膨胀的动作的膝部保护用气囊也可形成以下的结构。即头部保护用气囊具备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以不能分离的方式连接同时使膨胀用气体不流入的非流入部,该非流入部具备将保护膨胀部的区域内进行分隔的分隔部。分隔部形成这样的结构,即具备覆盖部,该覆盖部配置在临时连接部上端侧的膨胀用气体的上游侧,可以保护临时连接部的上端侧不被流入初期的膨胀用气体破坏。
在这样的结构下,临时连接部的上端侧,通过分隔部的覆盖部,被保护不被膨胀用气体破坏,可以进一步安稳地确保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从临时连接部的下端侧的分离。
临时连接部优选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分离的强度设定在50~550N的范围内。
如果形成这样的结构,就可以防止由于膨胀用气体的热量或流速等的影响导致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的不必要的分离,并且,在气囊的展开完成后,安稳地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分离,可以使气囊较厚地膨胀,以确保充分的冲击吸收行程,即缓冲性变好。如果临时连接部的强度不足50N,由于膨胀用气体的热量或流速等的影响,临时连接部的上端侧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就有可能立即分离,从而阻碍气囊在乘客的头部与侧窗接近情况下的狭窄的空间内完成展开,如果临时连接部的强度超过550N,临时连接部的下端侧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的分离就迟缓,导致较厚地进行膨胀的时期拖延,从缓冲性良好地保护乘客这一点出发,不优选。
特别是,在乘客的头部与接触预定部接触的状态下,从临时连接部的下端侧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分离的结构的气囊中,临时连接部的强度小于或等于500N,最好在50~500N的范围内,以便即使处于与乘客的头部接触的状态下,当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随着保护膨胀部的膨胀向分离方向产生张力时,也能可靠地进行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的分离,另外,根据临时连接部的配置位置等的不同,在由于膨胀用气体的热量或流速等的影响导致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的不必要的分离容易出现的情况下,临时连接部的强度大于或等于150N,最好在150~550N的范围内,结果,从上述二个观点出发,临时连接部的强度优选150~500N。
临时连接部具备以大致沿着上下方向的方式配置的部位,以从下端侧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分离的方式进行配置的情况下,头部保护用气囊,如果具备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不能分离地连接,不使膨胀用气体流入的非流入部,则使临时连接部的上端侧与非流入部接近或连接,可以限制上端侧比下端侧应力集中的现象产生,这是优选的。
如果形成这样的结构,气囊膨胀时,临时连接部通过非流入部限制了上端侧的应力集中,从而可以稳定地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从下端侧向上端侧分离。
在这样的结构下,临时连接部的上端侧与非流入部接近或连接,被临时连接部和非流入部包围,在临时连接部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分离后较厚地进行膨胀的部位,其形成在下部侧配置膨胀用气体的气体流入口的结构。这样,经气体流入口与被临时连接部和非流入部包围的部位连通的部位,首先使展开完成,从而可以使被临时连接部和非流入部包围的部位,在几乎没有鼓起的较薄的状态下,完成展开,即使乘客的头部和侧窗之间的间隙非常狭窄,也很容易在该狭窄的空间展开。
此种情况下,如果在气囊的上缘侧,作为流入的膨胀用气体的上游侧,沿着前后方向配置气体供给流路部,则在前后方向上与保护膨胀部的临时连接部邻接并且与临时连接部的接近或连接非流入部的一侧相反一侧的部位,就会使上部侧与气体供给流路部连通,这是优选的。
在这样的结构中,在气囊膨胀初期,与临时连接部的接近或连接非流入部的一侧相反一侧的部位,以在气囊展开完成的中途加厚的方式进行膨胀,因此可以保护在此部位中的乘客,即使在临时连接部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分离之前,在不影响展开性能的范围内,也可保护乘客。
在限制临时连接部的上端侧比下端侧应力集中的现象产生的情况下,非流入部如果具备大致配置在上下方向上、将保护膨胀部分隔的分隔部,则临时连接部也可使上端侧以朝向膨胀用气体的上游侧同时沿着膨胀用气体的流动的方式一面弯曲,一面与分隔部的上端侧接近或连接。
头部保护用气囊如果形成这样的结构,则当膨胀初期的膨胀用气体流入时,膨胀用气体与临时连接部的上端侧,在垂直方向上,不易产生干涉,从而可以不受膨胀用气体的热量等的影响,稳定地确保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从临时连接部的下端侧分离。
此时,如果形成膨胀用气体在分隔部的上端附近在前后方向上流动的结构,将临时连接部的横线部配置在分隔部上端的下方,以可以防止直接接触膨胀用气体的流动,临时连接部的上端侧就不会受膨胀用气体的影响,从而可以稳定地确保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从临时连接部的下端侧分离。
在限制临时连接部的上端侧比下端侧应力集中的现象发生的情况下,如果非流入部具备分隔部,该分隔部以围住临时连接部的前后和上方的方式配置成大致倒U字状,并且将保护膨胀部分隔,则临时连接部的上端可以与大致倒U字状的分隔部的上部的横棒部位接近或连接。
在这样的结构下,通过分隔部的横棒部位和前后的纵棒部位,临时连接部的上端侧可以不受初期向气囊内流入的膨胀用气体的热量等的影响,稳定地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从临时连接部的下端侧分离。
在限制临时连接部的上端侧比下端侧应力集中的现象发生的情况下,如果非流入部在临时连接部的前后,具备大致配置在上下方向、将保护膨胀部分隔的分隔部,则优选临时连接部在上端侧设置与前后的分隔部的上端侧接近或连接的横线部。
在这样的结构下,在临时连接部的上端侧的横线部上,前后两端与分隔部的上端侧接近或连接,因此很难产生应力集中,可以稳定地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从临时连接部的下端侧分离,如果将临时连接部的这个区域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分离,则即使在与前后的分隔部接近或连接的临时连接部的前后上较长的横线部的部位,壁部相互也被分离,从而可以更厚地膨胀,提高缓冲性。
在利用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连接的可以断开的线形成临时连接部的情况下,这样的临时连接部可以通过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缝合而形成,或者,不进行缝合作业,而是仅仅通过设置接结部,将通过筒织形成车内侧·车外侧壁部自身的经线或纬线织入另一方侧的车外侧·车内侧壁部,就可在筒织时,简单且容易地形成。当然,在不考虑这方面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可以剥离的粘接剂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粘接,形成临时连接部。


图1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气囊的头部保护用气囊的车辆装载状态的概略正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气囊的正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气囊膨胀时的局部纵向剖视图,对应图2的III-III部位。
图4A、4B、4C、4D是按顺序表示实施方式的气囊膨胀时的状态的局部横向剖视图,对应图2的IV-IV部位。
图5A、5B、5C、5D是按顺序表示实施方式的气囊膨胀时的状态的局部横向剖视图,对应图2的V-V部位。
图6表示乘客与侧窗分离状态的气囊的膨胀中途,是临时连接部附近的概略图,对应图1的VI-VI部位。
图7是表示临时连接部附近的气囊膨胀中途的概略图,表示图6之后的状态。
图8是表示临时连接部附近的气囊膨胀完成状态的概略图,表示图7之后的状态。
图9是表示临时连接部附近的气囊膨胀完成状态的概略图,表示图8之后的状态。
图10A、10B是按顺序表示乘客接近侧窗状态的气囊的膨胀状态,是临时连接部附近的概略图。
图11A、11B是按顺序表示乘客接近侧窗状态的气囊的膨胀状态,表示图10之后的状态。
图12是其他的实施方式的气囊的正视图。
图13是另一实施方式的气囊的正视图。
图14是另一实施方式的气囊的正视图。
图15是另一实施方式的气囊的正视图。
图16是另一实施方式的气囊的正视图。
图17是表示图12所示的气囊的接结部的放大概略图。
图18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气囊膨胀中途的概略剖视图。
图19是测量通过筒织形成的气囊的分离强度时的图解。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实施方式的头部保护用气囊20被用于装载在车辆V上的头部保护用气囊装置M中。该头部保护用气囊装置M的结构具备气囊20、充气机12、安装托架10、13以及气囊罩8。气囊20,在车辆V的车内侧的侧窗W1、W2的上缘侧,被折叠收容在从前支柱部FP的下缘侧经顶盖纵梁RR到后支柱部RP的上方侧的范围内。
充气机12的结构,如图1、2所示,形成大致圆柱状的圆筒形,外部安装气囊20的用于使膨胀用气体流入的连接口部22,利用夹具15与气囊20连接。充气机12利用安装托架13,被顶盖内衬5的下缘5a盖住,安装固定到中央支柱部CP的上方附近的顶盖纵梁部RR的内面板2上。内面板2是车辆V的车身1侧的部件。安装托架13用板金制成,将充气机12保持,并利用安装螺栓14,被固定到内面板2上。
各安装托架10由二块板金制的板材构成(参照图6、18),以夹住气囊20的各安装部37的方式,被安装到各安装部37,再通过安装螺栓11,将各安装部37安装固定到内面板2上。设置螺母2b,将各安装螺栓11紧固在内面板2上形成的安装孔2a中。
气囊罩8由配置在前支柱部FP上的支柱装饰件4和配置在顶盖纵梁部RR上的顶盖内衬5的各下缘4a、5a侧构成。前支柱装饰件4和顶盖内衬5由合成树脂制成,在前支柱部FP和顶盖纵梁部RR上,分别被安装固定在车身1的内面板2的车内侧。顶盖内衬5,从前支柱部FP的上方附近,经中央支柱部CP的上方,到后支柱部RP的上方附近,进行配置。
气囊20,如图1~图5所示,采用聚酰胺丝等筒织制成。在实施方式的气囊20中,没有在外表面上配置通常被设置的硅酮橡胶等防止漏气用的涂层,然而也可适当地设置防止漏气用的涂层。该气囊20使来自充气机12的膨胀用气体G流入,从折叠状态展开,以覆盖侧窗W1、W2和中央支柱部CP·后支柱部RP7的支柱装饰件7、6的车内侧的方式,展开膨胀。气囊20具备气体流入部21,通过使膨胀用气体G流入而鼓出以分离车内侧壁部21a和车外侧壁部21b;以及非流入部35,不使膨胀用气体G流入。
非流入部35以使气体流入部21的壁部21a、21b相互连接的方式形成,由周缘部36、安装部37、分隔部38、39以及板状部40构成。周缘部36配置在气囊20外周缘的部位,以围住气体流入部21周围的方式形成。
安装部37以从气囊20的上缘20a侧的周缘部36向上方突出的方式配置多个(实施方式中为7个),将用以安装在内面板2上的安装托架10紧固(参照图6、18)。在各安装部37上,使安装螺栓11穿过的安装孔37a开口。
板状部40形成长方形的板状,配置在前后的前座用保护部25和后座用保护部26之间的气体供给流路部23的下方。该板状部40是为了确保气囊20的整体形状,同时减小气体流入部21的容积,缩短完成膨胀的时间而配置的。
分隔部38是将气体供给流路部23和保护部25、26进行分隔的部位,以沿着气体供给流路部23,沿着前后方向的方式,分别配置在前座用保护部25和后座用保护部26上。
分隔部39作为厚度限制部而配置,其在各前座用·后座用保护部25、26的区域内,配置在大致上下方向上,将保护部25、26分隔成多个纵向单元24a,以限制膨胀完成时的气囊20的厚度,使气囊20膨胀成板状。在实施方式中,在前座用保护部25的区域内,配置从分隔部38的前端附近向下方延伸的分隔部39A以及从分隔部38的后部侧向下方延伸的二个分隔部39B、39C,在后座用保护部26的区域内,使一个分隔部39从分隔部38的前后方向的中间向下方延伸,以此方式进行配置。被分隔部39分隔并且并列设置在前后方向的各纵向单元24a,在膨胀时,缩短了气囊20前后方向的长度,在膨胀完成时的气囊20的下缘20b侧,产生前后方向的张力。
在实施方式中,气体流入部21由连接口部22、气体供给流路部23以及保护膨胀部24构成。气体供给流路部23比保护膨胀部24更靠近膨胀用气体G的上游侧部位,在气囊20的上缘20a侧,沿着车辆V的前后方向,配置成直线状。在气体供给流路部23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间部位上,向上延伸形成连接口部22,用以使来自充气机12的膨胀用气体G流入气体流入部21内。气体供给流路部23,在膨胀用气体G从连接口部22流入时,膨胀用气体G以朝着车辆V的前后方向两侧的方式流动。
保护膨胀部24是保护坐在车辆V的座椅上的乘客的头部的区域,具备前座用保护部25和后座用保护部26。前座用保护部25,配置在气体供给流路部23的前部侧的下方,当气囊20展开膨胀时,配置在车辆V的前座的侧方,以覆盖前座侧方的侧窗W1的方式膨胀。后座用保护部26配置在气体供给流路部23的后部侧的下方,当气囊20展开膨胀时,配置在车辆V的后座的侧方,覆盖后座侧方的侧窗W2。保护膨胀部24,通过限制厚度的分隔部39被分隔,在上下方向上,以延伸成棒状的形式膨胀,具备在车辆V的前后方向上并列设置的多个纵向单元24a,前座用保护部25具备四个纵向单元24a,后座用保护部26具备二个纵向单元24a。
在这些纵向单元24a中,前座用保护部25,其被分隔部38和前后的分隔部39A、39B围住的纵向单元24a与坐在前座的乘客C的头部H接触,形成保护前座乘客C的头部H的接触预定部27,后座用保护部26,其处于分隔部39和气囊20的后缘20c侧的周缘部36之间的纵向单元24a与坐在后坐的乘客C的头部H接触,形成保护后座的乘客C的头部H的接触预定部27。在这些接触预定部27上,配置临时连接部31、32。这些临时连接部31、32是通过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缝合连接的缝合线33形成的。临时连接部31,在前座用保护部25上形成沿着上下方向的纵线部31d,配置二个,分别使上端31a与分隔部38连接。临时连接部32,在后座用保护部26上,由以大致沿着上下方向的方式配置的二个构成,前部侧的临时连接部32,仅由使上端32a与分隔部38的后端连接,并且使下端32b侧向下方延伸成直线状的纵线部32d构成,后部侧的临时连接部32,使上端32a与分隔部38的后端连接,使下端32b侧弯曲,向下方延伸。也就是说,后部侧的临时连接部32由从分隔部38向后方延伸的横线部32c和从横线部32c弯曲的后端侧向下方延伸成直线状的纵线部32d构成。
各临时连接部31、32,在壁部21a、21b上产生张力时,其下端31b、32b侧比上端31a、32a侧更易产生应力集中,将各下端31b、32b直线状延伸到达分隔部39的下端39a附近,使得壁部21a、21b相互能够从下端31b、32b侧分离,在保护膨胀部24的区域中途停止,不使其连到周缘部36,然后,使上端31a、32a侧与作为非流入部35的分隔部38连接。
将缝合线33的断开强度设定为这样的强度,即当接触预定部27膨胀时不被立即断开,当各接触预定部27使展开完成后的厚度较薄状态的小单元28使内压上升而鼓出,接触预定部27的车内侧壁部21a和车外侧壁部21b在相互分离方向上产生规定的张力时断开。
小单元28是在临时连接部31、32上被前后分割的膨胀部位。这些小单元28,其临时连接部31、32即将分离前的厚度T在30~75mm的范围内。在实施方式中,厚度T为50mm。
临时连接部31、32以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分离的强度具体设定在50~550N的范围内,从下端31b、32b侧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分离的方式配置。
在实施方式中,将筒织形成的壁部21a、21b作为样品,部分取出,用缝合线33将壁部21a、21b相互重合形成直线状的缝合部位,然后,分别把持其缝合部位延长线上的壁部21a、21b的边缘,向壁部21a、21b的垂直方向拉,使得壁部21a、21b的边缘相互分离,将此时缝合线33的断开载荷作为分离载荷,接着,调整缝合线33的拉伸强度和接缝的间距等,使得该分离载荷在50~550N的范围内。
实施方式的气囊20,在前座用保护部25的接触预定部27的前方侧和后方侧,配置在膨胀用气体G流入初期,使膨胀用气体G从上方流向下方,可以完成接触预定部27的展开的纵向流路部29(29A、29B)。在后座用保护部26的接触预定部27的前方侧和后方侧,也配置在膨胀用气体G流入初期,使膨胀用气体G从上方流向下方,可以完成接触预定部27的展开的纵向流路部29(29C、29D)。前座用保护部25侧的纵向流路29A由分隔部39A的前方侧的分隔部39A和周缘部36之间的纵向单元24a构成,纵向流路29B由分隔部39C和后方侧的板状部40之间的纵向单元24a构成。后座用膨胀部26侧的纵向流路29C,由分隔部39前方侧的分隔部39与板状部40之间的纵向单元24a构成,纵向流路29D由后方侧的临时连接部32的再后方侧的小单元28自身构成。这些纵向流路29,比接触预定部27更靠近膨胀用气体G流动的上游侧而进行配置,其下部形成膨胀用气体G向接触预定部27流入用的气体流入口29a。后座用保护部26中,后端侧的小单元28兼作纵向流路29D,其下部侧的气体流入口29a,配置在后端侧的临时连接部32的下端32b和气囊下缘20b侧的周缘部36之间。
对将该气囊20装载到车辆V的工序进行说明,首先使气囊20平展,顺次地形成山状折叠和谷状折叠的折痕D(参照图2的双点划线、图6),以使气囊20的下缘20b侧接近上缘20a侧的方式,进行蛇形折叠。
接着,在折叠气囊20后,通过防止折叠散开用的可以断开的未图示的胶带,包住气囊20的规定地方,同时,安装充气机13·安装托架10、13,形成气囊组装体。
然后,使各安装托架10、13配置在车身1侧的内面板2的规定位置,使各安装孔37a穿过,螺栓11、14紧固,将各安装托架10、13固定在内面板2上,将气囊组装体安装到车身1上。随后,将规定的充气机动作用控制装置延伸的未图示的导线连到充气机12上,将前支柱装饰件4和顶盖内衬5安装到车身1上,再将后支柱装饰件6、中央支柱装饰件7安装到车身1,就可以将气囊装置M装载到车辆V上。
将气囊装置M装载到车辆V上后,如果充气机12动作,来自充气机12的膨胀用气体G,如图2的双点划线所示,就会从连接口部22流入气体供给流路部23,向前后方向两侧,流过气体供给流路部23,再供给到各纵向流路29内,气囊20的保护膨胀部24一面使折叠解除一面展开,再开始膨胀。然后,气囊20使包住的未图示的胶带断开,再推开前支柱装饰件4和顶盖内衬5的下缘4a、5a侧的气囊罩8,如图1、6的双点划线所示,一面向下方突出,一面以覆盖侧窗W1、W2·中央支柱部CP·后支柱部RP的车内侧1的方式,较大地展开膨胀。
此时,如图6、7所示,在乘客头部H位于车内侧I方向,远离侧窗W1、W2的情况下,实施方式的气囊20可以使膨胀用气体G流入,使展开顺利地完成,并且膨胀用气体G顺利并且迅速地流到保护膨胀部24的各部位。因此,如图8、9所示,保护膨胀部24的整个区域迅速地膨胀,向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的分离方向产生张力,因此也使接触预定部27的临时连接部31、32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从下端31b、32b侧的缝合线33一面断开,一面顺利且迅速地被分离,使配置临时连接部31、32的接触预定部27立即较厚地鼓出,之后,即使与以接近接触预定部27的方式移动过来的乘客的头部H接触,也能缓冲性良好地,也就是说,保证充分的冲击吸收行程,保护乘客的头部H(参照图4、图5)。
因此,实施方式的头部保护用气囊20,在膨胀初期,在临时连接部31、32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连接的状态下进行展开,所以接触预定部27的纵向单元24a可以确保膨胀初期的迅速展开,当展开完成后内压上升时,临时连接部31、32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分离,从而可以缓冲性良好地使膨胀较厚地进行,能够有效地保护乘客。
临时连接部31、32,在保护膨胀部24的纵向单元24a内,具备以沿着上下方向的方式配置的纵线部31d、32d,以从下端31b、32b侧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分离的方式配置。因此,如图7~9所示,临时连接部31、32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的分离是从保护膨胀部24的下部侧向上部侧进行的。也就是说,头部保护用气囊20是从侧窗W1、W2的上方向下方展开的结构,如果从临时连接部31、32的上端31a、32a侧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的连接解除,则在展开完成之前,保护膨胀部24的上部侧开始变厚,膨胀用气体G到达保护膨胀部24的下部侧很迟,就会阻碍保护膨胀部24的迅速展开完成。然而,在上述结构中,临时连接部31、32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的分离是从保护膨胀部24的下部侧向上部侧进行的,因此在流向保护膨胀部24的下部侧的膨胀用气体G充分到达阶段,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的分离开始,从而可以稳定地确保保护膨胀部24的迅速的展开。
另一方面,膨胀初期的膨胀用气体G流入初期,如图10A、B所示,即使乘客的头部H位于车内侧的车外侧0方向,与侧窗W1、W2接近,由于膨胀用气体G流入纵向流路29,保护膨胀部24的接触预定部27可以使展开完成。而且,临时连接部31、32自身形成这样的结构,即随着的膨胀用气体G从纵向流路29的下部侧的气体流入口29a流入产生膨胀,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从下端31b、32b侧分离,因此在接触预定部27展开完成之前,不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分离(参照图4的A、B图5的A、B),结果接触预定部27维持较薄的状态而展开,即使乘客头部H接近侧窗W1、W2,也容易进入该狭窄的空间,使展开完成。
接触预定部27展开完成后,如图11的A所示,随着膨胀用气体G从纵向流路29的下部侧的气体流入口29a流入,接触预定部27从下部侧鼓出(参照图4的C,图5的C),如果在接触预定部27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上产生充分的张力,如图11的B所示,临时连接部31、32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从下端31b、32b侧被分离(参照图4的D,图5的D),配置临时连接部31、32的接触预定部27就较厚地鼓出。在膨胀时,使接近的乘客的头部H移动以推回到车内侧I,缓冲性良好地进行保护。
因此,实施方式的头部保护用气囊20,可以根据乘客头部H的车内外方向的配置位置,相应地调整展开与膨胀的动作,从而能够缓冲性良好地有效地保护乘客头部H。
实施方式的头部保护用气囊20中,临时连接部31、32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即将分离之前的临时连接部31、32的前后两侧的膨胀部位(小单元)28的厚度为30~75mm范围内的50mm,在临时连接部31、32分离之前,不会妨碍接触预定部27的展开,可以保护乘客头部H。也就是说,如果临时连接部31、32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即将分离之前的小单元28的厚度T如果超过75mm,则小单元28在一面膨胀一面向下方展开的情况下,在展开途中,有可能与正在接近的乘客头部H产生干涉,妨碍接触预定部27的展开完成。另外,小单元28,如果确保分离前的膨胀时的厚度T超过30mm,则在一面膨胀一面展开的情况下,不会妨碍展开完成,并且从展开完成附近到临时连接部31、32即将分离之前,可以保护乘客的头部H。
实施方式的气囊20中,临时连接部31、32其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分离的强度设定在50~550N的范围内。因此,气囊20就可以防止由于膨胀用气体G的热量或流速等的影响导致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的不必要的分离,并且,在接触预定部27的展开完成后,稳定地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分离,可以使接触预定部27较厚地膨胀,以确保充分的冲击吸收行程,换言之,缓冲性变好。也就是说,临时连接部31、32的分离强度,在乘客头部H远离侧窗W1、W2的情况下,即使较低,也不妨碍,在乘客头部H与侧窗W1、W2接近的情况下,接触预定部27一面接近乘客的头部,一面使展开完成,此时,如果临时连接部31、32的强度不足50N,由于膨胀用气体G的热量或流速等的影响,临时连接部31、32的上端侧31a、32a侧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就立即分离,接触预定部27的上部鼓出,从而有可能阻碍接触预定部27的展开,此时,如果临时连接部31、32的分离强度高达超过550N,临时连接部31、32的下端31b、32b侧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的分离就延迟,导致使接触预定部27较厚地进行膨胀以2将和接触预定部27接触的乘客的头部H推回车内侧1的时期延迟,从保护向车外侧O方向移动的乘客头部这一点出发,不优选。
在乘客的头部H与接触预定部27接触的状态下,在从临时连接部31、32的下端31b、32b侧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分离的结构的实施方式的气囊20中,临时连接部31、32的强度小于或等于500N,最好在50~500N的范围内,以便即使处于与乘客的头部H接触的状态下,当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随着保护膨胀部24的膨胀向分离方向产生张力时,也能可靠地进行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的分离。另外,根据临时连接部31、32的配置位置等的不同,在由于膨胀用气体G的热量或流速等的影响导致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的不必要的分离容易出现的情况下,临时连接部31、32的强度大于或等于150N,最好在150~550N的范围内,结果,从上述二个观点出发,临时连接部31、32的强度优选150~500N。
实施方式的气囊20中,作为非流入部35,在保护膨胀部24的区域内设置将气体供给通道23和保护部25、26进行分隔的分隔部38、38,将这些分隔部38、38配置在临时连接部31、32的上端31a、32a侧的膨胀用气体G的上游侧,发挥作为覆盖部的作用,可以保护临时连接部31、32的上端31a、32a侧不被流入初期的膨胀用气体破坏。通过分隔部38、38的覆盖部30,临时连接部31、32的上端31a、32a侧被保护不被膨胀用气体G破坏,可以进一步安稳地确保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从临时连接部31、32的下端31b、32b侧的分离。尤其,在临时连接部31侧,分隔部38在纵线部31c的垂直方向上将上端31a的上方完全覆盖,进一步将上端31a的保护加厚。
该气囊20的前座用保护部25,以将前座用保护部25区域内分隔的方式配置,将车内侧壁部21a和车外侧壁部21b连接的非流入部35的分隔部38、39A、39B,形成大致倒U字状的结构,以围住临时连接部31、31的前后和上方。配置在上下方向的临时连接部31、31形成使上端31a与作为大致倒U字状的分隔部的上部的横棒部位38接近或连接的结构。也就是说,这样结构的气囊20,通过非流入部35的分隔部的横棒部位38和前后的纵棒部位39A、39B,其临时连接部31的上端31a侧,完全不受初期流入气囊20内的膨胀用气体G的热量等的影响,可以稳定地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从临时连接部31的下端31b侧分离。
该气囊20中,前座用保护部25的接触预定部27的上部,被分隔部38覆盖,膨胀用气体G只从前后两侧的气体流入口29a流入接触预定部27,因此可以使接触预定部27较薄地展开,其后的膨胀用气体G流入时,可以从前后二个地方的气体流入口29a流入膨胀用气体G,从而可以迅速地使小单元28鼓出。
实施方式的气囊20的接触预定部27,在前后方向上并列设置大致配置在上下方向上的临时连接部31、32,使多个小单元28配置在前后方向上,临时连接部31、32分离时,使配置在前后方向上的多个小单元28以一体化的方式膨胀,可以使接触预定部27较厚地膨胀,接触预定部27的缓冲性变好,确保充分的冲击吸收行程,从而保护乘客的头部H。
为了确保接触预定部膨胀时的厚度较厚,也可形成如图12所示的头部保护用气囊20A的结构。该气囊20A形成这样的结构,即配置在气囊20的各保护部25、26处的分隔部38变短,在气囊20A的前座用保护部25中,具备纵线部31d的临时连接部31A、31A,使纵线部31d的上端31a相互与和纵线部31d垂直方向交叉的一根共用的横线部31c连接,进一步使该横线部31c的前后两端与分隔部42、43的上端42a、43a连接。分隔部42、43形成倒J字状或倒U字状,以起到厚度限制部的作用,保护部25、26沿着前后方向配置,分隔成多个纵向单元。横线部31c沿着气体供给流路部23的下缘配置。保护部25的与乘客头部H的接触预定部27A是横线部31c下方的分隔部42、43之间的部位。在保护部26侧,配置分隔部42,共用横线部32c,二个临时连接部32A与分隔部42的上端42a连接。
此种结构的气囊20A,在膨胀初期,前座用保护部25的临时连接部31A的上端31a侧的横线部31c的前后两端与前后分隔部42、43的上端42a、43a连接,因此在临时连接部31A的上端31a侧不易产生应力集中,可以稳定地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从临时连接部31A的下端31b侧分离。而且,从前后的纵向流路部29、29的气体流入口29a流入的膨胀用气体G,将包括横线部31c的临时连接部31A、31A的整个区域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分离,接触预定部27A就会以和气体供给流路部23一体化的方式较厚地膨胀。
在形成接触预定部内的临时连接部的上端侧不产生应力集中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可形成如图13所示的头部保护用气囊20B的结构。该气囊20B,在各保护部25、26中,配置在接触预定部27B处的临时连接部31B、32B形成倒L字状,使上端31a侧的横线部31c与非流入部35的分隔部45的上端45a连接。保护部25、26的各分隔部45发挥厚度限制部的作用,同时,上端45a与板状部40的上端侧连接,将气体供给流路部23和保护部25、26分隔。
该气囊20B中,与乘客头部H的接触预定部27B,在前座用保护部25上,被配置在分隔部42和分隔部45之间的区域,临时连接部31B的前后两侧的小单元28(28U、28D)内,前方侧的小单元28U发挥纵向流路29的作用,处于小单元28D的气体G的上游侧。在后座用保护部26上,接触预定部27B配置在分隔部45和气囊后缘20c之间,在临时连接部32B的前后两侧的小单元28(28U、28D)内,后方侧的小单元28U,发挥纵向流路29的作用,处于小单元28D的气体G的上游侧。
在该气囊20B的接触预定部27B中,如果膨胀用气体G流入纵向流路部29,就会使展开完成,从上流侧的小单元28U的下部侧的气体流入口29a,膨胀用气体G流入小单元28D侧,小单元28U、28D使膨胀完成。然后,在临时连接部31B、31B上,使上端31a侧与非流入部35的分隔部45连接,下端31b侧形成直线状,在到达保护部25、26的区域内的周缘部36的中途停止,因此限制了上端31a、32a侧的应力集中,可以稳定地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从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下端31b、32b侧朝着上端31a、32a侧分离。
在从临时连接部的下端侧,使壁部21a、21b相互分离的情况下,与上端相比,更容易在下端产生应力集中,如果这样,如图14所示的气囊20C的临时连接部31C、32C那样,也可使上端31a、32a与非流入部35的分隔部45的上端45a接近或稍稍分离。
在气囊20B、20C中,将临时连接部31B、31C、31B、32C的上端31a、32a侧接近或连接到配置在非流入部35的大致上下方向的分隔部45的上端45a侧,被临时连接部31B、31C、31B、32C和分隔部45包围,在临时连接部31B、31C、31B、32C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分离后较厚地进行膨胀的部位(小单元)28D,在下部侧配置膨胀用气体G的气体流入口29a。因此,经气体流入口29a与小单元28D连通的部位28U,先使展开完成,从而在几乎不使小单元28D鼓出的较薄的状态下,可以使展开完成,即使乘客头部与侧窗W1、W2之间的间隙非常狭窄,小单元28D也可以很容易在该狭窄的空间展开。
在这些气囊20B、20C中,在上缘20a侧,作为流入的膨胀用气体G的上游侧,以沿着前后方向的方式配置气体供给流路部23,与保护膨胀部24的临时连接部31B、31C、31B、32C在前后方向上邻接并且与临时连接部31B、31C、31B、32C的接近或连接非流入部35的分隔部45的一侧相反一侧的部位(小单元)28U,使上部侧与气体供给流路部23连通。因此在这样的结构中,小单元28U在气囊20B、20C的膨胀初期,可以膨胀使得气囊20B、20C在展开完成中途厚度增加,从而可以保护在该部位28U上的乘客,即使在临时连接部31B、31C、32B、32C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分离之前,也在不影响展开性能的范围内可以保护乘客。
在气囊20B、20C中,将非流入部35的保护膨胀部24分隔的分隔部45,大致配置在上下方向,临时连接部31B、31C、32B、32C使上端31a、32a侧的横线部31c、32c以朝着膨胀用气体G的上游侧(连接口部22侧)同时沿着膨胀用气体G的流向(沿着前后方向的流向)的方式一面弯曲,一面与分隔部45的上端45a侧接近或连接。因此,在这样的结构下,当膨胀初期的膨胀用气体G流入时,膨胀用气体G很难在垂直方向上与临时连接部31B、31C、32B、32C的上端31a、32a侧的横线部31c、32c产生干涉,从而可以不受膨胀用气体G的影响,稳定地确保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从临时连接部31B、31C、32B、32C的下端31b、32b侧分离。
特别是,在气囊20C中,临时连接部31C、32C的上端31a、32a,从分隔部45的上端45a稍稍下降进行配置,使得不容易直接碰到在前后方向上流动的膨胀用气体G,并且不易产生应力集中,进一步稳定地确保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从下端31b、32b侧的分离。
在已经介绍的气囊20、20A、20B、20C中,表示了这样的情况,即下端31b、32b侧形成直线状,在与气囊下缘20b侧的作为非流入部35的周缘部36分离的上方侧停止,使得在临时连接部31、31A、31B、31C、32、32A、32B、32C的下端31b、32b侧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然而,也可如图15所示的气囊20D那样,形成这样的结构,即将临时连接部31D、32D的下端31b、32b侧弯曲成曲线状,使缝合线33断开时的强度提高,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从临时连接部31D、32D的下端31b、32b侧分离的时机稍微推迟。
当然,如图16所示的气囊20E所示,在设置倒L字状的临时连接部31E、32E的情况下,也可形成这样的结构,即在接触预定部27E中设置多个临时连接部31E、32E,与气囊20、20A一样,使临时连接部31E、32E的壁部21a、21b相互分离后的接触预定部27E的厚度较厚地膨胀。
在各气囊20、20B、20C、20D、20E中,只要使用缝合线33,将车内侧壁部21a和车外侧壁部21b缝合,就可形成临时连接部31等,可以简单且容易地形成临时连接部31等。
另一方面,在如图12所示的气囊20A中,不是将临时连接部31A、32A缝合,而是如图17所示,设置形成接结部34,将通过筒织形成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自身时的经线或纬线SA织入另一侧的车外侧·车内侧壁部21b、21a侧的纬线或经线SB中,通过这些经线或纬线SA、SB,进行筒织时,可以简单且容易地形成临时连接部31A、32A。
当然,在不考虑这点(可以简单地形成临时连接部)的情况下,如图18所示的气囊20F所示,也可以用可以剥离的粘接剂BC,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粘接,从而形成临时连接部31F。
表1和图19表示出当改变设置气囊20A的接结部34时的间距和织入另一侧时使用的线SA的根数(列)以及织入侧的线Sb的根数的情况下,测量分离强度的数据。
表1分离强度(N)1/1-1mm~12mm

该测量,是在通过筒织形成的壁部21a、21b上设置规定的接结部,形成直线状的临时连接部,将该部位作为样品部分取出,分别把持直线状的临时连接部的延长线上的壁部21a、21b的缘向壁部21a、21b的垂直方向拉,使得壁部21a、21b的缘相互分离,测量此时壁部21a、21b分离时的拉伸载荷,将该载荷作为分离强度记录。
另外,表1中左栏的列后面的数值是列间距离,例如2列-2mm表示设置接结部34的线SA形成2列(使用2根),其线SA相互间的距离为2mm。上栏中1/1表示将一根线SA织入一根线SB从而形成一个接结部34,2/2表示将相邻的二根线SA织入二根线SB中形成一个接结部34,3/3表示将三根线SA织入三根线SB中形成一个接结部34,其后的数值是沿着线SA的接结部34的间距。
线SA、SB自身的断开强度在20~50N/根。
图19的曲线图是将表1的(a)~(k)表示的数据图形化。
该数据表明,形成1/1的12mm的间距,即使设置接结部34的临时连接部,分离强度也可确保超过50N的74.3N,从而即使受到某种程度的膨胀用气体的热量等的影响,也很难不必要地使临时连接部分离。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在以4mm的间隔将3/3的3mm间距的接结部34设置3列的临时连接部中,形成超过550N的640N的分离强度,气囊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的分离很慢,会导致膨胀完成推迟,因此不优选。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形成1/1的一列,按规定间距设置接结部34,形成临时连接部的情况下,如果分离强度为Y(N),间距为X(mm),通过Y=1.6559X2+36.715X+276.6的计算式,其中50≥Y≥550N,求出X的值,以该值的间距设置接结部,就可很容易地形成临时连接部。
另外,要保证分离强度在150~550N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以1/1的6mm间距、9mm间距、12mm间距设置接结部34的临时连接部中,接结部34的间距过大,分离强度不足150N。如已经介绍的那样,在以4mm的间隔设置3列3/3的3mm间距的接结部34的临时连接部中,由于形成超过550N的640N的分离强度,因此,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筒织时的接结部形成的临时连接部中,如果是将小于或等于3根的线织入另一侧的线中的接结部,则接结部的间距最好在1~4mm的范围,在将3根线织入另一侧的情况下,2列为限,在将1根线织入另一侧的情况下,也可为3列。
权利要求
1.一种头部保护用气囊,具备保护膨胀部,其形成通过膨胀用气体一面进行膨胀,一面从被折叠收容的车辆的侧窗上方侧向下方展开的结构,并且配置在乘客头部的侧方区域,所述头部保护用气囊具备车内侧壁部以及车外侧壁部,配置在所述保护膨胀部的车内侧和车外侧,使膨胀用气体流入二者之间;以及临时连接部,配置在所述保护膨胀部上,将所述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连接,当展开完成后的所述保护膨胀部的内压上升时,使所述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保护用气囊,所述临时连接部以如下方式配置,即具备大致沿着上下方向配置的部位,并从下端侧使所述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分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部保护用气囊,所述临时连接部配置在所述保护膨胀部中与乘客头部接触的接触预定部,在所述接触预定部的前方侧或者后方侧的至少一方配置纵向流路,该纵向流路使膨胀用气体从上方流到下方,可以在膨胀用气体流入初期使所述临时连接部的所述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分离前的所述接触预定部的展开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部保护用气囊,所述临时连接部的前后两侧的膨胀部位形成这样的结构,即所述临时连接部的所述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即将分离之前的厚度为30~75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部保护用气囊,具备使所述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以不能分离的方式连接同时使膨胀用气体不流入的非流入部,所述非流入部具备将所述保护膨胀部的区域内进行分隔的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形成这样的结构,即具备覆盖部,该覆盖部配置在所述临时连接部上端侧的膨胀用气体的上游侧,可以保护所述临时连接部的上端侧不被流入初期的膨胀用气体破坏。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部保护用气囊,所述临时连接部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分离的强度设定在50~550N的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部保护用气囊,具备使所述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不能分离地连接,不使膨胀用气体流入的非流入部,所述临时连接部,使上端侧与所述非流入部接近或连接,可以限制上端侧比下端侧应力集中的现象产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部保护用气囊,在所述气囊的上缘侧,作为流入的膨胀用气体的上游侧,沿着前后方向配置气体供给流路部,在前后方向上与所述保护膨胀部的所述临时连接部邻接、并且与所述临时连接部的接近或连接所述非流入部的一侧相反一侧的部位,使上部侧与所述气体供给流路部连通而配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部保护用气囊,所述非流入部具备大致配置在上下方向上、将所述保护膨胀部分隔的分隔部,所述临时连接部使上端侧以朝向膨胀用气体的上游侧同时沿着膨胀用气体的流向的方式一面弯曲,一面与所述分隔部的上端侧接近或连接而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部保护用气囊,形成所述膨胀用气体在分隔部的上端附近在前后方向上流动的结构,所述临时连接部的横线部配置在所述分隔部上端的下方,可以防止直接接触所述膨胀用气体的流动。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部保护用气囊,所述非流入部具备分隔部,该分隔部以围住所述临时连接部的前后和上方的方式配置成大致倒U字状,并且将所述保护膨胀部分隔,所述临时连接部的上端与大致倒U字状的所述分隔部的上部的横棒部位接近或连接。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部保护用气囊,所述非流入部在所述临时连接部的前后,具备大致配置在上下方向、将所述保护膨胀部分隔的分隔部,所述临时连接部在上端侧设置与前后的所述分隔部的上端侧接近或连接的横线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保护用气囊,所述临时连接部具备将所述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连接的可以断开的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头部保护用气囊,将所述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连接的可以断开的线,由将所述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缝合的缝合线构成。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头部保护用气囊,所述气囊通过筒织形成,将所述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连接的可以断开的线,由从所述车内侧壁部或所述车外侧壁部的至少一方侧向另一方侧延伸并被织入的筒织的经线或纬线构成。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保护用气囊,所述临时连接部采用可以剥离地将所述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粘接的粘接剂而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头部保护用气囊,通过流入车内侧壁部和车外侧壁部之间的膨胀用气体,一面进行膨胀,一面从被折叠收容的车辆的侧窗的上方侧展开。气囊在乘客的头部的侧方的区域配置保护膨胀部。在保护膨胀部上,配置临时连接部,该临时连接部,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连接,当展开完成后的保护膨胀部的内压上升时,再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分离。本发明的气囊,能够确保膨胀初期迅速展开,展开完成后,缓冲性良好地较厚地进行膨胀。
文档编号B60R21/16GK1836936SQ200510055699
公开日2006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3日
发明者井上道夫, 棚瀬利则 申请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