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882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零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 其可在机车排挡杆处形成上锁结构而具有防盗功能。
背景技术
机车由于其轻便灵巧,是目前相当普遍的交通工具,然而,目前机车面 临的一大问题是失窃率居高不下。根据报告指出,增加机车所使用的锁具 数量由于会提高偷窃的麻烦程度,因此可降低机车偷窃者的偷窃意愿,但也 使机车所有者往往必须另行准备额外锁具进行上锁,以避免机车失窃。如此不但导致额外的花费,另行准备的锁具亦造成携带上的困扰。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用于机车防盗的额外的锁具在结构与使用上,显 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 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 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 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机车排挡杆防 盗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用于机车防盗的额外的锁具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 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以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 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机车排挡杆防盗 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用于机车防盗的额外的锁具,使其更具有实用 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 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用于机车防盗的额外的锁具 往往造成携带上的不便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机车排挡杆防盗装 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在机车排挡杆处形成上锁结构而具有 防盗功能,非常适于实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其包括: 一排挡杆,其 具有一踏柱与一枢转机构,该踏柱是设置于该排挡杆的末端,该枢转机构 是设置于该排挡杆的中段,而^f吏该排挡杆的末端可相对于该排挡杆枢转;以及一结合片,其位于该排挡杆的旁側且具有一锁具,当该排挡杆的末端相对 于该排挡杆枢转,而使该排挡杆的踏柱接近该结合片时,该锁具可与该排挡 杆的踏柱形成上锁结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支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l支术措施来 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其中所述的踏柱的远側端形成一环槽,该 结合片具有一结合孔,该锁具是设置于该结合孔旁且具有一锁片,当该排挡 杆的末端相对于该排挡杆枢转时,该排挡杆的踏柱穿设于该结合片的结合 孔中,该锁具的锁片可选择性地延伸至该结合孔中,且卡制于该踏柱的环槽中。前述的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其中所述的锁具具有一锁孔而与一钥匙 配合。前述的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其中所述的排挡杆包含一基件、 一枢设于 该基件上的枢转件以及一枢轴,该基件的远侧端形成有两平行间隔设置的 凸耳,该两凸耳上分别设置有一相对应的结合孔,该枢转件的枢设端形成 有两平行间隔设置的凸片,该两凸片是设置于该基件的两凸耳间且分别设 置有一枢孔,各枢孔是对应于其中一凸耳的结合孔,该枢轴是穿设于该两 结合孔与该两枢孔中,而使该枢转件枢设于该基件上,前述的踏柱是设置于 该枢转件的末端。前述的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其中所述的基件与枢转件间设有一复位 弹簧。前述的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其中所述的锁具具有一锁孔而与一钥匙 配合。前述的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其中所述的锁片为可伸缩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以上可 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其包括一排挡杆,其具有一踏柱与一枢转机构,该踏柱是设置于该排挡杆的末 端,该枢转机构是设于该排挡杆的中段,而使该排挡杆的末端可相对于该排 挡杆枢转;以及一结合片,其位于该排挡杆的旁侧且具有一锁具,当该排挡杆的末端相 对于该排挡杆枢转,而使该排挡杆的踏柱接近该结合片时,该锁具可与该排 挡杆的踏柱形成上锁结合。较佳的是,该踏柱的远侧端形成一环槽,该结合片具有一结合孔,该锁 具是设置于该结合孔旁且具有一锁片,当该排挡杆的末端相对于该排挡杆 枢转时,该排挡杆的踏柱穿设于该结合片的结合孔中,该锁具的锁片可选择性地延伸至该结合孔中,且卡制于该踏柱的环槽中。 较佳的是,该锁具具有一锁孔而与一钥匙配合。较佳的是,该排挡杆包含一基件、 一枢设于该基件上的枢转件以及一枢 轴,该基件的远侧端形成有两平行间隔设置的凸耳,该两凸耳上分别设置有 一相对应的结合孔,该枢转件的枢设端形成有两平行间隔设置的凸片,该 两凸片是设置于该基件的两凸耳间且分别设置有一枢孔,各枢孔是对应于 其中一凸耳的结合孔,该枢轴是穿设于该两结合孔与该两枢孔中,而使该枢 转件枢设于该基件上,前述的踏柱是设置于该枢转件的末端。较佳的是,该基件与枢转件间设有一复位弹簧。较佳的是,该锁片为可伸缩的。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结合,因此i挡杆可直接上锁而无须携带额外锁^可以避免携^额外锁具 所造成的不便。2、由于本实用新型使机车的上锁更加方便,因此机车所有者不易忽略 机车的上锁而可增加机车的防盗效果,降低机车失窃的机率。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其包含一排挡杆与 一结合片,该排挡杆具有一踏柱与一枢转机构,该踏柱是设置于该排挡杆 的末端,该枢转机构是设于该排挡杆的中段,而使该排挡杆的末端可相对 于该排挡杆枢转,该结合片是位于该排挡杆的旁侧且具有一锁具,当该排挡 杆的末端相对于该排挡杆枢转,而使该排挡杆的踏柱接近该结合片时,该锁 具可与该排挡杆的踏柱形成上锁结合。本实用新型是使机车的排挡杆末端 枢转而与结合片的锁具形成上锁结合,因此排挡杆可直接上锁而无须携带 额外锁具,可避免携带额外锁具所造成的不便。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优点 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装置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 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用于机车防盗的额外的 锁具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 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 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l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利用钥匙上锁时的立体示意图。图4A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上锁时的操作示意图。图4B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上锁时另一方向的搡作示意图10:排挡杆 111:环槽 13:基件 14:枢转件 15:枢轴 20:结合片 211:锁片 22:结合孔11:踏柱 12:枢转才几构 131:凸耳 141:凸片 16:复位弹簧 21:锁具 212:钥匙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 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车排挡杆防 盗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 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 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请参阅图l、图2及图3所示,图l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 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利 用钥匙上锁时的立体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机车排挡杆防盗装 置包括一排挡杆10以及一可与该排挡杆10形成上锁结合的结合片20,其中;该排挡杆10,具有一踏柱11与一枢转机构12,该踏柱11是设置于该排 挡杆10的末端,以供使用者以踩踏方式操控此排挡杆10,该枢转机构12 是设于该排挡杆10的中段,而使该排挡杆10的末端可相对于排挡杆10枢转;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该排挡杆10包含一基件13、 一枢设于 该基件13上的枢转件14以及一枢轴15,该基件13的近侧端可固设于机车 的踏杆上并连结于机车的变速箱,该基件13的远侧端形成有两平行间隔设 置的凸耳131,该两凸耳131上分别设置有一相对应的结合孔,该枢转件 14的枢设端形成有两平行间隔设置的凸片141,该两凸片141是设置于该基件13的两凸耳131间且分别设置有一枢孔,各枢孔是对应于其中一凸耳131 的结合孔,该枢轴15是穿设于该两结合孔与该两枢孔中,而使该枢转件14 枢设于该基件13上,前述的踏柱11是设置于该枢转件14的末端,该踏^主 11的远侧端形成一环槽111,前述的基件13与枢转件14间设有一复位弹簧 16,而使枢转件14枢转后可藉由复位弹簧16的弹力回复至其原始位置;请参阅图4A及图4B所示,图4A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上锁时的操 作示意图。图4B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上锁时另一方向的操作示意图。该 结合片20是位于该排挡杆10的旁侧且具有一锁具21,当该排挡杆10的末 端相对于该排挡杆10枢转,而使该排挡杆10的踏柱11接近该结合片20 时,该锁具21可与该排挡杆1Q的踏柱11形成上锁结合,在本实用新型的 较佳实施例中,该结合片20具有一结合孔22,该锁具21是设置于该结合 孔22旁且具有一可选择性延伸至该结合孔22中的锁片211,该锁片211为 可伸缩的,当该排挡杆10的末端相对于该排挡杆10枢转时,该排挡杆10的 踏柱11穿入于该结合片20的结合孔22中,该锁具21具有一锁孔而与一钥 匙212配合,该锁具21的锁片211是利用该钥匙212加以驱动而可选择性 地延伸至该结合孔22中,且卡制于该踏柱11的环槽111中,藉此该踏柱11 即上锁结合于该结合孔22中。因此,当机车所有者欲上锁时,使该排挡杆10的踏柱11穿入于该结 合片20的结合孔22中,此时由于该锁片211为可伸缩的结构,因此踏柱 11可推动该锁片211上缩并随后下伸卡制于该踏柱11的环槽111中,所以 无须钥匙212即可使踏柱11上锁,此时由于该踏柱11已被该锁具21的锁 片211锁定结合,所以外人即无法踩踏该踏柱11以进行排挡杆10的排挡 变速操作,此时机车即无法行驶而达到防盗的效果。当机车所有者欲驾驶 机车时,则必须持有钥匙212以驱动锁具21的锁片211脱离该踏柱11的 环槽111,此时排挡杆10的枢转件14即利用复位弹簧16的弹力回复至原 始位置,踏柱11亦处于可踩踏的状态而可用以操作排挡杆10,进而可实施机 车的行驶。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由于使上锁机构直接设置于机车的排挡杆10 与结合片20上,因此无须携带额外锁具即可进行多重的机车上锁,可免除 携带额外锁具所造成的麻烦与困扰。此外,由于机车的上锁更加方便,因此 机车所有者不易忽略机车的上锁而可增加机车偷窃的难度,降低机车失窃 的机率。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 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 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 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排挡杆,其具有一踏柱与一枢转机构,该踏柱是设置于该排挡杆的末端,该枢转机构是设于该排挡杆的中段,而使该排挡杆的末端相对于该排挡杆枢转;以及一结合片,其位于该排挡杆的旁侧且具有一锁具,当该排挡杆的末端相对于该排挡杆枢转,而使该排挡杆的踏柱接近该结合片时,该锁具与该排挡杆的踏柱形成上锁结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踏柱的远侧端形成一环槽,该结合片具有一结合孔,该锁具是设置于该 结合孔旁且具有一锁片,当该排挡杆的末端相对于该排挡杆枢转时,该排挡 杆的踏柱穿设于该结合片的结合孔中,该锁具的锁片选择性地延伸至该结 合孔中,且卡制于该踏柱的环槽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锁具具有一锁孔而与一钥匙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排挡杆包含一基件、 一枢设于该基件上的枢转件以及一枢轴,该基件的 远側端是形成有两平行间隔设置的凸耳,该两凸耳上分别设置有一相对应 的结合孔,该枢转件的枢设端形成有两平行间隔设置的凸片,该两凸片是 设置于该基件的两凸耳间且分别设置有一枢孔,各枢孔是对应于其中一凸 耳的结合孔,该枢轴是穿设于该两结合孔与该两枢孔中,而使该枢转件枢设 于该基件上,前述的踏柱是设置于该枢转件的末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基件与枢转件间设有 一 复位弹簧。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锁具具有一锁孔而与一钥匙配合。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的排挡杆包含一基件、 一枢设于该基件上的枢转件以及一枢轴,该基件 的远侧端形成有两平行间隔设置的凸耳,该两凸耳上分别设置有一相对应 的结合孔,该枢转件的枢设端形成有两平行间隔设置的凸片,该两凸片是设 置于该基件的两凸耳间且分别设置有 一枢孔,各枢孔是对应于其中 一 凸耳 的结合孔,该枢轴是穿设于该两结合孔与该两枢孔中,而使该枢转件枢设于 该基件上,前述的踏柱是设置于该枢转件的末端。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基件与枢转件间设有一复位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锁片是伸缩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机车排挡杆防盗装置,其包括一排挡杆,其具有一踏柱与一枢转机构,该踏柱是设置于该排挡杆的末端,该枢转机构是设置于该排挡杆的中段,而使该排挡杆的末端可相对于该排挡杆枢转;以及一结合片,其位于该排挡杆的旁侧且具有一锁具,当该排挡杆的末端相对于该排挡杆枢转,而使该排挡杆的踏柱接近该结合片时,该锁具可与该排挡杆的踏柱形成上锁结合。本实用新型是使机车的排挡杆末端枢转而与结合片的锁具形成上锁结合,因此排挡杆可直接上锁而无须携带额外锁具,可避免携带额外锁具所造成的不便。
文档编号B60R25/06GK201317342SQ20082014031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0日
发明者王俊杰 申请人:王俊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