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方向盘安全锁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131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方向盘安全锁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方向盘安全锁具,具体涉及一种能隐藏于方向盘后方狭小 空间,窃贼将较难以电钻或铁锤破坏锁心,增加车辆防盗效果的汽车方向盘安全锁 具。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汽车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相对的因为车辆价值高,又由于车辆行驶在 外,并无法随时停放于车库或有人看管的停车场,所以,将车辆停放于马路边或小 巷中的机率非常高,由此也常成为窃贼偷窃的对象,造成车主财物损失惨重。
为此,为了防止车辆被窃,所利用的方法,除了在车辆内部设置防盗系统外, 还有在车辆主要组件直接进行烙上车身号码或车体号码的车辆烙码方法,目的就是
要让窃贼无法销赃,减少车辆被窃的机率,降低犯罪率。
而最常为车主使用的是防盗锁具,目前车辆的防盗锁具,大部分均是对车辆方
向盘或方向盘与油门踏板上锁,利用外加的锁具,增加窃贼偷窃车辆的时间,进而 让窃贼却步,也可以减少车辆被窃的机率。
但是,当窃贼看到车辆以前述锁具上锁的情况时,当然会因为窃贼对于开锁熟 悉程度的不同,而通过衡量开启时间,来确定是否能被车主发现?或可能被逮捕的 等因素,因此大部份的窃贼对于锁具均是采取破坏的方式,縮短打开锁具的时间。 而窃贼最常利用的就是以电钻直接破坏锁心,或以铁锤用力敲打锁心体,就可以快 速破坏锁心,进而縮短开启锁具时间,达到快速窃取车辆的目的。
如图1所示,为上述结构的汽车锁具l,包含锁杆l 0,锁杆l 0设中空
槽l 0 0及锁钩杆1 0 1,锁钩杆l 0 i为一种u型金属杆,且被焊合于锁杆l 0的一侧,同时位于汽车锁具的一侧(如图1的A侧),这样就可以锁扣在方向盘 S的一端,锁钩杆l 0 1以U型金属杆制成,其缺点为锁钩杆l 0 l所形成的锁 钩槽l 0 2的开口较小,所以锁扣方向盘外径受限制。
设锁心1 1,锁心1 1设于锁心体1 1 0内部,锁心1 1设锁心钥匙进出口 端l 1 1,锁心钥匙进出口端l 1 l位于锁心体l 1 0的外侧面1 1 2上,即位 于前述锁杆另一侧,也就是说,位于汽车锁具的另一侧(如图1的B侧),让锁心
3的锁心钥匙进出口端l10与前述锁钩杆101分别位于汽车锁具的A侧与B 侧,而呈非同向的设置;前述锁心体l 1 0的内侧面1 1 3设基座1 1 4,基座 1 1 4设贯穿孔115,贯穿孔1 1 5与前述锁杆1 0的中空槽1 0 0形成伸縮 杆槽。
设伸縮杆l 2,伸縮杆l 2设于前述伸縮杆槽中,伸縮杆l 2设多个爱克姆 螺纹沟槽l 2 0,利用爱克姆螺纹沟槽l 2 0与前述锁心1 l锁合定位,伸縮杆 1 2末端设锁钩杆12 1,锁钩杆1 2 1设锁钩槽12 2,得以锁扣于方向盘S 的另一端。
因此,当以汽车锁具锁合于方向盘S,如图1所示,锁具的锁心l l的锁心 钥匙进出口端l11将被设置于方向盘S靠近驾驶座的一侧,即前述锁心ll的 锁心钥匙进出口端l 1 l将显现于驾驶座上,让窃贼有足够的空间,得以让双手 灵活运作并操作电钻或铁锤破坏锁心体,让前述汽车锁具被轻易开启或破坏,歹 徒就可以快速窃取车辆,完全无阻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让窃贼无法立即进行破坏工作,可以延长汽车锁 具被破坏的时间,造成窃贼心理负担,而放弃窃取车辆念头的汽车方向盘安全锁 具。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的内容为
一种汽车方向盘安全锁具,包含锁杆、锁心和伸縮杆,
所述锁杆设中空槽; 一锁心体设置于锁杆左侧垂直下方,锁心体和锁杆以扣 件结合成一体,锁心体设贯穿孔,与前述锁杆的中空槽构成伸縮杆槽;
所述锁心装设于锁心体内部,锁心的锁心钥匙进出口端位于锁心体外侧面, 设于前述锁杆垂直下方的锁钩杆可用直接或间接的接合方式固定于锁心体的侧
面;
所述伸縮杆设于前述伸縮杆槽中,伸縮杆右边设多个爱克姆螺纹的沟槽;左 边焊接锁钩杆;当本汽车安全锁具锁扣于方向盘上后,将前述锁心钥匙进出口端 朝指向方向盘后方的方向固定锁和。
其中锁杆垂直下方的锁钩杆有不同形状,锁钩杆接合于锁杆或锁心体侧面, 成为一体。
其中锁心体有多种外型设计。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1. 本发明汽车方向盘安全锁具是将锁心设于锁心体内,并于锁心设锁心钥匙 进出口端,即锁心钥匙进出口端与前述锁杆为垂直下方或稍微偏向的设置或前述锁 心钥匙进出口端位于锁心体外侧面。
2. 本发明汽车方向盘安全锁具是位于锁心体的右侧面设锁钩杆,使锁心体较 易放入方向盘中间空隙,更具产品的实用性。
3. 本发明汽车方向盘安全锁具,当以本安全锁具锁合于方向盘时,锁心的 锁心钥匙进出口端被设置于方向盘后方,即靠近仪表板的一侧,让锁心体成隐藏 状态,即隐藏于方向盘内侧中间空隙的狭小空间,窃贼较难以电钻或铁锤破坏锁 心,增加车辆的防盗效果。


图l:是现有汽车方向盘锁具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汽车方向盘安全锁具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汽车方向盘安全锁具锁合于方向盘上的视图。
图4:是本发明汽车方向盘安全锁具的部分分解视图。
图5:是本发明汽车方向盘安全锁具锁心的视图。
图6:是本发明汽车方向盘安全锁具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就本发明汽车方向盘安全锁具的结构组成及所能产生的功效,配合附图 以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汽车方向盘安全锁具,包含锁杆2、锁心3和伸縮杆4。
如图2 4所示,所述锁杆2设中空槽2 0 。
如图4及5所示,所述锁心3设于锁心体3 0的内部,在锁心3设锁心钥匙 进出口端3 1,此锁心钥匙进出口端3 l与前述锁杆2为垂直或稍微偏向设置; 前述锁心3的锁心钥匙进出口端3 l位于锁心体3 0的外侧面3 0 0;并且在锁 心体3 0右侧面3 0 1直接设有锁钩杆3 2 ,锁钩杆3 2可调会变换锁钩槽3 2 O的大小,这样可以适用于较宽规格的方向盘S;或间接设有锁钩杆3 2,将锁 钩杆焊接于前述锁杆上。锁心体3 0设于前述锁杆2—侧,锁心体3 O设贯穿孔 3 0 3,贯穿孔3 0 3与前述锁杆2的中空槽2 0构成伸縮杆槽。前述锁心3的 锁心钥匙进出口端3 l与锁杆2均设于本汽车锁具的一侧(如图2及3的A侧)。
如图4 6所示,所述伸縮杆4设于前述穿设于前述伸縮杆槽中,伸縮杆4设多个爱克姆螺纹沟槽4 0,这样可使汽车方向盘安全锁具形成适当的长度,并 利用这些单爱克姆螺纹沟槽4 0与前述锁心3共同运作而产生锁合或开启锁具的 效果。伸縮杆4设锁钩杆4 1 ,锁钩杆4 l设锁钩槽4 1 0,锁钩杆4 l与前述 锁心3的锁心钥匙进出口端3 1及锁心3的锁钩杆3 2均设置于汽车锁具的同一 侧(如图2及3的A侧,当然也可以均设于另一侧)。
如图3所示,因此,当以本安全锁具锁合于方向盘上时,以锁心3的锁钩杆 3 2的锁钩槽3 2 O先行钩扣于方向盘S的一侧,再拉动伸縮杆4,使得伸縮杆 4的锁钩杆4 l的锁钩槽4 1 O得以钩扣于方向盘S的另一侧,并让锁心3的锁 心钥匙进出口端3l设置于方向盘后方,即位于接近仪表板的一侧,即可让锁心 3形成隐藏式设置,虽然使用者要开启锁具时,无法以目视直接观看锁心的锁心 钥匙进出口端,但车主有足够以开启锁具的时间,且车主持有的钥匙和锁心齿形 完全一致,熟能生巧,只要使用者多次操作,坐在驾驶座椅上,手持原钥匙伸向 方向盘后方,用手指触摸感觉,即可插入锁心,得心应手开启锁心,拿掉安全锁 具,夜间光线不明状况下,要开启锁心也是相同动作,没有不便之处,并无使用 不便的问题,反而因为锁心位于方向盘后侧的狭小空间中,窃贼如果用破坏工具 或万能钥匙进行破坏或开启锁心动作,这种将正常使用机械工具的反方向抬头操 作方法或夜间行窃作案,困难度都非常高,如果窃贼身材稍胖,更没有作案活动 空间,将知难而退,因此,只要能增加开启或破坏锁具的时间,就会减少车辆被 窃取的危险,进而降低车辆失窃率,保护车主的财产。
本发明虽由前述实施例来描述,但仍可变化其形态与细节,在不脱离本发明 的精神下制作。前述为本发明最合理的使用方法,仅为本发明可以具体实施的方 式之一,但并不以此为限。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方向盘安全锁具,包含锁杆、锁心和伸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杆设中空槽;一锁心体设置于锁杆左侧垂直下方,锁心体和锁杆以扣件结合成一体,锁心体设贯穿孔,与前述锁杆的中空槽构成伸缩杆槽;所述锁心装设于锁心体内部,锁心的锁心钥匙进出口端位于锁心体外侧面,设于前述锁杆垂直下方的锁钩杆可用直接或间接的接合方式固定于锁心体的侧面;所述伸缩杆设于前述伸缩杆槽中,伸缩杆右边设多个爱克姆螺纹的沟槽;左边焊接锁钩杆;当本汽车安全锁具锁扣于方向盘上后,将前述锁心钥匙进出口端朝指向方向盘后方的方向固定锁和。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汽车方向盘安全锁具,其特征在于,其中锁杆垂直 下方的锁钩杆有不同形状,锁钩杆接合于锁杆或锁心体侧面,成为一体。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汽车方向盘安全锁具,其特征在于,其中锁心体有 多种外型设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方向盘安全锁具,包含锁杆、锁心和伸缩杆;所述锁杆设中空槽;一锁心体设置于锁杆左侧垂直下方,锁心体和锁杆以扣件结合成一体,锁心体设贯穿孔,与前述锁杆的中空槽构成伸缩杆槽;所述锁心装设于锁心体内部,锁心的锁心钥匙进出口端位于锁心体外侧面,设于前述锁杆垂直下方的锁钩杆可用直接或间接的接合方式固定于锁心体的侧面;所述伸缩杆设于前述伸缩杆槽中,伸缩杆右边设多个爱克姆螺纹的沟槽;左边焊接锁钩杆;当本汽车安全锁具锁扣于方向盘上后,将前述锁心钥匙进出口端朝指向方向盘后方的方向固定锁和。本发明能增加开启或破坏锁具的时间,减少车辆被窃取的危险,进而降低车辆失窃率,保护车主的财产。
文档编号B60R25/02GK101618708SQ20081011619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4日
发明者林明辉 申请人:林明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