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操作的侧窗卷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6820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自动操作的侧窗卷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侧窗巻帘,包括巻轴、巻帘幅、拉出型材、操 作装置、以及驱动机构,巻帘幅的第一边缘固定在巻轴上,拉出型材和巻帘幅 的与第一边缘相对置的第二边缘作用连接,于是巻帘幅可借助于拉出型材自巻 轴抽出,拉出型材借助于操作装置可移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操作装置。此外,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侧窗巻帘安装在汽车侧门上的方法。
背景技术
EP1123824A2例如公开了一种侧窗巻帘,其中侧窗巻帘布置在汽车的侧门 上且可电子遥控地抽出和/或收回。在收回的状态下,侧窗巻帘尽可能隐蔽在侧 门内部或侧门门套的后面。侧窗巻帘包括拉出型材,巻帘幅通过该拉出型材可 自巻轴抽出。拉出型材例如可通过包括一个受驱动的挂架的操作装置移动。为 了驱动挂架,设有一变速马达,飾置在侧门的下部区域中。借助于魏马达, 例如由司机和/或汽车后座的乘客遥控操纵侧窗巻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化操作的侧窗巻帘,操作装置能良好 地受到驱动。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侧窗巻帘安装在汽车 侧门上的方法。
该目的是iiil一种用于汽车的侧窗巻帘实现的,该侧窗巻帘包括巻轴、巻 帘幅、拉出型材、操作装置、以及驱动机构,巻帘幅的第一边缘固定在巻轴上, 拉出型材和巻帘幅的与第一边缘相对置的第二边缘作用连接,于是巻帘幅可借 助于拉出型材自巻轴抽出,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操作装置,其中,拉出型材借助 于操作装置可移动,并且,供操作装置用的驱动机构布置在巻轴的区域中。通 过将驱动机构布置在巻轴的区域中,操作装置的结构可构造得小一些。此外, 可防止进一步的力传鄉各径,因为操作,的驱动机构基本上布置在其作用区 域中。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在于,侦们内对于驱动机构和/或操作元件仅存在很小 的空间要求,于是就可毫无问题地将其它构件比如可电操作的侧窗、扬声器或类似物并入侧门中。本发明使得结构特别紧凑。操作装置可提供为预安装的结 构单元。为此简化了装卸时的操作。较之现有技术,不存在悬挂的轴。
驱动机构例如经由弹簧马达气动、、鹏驱动i舰行,和/或fflil电马腿行, 其中,通过驱动机构,借助于合适的操作元件,拉出型材至少可移动以抽出巻 帘幅。在此,将弹簧或类似物用作机械蓄能器的装置称之为弹簧马达。巻帘幅 的开巻例如是通过与巻轴成为一体的弹簧马达实施的。在其它结构中,巻帘幅 的巻绕可得到驱动机构或另一个与巻轴作用连接的驱动机构的支持。
在本发明的一结构中,驱动机构可在侧门上直接布置于侧窗下边缘的下方。 通过直接安置在侧窗下边缘的下方,可良好地利用空间。在一结构中,巻轴置 于小盒中。在此,驱动机构同样可置于小盒中。在一实施方式中,巻轴平行于 侧窗的下边缘布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结构中,驱动机构包括电马达尤其是电动的变速马达。电 马达可良好地控制和域调节,于是能以简单的方式将侧窗巻帘的自动操作弓l入 到汽车中控制仪器的处理中。例如可想到,使侧窗巻帘与检测太阳辐射的传感
器率鹏,侧窗巻帘在达到规定的值时便自动地给所属的侧窗遮光。M:变速箱,
可将电马达的转速和转矩转变成传动轴较小的^。
在本发明的又一结构中,操作装置包括纵向延伸的操作元件,其具有至少 一系列的成型件,尤其是齿形槽和/或凸起,其中,驱动机构包括用以驱动操作 元件的从动轮,该从动轮具有相应形状吻合地与操作元件的成型件咬合的相对 成型件,尤其是轮齿。就成型件和相对成型件而言,可以设置轮齿、空隙、凹
陷、槽、孑L、销、,件和类似物。在一结构中,齿轮直接位于 马达的传
动轴上。通过本发明关于驱动机构的配置,可在巻轴的区域中直接驱动操作元件。
在本发明的再一结构中,操作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齿条,其与用于运动传递 的拉出型材作用连接。通过将驱动机构直接布置在巻轴的区域中,可直接在巻 轴的区域中驱动齿条。这就良好而无损耗地引入了力。此外,可将齿条弄得相 对短一些,齿条的长度基本与巻帘幅的拉出长度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构型中,齿条是弯曲回弹性的。由此就能以合适的方式沿着 弯曲的轨迹弓I导侧门内和/或门套后面的齿条。
在本发明的还一结构中,操作装置包括齿线,其与用于运动传递的拉出型材作用连接。在本发明的意义上,将柔韧的力传递部件称作齿线,其与厚度成 比例地纵向延伸,不仅可传递拉力还可传递压力。齿线例如包括通常为圆柱形 的弯曲回弹绳索和绕着绳索缠绕的螺旋线,以便形成螺旋齿结构。齿线具有足 够的刚性以便移动侧窗巻帘的拉出型材。
在本发明的另一结构中,操作装置包括作为操作元件的穿孔纵向型材,尤 其是金属板,其与用于运动传递的拉出型材作用连接。穿孔板在此具有足够的 抗弯性,以便防止板在侧窗巻帘抽出时纵向弯曲。抗弯性还可经由板相应的成
型予以提高。驱动机构在此iM包括驱动纵向型材的从动轮,其具有相应形状
吻合地与纵向型材的成型件咬合的相对成型件,尤其是突起。
在本发明的又一结构中,驱动机构构造为绳索驱动机构和/或穿孔带驱动机
构,通过其可操纵至少一个操作装置基本抗弯的条杆以移动拉出型材。在一结
构中,条杆为此与穿孔带机械地作用连接。
在本发明的再一结构中,巻帘幅的布置方式至少近似地与侧窗的形状相对
应。由此就能可靠地防止太阳光的入射和/或良好地保护视力。
在还一结构中,操作装置的操作元件尤其是齿条、齿线、条杆和/或板材至
少部分地在导向轨道中导向。导向轨道例如位于车门B门柱和/或车门B门柱的
区域中。操作元件在此作用于拉出型材可形成为挂架类的一端。
在另一结构中,操作装置的操作元件尤其是齿条、齿线、条杆和/或板材至 少部分地无导向轨道地加载抽出巻帘幅的力。在此,操作元件例如可在中心作 用于拉出型材。在操作元件的一结构中,操作元件具有足够的抗弯性,以便防 止抽出的巻帘幅发生带噪音的振动。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中,设有附加的 可构造成受驱动或牵弓I的稳定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结构中,操作装置包括多个可同步运动的操作元件,其中,
操作元件可由一公共驱动机构和/或不同的驱动机构驱动。
在一构型中,操作元件例如是条杆的运动借助于同步轴得以同步。例如是 变速马达的驱动机构在此可这样布置,即,它直接作用于驱动操作元件的同步 轴。在另一结构中,驱动马达配置给操作元件中的一个,而其它的操作元件由 同步轴驱动。
该目的JS131—种用于将侧窗巻帘安装在汽车中的方法实现,其中侧窗巻
帘包括巻轴、巻帘幅、拉出型材、操作装置、以及驱动机构,巻帘幅的第一边缘固定在巻轴上,拉出型材和巻帘幅的与第一边缘相对置的第二边缘作用连接, 于是巻帘幅可借助于拉出型材自巻轴抽出,拉出型材借助于操作装置可移动,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操作装置,其中驱动机构在汽车的侧门上直接布置于窗口下 边缘下方的区域。侧窗巻帘的安装可在预安装侧门的框架内进行。通过将驱动 机构安装在门窗扶手的区域内,可将驱动机构下方的空间留作其它并入侧门内 的元件用。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自下面在附图中示意性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中阐 述。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构件采用一致的参考标号。所有源自权利要求书、说 明书或附图中的特征和/或优点(方法步骤、结构单元以及空间配置均包括在内) 无论就自身而言还是在不同的组合中都是本发明必不可少的。作为实施例的一 部分,所描述或示出的特征同样可用在别的实施例中,以便获得本发明别的实 施方式。


附图中示出了
图1:观察右后门内侧的汽车后座区域的局部自由剖面透视图2:具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侧窗巻帘的图1右后门的局部自由剖
面图3:具有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本发明侧窗巻帘的图1右后门的局部自由剖
面图4:图3侧窗巻帘的剖面图5:图3侧窗巻帘的变型;
图6:具有图2侧窗巻帘 的图1右后门;
图7:具有穿孔带驱动器的侧窗巻帘的操作装置;
图8:侧窗巻帘的操作^S的另一,;
图9:具有侧窗巻帘另一实施例的左后侧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观察右后侧门2的内部的汽车1的后座区域的局部自 由剖面透视图。汽车1具有车顶10,汽车1的车门B门柱11从其侧面通向未 示出的车身底部组件。按照常规,在图1中未示出的汽车1的左侧也设有相对
应的车门B门柱。此外,汽车1具有车门C门柱12。车顶10在后缘转 ^窗口13,未示出的尾窗玻璃可插入其中。右后侧门2以公知方式安装在尤其是 铰接在车门B门柱11与车门C门柱12之间。后排座3位于侧门2的高度上。
图1所示的、面向汽车l内部空间的侧门2的内侧具有内衬套20。内衬套 20上设有门把手21和未示出的门锁的操作插口22。其它未示出的元件,比如 扬声器和對以元件,同样可并入侧门2中。
侧门2具有窗口23,其由桥接件26分成第一部分24和第二部分25。第二 部分25在此构造为所谓的三角窗,于是窗口23基本上为梯形。窗口23具有下 边缘27和上边缘28,其中上边缘28通常不平行于下边缘27延伸,而是弯曲延 伸。未示出的两部分的侧窗可插在窗口 23中。侦攛通常至少在第一部分24中 可移动。
此外,窗口23由本发明具有巻帘幅40的侧窗巻帘4遮光。本发明的侧窗 巻帘4包括拉出型材41,巻帘幅40通过该拉出型材41可从图1中未示出的巻 轴退绕。拉出型材41借助于操作装置可移动。在图l所示的实施例中,操作装 置包括齿条51。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侧门2。对于相同的构件,采用一致的参考标 号,且省略这些构件的详细说明。侧门2的内衬套20在图2中为局部自由剖面。 由此可看到通常^f顿中看不到的侧窗巻帘4的部分。如图2所示,侧窗巻帘4 包括巻轴43,巻帘幅40可巻绕并退绕地固定在该巻轴43上。巻帘幅40在图2 中仅部分i舰绕。如图2所示,巻帘幅40在巻至捲轴43上时可舰缝隙29埋 在侧门2的内衬套20的后面。在有利的结构中,巻帘幅40可完全埋在内衬套 20的后面。如图2所示,所示的拉出型材41至少部分地弯曲,于是拉出型材 41就可与要遮盖的窗口 23的上边缘28的走向相匹配。由]t匕就可良好地使所属 的侧窗变暗。
拉出型材41与齿条51作用连接,以移动拉出型材,由此自巻轴43拉出巻 帘幅40。在窗口23下边缘27的区域中,布置有图2中可看到的变速马达6, 其具有看不见的驱动齿条51的齿轮。齿条51的长度与巻帘幅40的拉出长度基 本对应。齿条51只需占用侧门2的很小空间,由此就可简单地并入侧门2中。 逝i将变速马达6直接布置在下边缘27上,可良好地引入力。此外,使齿条51 实现的长度达到最小,由此减小行驶时齿条纵向弯曲的危险。在本发明别的未 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可不采用齿条51,改为设置带孔金属板和/或别的操作元件,其针对借助于齿轮的驱动机构具有齿形槽和/或凸起。在其它结构中,设置可气 动驱动的条杆以使拉出型材移动。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侧窗巻帘104的图1的侧门 2。侧窗巻帘104与图2的侧窗巻帘相似,对于相同的构件亦j顿一致的参考标 号。这些构件的详细说明在此从略。侧窗巻帘104的操作装置包括伸缩条杆151, 其作用于拉出型材41,于是拉出型材41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可沿着窗口 23的 上边缘28的方向移动以使巻帘幅40退绕。所示的伸縮条杆151 图3中看 不见的齿线(Zahnschnur)移动。齿线的驱动是借助于传动件进行的,优选借助 于示意性示出的电变速马达6。如图3所示,本发明侧窗巻帘104的操作装置结 构紧凑,于是可置于窗口下边缘27的附近。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图3侧窗巻帘104的操作装置105的剖面图。如图4 所示,伸缩条杆151具有多个管形的伸缩元件或节段510、 511,它们彼此可移 动地相互连接。在图4的实施方式中,伸縮元件511以最小的直径配置给拉出 型材41并与之连接。当然也可想到,反向布置伸缩条杆151。如图4所示,在 伸縮条杆151中布置有齿线52。齿线52在所示实施例中与伸縮条杆151同心地 布置。齿线52还在配置给拉出型材41的伸縮元件511处与伸缩条杆151连接, 于是齿线52的运动就可沿着拉出方向A传递给伸縮条杆151。齿线52由包括 齿轮61的驱动机构驱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齿线52在齿轮61顺时针旋转时 沿拉出方向A移动,于是巻帘幅40得以抽出。所示的齿轮61与上面可巻绕齿 线52的巻轴一起成形。齿轮61由未示出的电马达驱动,其中,可设置未示出 的 箱,以倒每电马达的转速和$转薛封奂成适用于齿轮61的转速和理想,。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侧窗巻帘104的操作装置,具有根据图4实施例, 的操作装置205。操作^g205与图4的操作装置105基本对应,且对于相同的 构件使用一致的参考标号。这些构件的说明在此从略。此外,图4的操作装置 205包括导向辊53,齿线52经由该导向辊53导向。由此就可将齿轮61和未示 出的驱动机构布置在图3所示侧门2的合适位置上,以便顾及到侧门2结构上 的限制。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另一侧窗巻帘204的图1的侧门2。侧窗巻帘204 是图2侧窗巻帘4的变型,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构件采用一致的参考标号。这些 构件的详细说明在此从略。如图6所示,变速马达260布置在侧窗巻帘204的巻轴43上。此外,在巻轴43的区域中布置有弹簧马达261,其驱动齿条51。 正如在图2的实施方式中那样,拉出型材41与齿条51作用连接,以移动拉出 型材41,由此自巻轴43拉出巻帘幅40。在所示实施例中,由于弹簧马达261 的力而实施巻帘幅的退绕。弹簧马达261例如可包括弹簧板。为了将巻帘幅40 巻到巻轴43上,由变速马达260驱动巻轴43。巻帘幅的巻绕在此,着弹簧马 达261的力进行的,于是巻帘幅40在巻绕时实现了张紧。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侧窗巻帘304的穿孔带驱动 器8。侧窗巻帘304包括巻帘幅40,其可巻绕并退绕地布置在未示出的巻轴上。 巻帘幅40的自由端与拉出型材41连接。拉出型材41的移动是借助于基本上抗 弯的条杆351 (也称作天线)进行的。条杆351在所示实施例中并不导向。但也 可想到,例如使条杆351侧向导向。条杆351与用于运动传递的穿孔带80机械 地作用连接。穿孔带80例如构造成弹翻带或类似物。不过,此外也可想到, 构造由皮革或类似物制成的穿孔带。
穿孔带80具有多个孔800,它们以彼此固定的间距排歹赃纵向上。穿孔带 驱动器还包括圆盘81,其可通过图7中未示出的驱动机构驱动。圆盘81具有与 穿孔带80的孔800咬合的突起810,于是圆盘81的转动就传递到穿孔带80上。 穿孔带80的自由端801可巻到图7中未示出的辊轮或类似物上。在此亦可想到, 驱动未示出的辊轮以巻绕穿孔带80的自由端801 ,其中可设置不直接受驱动的 圆盘(由于穿孔带80的巻绕运动而受到牵引)来代替直接受驱动的圆盘81。在 收回巻帘幅40的运动中,在所示实施例中,条杆351与固定在其上的穿孔带80 一起埋在承接件82中,承接件82为此具有合适的槽820、 821。在另一结构中 可设置绳索替代穿孔带80,其在一实施例中构造为图4的齿线52。
图8示出了包括穿孔带480的侧窗巻帘的操作装置405的另一结构。穿孔 带480与拉出型材41直接作用连接以自巻轴43退绕巻帘幅。穿孔带480为此 可具有合适的抗弯性,禾n/或如图所示在具有槽90的导向轨道9中导向。在所示 实施方式中,巻帘幅40具有吊环400以连接在拉出型材41上,拉出型材41可 插入该吊环400中。穿孔带480的驱动是fflil具有销钉状突起810的圆盘481 实施的,这些销钉状突起810径向地自圆盘481中突出。销钉状突起810与穿 孔带480相对应的孔488咬合。圆盘481的驱动在所示实施例中^M传动轴 461实施的,该传动轴461受到变速马达406的驱动。通过驱动轴461可驱动别的未示出的圆盘481或其,作元件。穿孔带480的自由端巻在辊轮462上。 圆盘461和辊轮462支承在外壳463中,外壳463为此具有相对应的承接件464。
图9示意性i标出了具有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侧窗巻帘504的左后侧门 502。侧窗巻帘504具有可巻绕并退绕地布置在巻轴43上的巻帘幅40。巻帘幅 40的自由端设有拉出型材41。拉出型材41的移动在所示实施例中是ilil图7 的两个抗弯条杆351进行的。在所示实施例中,巻帘幅40布置在自内部空间观 察的条杆351的前面。在另一结构中,巻轴的转动方向反向,如图2、 3和6所 示,条杆351布置在巻帘幅40的前面。
多个条杆351各自M:—个图9的穿孔带驱动器8驱动。不过,在此瞎况 下,只设一个变速马达506来直接驱动图9右侧所示的穿孔带驱动器8。图9 左侧所示的第二穿孔带驱动器8同样由变速马达506驱动,运动传递借助于同 步轴7实施。当然也可想到,在图9左侧所示的穿孔带驱动器8或在穿孔带驱 动器8之间的同步轴7上布置变速马达406。由此就可实现结构空间优化的布置。 同时,ffi31第二条杆351稳定侧窗巻帘504的运动。条杆351在巻帘幅40巻到 巻轴43上时埋在为此所设的收容轨道82中。
在另一未示出的图9侧窗巻帘504的变型中,不采用穿孔带驱动器8,改 为借助于图2的齿条51 、图4或5的齿线52禾B/或图8的穿孔带480设置驱动 机构。操作元件如条杆351 、图2的齿条51 、图4和5的齿线52、或图8的穿 孔带480还可在导向轨道或类似物中导向。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汽车窗口的侧窗卷帘,包括卷轴(43)、卷帘幅(40)、拉出型材(41)、操作装置(51,105,205,405,351)、以及驱动机构(6,61,261),卷帘幅(40)的第一边缘固定在卷轴(43)上,拉出型材(41)和卷帘幅(40)的与第一边缘相对置的第二边缘作用连接,于是卷帘幅(40)可借助于拉出型材(41)自卷轴(43)抽出,拉出型材(41)借助于操作装置(51,105,205,405,351)可移动,驱动机构(6,61,261)用于驱动操作装置(51,105,205,405,351),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6,61,261,406,506)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卷轴(43)的区域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窗巻帘,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6,61,261,406,506) 可在侧门(2)上直接布置于窗口 (23)下边缘(27)的下方。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窗巻帘,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电马达, 尤其是电动的变速马达(6,406,506)。
4、 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侧窗巻帘,其特征在于,操作装置具有至 少一个纵向延伸的操作元件(51,52),其具有至少一列成型件,尤其是齿形槽和 /或凸起,其中,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操作元件(51,52)的从动轮(61),该 从动轮具有相应形状吻合地与操作元件的成型件咬合的相对成型件尤其是轮 齿。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窗巻帘,其特征在于,操作装置包括作为操作元 件的至少一个齿条(51),该齿条与用于运动传递的拉出型材(41)作用连接。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窗巻帘,其特征在于,齿条(51)是弯曲回弹性的。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窗巻帘,其特征在于,操作装置(105,205)包 括作为操作元件的至少一个齿线(52),该齿线(52)与用于运动传递的拉出型 材(41)作用连接。
8、 如权利要求l至4之一所述的侧窗巻帘,其特征在于,操作装置包括作 为操作元件的至少一个穿孔的纵向型材(80,480),尤其是金属板, 是弹簧 钢带,其与用于运动传递的拉出型材(41)作用连接。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窗巻帘,其特征在于,操作装置包括绳索驱动器 和/或穿孔带驱动器(8),通过其可操纵至少一个操作装置的基本抗弯的条杆(351)以移动拉出型材(41)。
10、 如权利要求l至9之一所述的侧窗巻帘,其特征在于,巻帘幅(40) 的规格至少近似地与窗口 (23)的形状相对应。
11、 如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侧窗巻帘,其特征在于,操作體的操 作元件,尤其是齿条(51 )、齿线(52)、条杆(351)和/或穿孔的纵向型材(480), 至少部分地在导向轨道中导向。
12、 如权禾腰求1至10之一所述的侧窗巻帘,其特征在于,操作装置的操 作元件,尤其是齿条(51)、齿线(52)、条杆(351)禾Q/或板材至少部分地无导 向轨道地加载用于抽出巻帘幅(40)的力。
13、 如权禾腰求1至12之一所述的侧窗巻帘,其特征在于,操作装置具有 至少两个操作元件(51,52,351,480,8)以移动拉出型材(41),其中操作元件 (51,52,351,480,8)的运动是同步的。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侧窗巻帘,其特征在于,操作元件 (51,52,351,480,8)的同步借助于基本平行于巻轴布置的同步轴(7)进行。
15、 一种用于将侧窗巻帘安装在汽车中的方法,其中侧窗巻帘 (4,104,204,304,404,504)包括巻轴(43)、巻帘幅(40)、拉出型材(41)、操作 装置(51,105,205,405)、以及驱动机构(6,61,261,406,506),巻帘幅(40)的第 一边缘固定在巻轴(43)上,拉出型材(41)和巻帘幅(40)的与第一边缘相 对置的第二边缘作用连接,于是巻帘幅(40)可借助于拉出型材(41)自巻轴 (43)抽出,拉出型材(41)借助于操作體(51,105,205,405)可移动,驱动机 构(6,61,261,406,506 )用于驱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 (6,61,261,406,506)在汽车的侧门(2)上布置于直接位于窗口 (23)下边缘(27) 下方的区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窗口(23)的侧窗卷帘,包括卷轴(43)、卷帘幅(40)、拉出型材(41)、操作装置(51,105,205)、以及驱动机构(6,61,261,406),卷帘幅(40)的第一边缘固定在卷轴(43)上,拉出型材(41)和卷帘幅(40)的与第一边缘相对置的第二边缘作用连接,于是卷帘幅(40)可借助于拉出型材(41)自卷轴(43)抽出,驱动机构(6,61,261,406)用于驱动操作装置(51,105,205),其中,拉出型材(41)借助于操作装置(51,105,205,351)可移动,并且,驱动机构(6,61,261,406)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卷轴(43)的区域中。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侧窗卷帘(4,104,204,304,404)安装在汽车侧门(2)上的方法。
文档编号B60J1/12GK101302917SQ20081014282
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9日
发明者B·斯塔兹曼, H·瓦尔特, M·梅尔, M·汉森 申请人: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