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用便携式安全睡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3791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内用便携式安全睡床的制作方法
车内用便携式安全睡床 (一艰术领域车内用便携式安全睡床,属其它类不包括的车辆乘客用设备
类(B60N)。
(二)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出售的全部汽车上,只设置了供坐姿方便的汽车座椅,这种座椅 无法解决驾驶疲劳和乘座人员的休息问题。虽然汽车前排座椅可以向后转动, 乘座者疲劳后身体可以适当伸展,但座椅后转动角度有限,乘座者也难获得 充分的熟睡和疲劳解除。在驾驶中、g途骄车,如越野车或自驾游,在行驶中
或停泊后驾驶员和乘座人员均难以获得宽大睡眠突间及安全舒适的睡眠;驾 驶员未获得应有休息,不仅影响驾驶质量,易引发交通事故;乘座人员未获得安 全舒适的睡眠,大大影响工作效率和出游乐趣。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车内用便携式安全睡床,就是解^m有汽车座椅无法解决驾驶员
和乘客获得宽大的睡眠空间及睡眠的安,适汰其技术方案如下 车内用便携式安全睡床,其特征是
A) 设置放干前排座椅靠背与后排座椅靠背之间的床板2,床板上表面复盖 床垫1;床垫采用可折叠的整体床垫或者由至少两块小床垫拼放可分拆连接 固定的组合床垫;
B) 床板为至少两块小床板组合的可折叠结构;
C) 床垫和床板间为可分拆的连接瞎定结构;
D)床^^端用可分拆的后^^^,固定于后排座椅4; M同时增OT可分 拆的11^^^1#床板 自固定于15 座椅靠背9; ^ 设人体*带10。
E) 床板下表面中部区域2.0处自然支撑在后排座椅4上前边缘最高处;
F) 赚下表面做固定致两个可折叠长支架5,长支l^^于车底6;或者 床板下表面后方,固^W个可折魏魏3, ^3H麟娥于后排、椅4座 面上且底端与座面斜面相配合。
可用如下特征G)替代上述方案中特征F),或对上述方案增设如下特征G》
G) 设挂接组件ll,两端为挂钩11.4,中间为连接两麟的支撑带1U,两端挂钩 分别挂接于鹏滩后排座椅靠背顶部9.2、 4.2上带床垫的床板放于支撑带中部 上,支撑带两端分别穿繊板前、后两鲥边缘开的通孔2.2&向上与挂钩连接;或 者床板下表面开^A支撑带的定位槽2g,支撑带两端,床板倒面处11、 5粘结 固定;支撑带上设调长度的卡件1L2;沿床板宽度方向至少设两个挂翻件。
对上述的床垫和床板自身的折叠和两者间连接國定方式、床板前后端固定、 增设的前后安全气势、床板西周的伸缩结构、可折叠的长短支架、高度调节和减 振等优化结构在后面实施例中结合附闺详述。
本发明有益效果-l)床垫、床^S长敏架均可折叠, 启如,不舰时可鹏后鹏车^^内,
^h分方便p2).^^床垫内WW折叠朔TO5带,实现极^"便收折和展ffli垫。 3妹垫和床板间设Wffi粘结带,既可相互固定又會浙^"便。 4)床板前后侧固定于 座椅,以防止^^弯、抖^)^床板翻滚,在行驶中床板稳定。5)装人体安全带,使 睡者更安全。6)设前后^m可防,阵时人与座M^氬^^^^和舒适。 7)长、短支架用两^W^^板孔的矩形环结构,支架受力好,糊自如;可拆叠 ^W防止床板左右恍动,只需人^H^便极方M^现fe^形环收折;床自 面开有凹槽,收折后的矩形环放入其内,收折后床板体积小,若床板和支架用强 [料经 成型为一体,制作^^方便。8)长短支架可调高度结构,可方便用 于各种车型的座椅高度,通用性强,且便于安装时调节。9)可折叠长支架内装 有减振件,使床板不受车底振动影响。10)床板四周设伸缩结构,可方便用于 各种两座椅空间的汽车。9)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2增,板,挂式睡床结构, 也有利于减振。若睡床上人童量乾则可将长短支架收折于床板底面;反之人体 *则可将长短支架伸开使用。IO)本专利睡床不仅可用于汽车,还可用于飞机和 轮船,提供宽大的睡眠空间;也可为飞机、长途大巴和轮船增设临时卧铺,只需安 装于两排座椅间即可。


图1本发明装于前、后座椅伺的总体布置侧面示意图; 图2a)图1A向视图(床垫结构之一);图2b)图1A向视图(床垫结构之二); 图3图1 B向视图(床板2下表面视图); 图4图3 A-A剖视图; 图5图3 B-B剖视图; 图6图l I放大图; 图7 床板2四周的伸縮结构; 图8图40C剖视图(高度调节结构之一); 图9图4D-D剖视图(高度调节结构之二) 图10床板2的折叠结构之二图示; 图ll挂接组件11及安装结构示意图之一; 厨12图U中C向视图; 图B挂接组件11及安装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4图13中D向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本^H例1车内用1^^^i^ ftt^座椅9 ,与后排座椅4靠背之 间^2^板2^1^面MM^鹏,可細如TWI^:①鹏2a),嫩,.la 中间设一段3TOS带Ua,形成可折叠的M^床垫1。 (D见图2b),用多组軒L2b将 ^ 小床垫Ub(,系在"^,形成可分^Ji^固定的组合職小床舰便于携
5带。Wl^垫ua和各小艘ub^m,、 ^ffiS、 mi垫、W^^M。 见图i,设有人体^t io, ^^板前后傻腼开孑L ^两^ ^ 。
见图3,图4,图5,床板2折叠结构采用两块小床板中间装折叶2.6。见图10,也 可采用一块小床板固定长管2,6a^另一块小床板上固定多个圆环2欣,圆环和长管 径向滑动配合。见图1,床垫和床板间可分拆连接固定结构采用设置放于两者 间的两面粘结带7;或者采用床垫上固定系带系于床板雄缘开设的通孔上。
床板后端用可分拆的后端连接面定结构固定于后排座椅,可采用如下0)(1)@# 结构之一:①见图1和图3,床板下表面沿后方边缘处分布固定四个向下的插销2.1, 因后排座椅安全带插孔4.1为四个,所以设四个插销2.1插入四个插孔4.1 。 d^四 个插销2.1和插孔4.1不易配合时,见图6,可同时设四个万纖卡2 J, ^i^端固 定于床板2,另一端卡在后排座椅安全带插孔的插座4.2下的带子4.3上。因塑茅糊 座42头大带子4.3瓶用万能锁卡2.7卡住可固定折S^板。③见图1,图3,在每 块小床板后边缘开两个高度方向通孔2.2,用固定有软带2.4的钢环2.3穿入套于通 孑K^S接用软带穿入),且两软带外端装万能锁2.5系于后排座椅4靠背上。见图3, 高度方向通孔也可采用一顿孔》為套一賴环引出两根软带2,4外端装万能锁 2.5系于后排座椅靠背上方4.2。赚由两W 叠而逸因lltm孔软带等构f^般可 设相同两组(见图3)。见图3,床板前端用可分拆的前端连接固定结构可采用在床 板前边缘开1或2个高度方向通孔2.2,用周定有软带2.4的钢环2,3穿入套于通孑L 且两软带外端装锁扣、拉钩或万能锁2.5系于前排座椅靠背9.1上。
见图l,械垫1 IW设插入板S.l和连为一体的前安全气垫K2a^并M入織 入固定于綱瞎椅9靠背后表面的插袋9.1内,前安^,于床垫1前上方。见 图l,床垫1后方设与后排座椅靠背前表面ffi^合,的后安全气垫8.2b,用固定于 后安全气垫的软带和锁扣系于后排座椅靠背上方顶部4.2。
见图7、图3、图4和图5, 下床板2 ^iW板2四边设有开有一
孔2.81 ^M段2.8,其内插入开有多^S孔2,U糊W^2.9,且设穿过3^M段利橢 顿孔的固^!^么10(见图7、图5)。 10^2,10,推拉伸繊A9鹏夹
^用,lK)在^^皿固定o
见图l,床板下表面前方和后方(沿汽车行驶方向X)分别固定可折叠的长支架5 和可折叠的短支架3,两支架底端面分别支撑于车底6和后排座椅4(车上后排座 椅一般为斜面,因此需设短支架X床板下表面中部2,0处自然支撑在后排座椅前 職梟高处。床板可釆用强化塑料、掣钢、碳乡彿板、铝合金或木质等材料制作。 见图1、衝3,床板下表面前方沿汽车宽度方向(图1、图4Y方向)固定两个 或四个可折叠长支架5,(设两个长支架时,图示于图3和屈4下方小床板底面 上;折叠对向床板中心转后平放;设四个长支架示于图3和图4上方小床板底 面上,折叠时向每块小床板上两长支架相对转动后平放,见衝4箭头方向所 示)。见图l、厨3、图4,每个可折叠长支架5如下构成设一个长矩形环5.1, 长矩形环上边管5.2两端申出的圆管插A^自面开的两孔5.0内,也可在上边管
65,2外套周定于床板的圆环5a^以增加支承点;长矩形环底边放于车底6,长矩 形坏竖直雄圆管和床板底面傅设一个可收折支脚5.3,每个支脚5.3由一端分别 固定于竖直边和床板底面的两杆5.31、 5.32和两杆另一端活接处穿过两杆通孔 的《、轴5.33组成。手向内推动收折支脚5.3,拉动长矩形环向中心处转动折叠 平放,折叠平放在床板底面相配合处开的凹槽5.4内。
见掛l、图3,床板下表面后方沿汽车宽度方向固定两个或四个可折叠短支架 3,(设两个短支架时,示于图3和图5下方小床板底面上;设四个短支架示于图 3和图5上方小床板底面上,折叠时转动方向见图5箭头方向所示)。见图1、 图3、图5,每个可折叠0^架3如下构成设一个短矩形环3.1,短矩形环上边管 3.2两端伸出的圆管插A^^M开的两孔3.0内,也可在上边管32外套固定于床 板的圆环以增加支承点;短矩形环底边为斜边放于后排座椅4;短矩形环 竖直边圆管和床板底面间设一个可收折支脚3,3,每个支脚33由两杆331、332 和心轴3.33组成,床板底面开凹槽3.4,其结构和折叠方式与长支架相同。
见國8,图9,每个长、短矩形环两个竖直边画管高度方向(图1、图8中Z方 向)采用上和下两段可相对位移的圆管相互插接,形成如下可调高度结构见图 8,插接处采用外管5,1外开孔装螺拴5.5固定。调高时,松动螺拴5.5,人工推拉 内、外竖直圆管5.1外和内管S.l内相对上下移动,高度调整确定后,拧紧螺拴 5.5画定两管。见图9,外管5.1外沿上下开多孔5.7a、 5.7b,内管5J内开一孔固定 径向弹簧5.6。调高时,用工具或手将径向弹簧5.6径佝压入内管5.1内对应孔 5,7a内管孔内,然后人工推拉内、外竖直圆管5,1外和内管5.1内相对上下移 动,高度调整确定后,放开径向弹簧5.6,使之向外弹伸于另一孔5.7b内固定两管。 见图1,在可折叠长,矩形环5.1与车底6之间可^^件12,可采用底W:装设 弹簧而誠,也可釆用其它弹性件。
实施例2:见S lb图14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为增设如下的挂接组件: <即特征G)> 见图11,图12,设挂接组件ll(可用市场销售的 <快挂,或改装而成》两端 为挂钩11.4,中间为连接两挂钩的支撑带1U,两端,分别挂接于鹏P和后排座 椅靠背顶部9.2、 4 2上。挂接组件的一种安装结构带床垫1的床板2放于支撑 带1U中部上支撑带两端分别穿过床板前、后两侧边缘开的通孔2.2&向4:与挂 钩U4连接。支撑带上设调长度的卡件11.2,上面有商根带子处为U.3, — 根穿过卡件后成为下端支撑带11.1,另一根固定于卡件,当卡件向上移,两根带 乎11.3长缩短,下端调长;反之卡件向下移,两根带子11.3长增长,下端调短。 见图U,沿床板宽度方向至少设两个挂接件。
见图i3,图14,挂接组件ll的另一种安装结构'.床板下表面开装入支撑带UJ 的定位槽2g,支撑带两端绕过床板侧面11.5处用胶或双面粘结带周定。支撑带 iU上也设调长度的卡件11,2。
实施例3: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取消床板2下面的长支架5 和短支架3。其余完全相同。
权利要求
1.车内用便携式安全睡床,其特征是A)设置放于前排座椅靠背与后排座椅靠背之间的床板(2),床板上表面复盖床垫(1);床垫采用可折叠的整体床垫或者由至少两块小床垫拼放可分拆连接固定的组合床垫;B)床板为至少两块小床板组合的可折叠结构;C)床垫和床板间为可分拆的连接固定结构;D)床板后端用可分拆的后端连接结构连接固定于后排座椅(4),或者同时增设用可分拆的前端连接结构将床板前端连接固定于前排座椅靠背(9);或者增设人体安全带(10);E)床板下表面中部区域(2.0)处自然支撑在后排座椅(4)上前边缘最高处;F)床板下表面前方固定至少两个可折叠长支架(5),长支架底端支撑于车底(6);或者床板下表面后方增设固定至少两个可折叠短支架(3),短支架底端支撑于后排座椅(4)座面上,且底端与座面斜面相配合。
2. ^(禾展求1 ^M床,^WE^itWp下特征G):G) 设挂接组衔11),两端为挂钩(11.4X中间为连接两挂钩的支撑銜11.U两端麟分别挂接于前排和后排座椅靠背顶執9.2、 4,2)上带床垫的床板放于支撑带(ll.l沖部上支撑带两端分别穿过床板前、后两侧鹏开的通孔(2,2gX向上与挂钩连銜或者床板下表面开^A支撑带的定位槽(2g),支撑带两端^M板側面处(11.5)粘结固定;支撑带上设调长度的卡^(1U);沿床板宽度方向至少设两个挂接组件。
3. 按权禾展求l 0M睡床,^E^ffi权利要求2中特征G)替代权利要求1中特征F)。
4 微鞭求i、 2或3^fW床,^B^MWfi^l^[l.la^^内设有用于折叠糊Wg銜12a》Mg可分拆连接的组合床垫为采用多组带子(1.2b)将相邻两小床垫(l.lb)系在一超整体雜UalO^小床垫l.lb采用气垫、液压垫、海棉垫、茶叶垫或荞麦垫;0i^^Wf^^mW^條中ll^fU6或者一块小^W定赠么6aX另,>^±@^1 [竭W^^]^SS合;f^垫和床板间可分拆纖固定结^9鹏和床板间分顿贴顾粘结銜7^赫翻床祉固錄带系于床^^开设繊 U:。
5. 按权利要求K 2或3所述睡床,其特征是所述床板(2浪端用可分拆的后 端连接固定结构采用如下0)(i)③种结构之一①床板下表面沿后方边缘处分布固 定多个向下的插销(2.1),其插销位置和个数与后排座椅安全带插孔(《1)相配合; ②设多个万能锁卡(2:7), 一端固定于床板(2),另一端卡在后排座椅安全带插孔的 插座下的带子(4.3)上;@^床板后边缘开1或2个高度方向通孔(2.2^ 2.2),用固 定有软锹2.4)的钢环(2.3)穿入套于通 U且两软带外端装锁扣、拉钩或万能锁(2.5) 系于后排座椅靠背上;所逑可分拆的前端连接固定结构采用在床板前边缘开1或 2个高度方向通孔(2.23、2.2),用固定有软带(2.4)的钢环(2.3)穿入套于通礼且两软 带外端装锁扣、拉钩或万能锁(2.5)系于| 座椅靠背上9
6. ^fl展求l、 2或3^ ,辦征是械對1)上 "娜入,.1麟为 ^Mfif^^^2aX并糊入繊入固定于綱,9)^背后表面M^(9.1)内, 前^^ 于床^1:方,并 ^ 座挎靠背后表面;^#,垫<1)后方增设与 后排座椅靠背前表面相配合接触的后安全气垫(8.21>),用固定于后安全气垫 的软带(8.3)和锁扣(8,4)系于后排座椅靠背上方顶部(4.2)。
7. ^fe利要求1或2或3 ^W床,^T征是^^板伸缩,tTF:床树2)四边设 有开有一&M孔的^M與28),其m入开有多^BI孔的^^(2.外且设穿过^M段 糊申^l孔的固fe^(2.10)0
8.^^禾屡求l或2ff^S泉,征是^h可折叠长、M^對5、 3)如下构成设 一付、^P^(5.1、 3,1),JJi(52、 3.2)两勒申出的圆管分另iJ^A^鹏面开的 U5仏3,0)内,长、^i环底边分别放于车敏6)和后排J^(4)座面上长、 环fe^W管和床^^面间分别设一个可il^f^W(5.3、 3.3),床MMSWd合^W 折薪乎放长、鄉形环的凹徵5.4、 3.4)。
9. 按权利要求8所述睡床,其特征是所述每个长、短矩形环两个竖直边圆管 高^向采用上和下两段可相对位移的週管相互插接,形成如下可调高度结构: 插接处釆用外管开孔装螺拴(5,5)固定或者采用外管(5.1外)沿上下开多孔(5.7a、 5.7b)f0内管(5.1内個定的径向弹簧(5.6)。
10. 按权利要求l、 8或9皿睡床,其特征是长、^^架内或长、短^ Pf底 边设繊柳)o
全文摘要
车内用便携式安全睡床。在两排座椅间装床板,床板上复盖床垫,床板和床垫自身均可折叠,两者间用两面粘结带连接固定。床板下前后方分别装至少两个可折叠长短支架,并分别支撑于车底和后排座椅上,床板中部自然支撑于后座椅前边。也可采用增设挂接组件形成装或不装支架的悬挂睡床。睡床能方便折叠,收放自如,携带方便。床板用固定于前后座椅,使汽车行驶中转弯、抖动时睡床稳定;装前后安全气垫,可防止刹车时人与座椅碰撞,使睡者安全和舒适。支架可调高度,床板四周可调长宽,通用性强。为汽车行驶或停泊后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了一种宽敞安全舒适的睡眠装置,特别是越野车或自驾游车。不仅可用于汽车,还可为大巴、飞机和轮船,增设临时卧铺,只需安装于两排座椅间即可。
文档编号B60N3/00GK101492026SQ20091005854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9日
发明者伟 琚 申请人:伟 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