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155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利用吸附剂的吸附、解吸功能,例如在冬季向窗玻璃供应防雾用的除湿空气、向乘坐人员侧供应加湿空气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室内的空调技术之一,为了使车辆室内更舒适,研究了各
种利用吸附剂的水蒸气吸湿除湿功能的除湿、加湿技术。作为这种技
术,提出了一种"车室内的空调方法"的方案,在该方案中,例如在冬
季,在一面使室内的空气循环一面为了窗玻璃的防雾而将室外的千燥
空气导入并吹到窗玻璃上时,利用活性炭、沸石等吸附剂捕捉从室内
排出到室外的一部分的空气中的水分,通过将捕捉的水分返回到室内,
防止室内的干燥。
在上述空调方法中,将吸附剂载置在由能够透气的圆柱状的蜂窝结构体构成的所谓的吸附转子上, 一面使吸附转子以一定的速度旋转,
一面在吸附转子的一部分通过规定的吸附区域(室内空气的排出流路)时吸附水分,在通过规定的解吸区域(室内空气的循环流路)时,利用由电热加热器加热的空气来加热吸附剂,将吸附剂的水分解吸,借此,将室内的循环空气加湿。
专利文献l:特开2000 - 142096号^H艮
另外,作为除湿、加湿技术,提出了一种"除湿、加湿装置",所述除湿、加湿装置将吸附剂载置在能够从内周向外周通气的环状的旋转体(蜂窝结构体)上,将该旋转体配置在离心式风机的外周侧。在这种除湿、加湿装置中,通过使由离心式风机吸引的空气直接通过旋转体,吸附水分并作为除湿空气向室内送风,另外,通过经由配置在旋转体的内周侧的一部分的区域内的加热器、作为加热空气使之通过旋转体,将吸附剂的水分解吸,生成加湿空气,将其向室内送风。
专利文献2:特开2002 - 228189号公报
不过,在使用吸附剂的如上所述的除湿、加湿技术中,在构成吸附区域及解吸区域的送风通路等特定的空间中,为了驱动吸附转子、旋转体等旋转构件,其驱动机构是必要的,存在着不能简化装置结构的问题。另外,伴随着旋转构件的驱动机构,需要具有足够容纳这些驱动机构的容积的壳体,存在着难以小型化的问题。进而,在进行吸附剂的解吸操作的情况下,由于使用从电热加热器通过而获得的加热空气,所以,存在着热效率低、加热器本身与其发热量相比大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吸附剂的吸附、解吸功能,例如在冬季,向窗玻璃供应防雾用的除湿空气、向乘坐人员侧供应加湿空气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能够简化装置结构,并且能够将装置小型化。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中,采用将吸附剂载置在能够通气的部件上的固定方式的吸附元件,通过将加热器直接配置到其非通气面上以构成组件,谋求装置的小型化,而且在对吸附到吸附剂上的水分进行解吸时,通过利用加热器直接加热吸附元件,提高热效率。并且,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用上述组件的四种形式,能够使之适应各种车辆。
即,'本发明的第一种形式,是一种用于对车辆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及加湿的除湿、加湿装置,所述除湿、加湿装置通过将鼓风机及吸附剂组件容納在设置有第一吸入、吹出口及第二吸入、吹出口的作为空气流路的壳体内而构成,前述鼓风机是能够正反旋转的鼓风机,前述吸附剂组件由吸附元件和加热器构成,所述吸附元件是将吸附剂载置在能够通气的部件上而构成的,所述加热器直接配置在该吸附元件
6的非通气面上,并且,前述吸附剂组件以由前述鼓风机送风及吸引的空气能够通过前述吸附元件的方式配置在前述壳体内,并且,通过在控制前述吸附剂组件的加热器的通电状态的同时,根据前述加热器的通电状态切换前述鼓风机的旋转方向,将被除湿(或加湿)的空气从前述第一吸入、吹出口吹出,将被加湿(或除湿)的空气从前述第二吸入、吹出口吹出。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种形式,是一种用于对车辆室内的空气进行
除湿及加湿的除湿、加湿装置,所述除湿、加湿装置通过将鼓风;f几、吸附剂组件和流路切换装置容纳在设置有吸入口、第一吹出口及第二吹出口的作为空气流路的壳体内而构成,前述吸附剂组件由吸附元件和加热器构成,所述吸附元件是将吸附剂载置在能够通气的部件上而构成的,所述加热器直接配置在该吸附元件的非通气面上,并且,前述吸附剂组件以由前述鼓风机送风的空气能够通过前述吸附元件的方式配置在前述壳体内,前述流路切换装置以能够将通过前述吸附剂组件的吸附元件的空气的转向目的地切换到前述第一吹出口或者前述第二吹出口的方式构成,并且,通过在控制前述吸附剂组件的加热器的通电状态的同时,根据通电状态切换前述流路切换装置,将被除湿(或加湿)的空气从前述第一吹出口吹出,将被加湿(或除湿)的空气从前述第二吹出口吹出。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种形式,是一种对车辆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及加湿的除湿、加湿装置,所述除湿、加湿装置通过将鼓风机、第一及第二一对吸附剂组件和流路切换装置容纳在设置有吸入口 、第一吹出口及第二吹出口的作为空气流路的壳体内而构成,前述各个吸附剂组件分别由吸附元件和加热器构成,所述吸附元件是将吸附剂载置在能够通气的部件上而构成的,所述加热器直接配置在该吸附元件的非通气面上,并且,所述各个吸附剂组件以由前述鼓风机送风的空气能够并列地通过前述各个吸附元件的方式配置在前述壳体内,前述流路切换装置以能够将通过前述各个吸附剂组件的吸附元件的空气分别转向前述第一及第二吹出口 (或者前述第二及第一吹出口 )、并且能够切换转向目的地的方式构成,并且,通过在切换前述第一吸附剂组件的加热器的通电状态和前述第二吸附剂组件的加热器的通电状态的同时,根据通电状态切换前述流路切换装置,将被除湿(或加湿)的空气从前述第一吹出口吹出,将被加湿(或除湿)的空气从前述第二吹出口吹出。
进而,本发明的第四种形式,是一种对车辆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及加湿的除湿、加湿装置,所述除湿、加湿装置通过将第一鼓风机、第一流路切换装置、第一及第二一对吸附剂组件、第二流路切换装置及第二鼓风机容纳在设置有第一吸入口、第二吸入口、第一吹出口及第二吹出口的作为空气流路的壳体内而构成,前述各个吸附剂组件分别由吸附元件和加热器构成,所述吸附元件是将吸附剂载置在能够通气的部件上而构成的,所述加热器直接配置在该吸附元件的非通气面上,并且,前述各个吸附剂组件以由前述各个鼓风机送风的空气能够分别并列地通过前述各个吸附元件的方式配置在前述壳体内,前述第一流路切换装置将从前述第一鼓风机送风的空气转向前述第一吸附剂组件的吸附元件(或者前述第二吸附剂组件的吸附元件),同时,能够导入通过前述第二吸附剂組件的吸附元件(或者前述第一吸附剂组件的吸附元件)的空气并转向前述第一吹出口,并且,能够切换从前述第一鼓风机送风的空气的转向目的地及转向前述第一吹出口的空气导入源,前述第二流路切换装置导入通过前述第一吸附剂组件的吸附元件(或者前述第二吸附剂组件的吸附元件)的空气并转向前述第二吹出口,同时,能够将从前述第二鼓风机送风的空气转向前述第二吸附剂组件的吸附元件(或者前述第一吸附剂组件的吸附元件),并且,能够切换转向前述第二吹出口的空气的导入源及从前述第二鼓风机送风的空气的转向目的地,并且,通过在切换前述第一吸附剂组件的加热器的通电状态和前述第二吸附剂组件的加热器的通电状态的同时,根据通电状态切换前述各个流路切换装置,从前述第一吹出口吹出被除湿(或加湿)的空气,从前述第二吹出口吹出被加湿(或除湿)的空气。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由于将加热器直接配置到固定方式的吸附元件上来构成吸附剂组件,在对吸附剂的水分解吸时,利用加热器通过热传导直接加热吸附元件,所以,没有必要像过去的吸附转子方式那样设置旋转构件的驱动机构,而且,热效率优异,可以进一步将吸附元件及加热器小型化。从而,根据本发明,可以简化装置结构,并且进一步将整个装置小型化。


图1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形式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1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形式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形式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形式的另外一种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种形式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中使用的吸附剂组件的一个例子的透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中使用的吸附剂组件的另外一个例子的透视图。
图6是表示适合于本发明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的吸附剂的吸附特性的水蒸气吸附等温线。
图7A是部分剖开地表示图2A的结构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的结构例的平面图。
图7B是部分剖开地表示图2A的结构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的结构例的側视图。
图8是沿着图7A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是表示作为流路切
9换装置的空气引入口部分的壳体的肋之一的图示。
图9是沿着图7A的B-B线剖开的剖视图,是表示流路切换装置 的内部结构的图示。
图IO是沿着图7A的B-B线剖开的剖视图,是表示流路切换装 置的内部结构的图示。
符号说明1:壳体
10:吸入口
11:第一吹出口
12:第二吹出口
2:鼓风机
2a:第一鼓风机
2b:第二鼓风机
3:吸附剂组件
3a:第一吸附剂组件
3b:第二吸附剂组件
30:吸附元件
31:加热器
32:部件
33:隔热板
4:流路切换装置
4a:第一流路切换装置
4b:第二流路切换装置
41:转向室
42:第一室
43:第二室
44:挡板
45:驱动器
7:流路切换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基于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的实施形
式。图1A及1B分别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形式及第二种形式的 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图2A及2B是表示根据本发 明第三种形式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图3是表示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种形式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中使用的吸附剂组件的一 个例子的透视图。图5是表示吸附剂组件的另外一个例子的透视图。 图6是表示适合于本发明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的吸附剂的吸附特 性的水蒸气吸附等温线。图7A及7B是部分剖开地表示图2A的结构 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的结构例的平面图及侧视图。图8是沿着图 7A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是表示作为流路切换装置的空气引入口 部分的壳体的肋之一的图示。图9及图IO是沿着图7A的B-B线剖 开的剖视图,是表示流路切换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图示。另外,在下面 的实施形式的说明中,将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简称为"除湿、加湿装 置"。
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是对车辆室内的空气除湿及加湿的除湿、 加湿装置,例如在外部气体干燥的冬季,用于将防雾用的除湿空气供 应给窗玻璃,用于将加湿空气供应给乘坐人员侧。另外,通过变更后 面描述的鼓风机、加热器、流路切换装置等的动作设定,在外部气体 变成高湿度的夏季,也可以向乘坐人员侧供应除湿空气。进而,本发 明的除湿、加湿装置,可以作为制冷供暖用的空调装置的一部分装入, 另外,也可以将外形设计成薄的箱状,设置在室内的顶板部分等上。
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通过基本结构不同的四种形式,可以 适应于车辆室内的各种大小、形状,作为前述四种形式,可以列举出
图1A所示的第一种形式,图1B所示的第二种形式,图2A及图2B 所示的第三种形式,图3所示的第四种形式。下面,依次对它们进行 说明。首先,对于图1A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形式的除湿、加湿 装置进行说明。图l所示的除湿、加湿装置是交互地对除湿空气和加 湿空气进行送风的方式的结构最简单的装置,将鼓风机(2 )及吸附剂 组件(3)容纳到设置有第一吸入、吹出口及第二吸入、吹出口的作为 空气流路的壳体(图中省略)中而构成。对壳体的形状没有特定的限 制,但是,在壳体的内部构成从第一吸入、吹出口至第二吸入、吹出 口的空气流路。并且,鼓风机(2)及吸附剂组件(3)依次配置在壳 体的内部,即,配置在上述空气流路内。
尽管图中未示出,第一吸入、吹出口,例如,连接到已有的DEF 吹出口或者设置在仪表盘、顶板部或者座位上的新的DEF吹出口上, 另外的第二吸入、吹出口,例如连接到已有的FACE中心吹出口或者 设置在仪表盘、顶板部或者座位上的新的FACE吹出口上。鼓风机(2 ) 是能够正向和反向旋转的鼓风机,作为这种鼓风机,通常使用直流方 式的离心式风机。这种鼓风机的转速为3000~6000rpm左右,最大静 压为100 300Pa左右,最大风量为0.1 0.5m3/min左右。
在本发明中,为了谋求装置的小型化,使用利用固定式的吸附元 件构成的、并且通过直接加热进行解吸操作的吸附剂组件(3)。即, 吸附剂组件(3)由将吸附剂载置在能够通气的部件(32)(参照图4、 图5)而形成的吸附元件(30)和直接配置在该吸附元件的非通气面 上的加热器(31)构成。并且,吸附剂組件(3),以由鼓风机(2)送 风的空气(被处理空气)及被鼓风机(2)吸引的空气(被处理空气) 能够通过吸附元件(30)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壳体内。
吸附剂组件(3)也可以如图4及图5所示那样形成长方体,或者, 根据壳体的结构,形成具有曲面的形状。另外,在吸附剂组件(3)中, 为了高效率地从加热器(31)向部件(32)传递热,将部件(32)容 纳在金属制的壳体内,构成吸附元件(30)。加热器(31),可以以相 对于吸附元件(30)中间不隔着空气层及其它隔热部件、通过热传导 传递由该加热器产生的热的方式配置,也可以中间隔着银膏、油脂等 热传导材料配置。在本发明中,为了将吸附剂组件(3)小型化,作为加热器(31), 使用板面起着散热部作用的平板状加热器,或者面状发热加热器(例 如,硅橡胶加热器,PTC加热器,陶资加热器)等。这种加热器(31) 的消耗电力为1.4~200W。在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中,在设计加 热器(31)时,根据下式计算出对该加热器要求的散热容量(Wj。)
x (空气密度[kg (DA) /m3)x (加湿空气的风量m3/111) 上式中的单位符号kg (DA)表示干燥空气lkg。 作为部件(32),只要能够谋求小型化、而且能够确保大的吸附面 积并且保持更多量的粉体状的吸附剂,可以使用各种结构的部件。作 为这种部件(32)的结构,例如,可以列举出利用波紋板状的基体材 料片、将通气小室(cell)的开口形状形成大致三角形的图中所示的所 谓波紋型的结构,将通气小室的开口形状形成大致六角形的蜂窝型的 结构,以及将通气小室的开口形状形成大致四角形的网格型等结构。
例如,如图4所示,波紋型的部件(32)是将形成大致波紋;feL状 的基体材料片及形成大致平板状的基体材料片交互地叠层、构成多个 通气小室的部件。即,吸附元件(30)的部件(32)具有通过将波紋 板状的基体材料片重叠在平板状的基体材料片上形成一列小室的多个 蜂窝片相对于加热器(31)的板面平行地邻接配置的结构,通过将波 紋板状的基体材料片的各个凸出部与邻接的平板状的基体材料片结合 起来,通气小室的部件端面侧(通气方向的两个端面侧)的开口形状 形成大致的三角形。
另外,波紋型的部件(32)也可以如图5所示的构成。图5所示 的部件(32 ),具有通过将波紋板状的基体材料片重叠到平板状的基体 材料片上而形成一列小室的多个蜂窝片以相对于加热器(31)的板面 正交的状态邻接地配置的结构。如上所述,作为吸附元件(30),在使 用部件(32)的蜂窝片相对于加热器(31)的板面垂直地配置的元件
13的情况下,能够将加热器(31)的热更均匀并且有效地传递给构成部 件(32)的各个蜂窝片。
在上述图4及图5所示的吸附元件(30)的部件(32)中使用的 蜂窝片,可以利用将长度不同的两种基体材料片交互地叠层、并且一 面吸引长的基体材料片一面以一定的间隔进行接合的所谓蜂窝成形机 制作,在这种情况下,邻接的平板状的基体材料片和波紋板状的基体 材料片,通过加热熔敷、超声波熔敷或者使用粘结剂的粘结等进行接 合。并且,可以利用上述方法制作由作为基体材料片的陶瓷纸(ceramic paper)等构成的例如波紋型等的蜂窝片,将蜂窝片叠层以制作成部件 的结构体之后,将前述结构体浸渍到由吸附剂、接合剂和溶剂构成的 浆料中,制成部件(32)。另外,蜂窝片的制造方法本身是公知的,例 如,在特开2004-209420号公报中进行了揭示。
在本发明中,例如在冬季,为了将吹出的窗玻璃防雾用的空气充 分除湿、并且有效地将向乘坐人员侧吹出的空气加湿,载置在吸附元 件(30)的部件(32)上的吸附剂优选具备以下的吸附特性。
即,在冬季,在供暖时在车室内循环的空气,在其温度为25。C的 情况下,相对湿度为25~50%左右,是比较低的湿度,但是,为了利 用吹出的空气达到对于例如5。C的低温的窗玻璃的防雾效果,需要吸 附剂即使在前述那样的低湿度下也能够充分吸附水分,并且能够将吹 出的空气的相对湿度进一步降低到20%左右以下的特性。
另一方面,在吸附剂的再生过程中,使用前述加热器(31),但是, 为了降低消耗的电力,吸附剂有必要能够在温度90。C以下、优选在 70。C以下的比较低的温度下,能够将水分解吸。并且,在车室内处于 适度的舒适状态的情况下,例如在温度为25。C、湿度为50%的情况下, 利用加热器(31)将通过部件(32)的空气加热到9(TC时的相对湿度 为2%,加热到70。C时的相对湿度为4%。从而,在吸附剂中,希望 具有在相对湿度在2 ~ 25%的范围内、优选在4 ~ 25%的范围内能够4艮 容易地进行吸附、解吸的特性。
另外,吸附剂所必要的吸附、解吸量如下所述。即,在为了防雾向窗玻璃供应车室内的空气的情况下, 一般地,吹出120m"h左右的 空气。这时,当窗玻璃的温度为5'C时,为了防止窗玻璃结露,优选 地,将吹出的空气除湿到5'C的饱和状态下的绝对湿度以下,约5g/kg 以下。并且,当如前面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为25'C、湿度为50%时, 由于该空气的绝对湿度为9.8g/kg,所以,对于120m3/h ( =15.5kg/h) 的空气,有必要除湿4.8g/kg以上。从而,优选地,能够利用吸附剂 例如吸附750g/h的水分。
进而,当将车室内的空气加湿、不会给予不适感地供应给乘坐人 员侧时,例如,设想以l-2m/s的风速、且4.7m3/11的风量吹出空气。 这时,吸入的空气的温度为20'C、相对湿度为30%、绝对湿度为 4.35g/kg ( DA ),当向乘坐人员侧吹出温度为25'C、相对湿度为40%、 绝对湿度为7.91g/kg(DA)的加湿空气时,有必要将绝对湿度提高 1.82g/kg ( DA ),在上述风量下,必须以水分量10.3g/h加湿。
另一方面,在吸附剂组件(3)的动作中,如后面所述,交互地切 换利用吸附元件(30)的吸附操作和解吸操作,但是,当将吸附、解 吸操作的切换数进行12次/h时,在吸附元件(30)的一次吸附操作 以及解吸操作中,有必要利用吸附剂吸附、解吸约0.85g的水分。而 且,在实用上,为了装入到更小型的壳体中,有必要进行吸附元件(30 ) 的小型化,在将部件(32)中的有效体积(载置吸附剂的状态下的表 观体积)设计成35cn^的情况下,能够载置在部件(32)上的吸附剂 的质量为6g左右。从而,对于吸附剂,要求至少0.14g/g的吸附、解 吸量。
即,在本发明中,载置在吸附剂组件(3)的吸附元件(30)上的 吸附剂,有必要具有在25。C的水蒸气吸附等温线上在相对湿度为25% 时的吸附量与相对湿度为2。/。时的吸附量之差在0.14g/g以上的吸附特 性。优选地,有必要具有在相对湿度为25。/。时的吸附量与相对湿度为 4%时的吸附量之差在0.14g/g以上的吸附特性。
在本发明中,作为满足上述特性的吸附剂,可以列举出在低湿度 下容易吸附水蒸气、并且在低温下容易解吸水蒸气的沸石。作为这种
15沸石,可以列举出二氧化珪、氧化铝之比在2.5以上的FAU型等的硅 酸铝类或磷酸铝(磷铝酸盐)类,特别是,优选为在骨架结构中至少 包含有Al和P的结晶性磷酸铝类沸石。从提高吸附剂的各个粒子中 的水蒸气的扩散的观点出发,吸附剂的粒子的大小(平均粒径)通常 为0.1 300jim,优选为0.5~250jim,更优选为1 ~ 200jam,最优选为 2~100|im。
上述磷酸铝类(下面适当地简称为"ALPO类")是IZA (International Zeolite Association:国际沸石协会)规定的结晶性磷酸 铝。结晶性磷酸铝,构成骨架结构的原子是铝和磷,它的一部分也可 以被其它原子置换。特别是,从吸附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I) 铝被杂原子Mel部分置换的Me磷酸铝(其中,Mel是属于周期表中 的第三或第四周期的2A族、7A族、8族、1B族、2B族、3B族(除 铝之外)的元素中选择出来的至少一种元素),(II)磷被杂原子Me2 置换的Me磷酸铝(其中,Me2是属于周期表第三或第四周期的4B 族元素),或者,(III)铝和磷两者分别:f皮杂原子Mel、 Me2置换的 Me磷酸铝。
Me可以包括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优选地,Me (Mel、 Me2 )是 属于周期表第三、第四周期的元素。Mel优选是在2价状态下离子半 径在0.3nm以上、0.8nm以下的杂原子,更优选地,在2价、4配位 的状态下,离子半径在0.4nm以上、0.7nm以下。特别是,在上述情 况下,从合成的容易程度、吸附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从Fe、 Co、 Mg、 Zn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元素,特别优选是Fe。 Me2是属于周期 表第三、第四周期的4B族元素,优选是Si。
另夕卜,作为上述磷酸铝类,通常使用其骨架密度(FD)在13T/nm3 以上、并且在20T/nm3以下的磷酸铝。骨架密度的下限优选在 13.5T/nm3以上,更优选在14T/nm3以上。另一方面,骨架密度的上 限,优选在1917111113以下。在骨架密度不足上述范围时,具有结构变 得不稳定的倾向,耐久性低。另一方面,当骨架密度超过上述范围时, 吸附容量变小,不适合于作为吸附剂使用。另外,所谓骨架密度(单位T/nm3)指的是每单位体积(nm3)存在的T原子(每lnm3沸石 的除氧以外的构成骨架的元素的数目)。
作为磷酸铝类的结构,若用IZA规定的结构的代码表示,可以列 举出AEI、 AEL、 AET、 AFI、 AFN、 AFR、 AFS、 AFT、 AFX、 ATO、 ATS、 CHA、 ERI、 LEV、 VFI。特别是,从吸附特性、耐久性的观点 出发,优选是具有AEI、 AEL、 AFI、 CHA、 LEV结构的磷酸铝类, 特别优选地是具有AFI、 CHA结构的磷酸铝类。
作为吸附剂,在上述磷酸铝类中,特别优选是SAPO-34, FAPO -5。另外,也可以使用一种ALPO类或者将两种以上的ALPO类组 合使用。另外,FAPO及SAPO的制造条件没有特定的限制,但是, 通常,在将铝源、磷源、根据需要Si、 Fe等的Me源、以及模板(template ) 混合之后,进行水合成制造。另外,ALPO类,例如可以利用特公平 1 - 57041、特开2003 - 183020、特开2004 - 136269等公报记载的公 知的合成方法进行合成。
顺便提及,适合于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的吸附剂,例如,结 晶性硅铝磷酸盐(SAPO-34)具有如图6中用实线所示的吸附特性, 在25。C的水蒸气吸附等温线上,在从相对湿度2%到相对湿度25%之 间,吸附量急剧地变化,其差值(&)在0.15g/g以上。与此相对,现 有技术的吸附剂,例如,A型硅胶或活性炭,具有在图6中用虛线表 示的吸附特性,在25。C的水蒸气吸附等温线中,从相对湿度2%到相 对湿度25%之间,吸附量变化小,其差值(52)在SAPO-34的1/2 以下左右。即,在本发明中应用的吸附剂,在低的湿度范围内,具有 吸附、解吸更多的水分的特性。
另外,在上述吸附剂组件(3)中,优选地,将吸附元件(30)的 与通气方向正交的总开口面积设定成吸附剂组件(3)的上游侧及下游 侧的流路的最小的截面面积(与通气方向正交的开口面积)以上。具 体地说,吸附剂组件(3)可以形成得比壳体(1)的容纳鼓风机(2) 或流路切换装置(4)的部位的宽度大的宽度。另外,吸附剂组件(3) 可以形成得比壳体(1)的容纳鼓风机(2)或流路切换装置(4)的部位的厚度厚。在以上述方式设定吸附元件(30)的开口面积的情况下, 可以缩小在吸附元件(30)内通过的空气的流速,可以进一步提高吸 附及解吸功能。
另外,在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中,为了容易维修管理,吸附 剂组件(3)的吸附元件(30)可更换地构成。具体地说,在吸附元件 (30)相对于加热器(31)不固定、而是与加热器贴紧的状态下,将吸 附剂组件(3)容纳到壳体内。并且,吸附元件(30)以通过打开设置 在壳体上的盖(图中省略)能够卸下的方式构成。借此,在吸附能力 降低等情况下,可以只更换吸附元件(30)。
在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中,例如,为了向窗侧吹出被除湿的 空气,向乘坐人员侧吹出被加湿的空气,通过在控制吸附剂组件(3) 的加热器(31)的通电状态(例如,通电/不通电)的同时,根据加热 器(31)的通电状态切换鼓风机(2)的旋转方向,将被除湿的空气从 前述第一吸入、吹出口吹出,将被加湿的空气从前述第二吸入、吹出 口吹出。
另外,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在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中, 使用另行设置的控制装置进行鼓风机(2 )的旋转控制、吸附剂组件(3 ) 中的加热器(31)的通电控制。另外,在本发明中,作为加热器(31) 的通电状态的控制方法,除切换对于加热器(31)的通电/不通电的方 法之外,还可以釆用以预先设定的一定的时间间隔使向加热器(31) 供应的电力逐渐变化的方法、根据利用湿度传感器检测出来的室内的 湿度使向加热器(31)供应的电力变化的方法等能够切换对于吸附元 件(30)的加热/不加热操作的各种方法。
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例如,在外部气体干燥的冬季,以如 下所述的方式运转。即,最初,鼓风机(2)通过向一个方向旋转,从 第二吸入、吹出口 (从图1A的右侧)吸入室内的空气,同时,将被 吸入的空气导入吸附剂组件(3)的吸附元件(30)。这时,在吸附剂 组件(3)中,借助由控制装置进行的电路控制,切断向加热器(31) 的供电,将吸附元件(30)保持在常温。从而,载置在吸附元件(30)上的吸附剂发挥吸附功能,从通过部件(32)的空气中除去水蒸气。 结果,从第一吸入、吹出口 (图1A的左侧)吹出被除湿了的空气。
在吸附剂组件(3)中,当上述那样的吸附操作进行了一定的时间、 例如30 1800秒钟时,接着,借助由控制装置进行的电路控制,向加 热器(31)通电,加热器(31)发热。另外,根据向加热器(31)的 通电,借助由控制装置进行的电路控制,切换鼓风机(2)的旋转方向, 鼓风机(2)向另外的方向旋转。鼓风机(2)通过这种旋转,从第一 吸入、吹出口吸入室内的空气,将其向吸附剂组件(3 )的吸附元件(30 ) 送风。这时,在吸附剂组件(3)中,由于吸附元件(30)被加热器(31) 加热,所以,载置在吸附元件(30)上的吸附剂发挥解吸功能,将到 此为止吸附的水蒸气解吸,向通过部件(32)的空气放出水蒸气。结 果,从第二吸入、吹出口吹出被加湿的空气。另外,在将吸附剂组件 (3)中的解吸操作进行一定的时间之后,再次进行最初的运转操作。
即,在图1A所示的除湿、加湿装置中,通过在以一定的定时切 换控制加热器(31)的通电状态(通电/不通电)、以切换吸附元件(30) 的吸附、解吸操作的同时,重复进行根据加热器(31)的通电状态切 换鼓风机(2)的旋转方向的操作,可以从第一吸入、吹出口间歇式地 吹出被除湿的空气,从第二吸入、吹出口间歇式地吹出被加湿的空气。 并且,可以将被除湿的空气用于窗玻璃的防雾,将被加湿的空气用于 提高舒适性。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中,将加热器(31)直接 配置在固定方式的吸附元件(30)上构成吸附剂组件(3),在将吸附 剂的水分解吸时,由于利用加热器(31)通过热传导直接加热吸附元 件(30),所以,没有必要像现有技术的吸附转子方式那样设置旋转构 件的驱动机构,而且,热效率优异,可以进一步将吸附元件(30)及加 热器(31)小型化。即,根据本发明,可以简化装置结构,并且能够 将整个装置进一步小型化。另外,在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中,由 于通过切换解吸、吸附操作,吸附剂组件(3)中的空气的气流反转, 所以,可在整个吸附元件(30)的部件(32)上充分发挥吸附剂的性
19能。
其次,对于图IB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形式的除湿、加湿 装置进行说明。图IB所示的除湿、加湿装置,和第一种形式一样, 是将除湿空气和加湿空气交互地送风的方式的装置,通过将鼓风机 (2)、吸附剂组件(3)及流路切换装置(7)容纳到设置有吸入口、第 一吹出口及第二吹出口的作为空气流路的壳体(图中省略)内而构成。 对于壳体的形状没有特定的限制,但是,在壳体的内部,构成从吸入 口至第一吹出口及笫二吹出口(并列设置的两个吹出口)的空气流路。 并且,鼓风机(2)、吸附剂组件(3)及流路切换装置(7)依次配置 在壳体的内部,即,依次配置在上述空气流路内。
尽管图中未示出,第一吹出口例如连接到已有的DEF吹出口或者 设置在仪表盘、顶板部或者座位上的新的DEF吹出口上,另外的第二 吹出口例如连接到已有的FACE中心吹出口或者设置在仪表盘、顶板 部或者座位上的新的FACE吹出口上。作为鼓风机(2),通常使用直 流式的离心式风机。这种离心式风机的转速为3000 6000rpm左右, 最大静压为100 300Pa左右,最大风量为0.1~0.5m3/min左右。吸 附剂组件(3)与前面所述的第一种形式的吸附剂组件一样,这种吸附 剂组件(3)以被鼓风机(2)送风的空气能够通过吸附元件(30)的 方式配置在上述壳体内。
在图1B所示的除湿、加湿装置中,由于使用始终向一个方向旋 转的鼓风机(2),所以,将流路切换装置(7)配置在吸附剂组件(3) 的下游侧。即,流路切换装置(7)用于选择除湿空气和加湿空气的吹 出口,能够将通过吸附剂组件(3)的吸附元件(30)的空气的转向目 的地切换到上述第一吹出口或者第二吹出口。
具体地说,流路切换装置(7),由上述壳体的一部分及将壳体的 内部间隔开的间隔板、肋以及挡板构成,并且配备有一个空气导入口 以及第一和第二两个流出口。导入口是将通过吸附元件(30)的空气 导入的开口 (图中的流路切换装置(7)的左侧的开口 ),第一流出口, 例如是吹出除湿空气的、与壳体的第一吹出口连通的开口 (例如,图中的流路切换装置(7)中的上段侧的开口),另外,第二流出口,例 如,是吹出加湿空气的、与壳体的第二吹出口连通的开口 (例如,图 中的流路切换装置(7)中的下段侧开口 )。
流路切换装置(7)的挡板配置在上述导入口与两个流出口之间, 并且可转动地轴支承在第一流出口与第二流出口之间,导入口侧的端 部以借助步进马达等驱动器例如上下摆动的方式构成。从而,在流路 切换装置(7)中,例如,在使挡板位于上方的情况下(图中所示的状 态),第一流出口被关闭,通过导入口的空气被导向到第二吹出口。另 外,例如,在挡板位于下方的情况下,第二流出口被关闭,通过导入 口的空气被导向到第一吹出口。
在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中,例如,为了将被除湿的空气向窗 侧吹出,将被加湿的空气向乘坐人员侧吹出,通过在控制吸附剂组件 (3)的加热器(31)的通电状态(例如,通电/不通电)的同时,根据 通电状态切换上述流路切换装置(7),将被除湿的空气从第一吹出口 吹出,将被加湿的空气从第二吹出口吹出。另外,在图1B的装置中, 也与第一种形式一样,利用另行设置的控制装置,控制鼓风机(2)、 加热器(31)及流路切换装置(7)的动作。
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例如,在外部空气千燥的冬季,以下 面所述的方式运转。即,最初,鼓风机(2)从壳体的吸入口 (图1B 的左侧)吸入室内的空气,将该空气向吸附剂组件(3)的吸附元件(30) 送风。在吸附剂组件(3)中,利用由控制装置进行的电路控制,切断 向加热器(31)的通电,将吸附元件(30)保持在常温。从而,载置 在吸附元件(30)上的吸附剂发挥吸附功能,从通过部件(32)的空 气中除去水蒸气。并且,当将从吸附元件(30)通过而获得的除湿空 气向流路切换装置(7)送风时,流路切换装置(7),最初,挡板位于 下方,将从导入口流入的空气导向到笫一流出口。结果,从壳体的第 一吹出口吹出4皮除湿的空气。
在吸附剂组件(3 )中,当上述那样的吸附操作进 了 一定的时间、 例如30 1800秒钟时,接着,利用由控制装置进行的电路控制,向加热器(31)通电,加热器(31)发热。另外,根据向加热器(31)的 通电,利用由控制装置进行的电路控制,流路切换装置(7)被切换。 即,在流路切换装置(7)中,使挡板位于上方,关闭第一流出口。
在如上所述的切换状态下,当从鼓风机(2)向吸附剂组件(3) 的吸附元件(30)送出空气时,由于在吸附剂组件(3)中,吸附元件 (30)被加热器(31)加热,所以,载置在吸附元件(30)上的吸附剂 发挥解吸功能,将到此为止吸附的水蒸气解吸,将水蒸气放出到通过 部件(32)的空气中。并且,当将通过吸附元件(30)而获得的加湿 空气向流路切换装置(7)送风时,流路切换装置(7),挡板位于上方, 将从导入口流入的空气导向到第二流出口。结果,从壳体的第二吹出 口吹出被加湿的空气。
即,在图1B所示的除湿、加湿装置中,通过在以一定的定时切 换控制加热器(31)的通电状态(例如,通电/不通电)、切换吸附元 件(30)的吸附、解吸操作的同时,根据加热器(31)的通电状态, 重复进行切换流路切换装置(7)的操作,从第一吹出口间歇式地吹出 被除湿的空气,从第二吹出口间歇式地吹出被加湿的空气。换句话说, 可以交互地吹出被除湿的空气和被加湿的空气。并且,可以将被除湿 的空气用于窗玻璃的防雾,将被加湿的空气用于提高舒适性。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中,和第一种形式一样, 由于使用特定结构的吸附剂组件(3),所以,没有必要像现有技术的 吸附转子式那样设置旋转构件的驱动机构,而且,热效率优异,可以 将吸附元件(30)及加热器(31)进一步小型化。并且,能够简化装 置结构,并且将整个装置进一步小型化。
其次,对于图2A及2B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形式的除湿、 加湿装置进行说明。图2A及2B所示的除湿、加湿装置是同时并且连 续地将除湿空气和加湿空气送风的方式的装置,通过将鼓风机(2)、 第一及第二一对吸附剂组件(3a)、 (3b)以及流路切换装置(4)容納 在设置有吸入口、第一吹出口和第二吹出口的作为空气流路的壳体(具 体的结构将在后面描述)内而构成。对于壳体的形状,没有特定的限
22制,但是,在壳体的内部,构成从吸入口至第一吹出口及第二吹出口
(并列设置的两个吹出口 )的空气流路。并且,鼓风机(2)、吸附剂组 件(3)及流路切换装置(4)依次配置在壳体的内部,即,依次配置 在上述空气流路内。
尽管图中未示出,第一吹出口例如连接到已有的DEF吹出口或者 设置在仪表盘、顶板部或者座位上的新的DEF吹出口上,另外的第二 吹出口例如连接到已有的FACE中心吹出口或者设置在仪表盘、顶板 部或者座位上的新的FACE吹出口上。鼓风机(2)及各个吸附剂组 件(3)与前述第二种实施形式一样,这种吸附剂组件(3)以由鼓风 机(2)送风的空气能够并列地通过各个吸附剂组件(3a)、 (3b)的吸 附元件(30)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壳体内。
在图2A及2B所示的除湿、加湿装置中,也和前述第二种形式一 样,流路切换装置(4)配置在吸附剂组件(3)的下游侧。而且,这 种流路切换装置(4),以能够将通过各个吸附剂组件(3)的吸附元件
(30) 的空气分别转向上述第一及第二吹出口 (或者第二及第一吹出 口 )、并且能够切换转向目的地的方式构成。并且,图2A及2B所示 的除湿、加湿装置,通过在切换第一吸附剂组件(3a)的加热器(31) 的通电状态(例如,通电/不通电)和第二吸附剂组件(3b)的加热器
(31) 的通电状态(例如,不通电/通电)的同时,根据通电状态切换 上述流路切换装置(4),将被除湿的空气从第一吹出口吹出,将被加 湿的空气从第二吹出口吹出。
图2A所示的加湿装置和图2B所示的加湿装置,除去鼓风机(2) 的数目不同之外,具有同样的结构。换句话说,图2A所示的加湿装 置,对应于第一及第二吸附剂组件(3a)、 (3b)设置两台鼓风机(2), 另 一方面,图2B所示的加湿装置,对应于第一及第二吸附剂组件(3a )、 (3b),利用共用的一台鼓风机(2)送风。下面,作为根据第三种形式 的除湿、加湿装置的结构例,基于图7A 图IO具体地说明图2A所 示的装置的结构。
根据第三种形式的除湿、加湿装置,如图7A及7B所示,将鼓风机(2)、吸附剂组件(3)及流路切换装置(4)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 依次容纳到作为空气流动的流路的壳体(1)中。对于壳体(l),可以 根据设置场所,设计成各种形状,但是,如前面所述,例如,为了设 置在顶板上,形成将相当于高度的厚度部分设计得薄的扁平的大致长 方体的箱状。另外,对于壳体(l),也可以根据顶板形状,将厚度方 向、长度方向、宽度方向的外部轮廓形状形成曲线形。
在壳体(1)的前端,设置用于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 (10),在 壳体(1)的后端设置吹出被除湿的空气的第一吹出口 (11)和吹出被 加湿的空气的第二吹出口 (12)。另外,为了降低压力损失,这些吹出 口 (11)、 (12)可以具有以曲线构成的截面形状。另外,在壳体(l) 的内部,为了配置鼓风机(2)及吸附剂组件(3)并且构成流路切换 装置(4 ),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附设依次将壳体内部间隔开的肋(13 )、 (14)、 (15)及(16)。
对于鼓风机(2),对应于第一及第二吸附剂组件(3a)、 (3b)的 吸附元件(30)设置两台,这两台鼓风才几例如相对于送风方向左右配 置。作为鼓风机(2),通常使用与前述形状同样的直流式的离心式风 机。鼓风机(2),通过经由送风管(21)固定到左右开设通气孔的肋 (13)的前述各个通气孔上,配置在壳体(1)的前端侧附近。
在本发明中,作为第一及第二吸附剂组件(3a)、 (3b),使用不需 要驱动机构且热效率高的与前述各种形式同样的特定的吸附剂组件 (3)。为了单独地进行吸附、解吸操作,以各个加热器(31)的热不传 递给邻接的组件的吸附元件(30)的方式,利用由发泡树脂、无机纤 维成形体等构成的隔热板(33 ),将第一及第二吸附剂组件(3a )、 ( 3b ) 间隔开。
第一及第二吸附剂组件(3a)、 (3b)的配置方式为,所述第一及 第二吸附剂组件(3a )、 ( 3b )位于左右分别开设有通气孔的上述肋(13 ) 和同样左右开设有通气孔的肋(14)之间,并且,通过肋(13)的各 个通气孔的空气分别流入第一及第二吸附剂组件(3a)、 (3b)的吸附 元件(30),通过各个吸附元件(30)的空气通过肋(14)的各个通气孔。
在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中,在上述各个吸附剂组件(3)中一 面交互地切换吸附操作、解吸操作, 一面连续地吹出被除湿的空气及 被加湿的空气。从而,在本发明中,如图7A及7B所示,流路切换装 置(4)配置在吸附剂组件(3a)、 (3b)的下游侧。
作为两个流路的切换机构,也可以采用使两个柔性管移动、变 更其连接目的地的机构;借助连杆等交互地开闭同步动作的两个闸门、 改变其连接目的地的机构;使相互邻接、并且在侧视图中正交的同轴 的两个旋转闸门每次旋转卯度、变更其连接目的地的机构等,但是, 从简化装置结构并且谋求小型化的观点出发,使用图7A及7B所例示 的流路切换装置(4)。
具体地说,流路切换装置U),如图7B所示,由以下部分构成 通过第一吸附剂组件(3a)的空气以及通过第二吸附剂组件(3b)的 空气流入的转向室(41)、被转向的空气流入的壳体上部的第一室(42)、 被转向的空气流入的壳体下部的第二室(43)、以及切换空气流的挡板 (44)(参照图7A及图7B及图8)、以及使该挡板动作的驱动器(45) (参照图7A及7B)。
如图7A及7B所示,转向室(41)、第一室(42)及第二室(43) 由前述肋(15)、其下游侧的肋(16)、壳体(1)的两个侧壁、顶板、 底、以及水平架设并将前述肋(15)、 (16)之间的空间间隔成上下三 段的两个间隔板(18)、 (19)(参照图7B及图8)形成。
如图7B及图8所示那样,转向室(41)设置在壳体(1)的厚度 方向的中间部分,从第一吸附剂组件(3a)的吸附元件(30)送往第 一通气路径(40a)的空气(参照图7A)通过肋(15)的一个第一导 入口 (51)(参照图8)流入,并且,从第二吸附剂组件(3b)的吸附 元件(30 )送往第二通气路径(40b )的空气(参照图7A )通过肋(15 ) 的另外一个第二导入口 (52)(参照图8)流入。
转向室(41)是与挡板(44)协同起作用、将空气的流动目的地 转向的室,如图7B及图8所示,配置在第一室(42)与第二室(43)之间。并且,如图8及图9所示,在将肋(15)、 (16)之间的空间间 隔成三段的前述两个间隔板(18)、 (19)的各自的中央,设置第一流 入口 ( 18c )及第二流入口 ( 19c ),这些流入口成为空气进入第一室(42 ) 及第二室(43)的空气的入口。另外,在肋(16)的上下的部位处, 在分别相当于第一室(42)的高度及第二室(43)的高度的部位处, 分别设置第一流出口 (61)及第二流出口 (62),这些流出口成为空气 从第一及第二室(42)、 (43)流出的空气的出口。
即,在转向室(41)中设置分别通向上述各个室(42)、 (43)的 第一流入口 (18c)及第二流入口 (19c),以便转向室(41)的空气流 入。进而,在第一及第二室(42)、 (43),分别设置第一流出口 (61) 及第二流出口 (62),壳体(l)的第一吹出口 (ll)及第二吹出口 (12) 安装在这些流出口上。并且,各个室(42)、 (43)的空气从各个吹出 口 (11)、 (12)流出。
如图7A、图9及图IO所示,挡板(44)配置在上述转向室(41) 的中央,换句话说,配置在第一流入口 (18c)与第二流入口 (19c) 之间,以能够围绕与肋(15)、 (16)的板面正交的轴转动一定角度的 方式构成。上述挡板(44)借助相对于肋(15)配置在与转向室(41) 相反侧(上游侧)的驱动器(45)进行动作,通过该挡板的左右侧缘 与间隔板(18)、 (19)接触(参照圓9及图10),可以将转向室(41) 间隔成两个空间。另外,作为驱动器(45),为了使挡板(44)以一定 角度正反旋转,通常使用齿轮型的步进马达。
通过上述挡板(44)向一方的转动,如图8及图9所示,转向室 Ul)被间隔成包含第一导入口 (51)及第一流入口 (18c)的空间(8a) 和包含第二导入口 (52)及第二流入口 (19c)的空间(8b),另外, 通过上述挡板(44)向另一方的转动,如图8及图10所示,转向室(41) 被间隔成包含第一导入口 (51)及第二流入口 (19c)的空间(9a)和 包含第二导入口 (52)及第一流入口 (18c)的空间(9b)。
在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中,例如,为了从第一吹出口 (11) 连续地吹出被除湿的空气,从第二吹出口 (12)连续地吹出^^加湿的空气,如前面所述,例如每经过一定时间交互地切换对于各个吸附剂
组件(3a)、 (3b)的加热器(31)的通电。并且,借助流路切换装置(4),根据对加热器(31)的通电状态(例如,通电/不通电),切换通过第一吸附剂组件(3a)的吸附元件(30)的空气与通过第二吸附剂组件(3b)的吸附元件(30)的空气的转向目的地。
即,在各个吸附剂组件(3)中,以按照吸附元件(30)的吸附、解吸操作为基准的时间间隔、例如30~ 1800秒钟的间隔,向加热器(31)通电,转换吸附元件(30)中的吸附功能与解吸功能。而且,在第 一吸附剂组件(3a )、第二吸附剂组件(3b )中,交互地向加热器(31)通电。并且,在流路切换装置(4)中,与向各个加热器(31)的通电的切换的同时,或者切换并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挡板(44)动作,将用各个吸附剂组件(3)处理过的空气的转向目的地, 一方面从第一吹出口 (ll)向第二吹出口 (12)切换,另一方面,从第二吹出口 (12)向第一吹出口 ( 11)切换。
使流路切换装置(4)动作的定时,在切换通向加热器(31)的电流之后、直到各个加热器(31)的表面温度高低反转的期间,通常,在从电流的切换以后直到经过30~约60秒钟的期间。这样,通过在经过一定时间之后使挡板(44)动作、切换转向目的地,可以效率更高地生成除湿空气及加湿空气。另外,在图2A的装置中,也和第二种形式一样,借助另行设置的控制装置,控制鼓风机(2 )、加热器(31)及流路切换装置(4)的动作。
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例如,在外部气体干燥的冬季,按照下面所述的方式运转。即,各个鼓风机(2)从吸入口 (IO)吸入室内的空气,分别将该空气送往第一吸附剂组件(3a)的吸附元件(30)及第二吸附剂组件(3b)的吸附元件(30)。
这时,例如,在第一吸附剂组件(3a)中,借助利用控制装置进行的电路控制,切断向加热器(31)的通电,将吸附元件(30)保持在常温。从而,载置在吸附元件(30)上的吸附剂发挥吸附功能,从通过部件(32)的空气中除去水蒸气。另一方面,在第一吸附剂组件
27(3a)进行吸附操作的期间内,在第二吸附剂组件(3b)中,通过利用控制装置进行的电路控制,向加热器(31)通电,该加热器发热,吸附元件(30)被加热。借此,载置在吸附元件(30)上的吸附剂发挥解吸的功能,将吸附的水蒸气解吸,向通过部件(32)的空气放出水蒸气。
通过第一吸附剂组件(3a)的被除湿的空气,通过第一通气路径(40a)(参照图7A)及第一导入口 (51)(参照图8),流入流路切换装置(4)的转向室(41),另外,通过第二吸附剂组件(3b)并被加湿的空气,通过第二通气路径(40b)(参照图7A)及第二导入口 (52)(参照图8),流入流路切换装置(4)的转向室(41)。
在流路切换装置(4)中,如图9所示,在挡板(44)向一个方向转动的状态,转向室(41)被间隔成空间(8a)和空间(8b)。即,转向室(43)被挡板(44)间隔成包含第一导入口 (51)及第一流入口(18c)的空间(8a)和包含第二导入口 (52)及第二流入口 ( 19c )的空间(8b)。从而,流入转向室(41)的一方的空间(8a)的除湿空气,流入第一室(42),通过第一流出口 (61)从第一吹出口 (ll)(参照图7A及图7B)被吹出。另一方面,流入转向室(41)的另一方的空间(8b)的加湿空气,流入第二室(43),通过第二流出口 (62)从第二吹出口 (12)(参照图7A及图7B)被吹出。
在第一及第二吸附剂组件(3a)、 (3b)中,当进行一定时间的吸附操作及解吸操作时,接着,通过利用控制装置进行的电路控制,切换各个加热器(31)的通电状态(例如,通电/不通电)。即,在第一吸附剂组件(3a)中,将加热器(31)通电,该加热器发热。另一方面,在第二吸附剂组件(3b)中,切断向加热器(31)的通电,将该加热器降低温度到常温。
通过如上所述的各个加热器(31)的通电状态的切换控制,第一吸附剂组件(3a)的吸附元件(30)被加热,第二吸附剂组件(3b)的吸附元件(30)被冷却,并且,第一及第二吸附剂组件(3a)、 (3b)中的吸附、解吸操作反转。结果,载置在第一吸附剂组件(3a)的吸附元件(30 )上的吸附剂发挥解吸功能,将水蒸气放出到通过部件(32 )的空气中,另外,载置在第二吸附剂组件(3b)的吸附元件(30)上的吸附剂,发挥吸附功能,从通过部件(32)的空气中除去水蒸气。
另外,当如上所述切换各个加热器(31)的通电状态(例如,通电/不通电)时,从这种切换起,例如经过0 60秒钟之后,在流路切换装置(4)中,流路被切换。即,在流路切换装置(4)中,致动器(45)动作,挡板(44)从图9所示的状态向另一个方向转动到图10所示的状态,转向室(41)被间隔成空间(9a)和空间(9b)。
如图IO所示,在挡板(44)向另一方向转动的状态下,转向室(41)被挡板(44)间隔成包含第一导入口 (51)及第二流入口 (19c)的空间(9a)和包含第二导入口 (52)及第一流入口 (18c)的空间(9b)。从而,通过第一吸附剂组件(3a)并被加湿的空气,从转向室(41)的一方的空间(9a)流入到第二室(43),通过第二流出口 (62)从第二吹出口 (12)(参照图7A及7B) ^f皮吹出。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吸附剂组件(3b)并被除湿的空气,从转向室(41)的另一方的空间(9b)流入第一室(42),通过第一流出口 (61)从第一吹出口 (ll)(参照图7A及7B)被吹出。
在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中,以一定的定时使上述那样的第一吸附剂组件(3a)中的吸附、解吸操作和第二吸附剂组件(3b)中的解吸、吸附操作反转,同时,与此相应地,利用流路切换装置(4)进行被除湿的空气与被加湿的空气的流路的切换。借此,例如,可以从第一吹出口 (11)连续地吹出被除湿的空气,从第二吹出口 (12)连续地吹出被加湿的空气。并且,可以将被除湿的空气用于窗玻璃的防雾,将被加湿的空气用于提高舒适性。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中,和第一及第二种形式一样,由于使用特定结构的吸附剂组件(3),所以,没有必要像现有技术的吸附转子式那样设置旋转构件的驱动机构,而且热效率优异,可以将吸附元件(30)及加热器(31)进一步小型化。并且,能够简化装置结构并且能够将整个装置进一步小型化。另外,能够使图2B所示的除湿、加湿装置与图2A所示的装置同样地动作,可以简化装置结构并且将整个装置进一步小型化。
其次,对于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第四种形式的除湿、加湿装置进行说明。图3所示的除湿、加湿装置,与第三种形式一样,是一种同时并且连续地对除湿空气和加湿空气送风方式的装置,通过将第一鼓风机(2a )、第 一流路切换装置(4a )、第 一及第二一对吸附剂组件(3a )、(3b)、第二流路切换装置(4b)以及第二鼓风机(2b)容纳在设置有第一吸入口、第二吸入口、第一吹出口及第二吹出口的作为空气流路的壳体(图中省略)内构成。
外壳的形状与前述各种形式同样,没有特定的限制,但是,在壳体的内部构成两个流路从第一吸入口 (例如图的左侧)至第一吹出口 (例如图的右侧)的空气流路和从第二吸入口 (例如图的右侧)至第二吹出口 (例如图的左侧)的空气流路。在一个空气流路中配置第一鼓风机(2a)、第一吸附剂组件(3a),在另外一个空气流路中配置第二鼓风机(2b)、第二吸附剂组件(3b)。并且,第一流路切换装置(4a)在笫一鼓风机(2a)与各个吸附剂组件(3)之间跨越两个空气流路配置,第二流路切换装置(4b)在各个吸附剂组件(3)与第二鼓风机(2b)之间跨越两个空气流路配置。
虽然图中未示出,然而,第一吹出口例如连接到已有的DEF吹出口或者设置在仪表盘、顶板部或者座位上的新的DEF吹出口上,另一方的第二吹出口例如连接到已有的FACE中心吹出口或者设置在仪表盘、顶板部或者座位上的新的FACE吹出口上。鼓风机(2)及各个吸附剂组件(3 )与前述第二及第三种形式的鼓风机及吸附剂组件一样,该吸附剂組件(3)以由各个鼓风机(2)送风的空气能够分别并列地通过各个吸附剂组件(3)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壳体内。
在图3所示的除湿、加湿装置中,为了在两个空气流路中总是向不同的方向对空气进行送风,分别在一对吸附剂组件(3)的上游侧及下游侧配置流路切换装置(4)。作为第一及第二流路切换装置(4a)、(4b),和第三种形式中一样,可以采用各种机构,但是,从简化装置
30结构并且谋求小型化的观点出发,使用前述图7A~图10中例示的流 路切换装置(4 )。
在这种情况下,各个流路切换装置(4a)、 (4b),以相当于前述第 一及第二导入口 (51)、 (52)(参照图8)的通气孔与各个吸附剂组件 (3)的吸附元件(30)的通气面(部件(32)露出的面)邻接的关系 进行配置。即,如图3所示,第一流路切换装置(4a)和第二流路切 换装置(4b)以夹着一对吸附剂组件(3)使前后的方向反向的方式配 置。
借助图7A 图10所示的流路切换装置(4)的结构及流路切换装 置(4)的上述配置,如图3所示,第一流路切换装置(4a),可以将 从第一鼓风机(2a)送风的空气转向到第一吸附剂组件(3a)的吸附 元件(30)(或者第二吸附剂组件(3b)的吸附元件(30)),同时,导 入通过第二吸附剂组件(3b)的吸附元件(30)(或者第一吸附剂组件 (3a)的吸附元件(30))的空气,并转向到上述第一吹出口。而且, 能够切换从第一鼓风机(2a)送风的空气的转向目的地及转向到上述 第一吹出口的空气的导入源。
另外,借助上述流路切换装置(4)的结构及配置,第二流路切换 装置(4b),能够导入通过第一吸附剂组件(3a)的吸附元件(30)(或 者第二吸附剂组件(3b)的吸附元件(30))的空气,转向到上述第二 吹出口,同时,将从第二鼓风机(2b)送风的空气转向到第二吸附剂 组件(3b)的吸附元件(30)(或者,第一吸附剂组件(3a)的吸附元 件(30))。而且,能够切换转向到上述第二吹出口的空气的导入源及 从第二鼓风机(2b)送风的空气的转向目的地。
在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中,为了连续地吹出被除湿的空气和 被加湿的空气,通过切换第一吸附剂组件(3a)的加热器(31)的通 电状态(例如,通电/不通电)与第二吸附剂组件(3b)的加热器(31) 的通电状态(例如,不通电/通电),同时,根据通电状态切换各个流 路切换装置(4),例如,从前述第一吹出口吹出被除湿的空气,从前 述第二吹出口吹出被加湿的空气。另外,在图3的装置中,也和前述各种形式一样,借助另行设置的控制装置,控制鼓风机(2)、加热器 (31)及流路切换装置(4)的动作。
即,在各个吸附剂组件(3)中,和第三种形式一样,以按照吸附 元件(30)的吸附、解吸操作为基准的规定的时间间隔向加热器(31) 通电,转换吸附元件(30)中的吸附功能与解吸功能。而且,在第一 吸附剂组件(3a)、第二吸附剂组件(3b)中,交互地向加热器(31) 通电。并且,在各个流路切换装置(4)中,与各个加热器(31)的通 电状态(例如通电/不通电)的切换同时,或者在切换并经过一定的时 间之后,前述挡板(44)分别动作,切换从各个鼓风机(2)送风的空 气的转向目的地,同时,切换转向第一及第二吹出口的空气的导入源。
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例如,在外部空气干燥的冬季,按照 下述方式运转。即,第一鼓风机(2a)从壳体的第一吸入口 (图3的 左侧)吸入室内的空气,将其向第一流路切换装置(4a)送风。第一 流路切换装置(4a)最初处于挡板向一方转动的位置,将送入的空气 向第一吸附剂组件(3a)导向。在第一吸附剂组件(3a)中,通过由 控制装置进行的电路控制,切断向加热器(31)的通电,将吸附元件 (30)保持在常温。从而,载置在吸附元件(30)上的吸附剂发挥吸附 功能,从通过部件(32)的空气中除去水蒸气。并且,当将从吸附元 件(30)通过而获得的除湿空气向第二流路切换装置(4b)送风时, 第二流路切换装置(4b),其挡板处于向一方转动的位置,将流入的空 气向第一流出口导向。结果,从壳体的第一吹出口 (图3的右侧)吹 出除湿的空气。
另一方面,第二鼓风机(2b)从壳体的第二吸入口 (图3的右侧) 吸入室内的空气,将其向第二流路切换装置(4b)送风。第二流路切 换装置(4b),如上所述,挡板处于向一方转动的位置,将送入的空气 导向到第二吸附剂组件(3b)。在第二吸附剂组件(3b)中,通过利 用控制装置进行的电路控制向加热器(31)通电,将吸附元件(30) 加热。从而,载置在吸附元件(30)上的吸附剂发挥解吸功能,将水 蒸气放出到通过部件(32)的空气中。并且,当将从吸附元件(30)通过而获得的加湿空气被向笫一流路切换装置(4a)送风时,第一流 路切换装置(4a),如上所述,挡板处于向一方转动的位置,将流入的 空气导向到第二流出口。结果,从壳体的第二吹出口 (图3左侧)吹 出被加湿的空气。
其次,和前述形式一样,在各个吸附剂组件(3)中,当上述吸附、 解吸操作进行一定的时间时,通过利用控制装置进行的电路控制,切 换各个加热器(31)的通电状态。即,在第一吸附剂组件(3a)中, 向加热器(31)通电,将吸附元件(30)加热,另外,在第二吸附剂 组件(3b)中,切断对加热器(31)的通电,将吸附元件(30)冷却 到常温。进而,伴随着各个加热器(31)的通电状态(例如,通电/ 不通电)的切换,通过利用控制装置进行的电路控制,切换各个流路 切换装置(4)的挡板(44)。第一流路切换装置(4a)被切换到挡板 向另一方转动的位置,同时,第二流路切换装置(4b)也被切换到挡 板向另一方转动的位置。
如上所述,当切换各个吸附剂组件(3)中的加热器(31)的通电 和各个流路切换装置(4)中的流路时,由第一鼓风机(2a)送风的空 气被第一流路切换装置(4a)导向到第二吸附剂组件(3b)。在第二吸 附剂组件(3b)中,由于吸附元件(30)被冷却到常温,所以,载置 在吸附元件(30)上的吸附剂发挥吸附功能,从通过部件(32)的空 气中除去水蒸气。并且,借助笫二流路切换装置(4b)将获得的除湿 空气导向到第一流出口,从壳体的第一吹出口被吹出。
另一方面,由第二鼓风机(2b)送风的空气,被第二流路切换装 置(4b)导向到第一吸附剂组件(3a)。在第一吸附剂组件(3a)中, 由于吸附元件(30)被加热,所以,载置在吸附元件(30)上的吸附 剂发挥解吸功能,将水蒸气放出到通过部件(32)的空气中。并且, 获得的加湿空气被第一流路切换装置(4a)导向到第二流出口,从壳 体的第二吹出口净皮吹出。
在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中,以一定的定时使由上述第一吸附 剂组件(3a)进行的吸附、解吸操作和由第二吸附剂组件(3b)进行的解吸、吸附操作反转,同时,与此相应地,可以借助第一及第二流
路切换装置(4a)、 (4b)切换被除湿的空气和被加湿的空气的流路。 借此,例如,从第一吹出口连续地吹出被除湿的空气,从第二吹出口 连续地吹出被加湿的空气。并且,可以将被除湿的空气应用于窗玻璃 的防雾,将被加湿的空气用于提高舒适性。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中,和前述各种形式同样, 由于使用特定结构的吸附剂组件(3),所以,没有必要像现有技术的 吸附转子方式那样设置旋转构件的驱动机构,而且,热效率优异,可 以进一步将吸附元件(30)及加热器(31)小型化。并且,可以筒化 装置结构,并且可以将整个装置进一步小型化。另外,在本发明的除 湿、加湿装置中,由于通过切换解吸、吸附操作,在第一吸附剂组件 (3a)、第二吸附剂组件(3b)中空气的气流分别被反转,所以,可以 在各个吸附元件(30)的整个长度上充分发挥吸附剂的性能。进而, 由于被除湿的空气和被加湿的空气的气流方向不同,可以将第一吹出 口和第二吹出口配置在壳体的两端等分离开的位置上,所以,可以根 据用途提高在车辆内配置的自由度。
进而,本发明的各种形式的除湿、加湿装置,^前面所述,通过 能够更换吸附剂组件(3)的吸附元件(30),在由于堵塞或者由于除 水蒸气之外的物质的吸附,使得吸附能力下降的情况下,通过从外壳
中取出吸附剂组件(3),只更换吸附元件(30),就可以使装置的性能 恢复。另外,不使用过滤器,例如以数年为单位,通过更换吸附元件 (30),可以长时间维持装置,可以降低维护费用。
另外,作为上述除水蒸气之外的物质,例如,可以列举出VOC13 物质(甲醛、乙醛、曱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对二氯苯、十四 烷、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邻苯二曱酸(2乙基己)酯、二溱农、仲 丁威、氯蜱硫磷)、醋酸、脂肪酸(正丁酸)、胺、氨等有臭味的物质, 但是,如上所述,在吸附元件(30)能够更换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在 室内成为高温时被浓缩的前述有臭味的物质等再次放出到室内。
另外,虽然图中未示出,在第三种形式的除湿、加湿装置中,为了向乘坐人员侧吹出更舒适的空气,可以在一对吸附剂组件(3a )、( 3b ) 的下游侧,配置在被第一吸附剂组件(3a)除湿(或者加湿)的空气 与被第二吸附剂组件(3b)加湿(或除湿)的空气之间进行显热交换 的热交换器。进而,在第四种形式的除湿、加湿装置中,也可以在一 对吸附剂组件(3a)、 (3b)的上下游侧(两侧)配置同样的热交换器。
例如,在第三种形式的除湿、加湿装置的情况下,从第二吹出口 (12)向乘坐人员侧吹出的加湿空气,是含有在各个吸附元件(30)处 被解吸的水分的空气,但是,由于加热解吸时的加热器(31)的热, 有时会变成超过需要的高温。另一方面,从第一吹出口 (ll)向窗玻 璃侧吹出的除湿空气,由于通过被冷却的吸附元件(30),所以变成低 温。因此,在本发明中,在吸附剂组件(3)的下游侧配置热交换器, 借助这种热交换器降低加湿空气的温度,提高除湿空气的温度。
作为上述热交换器,可以使用由铝等热传导率高的金属构成并且 在表面上具有多个散热片的块状的显热交换器,用和前面所述同样的 金属构成的具有多个平行平板、并且使高温的空气和低温的空气在平 板之间的相互邻接的间隙中邻接地流动的正交型热交换器等显热交换 器等各种热交换器,这种热交换器,例如在第三种形式的情况下,跨 越通至第一吹出口 (11)、第二吹出口 (12)的流路配置。在配置了上 述热交换器的情况下,由于可以在温度高的加湿空气与温度低的除湿 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所以,例如,在冬季,可以向乘坐人员侧吹出 加湿并且适当地降低温度的舒适的空气。
进而,上述热交换器的配置位置,优选在流路切换装置(4)的下 游侧。在流路切换装置(4)的下游侧配置有热交换器的情况下,与配 置在吸附剂组件(3)与流路切换装置(4)之间的情况相比,由于不 会有热交换器中的高温空气与低温空气的流路的更换,所以,热交换 器本身不存在热损失,所以,可以高效率地进行热交换,可以降低向 乘坐人员侧吹出的加湿空气的温度。
另外,在本发明中,为了降低从吸附剂组件(3)送风的加湿空气 的温度,并且提高除湿空气的温度,也可以在吸附剂组件(3)的下游
35侧配置利用珀尔帖元件的加热冷却器。众所周知,珀尔帖元件是利用 珀尔帖效应的元件,是作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冷却装置使用的电子 零部件。即,珀尔帖元件是一种在两种金属板之间配置多个P型半导
体和N型半导体,同时,利用一个金属板构成N-P结,并且利用另 一个金属板构成P-N结的元件,在这种元件中,通过在PN结部分 流过电流,引起热转移,在一个金属板处产生吸热现象,在另一个金 属板处产生放热现象。
上述加热冷却器,由配备有分别作为吸热部及散热部起作用的一 对板面的珀尔帖元件、以及配备有能够通气的热交换用的部件并且配 置在珀尔帖元件的各个板面上的第一热交换元件及第二热交换元件构 成。作为第一及第二热交换元件的各个部件的结构,和吸附元件(30) 中的结构一样,可以利用波紋型结构、蜂窝型或者网格型等的结构。 加热冷却器的位置位于流路切换装置(4)的下游侧,或者,在吸附剂 组件(3)与流路切换装置(4)之间。另外,在将加热冷却器配置在 流路切换装置(4)的下游侧的情况下,由于加热冷却器中的温度变化 小,所以,可以减小热损失。
在本发明的除湿、加湿装置中,在使用上述加热冷却器的情况下, 通过与吸附剂组件(3)的切换操作同步、切换珀尔帖元件的电流,切 换第一热交换元件与第二热交换元件的加热和冷却,能够可靠地降低 从吸附剂组件(3)送出的加湿空气的温度,可靠地提高除湿空气的温 度。另外,根据需要,通过控制珀尔帖元件的电流,可以调节加湿空 气和除湿空气的温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各种形式中,从第一吸入、吹出口或者第一吹 出口吹出被除湿的空气,从第二吸入、吹出口或者第二吹出口吹出被 加湿的空气,但是,通过使吸附剂组件(3)的加热器(31)的通电状 态(例如,通电/不通电)的控制反转,可以从笫一吸入、吹出口或第 一吹出口吹出被加湿的空气,从第二吸入、吹出口或者第二吹出口吹 出被除湿的空气。借此,例如,在外部气体成为高湿度的夏季,从第 二吸入、吹出口或者第二吹出口向乘坐人员侧吹出除湿空气,可以提高室内的舒适性。另外,为了捕捉室内的臭气成分,也可以在吸附剂
组件(3)的上游侧或者下游侧配置除臭用的过滤器。进而,在本发明 的除湿、加湿装置中,流路的形状及走向、吸附剂组件(3)的配置形 态、鼓风机(2)的配置等,并不局限于各个图所示的结构,只要无损 于它们的功能,可以适当地进行设计。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作为向车辆的窗玻璃供应防雾用的除湿玄气、或者向乘坐 人员供应加湿空气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一般 车辆。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用于对车辆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及加湿,所述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通过将鼓风机及吸附剂组件容纳在设置有第一吸入、吹出口及第二吸入、吹出口的作为空气流路的壳体内而构成,前述鼓风机是能够正反旋转的鼓风机,前述吸附剂组件由吸附元件和加热器构成,所述吸附元件是将吸附剂载置在能够通气的部件上而构成的,所述加热器直接配置在该吸附元件的非通气面上,并且,前述吸附剂组件以由前述鼓风机送风及吸引的空气能够通过前述吸附元件的方式配置在前述壳体内,并且,通过在控制前述吸附剂组件的加热器的通电状态的同时,根据前述加热器的通电状态切换前述鼓风机的旋转方向,将被除湿(或加湿)的空气从前述第一吸入、吹出口吹出,将被加湿(或除湿)的空气从前述第二吸入、吹出口吹出。
2. —种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用于对车辆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 及加湿,所述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通过将鼓风机、吸附剂组件和流 路切换装置容纳在设置有吸入口、第一吹出口及第二吹出口的作为空 气流路的壳体内而构成,前述吸附剂组件由吸附元件和加热器构成, 所述吸附元件是将吸附剂载置在能够通气的部件上而构成的,所述加 热器直接配置在该吸附元件的非通气面上,并且,前述吸附剂组件以 由前述鼓风机送风的空气能够通过前述吸附元件的方式配置在前述壳 体内,前述流路切换装置以能够将通过前述吸附剂组件的吸附元件的 空气的转向目的地切换到前述第一吹出口或者前述第二吹出口的方式 构成,并且,通过在控制前述吸附剂组件的加热器的通电状态的同时, 根据通电状态切换前述流路切换装置,将被除湿(或加湿)的空气从 前述第一吹出口吹出,将被加湿(或除湿)的空气从前述第二吹出口 吹出。
3. —种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用于对车辆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 及加湿,所述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通过将鼓风机、第一及第二一对吸附剂组件和流路切换装置容納在设置有吸入口 、第一吹出口及第二 吹出口的作为空气流路的壳体内而构成,前述各个吸附剂组件分别由 吸附元件和加热器构成,所述吸附元件是将吸附剂载置在能够通气的 部件上而构成的,所述加热器直接配置在该吸附元件的非通气面上, 并且,所述各个吸附剂组件以由前述鼓风机送风的空气能够并列地通 过前述各个吸附元件的方式配置在前述壳体内,前述流路切换装置以 能够将通过前述各个吸附剂组件的吸附元件的空气分别转向前述第一 及第二吹出口 (或者前述第二及第一吹出口 )、并且能够切换转向目的 地的方式构成,并且,通过在切换前述第一吸附剂组件的加热器的通 电状态和前述第二吸附剂组件的加热器的通电状态的同时,根据通电 状态切换前述流路切换装置,将被除湿(或加湿)的空气从前述第一 吹出口吹出,将被加湿(或除湿)的空气从前述第二吹出口吹出。
4. 一种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用于对车辆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 及加湿,所述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通过将第一鼓风机、第一流路切 换装置、第一及第二一对吸附剂组件、第二流路切换装置及第二鼓风 机容纳在设置有第一吸入口、第二吸入口、第一吹出口及第二吹出口 的作为空气流路的壳体内而构成,前述各个吸附剂组件分别由吸附元 件和加热器构成,所述吸附元件是将吸附剂载置在能够通气的部件上 而构成的,所述加热器直接配置在该吸附元件的非通气面上,并且, 前述各个吸附剂组件以由前述各个鼓风机送风的空气能够分别并列地 通过前述各个吸附元件的方式配置在前述壳体内,前述第一流路切换 装置将从前述第一鼓风机送风的空气转向前述第一吸附剂组件的吸附 元件(或者前述第二吸附剂组件的吸附元件),同时,能够导入通过前 述第二吸附剂组件的吸附元件(或者前述第一吸附剂组件的吸附元件) 的空气并转向前述第一吹出口,并且,能够切换从前述第一鼓风机送 风的空气的转向目的地及转向前述第一吹出口的空气导入源,前述第 二流路切换装置导入通过前述第一吸附剂组件的吸附元件(或者前述 第二吸附剂组件的吸附元件)的空气并转向前述第二吹出口,同时, 能够将从前述第二鼓风机送风的空气转向前述第二吸附剂组件的吸附元件(或者前述第一吸附剂组件的吸附元件),并且,能够切换转向前 述第二吹出口的空气的导入源及从前述第二鼓风机送风的空气的转向 目的地,并且,通过在切换前述第一吸附剂组件的加热器的通电状态 和前述第二吸附剂组件的加热器的通电状态的同时,根据通电状态切 换前述各个流路切换装置,从前述第一吹出口吹出被除湿(或加湿) 的空气,从前述第二吹出口吹出被加湿(或除湿)的空气。
5.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吸附剂是在骨架结构中至少含有Al和P的结晶性磷酸 铝类。
6.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前述吸附剂组件的吸附元件是能够更换的。
7.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前述吸附元件具有将多个蜂窝片以相对于加热器的板面正交的状态邻接地配置起来的结构,所述蜂窝片,通过将波紋板状的 基体材料片重叠到平板状的基体材料片上而形成有一列小室。
8. 如权利要求2~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前述流路切换装置,利用由驱动器操作的挡板切换各个 空气的转向目的地。
9.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前述吸附剂组件的吸附元件的与通气方向正交的总开口 面积大于或等于吸附剂组件的上游侧及下游侧流路的与通气方向正交 的最小开口截面面积。
10.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其特征在 于,在吸附剂组件的上游侧或下游侧中的至少一侧配置热交换器,所 述热交换器在被该吸附剂组件的第一吸附元件除湿(或者加湿)的空 气与被第二吸附元件加湿(或者除湿)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全文摘要
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通过将鼓风机(2)、吸附剂组件(3)容纳到壳体内构成。另外,其它形式,通过将将鼓风机(2)、吸附剂组件(3)、流路切换装置(4)容纳到壳体内构成。吸附剂组件(3)由将吸附剂载置在能够通气的部件上构成的吸附元件(30)和直接配置在该吸附元件上的加热器(31)构成。并且,在切换加热器(31)的通电状态的同时,通过切换送风方向或者流路,从第一吸入、吹出口(或吹出口)吹出被除湿的空气,从第二吸入、吹出口(或者吹出口)吹出被加湿的空气。
文档编号B60H3/00GK101646577SQ20088001032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30日
发明者中畔誉畅, 垣内博行, 日高秀人, 津江本敏浩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