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障车的滚轮式托举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578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清障车的滚轮式托举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用于公安、交通管理、道路事故处理拯救等单 位及时清理事故、故障、违章车辆的道路清障车的托举机构。
技术背景
托举机构乃道路清障车最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工作性貭就是将 被清障的车辆可在不能起动的状态下拖运走。在国内现有的清障车 中,其托举机构大都可完成此功能,但现有的托举机构均有以下不足 之处1、托臂的提升是油缸收縮完成,很难在技术上保证不同路况 时油缸锁止和不下降,因此油缸设计要求能力大且油缸行程较长;2、 需要另行单独设计一个摆幅油缸来达到改变托举时的角度,以适应前 悬不同的事故车和路况复杂的道路;3、有折叠油缸,但一般都是油 缸縮回拉伸折叠,很难实现负载倾斜摆角的调节,故操作步序较多, 工作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依靠提升油缸就可以实现托臂摆幅倾 斜一定角度,满足在道路颠簸不平复杂的路况条件下工作,可使被托 举的车辆安全可靠拖运,并且在折叠油缸设计能力足够的条件下,托 臂负载时可实现对托臂水平角度调节的一种清障车的滚轮式托举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机构包括托臂滚 轮导槽、滚轮、折叠油缸、滚轮机架、托臂、提升油缸。其结构特征 在于滚轮导槽和提升油缸的下铰点分别与车体固定连接,提升油缸 的上铰点、上下两个滚轮、折叠油缸的上铰点、托臂的铰点分别与滚 轮机架固定连接,而折叠油缸的下铰点与托臂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实用中利用提升油缸及滚轮导槽机构,减少了托臂 倾斜摆幅油缸,同时提高了机构的承载工作能力,能够满足不同路况 的清障拖车工作,能保证各类车辆安全、可靠、快速、有效地拖运, 可实现托臂快速完全折叠。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托臂处于最低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托臂油缸向上运动时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升油缸向上运动至最高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油缸向下伸出状态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托臂滚轮导槽1、滚轮2、折 叠油缸3、滚轮机架4、托臂5、提升油缸6,滚轮导槽l和提升油缸 6的下铰点lb分别与车体固定连接,提升油缸6的上铰点la、上下 两个滚轮2、折叠油缸3的上铰点le、托臂5的铰点ld分别与滚轮 机架4固定连接,而折叠油缸3的下铰点lc与托臂5连接。本实用
新型在实用中,本机构可简化为一个平面三杆可变铰链-滚轮导槽定 位-提拉机构,通过提升油缸6的伸出将滚轮机架4通过滚轮2在滚
轮导槽1的约束定位往上拖动,随着滚轮机架4在略带弧度的导槽里 上移,托臂5与水平面的夹角也逐渐增大,当滚机架4移至最高位置 时,托臂5与水平面夹角也达到最大值。在托臂5上移的任何位置, 通过折叠油缸3的伸出,可以改变托臂的折叠角度,折叠油缸3全伸 出后,托臂5完全折叠。托臂与水平面的上倾与下倾的角度幅度可达 -3 11°左右。
权利要求1、清障车的滚轮式托举机构,该机构包括托臂滚轮导槽(1)、滚轮(2)、折叠油缸(3)、滚轮机架(4)、托臂(5)、提升油缸(6),其特征在于滚轮导槽(1)和提升油缸(6)的下铰点(1b)分别与车体固定连接,提升油缸(6)的上铰点(1a)、上下两个滚轮(2)、折叠油缸(3)的上铰点(1e)、托臂(5)的铰点(1d)分别与滚轮机架(4)固定连接,而折叠油缸(3)的下铰点(1c)与托臂(5)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一种用于公安、交通管理、道路事故处理拯救等单位及时清理事故、故障、违章车辆的道路清障车的托举机构。本机构包括托臂滚轮导槽、滚轮、折叠油缸、滚轮机架、托臂、提升油缸。其结构特征在于滚轮导槽和提升油缸的下铰点分别与车体固定连接,提升油缸的上铰点、上下两个滚轮、折叠油缸的上铰点、托臂的铰点分别与滚轮机架固定连接,而折叠油缸的下铰点与托臂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实用中利用提升油缸及滚轮导槽机构,减少了托臂倾斜摆幅油缸,同时提高了机构的承载工作能力,能够满足不同路况的清障拖车工作,能保证各类车辆安全、可靠、快速、有效地拖运,可实现托臂快速完全折叠。
文档编号B60P3/12GK201071005SQ20072005282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8日
发明者何品良, 李忠生, 江志欢, 汤辛华 申请人:广东粤海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