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9055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造,尤指一种应用 于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领域之发明设计。
背景技术
四轮车辆具有履地平稳及易于操控等特性,非常适合作为货物
载运之交通工具,如图7所示之四轮车辆即为一例,其动力传动方 式为轴传动型式,其车身拆除后,可见及车架70总成包括前车架 71、主车架72及后车架73,由前车架71至后车架73的方向定义 为纵向,由车架70 —侧至另一侧与纵向交错的方向定义为横向, 于主车架72上设置引擎80,于后车架73前端侧设置第一纵向支 架731,于后车架73后端侧设置第二纵向支架733,并且,在第一 纵向支架731及第二纵向支架733上设置一平台架732,于平台架 732上可设置一载物之车斗。
以及,在后车架73上设置齿轮箱83,于引擎80后端设置一 输出旋转动力的传动轴81连接至齿轮箱83中,传动轴81末端与 齿轮箱83衔接处设置一碟剎盘82作为剎车用途,以及,在引擎 80后端设置一向后直向延伸的排气管84,该排气管84前端设置一 连通的前导管75,前导管75连接于引擎80的汽缸头86的出气口 端,此一排气管84固定于后车架73上方之平台架732底端,而跨 置于碟剎盘82及齿轮箱83上方,排气管84的作用可对于引擎80 运转所产生的废气向后排出。
上述四轮车辆的排气管84,其设置于后车架73上而向后直向
延伸的配置构造,当引擎80运转时,高温废气经由排气管84向外 排出,而在排气管84上亦形成相当高温,此一高温热能经由排气 管84周围向外扩散,会将高温热能传至碟剎盘82及齿轮箱83, 进而影响碟剎盘82及齿轮箱83作用,例如剎车油及润滑油遇到 高温会导致黏度变化及劣化,而造成碟剎盘82的剎车作用失灵, 及齿轮箱83中润滑油润滑效果变差,故排气管84的高热传到碟剎 盘82及齿轮箱83,即可能造成部品失效,而对于车辆的操作,即 潜藏着莫大的危险性。
先前技术中,有一种将车辆的排气管设置为横向配置之构造, 其如日本公开特许公报中所呈现的专利案平1-311916,在该前案技 术中,其排气管横向配置于车架之前车架上,于前车架上并设置有 油箱与润滑油箱紧邻于排气管后侧,其隔热效果不佳,而当排气管
排放高热废气所产生的高温热量,亦容易传导至油箱与润滑油箱, 而造成车辆操作时,潜藏着莫大危险的安全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 造",使排气管横向配置于引擎后方至齿轮箱、碟剎盘前方的后车 架中,而能避免排气管的高温影响齿轮箱的润滑效果及改善高温使 剎车油劣化,造成碟剎盘的机械运作不确实的缺点,以确保齿轮箱 及碟剎盘正常运作,而使车辆的操控达到更具安全性功效。
为达成上述目的之技术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四轮车辆的排 气管配置构造",该四轮车辆具有车架,该车架至少包含有前车架、 主车架、侧车架及后车架,于主车架上设置一引擎,于后车架上方 设置一车斗,并于后车架中设置一齿轮箱,该引擎动力以传动轴传
递至齿轮箱,该齿轮箱再将动力传递至后轮轴,且于齿轮箱前方的 传动轴上设置一碟剎盘,该引擎连接一横向配置于后车架中的排气 管,该排气管位于引擎后方至齿轮箱前方的后车架中,且该横向配 置的排气管是位于传动轴的正上方与碟剎盘的前方。
本发明藉由上述之构造,将排气管横向配置于后车架中,而能 与碟剎盘及齿轮箱有所隔离,以避免排气管的高温热量造成剎车油 及润滑油的劣化,而能确保碟剎盘及齿轮箱正常作动,因此,本发 明可让碟剎盘及齿轮箱不受排气管高温波及,而能正常运作,以确 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操作。
本发明藉由横向配置的排气管,其位于从侧视方向的第一后支 架、纵向支架及主车架的后管所围绕的范围内而远离齿轮箱,使排 气管的高温热量不会传至齿轮箱,而能确保齿轮箱之正常运作。
本发明进一步藉由该排气管后方与碟剎盘前方之间设置一第 一隔热板,能更有效的阻隔排气管的热量影响,更能达到避免排气 管的高温热量造成剎车油及润滑油劣化之目的,以确保碟剎盘及齿 轮箱正常作动。
本发明进一步藉由邻近该侧车架的横向支架与排气管之间设 置有第二隔热板,能有效的阻隔排气管的热量影响,避免排气管的 高温热量影响设置于侧车架之置物空间或油箱,以确保置物空间内 之物品或油箱的安全性。
本发明进一步藉由该横向配置的排气管设有一横向的隔热护 盖,达到维修引擎时,可避免被排气管的高温所烫伤。


图l:本发明设置于后车架侧视图。
图2:本发明设置于后车架时的车身拆除示意图。
图3:本发明整体车架示意图。
图4:本发明所依存设置的车架上视图。
图5:本发明横置于引擎后侧而位于碟剎盘及齿轮箱前的上视图。
图6:本发明横置于后车架上的上视图。
图7:现有四轮车辆上设置排气管的配置构造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配合参看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 造",主要是将排气管50形成横向配置,以避免排气管50的高温, 对于车辆内部重要部品产生不良影响,使车辆的驾驶操作,能达到 更具安全性功效。
配合参看图3、 4所示,该四轮车辆具有车架10,车架10至 少包含有前车架ll、主车架12、侧车架13及后车架14,其中
该主车架12至少包含有前管121、主管122及后管123,该主 管122向车辆前方设置有前管121,向车辆后方设置有后管123。
该前车架11至少包含有第一前支架111、第二前支架112及第 三前支架113,该第一前支架111、第二前支架112系分别于该前 管121前后端向上设置,该第三前支架113连接该第一前支架111 与该第二前支架112之顶端。
该侧车架13至少包含有第一侧支架131、第二侧支架132及 横向支架B3,该第一侧支架131、第二侧支架132系前后设置于 后管123的一侧边,并于第二侧支架132上设有横向支架133。
该后车架14至少包含有第一后支架141、第二后支架142及 纵向支架143,该第一后支架14K第二后支架142系前后间隔地
设置于后管123上,并于该第一后支架141、第二后支架142上设 有纵向支架143,且该后车架14之纵向支架143与侧车架13之横 向支架133相连接。
配合参看图1、 2所示,该主车架12上相对于后车架14前方 处设置一引擎30,于后车架14上方设置一车斗40,并于后车架 14的第一后支架141与第二后支架142间之区间处设置一齿轮箱 33,该引擎30为轴传动型式,于引擎30后端设置一传动轴31连 接至齿轮箱33中,亦即,该引擎30动力是以传动轴31传递至齿 轮箱33,再将动力传递至后轮轴35,该齿轮箱33前方的传动轴 31上设置一碟剎盘32,该碟剎盘32位于该后车架14的第一后支 架141前方处,于前车架11中的前轮轴上枢设有前轮,以及在后 车架14中的齿轮箱33的后轮轴35上枢设后轮,引擎30启动运转 时之旋转动力,可经由传动轴31输入齿轮箱33中带动后轮131转 动,其中
该引擎30连接一左右横向配置于后车架14相对于第一后支架 141前方的区间的排气管50,该排气管50位于引擎30后方与齿轮 箱35前方之间,且该排气管50是位于传动轴31的正上方与碟剎 盘32前方。上述排气管50的配置位置,若进一步从侧视方向观察, 是位于第一后支架141、纵向支架143及主车架12的后管123所 围绕的范围内。
上述该后车架14中,于排气管50后方与碟剎盘32之间设置 一第一隔热板34。
所述的第一隔热板34,若进一步从侧视方向观察,是位于第 一后支架141、纵向支架143及主车架12的后管123所围绕的范 围内。
配合参看图2及图5所示,本发明在后车架14中所设置的横 向配置的排气管50,是将排气管50定位在后车架14中相对于第 一后支架141前方的区间处,且于引擎30排气出口处设置一转折 的导管51,以及一弯曲的弯管53,导管51与弯管是以接头52接 合,且弯管53末端接到排气管50入口中。
上述排气管50表面上邻近前方引擎30处设置一隔热护盖54, 可达到维修引擎时,能避免被排气管50的高温所烫伤。
配合参看图4、 6所示,上述车架10的主车架12两侧之侧车 架13中分别设置一油箱架板17及一置物架板16,使车辆的油箱 可设置在油箱架板17上,以及在置物架板16上形成一置物空间, 使车辆的置物盒可设置在置物架板16上,并且,在油箱架板14与 置物架板16之间设置一引擎架板15,引擎30定位设置在引擎架 板15上。
配合参看图5、 6所示,在主车架12两侧之之横向支架133与 排气管50之间尚可分别设置一第二隔热板60,亦即,在两侧侧车 架13中之置物空间、油箱后方相对于排气管13前方分别设置一第 二隔热板60作为隔热的用途,特别是,设于油箱与排气管13间的 第二隔热板60可以有效避免因高温传导至油箱处而产生危险。
因此,经由上述配置构造及技术内容详细说明,可清楚看出本 发明一种"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造",其功效,包括
1.将排气管横向配置于后车架中,而能与碟剎盘及齿轮箱有 所隔离,以避免排气管的高温热量造成剎车油及润滑油的劣化,而 能确保碟剎盘及齿轮箱正常作动,因此,本发明可让碟剎盘及齿轮 箱不受排气管高温波及,而能正常运作,以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操作。
2. 横向配置的排气管,其位于侧视方向之后车架第一后支架、 纵向支架及主车架的后管所围绕的范围内,而远离位于后车架后方 区间中之齿轮箱,使排气管的高温热量不会传至齿轮箱,故能确保 齿轮箱的正常运作。
3. 于排气管后方与碟剎盘之间设置一第一隔热板,能更有效 的阻隔排气管的热量影响,更能避免排气管的高温热量造成剎车油 及润滑油劣化之目的,而能确保碟剎盘正常作动。
4. 在邻近侧车架的横向支架处设置一第二隔热板,能有效的 阻隔排气管的废热影响,避免排气管的高温热量影响置物空间或油 箱,可确保置物空间内之物品,不被高温波及而损坏,及确保油箱 使用之正常温度,而不会造成高温爆炸之危险,达到更具安全性功 效。
5. 横向配置的排气管设有一横向的隔热护盖,可形成一道安 全防护,使引擎维修时,可避免工作人员被排气管高温烫伤之危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 实施之范围,即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 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之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造,该四轮车辆具有车架,该车架至少包含有前车架、主车架、侧车架及后车架,于主车架上设置一引擎,于后车架上方设置一车斗,并于后车架中设置一齿轮箱,该引擎动力以传动轴传递至齿轮箱,该齿轮箱再将动力传递至后轮轴,且于齿轮箱前方的传动轴上设置一碟刹盘,其特征在于该引擎连接一横向配置于后车架中的排气管,该排气管位于引擎后方至齿轮箱前方的后车架中,且该横向配置的排气管是位于传动轴的正上方与碟刹盘的前方。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造,其特征 在于,该后车架至少包含有第一后支架、第二后支架及纵向支架, 该第一后支架、第二后支架系由主车架的后管向上方设置,并于 该第一后支架、第二后支架上设有纵向支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横向配置的排气管系设于该第一后支架、纵向支架及主 车架的后管所围绕的范围内。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造,其特征 在于,该排气管后方与碟剎盘之间设置一第一隔热板。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造,其 特征在于,该第一隔热板系设于第一后支架、纵向支架及主车架 的后管所围绕的范围内。
6. 如权利要求1至5项任一所述的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 造,其特征在于,该侧车架至少包含有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 及横向支架,该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系设置于主车架的后管 的一侧边,并于第二侧支架上设有横向支架。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造,其特征 在于,该横向支架与排气管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热板。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造,其特征 在于,该主车架侧边的侧车架中于第二隔热板前方设有置物空间。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造,其特征 在于,该主车架侧边的侧车架中于第二隔热板前方的侧车架中设 有油箱。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造,其特 征在于,该侧车架中设有一置物架板,该置物架板上方具有置物 空间。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造,其特 征在于,该侧车架中设有一油箱架板,该油箱架板上方具有一油 箱。
12. 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造, 其特征在于,该横向配置的排气管设有一横向的隔热护盖。
13. —种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造,该四轮车辆具有车架, 该车架至少包含有前车架、主车架、侧车架及后车架,于主车架 上设置一引擎,于后车架上方设置一车斗,并于后车架中设置一 齿轮箱,该引擎动力以传动轴传递至齿轮箱,该齿轮箱再将动力 传递至后轮轴,且于齿轮箱前方的传动轴上设置一碟剎盘,其特 征在于该引擎连接一横向配置于后车架中的排气管,该排气管位于引擎后方至齿轮箱前方的后车架中,且该横向配置的排气管是位 于传动轴的正上方与碟剎盘的前方,并于该排气管后方与碟剎盘 之间设置一第一隔热板。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侧车架具有横向支架,该横向支架与排气管之间设置 有第二隔热板。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造,其特 征在于,该第二隔热板前方的侧车架中设有置物空间。
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造,其特 征在于,该第二隔热板前方的侧车架中设有油箱。
17.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造,其特 征在于,该横向配置的排气管设有一横向的隔热护盖。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四轮车辆的排气管配置构造,其系于四轮车辆的引擎后方至齿轮箱前方的后车架中设置一横向配置的排气管,另于该排气管与齿轮箱前方之碟剎盘之间设置一第一隔热板,而当引擎运转所产生的废气经由排气管排出时,排气管的高温受到阻隔,而不会对于碟剎盘及齿轮箱造成影响,故能确保碟剎盘及齿轮箱的正常运作,而让四轮车辆的驾驶操作能达到更具安全性功效。
文档编号B60K13/04GK101380890SQ20071014975
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5日
发明者张记函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