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进气口充气垫片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688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几何进气口充气垫片气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用在充气垫片或充气 包装袋内的气阀。 现有技术现有的包装防震材料有瓦楞纸和气泡塑料膜,以及充气包装袋或充气垫 片。在现有充气包装袋或充气垫片中,所提供的充气防震袋都用到了一种单向充气阀,该充气阀的结构是该充气袋或充气垫片被分割成若干气路独 立的充气筒,在每个充气筒的进气口设有两层与塑料薄膜平行的气阀薄膜, 由于薄膜具有柔韧性,当充气时,外部气压高于防震袋充气筒内的气压, 两层气阀薄膜被吹开,气体可以顺利进入充气筒内;充气结束后,筒内气 压高于外部气压,而且充气包装袋因充气而膨胀,进气口附近的筒壁(即 构成充气包装袋的两层塑料薄膜)不再是平行的两层薄膜,而是鼓成椭圆 形,两层气阀薄膜被内部气压压向筒壁,并弯曲挤紧,从而封闭进气口, 达到防止漏气的效果。该单向充气阀可以保证单个充气筒发生破损漏气时, 其他充气筒内仍然保持充气形状,对整个充气袋的防震效果不会造成毁灭 性影响。现有技术中的两层气阀薄膜充气阀,在通过充气通道向包装袋或充气 垫片的每个独立气室内充气时,通常是以气阀薄膜的尾端作为单个进气口,由于进气口数量少,受其相对尺寸的限制,当充气速度提高时,会造成出 气气流不畅、进而令双层气阀薄膜内的压力增大等问题,容易引发气阀薄 膜破损等潜在危险。而在充气结束后,现有技术的充气阀依靠两层气阀薄 膜的尾端相互挤紧、或该气阀薄膜的尾端与外层薄膜相互挤紧而形成锁气 口,实现充气筒内的密封,如果该锁气口出现破损,则很容易造成充气筒
内的气体向外泄漏,气密效果也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充气垫片气阀。它采 用在某个气阀薄膜侧壁上设置数个几何形状开口、同时封闭气阀薄膜尾端 开口的技术,令其取代气阀薄膜尾端而成为新的进气口 ,增加进气口面积, 提高进气速度和产品的密封可靠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充气垫片由两层塑 料薄膜四周热压粘结封闭而成,在四周封闭边中间还设置有若干隔离线,两层薄膜在该隔离线上热压固定,将该充气垫片分割成若干气室独立的充 气筒,各充气筒分别设有独立的进气口,所有进气口都设在共同的进气通 道内,在每个充气筒的进气口位置设有单向阀,该单向阀包括两层夹在两 层充气垫片外层薄膜之间并与之平行的上、下气阀薄膜,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上、下气阀薄膜伸入充气筒的区域内、某个气阀薄膜侧壁上设置有数 个几何形状的开口,亦即几何进气口;在未设置几何进气口的气阀薄膜末 端,朝向另一气阀薄膜的内层设置有一定长度的气阀末端耐热阻隔层,在 上、下气阀薄膜尾端设置有将该上、下气阀薄膜尾端与设有几何进气口的 气阀薄膜相邻的外层薄膜粘结在一起的尾部横热压线本实用新型的气阀通过在某个气阀薄膜侧壁上设置数个几何进气口、 同时封闭气阀薄膜尾端开口的结构设置,在增大进气面积、提高进气速度 的同时,将上、下气阀薄膜更牢靠地固定在侧壁上。充气结束后,依靠充 气筒内气阀薄膜的内外压差,将开设进气口的气阀薄膜侧壁与另 一气阀薄 膜表面挤紧而形成锁气口,由于该气压压力几乎垂直于气阀薄膜侧壁,所 以对气阀薄膜侧壁上的几何进气口形成正面的直接作用力,闭气效果更佳, 充分保证了产品的密封可靠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充气垫片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单个充气垫片气阀在充气后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在图l-3中,各数字标号代表如下含义1-耐热阻隔层,3-进气口横封线A, 4-进气口横封线B, 6-充气 筒热封线,7-通道入气口, 8-充气筒尾部横封线,9-气室,11-气柱点 烫封,12-充气垫片外薄膜B, 13-充气垫片外薄膜A, 14-气阀薄膜A, 15-网状热压点,16-气阀薄膜B, 17-进气口, 21-耐热阻隔层,26-通道热压点,27-塑料充气管,28-气阀热压线,40-几何进气口, 41-气阀进气口横热压线,42-气阀尾部横热压线,43几何形通道入气口, 45 -气阀末端耐热阻隔层。如图l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气垫片由两层塑料薄膜12、 13热 压粘结封闭而成,在四周封闭边中间还设置有若干隔离线6、 8,两层薄膜 在该隔离线上热压固定,将该充气垫片分割成若干气室独立的充气筒,各 充气筒分别设有与每个通道入气口 7对应的独立的进气口 17,所有进气口 17都设在由进气口横封线3、 4隔成的共同的进气通道内,在每个充气筒 的进气口 17位置设有单向阀,该单向阀包括上、下两层与充气垫片外层薄 膜12、 13平行的气阀薄膜14、 16,该气阀薄膜14、 16的宽度与充气垫片 外层薄膜12、 13等宽,其长度则小于充气垫片外层薄膜12、 13的长度; 在所述上、下气阀薄膜14、 16伸入充气筒的区域内、气阀薄膜16侧壁上 设置有数个几何形状的开口,亦即几何进气口 40,在未设置几何进气口的 气阀薄膜14末端,朝向另一气阀薄膜16的内层设置有一定长度的气阀末 端耐热阻隔层45,在上、下气阀薄膜14、 16尾端设置有将该上、下气阀 薄膜14、 16尾端与另一气阀薄膜16相邻的外层薄膜12粘结在一起的尾部 横热压线42。
如图2、 3所示,为了确保在任何充气垫片的加工工序中,上、下气阀 薄膜14、 16不会与充气垫片外层薄膜13发生粘连,同时使得整体上、下 气阀薄膜14、 16在每个充气筒内均朝向充气垫片外层薄膜12 —侧弯折, 更好的保证充气垫片气阀在充气结束后的气密性,在与充气垫片外层薄膜 13相邻的气阀薄膜14上、朝向该外层薄膜13的气阀薄膜14表面喷涂有 耐热阻隔层21,在该耐热阻隔层21区域内设置有将上、下气阀薄膜14、 16 与另一充气垫片外层薄膜12粘结在一起的网状热压点15。为了充分保证充气垫片气阀在充气时,气流可以顺畅通过进气口 17而 进入气室9,在所述的进气通道内、以及各充气筒进气口的进气位置的上、 下气阀薄膜14和16之间喷涂有耐热阻隔层1,该耐热阻隔层1可以喷涂 到上气阀薄膜16和下气阀薄膜14之间的任意表面,这样在热压加工时, 该耐热阻隔层1可以有效防止上、下气阀薄膜14和16在进气口 17部位发 生粘连。为了更好的在进气口 17部位分隔上、下气阀薄膜14、 16,在所述的 进气通道中间、沿充气筒中心轴还可以设置有将所述上、下气阀薄膜14、 16与所述充气垫片外层薄膜13、 12分别粘结在一起的通道热压点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气通道入气口设置是在所述进气通道的入气 口位置插入一段长度为3 5公分的塑料充气管27,该塑料充气管27的首 端棵露在充气垫片进气通道的外面,其余部分插入上、下气阀薄膜14、 16 之间的空间内,在所述的进气通道内、气阀薄膜16上在每个充气筒进气口 位置都设置有几何形通道入气口 4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几何进气口 40和几何形通道入气口 43,是用 模刀分别在气阀薄膜16上划开几个通透的口子,并没有裁剪下来任何气阀 薄膜材料,几何进气口 40和几何形通道入气口 43开口的形状可以是任何 几何形。在所述气阀薄膜的充气筒进气口区域耐热阻隔层1两侧,分别设置有 将所述上下气阀薄膜14、 16与充气垫片外层薄膜12粘结在一起的气阀热 压线28,该气阀热压线28包括横向延伸至充气筒隔离线的上封线和沿该 进气口位置耐热阻隔层延伸进入充气筒内的下斜线。在所述气阀薄膜14、 16靠近进气通道入气口位置设置有气阀进气口橫 热压线41,该气阀进气口横热压线41将所述上、下气阀薄膜14、 16与充 气垫片外层薄膜12粘结在一起。在所述的每个充气筒靠近尾端区域设置有将所述充气垫片两个外层薄 膜12、 13粘结在一起的气柱点烫封11。所述的网状热压点15和通道热压点26的形状为椭圓形的。 所述的上、下气阀薄膜14、 16可以采用塑料或塑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垫片可以制成平板形,铺垫在^皮保护物品的四周,也可 以如图1那样将头尾两端相对折叠,将左右各4条侧边分别热压成一体,制作 成带开口(进货口)的盒状充气包装袋,以方便物品的盛放与运输。在给充气垫片充气前,充气垫片外层薄膜12、 13与夹在其中的上、下 气阀薄膜14、 16是基本平行地贴在一起的,当开始给充气垫片充气后,由 图2可以看出,从公用进气通道进入的高压气流经过进气通道入口处的塑 料充气管27、气阀薄膜16上的几何形通道入气口 43进入各独立充气筒内 的进气口 17,继而通过气阀薄膜14侧壁上的数个几何进气口 40充入充气 筒内的上、下气阀薄膜14、 16之间,充气气流将网状热压点15之间的缝 隙冲开,并由上、下气阀薄膜14、 16尾端出口进入气室9内,随着气室9 内的气体慢慢充盈,气室9鼓胀成圆球形,并由充气垫片外层薄膜12牵引 上、下气阀薄膜14、 16向充气垫片外层薄膜12—侧弯折。当充气结束, 充气气流截至后,气室9内的气压远远大于上、下气阀薄膜14、 16之间的 气压,在压差的作用下,上、下气阀薄膜14、 16的侧壁表面向外层薄膜12 充分挤压贴紧,几何进气口40闭合,有效阻止了气室9内气体外泄,形成 锁气口。由于该气压压力几乎垂直于气阀薄膜14、 16侧壁,所以对气阀薄 膜16侧壁上的几何进气口 40形成正面的直接作用力,闭气效果更佳,充 分保证了产品的密封可靠性能。下层气阀薄膜14与相邻的充气垫片外层薄膜13之间的气阀薄膜14表 面喷涂有耐热阻隔层21,可以有效避免热压过程中将气阀薄膜14、 16与 充气垫片外层薄膜13粘连成一体。这样,在充气垫片热压成型时,在铺料 时就可以将上、下气阀薄膜14、 16夹入上、下气垫外层薄膜12、 13之间, 经过热压机同时完成封边热压、充气筒之间隔离线热压以及气阀薄膜14、 16与没有耐热阻隔层隔离的单层气垫外层薄膜12的网状点热压成型,降低 了人工费用和机器损耗、电能等费用,进一步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1、 一种几何进气口充气垫片气阀,所述充气垫片由两层塑料薄膜四周 热压粘结封闭而成,在四周封闭边中间还设置有若干隔离线,两层薄膜在该隔离线上热压固定,将该充气垫片分割成若干气室独立的充气筒,各充 气筒分别设有独立的进气口 ,所有进气口都设在共同的进气通道内,在每 个充气筒的进气口位置设有单向阀,该单向阀包括两层夹在两层充气垫片外层薄膜之间并与之平行的上、下气阀薄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下 气阀薄膜伸入充气筒的区域内、某个气阀薄膜侧壁上设置有数个几何形状 的开口,亦即几何进气口;在未设置几何进气口的气阀薄膜末端,朝向另 一气阀薄膜的内层设置有一定长度的气阀末端耐热阻隔层,在上、下气阀 薄膜尾端设置有将该上、下气阀薄膜尾端与设有几何进气口的气阀薄膜相 邻的外层薄膜粘结在一起的尾部橫热压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几何进气口充气垫片气阀,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进气通道的入气口位置插入一段长度为3 5公分的塑料充气管,该塑 料充气管的首端棵露在充气垫片进气通道的外面,其余部分插入上、下气 阀薄膜之间的空间内,在所述的进气通道内、设置有充气筒内几何进气口的气阀薄膜上在每个充气筒进气口位置都设置有几何形通道入气口 。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几何进气口充气垫片气阀,其特征在于 该上、下气阀薄膜的宽度与充气垫片外层薄膜等宽,其长度则小于充气垫 片外层薄膜的长度。
4、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几何进气口充气垫片气阀,其特征在于 在充气筒区域内未开设几何形状的开口的气阀薄膜上、朝向其相邻外层薄 膜的气阀薄膜表面喷涂有耐热阻隔层,在该耐热阻隔层区域内设置有将所 有气阀薄膜与另一充气垫片外层薄膜粘结在一起的网状热压点。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几何进气口充气垫片气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进气通道内、以及各充气筒进气口的进气位置的上、下气阀薄膜之间设置有耐热阻隔层,在所述的进气通道中间、沿充气筒中心轴设置有 将所述上、下气阀薄膜与所述充气垫片外层薄膜分别粘结在一起的通道热 压点。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几何进气口充气垫片气阀,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的进气通道内、以及各充气筒进气口的进气位置的上、下气阀薄膜之 间设置有耐热阻隔层,在所述的进气通道中间、沿充气筒中心轴设置有将 所述上、下气阀薄膜与所述充气垫片外层薄膜分别粘结在一起的通道热压 占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几何进气口充气垫片气阀,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气阀薄膜充气筒进气口位置的耐热阻隔层两侧,分别设置有将所述上 下气岡薄膜与充气垫片某外层薄膜粘结在一起的热压线,该气阀热压线包 括橫向延伸至充气筒隔离线的上封线和沿该进气口位置耐热阻隔层延伸进 入充气筒内的下斜线。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几何进气口充气垫片气阀,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气阀薄膜的充气筒进气口区域耐热阻隔层两侧,分别设置有将所述上 下气岡薄膜与充气垫片某外层薄膜粘结在一起的热压线,该气阀热压线包 括橫向延伸至充气筒隔离线的上封线和沿该进气口位置耐热阻隔层延伸进 入充气筒内的下斜线。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几何进气口充气垫片气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气阀薄膜靠近进气通道入气口位置设置有气阀进气口橫热压线,该 气间进气口横热压线将所述上、下气阀薄膜与充气垫片某外层薄膜粘结在 一起。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几何进气口充气垫片气阀,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的每个充气筒靠近尾端区域设置有将所述充气垫片两个外层薄 膜粘结在一起的气柱点烫封。
11、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几何进气口充气垫片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状热压点形状为椭圓形的。
12、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几何进气口充气垫片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气阀薄膜可以采用塑料或塑胶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几何进气口充气垫片气阀,充气垫片各充气筒分别设有独立的进气口,所有进气口都设在共同的进气通道内,在充气筒进气口位置设有单向阀门,该单向阀包括两层夹在两层充气垫片外层薄膜之间并与之平行的气阀薄膜;其中在所述上、下气阀薄膜伸入充气筒的区域内、某个气阀薄膜侧壁上设置有数个几何进气口,在上、下气阀薄膜尾端设置有将该上、下气阀薄膜尾端与另一气阀薄膜相邻的外层薄膜粘结在一起的尾部横热压线。本实用新型在增大进气面积、提高进气速度的同时,将上、下气阀薄膜更牢靠地固定在侧壁上。充气结束后,依靠充气筒内气阀薄膜的内外压差,将两个气阀薄膜侧壁表面挤紧而形成锁气口,该气压压力垂直于气阀薄膜侧壁,闭气效果更佳。
文档编号B60C29/04GK201021729SQ200620160799
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4日
发明者澄 郑 申请人:澄 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