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门联动启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3492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厢门联动启闭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厢门的启闭机构,特別涉及一种大型车辆的上下开 启的车厢门联动启闭机构. 背景技术目前传统的大型厢式栽重汽车的车厢门通常是采用铜开门,即车厢门向一 倒或两询开启,这种铜开门一般为人工开启,但是车门打开后M成对门洞外 两铜的遮挡,影响人员的工作.为了在车门打开后其门洞外两倒不被速挡,具 有通畅的工作空间,就需要采用上开门.然而,如采用传统的人工开启的上开门,由人工将大型厢式栽重汽车的车厢n向上开启9(r呈水平状态,并由斜支撑定位,对车厢高度一般在3 以上的大型厢式栽重汽车而言,实在4^难以由人 工操作将高度在3 以上的车厢门向上开启成90。 ^#水平状态定位,同时M 以由人工操作将向上开启成90。、高度在3a以上的车厢门关闭.当然,采用液 压釭作为斜支撑,通过液压动力是可以解决高度"HlR:在3 以上的大型厢式栽重 汽车的向上开启车厢门的问趙,但是,由于液压开启车厢门的速度相对于人工 开启的iLdt较慢,而且一_9^1压系统出现故障就无法开启车厢门,M于某些 需争分夺秒地开启车厢门的特种车辆,如工程抢险车、军需物资^^给车等,相 对緩慢的开启车厢门的速度,或目液压系统出現故障而无法开启车厢门, 带来无法想象的后果,而这些特种车辆车厢门的开启最适用的就是人工开启. 所以,Mf将高度在3a以上的大型车辆的上下开启的车厢门采用人工快速向上 开启成90° 1^#水平状态定位,至4^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厢门联动启闭机构,它能够通itA工启闭 车厢下门而Jll动启闭车厢的上门,并将上门向上开启定位.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fe^车厢及车厢门,所迷车厢门由上、下两扇门构成,其上n的上端与车厢rn端铰接,下n的下端与车厢n樞下端铰接,车厢上设有用于联动启闭上、下门的双连杆机构,所述双连杆机构的 转臂设有三个铰接点,三个铰接点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在转臂上,其中第一铰接 点与车厢壁^^接,第二^^接点与上连杆的下端^^,第三^^接点与下连杆的上 端^接,上连杆的上端与上门铰接,下连杆的下端与下门^^r,构成上、下两 个联动的平面四杆机构,其中上面一个平面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处于上连杆上 端铰接点与转臂上第一铰接点的连线,同上连fr^成的夹角在大于0°小于10° 之间.由于采用了上迷方案,车厢门由上、下开启的两扇门构成,使下门的开启 高度在一般常人的所及高度范围内,在车厢上设有用于联动启闭上、下门的双连杆拟勾,由人工开启、关闭位置相对较低的下门,就可以通过^u^軒M联动开启、关闭高位置的上门,解决了高度在3n以上的大型车辆的车厢门人工向 上开启的难題,使车厢门洞两铜能够不被遮挡,留出了通畅的工作空间.由于 所述双连杆机构的转臂设有三个^接点,三个^接点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在转臂 上,分别与车厢壁、上连杆的下端、下连杆的上端^^,上连杆的上端与上门 铰接,下连杆的下端与下门^^,构成上、下两个联动的平面四杆机构,转臂 既是下门启闭的平面四^f机构的从动摇軒,又是上门启闭的平面四4f机构的原 动摇杆,故只需人工启闭下门,就可以通过转臂带动上门启闭,形成上、下门 的联动启闭.又罔启闭上门的平面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处于上连軒上端^接点 与转臂上第一铰接点的连线,同上连杆形成的夹角在大于(T小于10°之间, 使车厢门开启后,下门能开启至180",上门Jpt动开启至88 18(T之阀形成定 位,上门不会自动下落关闭;当需关闭车厢门时,只需转动下门,使启闭上门 的平面四4f;M^脱离穗、定角,上门就^^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关闭,并同时带动下 门关闭.又由于所述上、下门启闭时,下门转动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均大于上门,开启时下门同时上n动作又同时到位,关闭时下门同时上门动作 又同时到位,使下门的密封条外压上n的密封条,保证两扇车门^部具有严 密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筒单,具有很好的联动性能,有^Jfc解决了大型车辆的车 厢门由人工快速向上开启的难趙,而且灵活、省力.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困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车厢门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田中,la、 lb为铰链,2为上门,3a、 3b为支撑座,4为上连杆,5为车 厢,6为转臂,6a为第^a換点,6h为第二铰接点,6c为第三^^接点,7为定 轴,8为下连杆,9为下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困l、困2,所迷大型车辆的车厢门由上、下两扇门构成,其上门2的 上端通过铰链h与车厢5门;feji端连接,形成向上开启的门,下门9的下端通 过铰链lb与车厢门框下端连接,形成乡下开启的门,铰链la、 lb位于上、下 门2、 9及车厢5门框外端,用*或柳钉闺定,使上、下门关闭时能够闭合在 车厢的门润中,上、下门的^^分別设有密封条,下门9的密封条外压上门2 的密封条.车厢5内壁上设有用于联动启闭上、下门的M杆机构,所迷用于 联动启闭上、下门的双连杆机构为一对,对称设置在车厢门洞内两祸.所迷双 连杆城的转臂6设有三^h^接点,三>^^接点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在转臂6上, 转臂6为等边三角形,三个角处分剁设置^接点.其中第一铰接点6a与车厢5 内壁铰接,第一铰接点6a铰接于用蝶i^e定在车厢5内壁上的定轴7,并用挡 闺、弹簧垫豳、螺母限位闺定;第二铰接点6b通过销轴与上连杆4的下端铰接; 第三铰接点6c通过销轴与下连杆8的上端^R接-上连軒4的上端与上门2铰接, 上门2内壁用螺栓罔定连接有支撑座3a,上连杆4的上端通过销轴铰接于支撑 座3a;下连軒8的下端与下门9铰換,下门9内壁用蝶长闺定连接有支撑座外, 下连杆8的下端通过销轴^^于支撑座由上门2、上连杆4、转臂6、下连 杆8、下门9和车厢5,构成上、下两个联动的平面四杆机构,其中启闭上门2 的上面一个平面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处于上连杆4上端铰接点与转臂6上第一 ^接点6a的连线,同上连杆4形成的夹角在大于纩小于ir之间,其较佳的 夹角度数在3~7。之间,本实施僻的夹角为17。
所述两个联动的平面四杆 机构的各铰接点之闳的距离分別为,转臂6上三个^接点分布形成的等边三角 形的各边上两个铰接点之间中心距均为300i鹏,转臂上第一铰接点6a与下门9 的下端^^接点之间中心距为530mm,与下门的下端铰接点之间水平间距为280mm, 与下门的下端^^点之间垂直间距为450nm,转臂上第二铰接点6b与上连杆4 上端的铰接点之间中心距为900 ,上连杆4的上端4^接点与上门9的上端铰接 点之间中心距为326. 54咖,转臂上笫三铰接点6c与下连杆8下端的铰接点之间 中心距为600nm,下连杆8的下端^^点与下门9的下端^^接点之间中心距为 223. 61咖.采用上i^离尺寸,能够满足在上、下门启闭时,下门9转动的角 位移、角iUt、角加l复均大于上门2.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联动的平面四杆机构的^^^点之间的距离,不只局限 于上述实施例,按下列比例设定,均能实JiU^动启闭车厢上、下门,^Ht上门 定位在开启位置.其各^^点之间的距离比例如下转臂上三个铰接点分布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各边上两个铰接点之间中心距 均为100;转臂上第-~^接点与下门的下端铰接点之间中心距为176. 6666667,与下门 的下端铰接点之间水平间距为93. 3333333,与下门的下端铰接点之间垂直间距为150;转臂上第二铰接点与上连杆上端的铰接点之间中心距为300;上连杆的上端4t接点与上门的上端^接点之间中心距为108.846666 ;转臂上第三铰接点与下连杆下端的铰接点之间中心距为200;下连杆的下端^^接点与下门的下端^^点中心之间中心距为74. 5366667。在大型车辆车厢的左、右或后俯改置本实用新型车厢门联动启闭机构,开 启车厢门时,只需人工把住下门上把手,开启下门,在下门作开启动作的同时, 通过下连杆带动转臂转动,转臂带动上连杆撑开上门,当下门开启到18(T受车 体限位不能移动时,上门Jpi动向上开启到88.7 ~ 90。,并定位在3.7。的稳定 角开启状态;关闭车厢门时,向上转动下门使下连杆带动转臂回转,转臂带动 上连杆脱离3.7。的稳定夹角,上门就会自动随下门向下关闭.本车厢门联动启 闭机构能够快速开启、关闭车门,而且不会出SI^故障,能够保证车门的快 速启闭順利.特別适用于X^抡险车、军需物资供给车等##车辆.
权利要求1.一种车厢门联动启闭机构,包括车厢及车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门由上、下两扇门构成,其上门的上端与车厢门框上端铰接,下门的下端与车厢门框下端铰接,车厢上设有用于联动启闭上、下门的双连杆机构,所述双连杆机构的转臂设有三个铰接点,三个铰接点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在转臂上,其中第一铰接点与车厢壁铰接,第二铰接点与上连杆的下端铰接,第三铰接点与下连杆的上端铰接,上连杆的上端与上门铰接,下连杆的下端与下门铰接,构成上、下两个联动的平面四杆机构,其中上门的平面四杆机构的稳定位置处于上连杆上端铰接点与转臂上第一铰接点的连线,同上连杆形成的夹角在大于0°小于10°之间。
2. 根振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门联动启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联 动启闭上、下门的i8Ji:杆机构为一对,左右对称设置在车厢门洞内两铜.
3. 根振权利要求1或2所迷的车厢门联动启闭机构,*#征在于所述双 连杆鴻的转臂为等边三角形,三个角处分J54设置铰接点.
4.4Mt权利要求3所迷的车厢门联动启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迷转臂上 的第 一铰接点铰接于困定在车厢壁上的定轴,第二^^点通过销轴与上连杆铰 接,第三铰接点通过销轴与下连#^接.
5.4Mt权利要求1所迷的车暴门联动启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 门分別通过铰链与车厢门M接,铰链位于上、下门及车厢门振外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迷的车条门联动启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联 动的平面四杆机构的各铰接点之阔的距离按下列比例设定,其中转臂上三个铰接点分布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各边上两个铰接点之阔中"距 均为100;转臂上第一铰接点与下门的下端铰接点之间中心距为176.6666667,与下门 的下端铰接点之阀水平间距为93.3333333,与下门的下端铰接点之阀垂直间距为150;转臂上第二铰接点与上连軒上端的铰接点之闳中心距为300; 上连杆的上端^^点与上门的上端^^接点之间中心距为108. 8466667; 转臂上第三铰接点与下连杆下端的铰接点之间中心距为200; 下连杆的下端^^点与下门的下端^^点中心之间中心距为74. 5366667.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厢门联动启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迷两个联 动的平面四杆机构的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分別为,转臂上三个铰接点分布形成 的等边三角形的各边上两个铰接点之间中心距均为300m,转臂上第一^^点与下门的下端^^点之阔中心距为530m,与下门的下端 铰接点之阔水平阔距为280n,与下门的下端铰接点之阔垂直间距为450m; 转臂上第二铰接点与上连杆上端的铰接点之阀中心距为90tea; 上连軒的上端铰接点与上门的上端铰接点之阔中心距为326. 54m; 转臂上第三^^点与下连杆下端的^接点之阇中心距为60tai 下连杆的下端铰接点与下门的下端^^点之阔中心距为223.61m.
8. *#权利要求1或6、 7任一所述的车厢门联动启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迷上门的平面四4f机构的稳定位置处于上连軒上端^^点与转臂上第4接 点的连线,同上连杆形成的夹角在3-7"之间.
9. ##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门联动启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 门的M部分剁设有密封条,下门的密封条外压上门的密封条.
10. ^4t权利要求l所迷的车条门联动启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 门启闭时,下门转动的角私眵、角泉l、角加屯t均大于上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厢门联动启闭机构,车厢门由上、下两扇门构成,其上门上端与车厢门框铰接,下门下端与车厢门框铰接,车厢上设有用于联动启闭上、下门的双连杆机构,该双连杆机构的转臂设有三个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的铰接点,其中第一铰接点与车厢壁铰接,第二、第三铰接点分别与上、下连杆铰接,上连杆与上门铰接,下连杆与下门铰接,构成上、下两个联动的平面四杆机构,其中上门的平面四杆机构的稳定位置处于上连杆上端铰接点与转臂上第一铰接点的连线,同上连杆形成的夹角在大于0°小于10°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人工启闭车厢下门而联动启闭车厢的上门,并将上门向上开启定位,有效地解决了大型车辆的车厢门由人工快速向上开启的难题。
文档编号B60J5/10GK201024817SQ20072012359
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3日
发明者付兴海, 冯心福, 左永刚, 瞿德刚, 军 陈, 黄利佳, 龚昌庆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重庆耐德山花特种车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