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汽车碰撞死伤危险的前轮前三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764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少汽车碰撞死伤危险的前轮前三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上安装的机电部件领域,具体为减少汽车碰撞死伤危险的前
轮前三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板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今汽车安全防护装置的严重缺陷是只在汽车前后安装了挡车的较厚 钢板或较粗钢架,设置了部份"弱"结构,这种挡车的较厚钢板或较粗钢架和"弱"结构只能 部份减少汽车碰撞中对司机、乘客和汽车主体机械结构的损伤,却丝毫不能减少在汽车将 车前行人撞倒时、车前行人被车轮压死或重伤的危险。车内的安全带只能对司机、乘客起到 一些缓冲作用,带来一些安全,却不能给车前行人带来任何安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今汽车安全防护装置的严重缺陷,提供了一套在 汽车将车前行人撞倒时、能将车前行人自动推至车旁,以大大减少被车轮压死或重伤危险
的安全防护装置。使用这套安全防护装置可大大减少严重交通事故,特别是城市中的严重 交通事故。它弥补了现今汽车安全防护装置的严重欠缺。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1、要减少汽车碰撞所造成的人身死伤的危险,就必须在汽车将车前行人撞倒时, 将车前行人自动推至车旁,以减少被车轮压死或重伤的危险。如何在汽车将车前行人撞倒 时,将车前行人自动推至车旁,以减少被车轮压死或重伤的危险,这是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 的第一个技术问题。 2、汽车前轮前的空间很窄小,要在这窄小的空间中安装什么形式的装置,使其在 发生和行人碰撞这样的软碰撞时,既能将撞倒的车前行人推至车旁,减少被车轮压死或重 伤的危险,同时在发生和地面突出物或梯坎碰撞这样的硬碰撞时,又能自动提升避让,不致 被碰断、损坏。这是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 3、如何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廉、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是本实新型需要解
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汽车的每个前轮(2)前方装一套前轮前三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板(3),它具有 连动箱(11)、三棱架(12)和侧推挡板(13),连动箱(11)固定在汽车底架纵梁(4)前端的外 侧和前轮(2)的内侧之间,其两侧壁上开有向上、向前和向上、向后倾斜的滑动斜槽(14), 在底面前后两端各装有一对固定轴承(15),其中的固定转轴为平头螺杆(16),在连动箱外 侧前轮前方的三棱架(12)具有三根平行的棱柱,每根棱柱均与连动箱(11)位置平行,且向 下延伸到路面上方,另一平头螺杆(16)穿过三棱架(12)前后棱柱中部的竖直光滑长槽[0012] (20),将三棱架连接在连动箱(11)侧面上,三棱架可绕另一平头螺杆(16)转动和 上下移动,在棱柱顶端具有水平滑动轴(19),水平滑动轴(19)也是一根平头螺杆,水平滑 动轴(19)穿过连动箱侧壁上的滑动斜槽(14)并和连杆(17)活动连接,在棱柱(31)下端 装有弹性盒(23),盒内装有压縮弹簧(k或L》和压触开关(、或k》,在三棱柱外侧装有侧 推挡板(13),侧推挡板垂直向下,并与汽车底架纵梁成30° -45°夹角。 所述的三棱架由前面一根棱柱(12)、后面两根棱柱(12)和一些连杆组成,其横截 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直角边和汽车底架纵梁(4)平行,直角边的边长由前轮前方车 身长度决定,另一直角边靠近车轮,斜边在纵梁外侧,三棱架前后棱柱的顶端各有一根水平 滑动轴(19)穿过连动箱两侧壁上的滑动斜槽(14),两水平滑动轴(19)由一连杆(17)活动 连接,连杆(17)中部有一弹簧(L3)和连动箱(11)底面联接,前后棱柱的中部各有一竖直光 滑长槽(20),固定在轴承中的平头螺杆(16)穿过竖直光滑长槽(20),将三棱架连接在连动 箱(11)上,三棱架(12)可绕固定轴承中的平头螺杆(16)转动和上下移动,三棱架顶端前 滑动轴(19)下方装有一个单向弹性挡头(21),后滑动轴(19)下方装有一个撑杆(22),前 棱下端前面和后棱下端后面各有一个弹性盒(23),盒内各有一个硬弹簧(k或L》和一个压 触开关(、或k2),在前后滑动斜槽最高处还各有一个压触开关(k3或k4),在单向弹性挡头 (21)附近还装有一个和压触开关(k》并联的压触开关(kn),侧推挡板(13)装在三棱架斜 面上。 连动箱上前后滑动轴各装在连动箱两侧壁上的一对向前、向上倾斜的长滑动斜槽 和一对向后、向上倾斜的长滑动斜槽中,或一对向后、向上倾斜的长滑动斜槽和一对向前、 向上倾斜起缓冲作用的短滑动斜槽中,每条向前的滑动斜槽和向后的滑动斜槽的下端交叉
重合在一起。 在连动箱两侧壁上两滑动斜槽交叉处的斜槽下侧,有成对的桥墩式固定钢滑块 (24),在滑动轴下方有成对的可绕滑动轴转动的桥梁式钢滑块(25)。 前轮前三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板的控制电路中的棱柱下部前后两个弹性盒中的 压触开关Gq和k》是独立的,或是并联的,在司机室中的手控开关(k6)和压触开关(k2)是 并联的。 连动箱中动力装置的高压汽控制电路有两种结构,使用时取一种,其中一种结构 为高压汽控制电路由两个独立的电路组成,包含控制汽缸尾端(k12)高压汽的输入和放出 的开关k2、k2' 、k4和k5的电路,和控制汽缸前端(k22)高压汽的输入和放出的开关、、k/和 k3的电路,另 一种结构为高压汽缸控制电路由开关、、k2、 、' 、 k3和k5组成,其中、、k2和k5 是并联的。在连动箱上的前后滑动斜槽下方具有两种结构,其中一种结构为前滑动斜槽最 低处的下方的单向弹性挡头(21),单向弹性挡头(21)通过一固定轴连接在连动箱上,固定 轴上端的挡头短,下端的挡头长,下端底部右侧面和弹簧左端相切、可分离,弹簧右端固定 在连动箱上。另一结构为后滑动斜槽下方的撑杆(22),撑杆(22)的下端通过一固定轴连接 在连动箱上,撑杆中部下方的弹簧和电磁铁也固定在连动箱上,弹簧始终处于压縮状态,接 通在司机室中的手控开关(k6)时,电流从一端流入电磁铁,从另一端流出电磁铁,可将撑杆 拉离滑动斜槽而被闲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要点是采用固定在汽车底架前端纵梁两外侧和两前轮前方的三 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板,来大大减少在汽车将车前行人撞倒时、将车前行人自动推至车旁,以减少被车轮压死或重伤的危险。 前轮前三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板由连动箱、三棱架和侧推挡板组成。由于构造和 动力装置不同,它们分成了 7个类型(1)前轮前三棱架前后滑无动力自动升降侧推挡板 (以下简称A1型);(2)前轮前三棱架前后滑电动链条自动升降侧推挡板(以下简称A2 型);(3)前轮前三棱架前后滑电动齿轮自动升降侧推挡板(以下简称A3型);(4)前轮前 三棱架前后滑汽压自动升降侧推挡板(以下简称A4型);(5)前轮前三棱架后滑电动链条 自动升降侧推挡板(以下简称B1型);(6)前轮前三棱架后滑电动齿轮自动升降侧推挡板 (以下简称B2型);(7)前轮前三棱架后滑汽压自动升降侧推挡板(以下简称B3型)。Al 型-A4型以下统称A型,Bl型-B3型以下统称B型。 A、B型的共同特征是 1、连动箱的横截面皆为高长宽短的矩形,连动箱中间较高,两头较低,两侧壁上有 向上倾斜角为30°的成对滑动斜槽,底面两边缘前后各有一对固定轴承,其中的转轴为平 头螺杆。箱内还有若干连杆和动力装置(Al型没有); 2 、三棱架由前一棱、后两棱和连杆组成。其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一个直角边 和底架纵梁平行,直角边长根据轮前车身长度决定。前、后棱柱的顶端各有一根水平滑动 轴,贯穿于连动箱两侧的滑动斜槽中。两水平滑动轴由一连杆活动连接,连杆中部有一弹簧 和连动箱底面联接,前、后棱柱中间都有一竖直光滑长槽,固定轴承中的水平平头螺杆贯穿 于竖直光滑长槽中。通过两根水平平头滑动轴和两根水平平头固定螺杆将三棱架连接到连 动箱上。三棱架可沿竖直光滑长槽的方向上下滑动、绕固定轴转动,平头滑动轴和平头固定 螺杆不会阻挡侧推挡板的平动和转动。 3、侧推挡板是装在三棱架下部的三块稍有重叠的起侧推作用的薄钢板。每块板的 上边两角处各有一个小园洞,三棱架前后两竖柱内侧的两个螺杆穿入两小园洞中,将侧推 挡板连接在三棱架上,侧推挡板可绕螺杆自由转动和前后微小摆动。在三棱架转动上升的 过程中,侧推挡板可始终与地面保持平行,不会碰上地面。从而解决了第一个技术问题。 4、在前滑动斜槽最低处的下方装有一个单向弹性挡头。它由一个对前滑动轴起杠 杆作用和阻挡作用的挡头和一个一端固定于连动箱体上的弹簧组成。挡头的上部通过一轴 承固定于连动箱上,挡头下端与弹簧可分离。当前棱柱下端的弹性盒或侧推挡板与被车撞 倒的行人发生软碰撞时,由于冲击力不大,弹性挡头能阻止滑动轴向前滑动,三棱架和侧推 挡板仍保持竖直位置不变。因此侧推挡板能将被车撞倒的行人推至车旁,大大减少被车轮 压死或重伤的危险。当弹性盒或侧推挡板和路面突出物或梯坎发生硬碰撞时,因冲力很大, 弹性挡头挡不住前滑动轴向前滑动,在冲力、连动箱上滑动斜槽和固定轴承约束力的共同 作用下,三棱架及侧推挡板可以很快自行转动、上升至最高处,以避免被地面突出物或梯坎 撞坏,而不需有任何动力。 5、为了防止因部件生锈,使转动、上升受阻,除A1型外,在连动箱中都安装了电动 机或高压汽缸。在三棱架的前棱下端装有一个可压扁的弹性盒。盒内有一个压触开关(Al 型没有)和一个较硬的弹簧,在单向弹性挡头附近也有一个和前棱下端弹性盒内压触开关 并联的压触开关(Al型没有)。当弹性盒或侧推挡板与被撞到的行人发生软碰撞时,弹簧形 变较小,前棱下端弹性盒内压触开关或和前棱下端弹性盒内压触开关并联的压触开关不会 被接通。当弹性盒或侧推挡板碰上地面突出物或梯坎,发生硬碰撞时,弹簧形变较大,前棱下端弹性盒内压触开关或和前棱下端弹性盒内压触开关并联的压触开关定会被接通,电动 机或高压汽缸将通过连杆把三棱架和侧推挡板迅速拉至最高处,以避免被地面突出物或梯 坎撞坏。后两棱的下端也装有一块弹簧片和一个压触开关(Al型没有)。在汽车后退碰上 地面突出物或梯坎时,后面这个压触开关将会被接通,电动机或高压汽缸将通过连杆,也可 把三棱架和侧推挡板迅速拉至最高处,以避免被地面突出物或梯坎撞坏。从而解决了第二 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根据力学原理并利用汽车碰撞的动能和一般的机电部件,实现 自动减少汽车碰撞中人身伤亡的危险。因此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方便,只在发生硬碰 撞时耗费一点点能量,其他时间不耗费能量(Al型在任何时候皆不耗费能量)。从而解决了 第三个技术问题。 6、在汽车行至坑洼不平的道路上时,由于车速较小,行人较少,侧推挡板的作用不 大,可以置之不用。为此,在后滑动斜槽下方都安置了一撑杆。撑杆的下端通过一轴承固定 在连动箱上,杆的中部有一弹簧将杆推住,使其上端洽能挡住滑动斜槽口 。在弹簧下面还有 一个电磁铁。在前棱柱下端弹性盒或侧推挡板和地面突出物发生硬碰撞时,或被电力,汽压 将滑动轴拉至滑动斜槽顶端的过程中,撑杆下弹簧将被压縮,撑杆会自动让行。当滑动轴升 至顶端时,撑杆下弹簧会将撑杆推开,挡住滑槽口 ,滑动轴便不能下滑,而被挂在顶端了 ,整 个侧推挡板便被升至最高处而被闲置了。在车行至平坦公路、行人较多、需用侧推挡板时, 可随时接通手控开关,给杆下电磁铁充电,即可将撑杆拉下,离开滑动斜槽,撑杆再不起阻 挡作用,滑动轴即可自由上下,就和没有撑杆一样。 A型的共同特征 1、连动箱中前后两滑动轴各有一对向前、向上倾斜30°的长滑动斜槽,还有一对 向后、向上倾斜30。的长滑动斜槽。 2、为了縮短前、后棱柱和前、后滑动轴间的距离,以适应轮前车身短的需要,连动 箱上前滑动轴向后的滑动斜槽必然会和后滑动轴向前的滑动斜槽相交,致使在一个滑动斜 槽中滑动的滑动轴会陷入另一个滑动轴的滑动斜槽中,不能一直在一个滑动斜槽中滑动, 达不到上升的目的。为此,在两滑动斜槽交叉处的下侧,分别焊接了一个桥墩式的钢滑块, 还在滑动轴下方套了一个可绕滑动轴转动的桥梁式钢滑块。在滑动轴过两滑动斜槽交叉处 时,桥梁式钢滑块能跨在两桥墩式钢滑块之上滑动,从而避免一个滑动斜槽中的滑动轴陷 入另一滑动轴的滑动斜槽中。它们适于空间较小的汽车安装。 Al型的特征在三棱架前、后棱柱下端弹性盒中没有压触开关,在连动箱中没有 任何动力装置。但在后滑动轴下方也装有一个撑杆。滑动轴在向前(或向后)发生硬碰撞 时,可沿向前(或向后)的倾斜角为30。的滑动斜槽自动滑行上升,同时将侧推挡板提升至 最高处,并被撑杆撑住,挂在顶端而不需要任何动力。可随时接通手控开关,给杆下电磁铁 充电,即可将撑杆拉下,离开滑动斜槽,撑杆再不起阻挡作用。其结构最为简单,几乎不需要 任何操作,造价最为低廉,连动箱也很短。但需经常给相对滑动部件上润滑油,以防止部件 生锈。它适于前轮前后空间都较小的汽车安装。 A2型的特征由电动机通过链条和连杆带动滑动轴,使其沿滑动斜槽迅速上升, 不致因部件生锈而受阻,且连动箱也较短。其中控制电路由两个独立的电路组成,其上装 有4个单刀压触开关前棱下端弹性盒内压触开关,后棱下端弹性盒内压触开关,向前滑动斜槽最高处压触开关,向后滑动斜槽最高处压触开关,两个继电器, 一个双刀双掷开关,一 个电动机。当汽车向前(或向后)发生硬碰撞时,前棱下端弹性盒内压触开关(或后棱下 端弹性盒内压触开关)被接通,双刀双掷开关的活动板转向下(或上)端,电动机通电并顺 (或逆)时针转动,通过链条、连杆将滑动轴推向向前滑动斜槽最高处压触开关(或向后滑 动斜槽最高处压触开关)。当滑动轴滑至顶端向前滑动斜槽最高处压触开关(或向后滑动 斜槽最高处压触开关)时,向前滑动斜槽最高处压触开关(或向后滑动斜槽最高处压触开 关)将被接通,下(或上)面的继电器将断开,电动机停止转动,固定在两滑动轴间活动连 杆上的弹簧,将连杆拉回最低处,回到原位。接通一个手控开关,可将滑动杆固定在最高处, 将侧推挡板悬空不用。它适于前轮后空间稍大的汽车安装。 A3型的特征用粗平齿钢条传动代替A2型的链条传动,但增加了它的长度。其余 特征和A2型相同。它适于前轮后空间较大的汽车安装。 A4型的特征用高压汽推动活塞、带动连杆和滑动轴。高压汽控制电路由两个独 立的电路组成,包含控制汽缸尾端高压汽的输入和放出的开关电路和控制汽缸前端高压汽 的输入和放出的开关电路。当车向前(或向后)发生硬碰撞时,前棱(或后棱)下端弹性 盒内压触开关被接通,与前棱(或后棱)下端弹性盒内压触开关相连的电磁铁通电,将高压 汽供汽口对准汽缸右(或左)端进汽口,由中心O处输入的高压汽进入汽缸右(或左)端, 将活塞推向左(或右)端,活塞通过连杆将滑动轴推向前(或向后)滑动斜槽最高处的压 触开关处,到达向前(或向后)滑动斜槽最高处时,向前(或向后)滑动斜槽最高处压触开 关被接通,前棱(或后棱)下端弹性盒内压触开关相连的电磁铁断电,高压汽放出,连接两 滑动轴的连杆被弹簧拉回到最低处。它适于有常用空气压縮机而无电动机,前轮后空间大 的汽车安装。 B型的共同特征为有一对向后、向上倾斜30。的长滑动斜槽,还有一对向前、向 上倾斜30°起缓冲作用的较短滑动斜槽,前、后弹性盒中压触开关是并联的。它们适于空间 狭小的汽车安装。 Bl型的特征为由电动机通过链条或弹性薄钢板带动连杆、连杆带动滑动轴和侧 推挡板上升。控制电路由一个继电器、前棱下端弹性盒内压触开关、与前棱下端弹性盒内压 触开关并联的后棱下端弹性盒内压触开关、向后滑动斜槽最高处的压触开关、继电器压触 开关、由继电器控制的压触开关、手控开关、电动机电源和继电器电源组成。无论向前或向 后发生硬碰撞,即无论前棱下端弹性盒内压触开关,或后棱下端弹性盒内压触开关被接通, 电动机都能通过链条和连杆将滑动轴拉向向后滑动斜槽最高处的压触开关。当向后滑动斜 槽最高处的压触开关被滑动轴压迫接通时,继电器开关将被拉开,电动机将停止运行。固定 在两滑动轴间连杆上的弹簧将滑动轴拉回最低点。使用链条传动,可减少连动箱的长度。它 适于前轮后空间狭小的汽车安装。 B2型的特征为电动机通过平齿带动连杆使滑动轴和侧推挡板上升,但增加了它
的长度。其它特征和B1型的相同。它适于前轮后空间稍大的汽车安装。 B3型的特征为由汽车常用高压汽推动高压汽缸中的活塞,带动连杆使滑动轴和
侧推挡板上升,高压汽缸控制电路由包含控制汽缸前端高压汽的输入和放出的开关电路组
成。当车向前(或向后)发生硬碰撞时,前棱(或后棱)下端弹性盒内压触开关被接通,
与前棱(或后棱)下端弹性盒内压触开关相连的电磁铁通电,都将高压汽供汽口对准汽缸左端进汽口 ,由中心0处输入的高压汽进入汽缸左端,将活塞推向右端,活塞通过连杆将滑 动轴推向后滑动斜槽最高处的压触开关处,到达向后滑动斜槽最高处时,向后滑动斜槽最 高处压触开关被接通,前棱(或后棱)下端弹性盒内压触开关相连的电磁铁断电,高压汽放 出,连接两滑动轴的连杆被弹簧拉回到最低处,活塞也被连杆拉回到最右端。B3型可避免使 用电动机。其它特征和B1型的相同。它适于前轮后空间大的汽车安装。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汽车将车前行人撞倒时,能将车前行人自动推至车旁,以减少被车轮压死或 重伤的危险。 2.结构紧凑,体积小,能满足于汽车上安装空间狭窄的特点,能适合不同车型的需 要。 3.操作方便,性能可靠,造价低廉,节能环保,便于推广。
图1为前轮前三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板结构示意图的前视图 图2为前轮前三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板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 图3为前轮前三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板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4为Al型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 图5为Al型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6为A2型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 图7为A2型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8为A3型板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 图9为A3型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图10,5 A4型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图ll,5 A4型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图12,5 Bl型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图13,5 Bl型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图14 ,5 B2型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图15,5 B2型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图16 ,5 B3型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图17,5 B3型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图1"5 A2和A3型的控制电路图19 ,5 Bl和B2型的控制电路图20 ,5 A4型控制电路图21,5 B3型控制电路 图中各序号的名称 2-车轮、3-前轮前三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板、4-汽车底架纵梁、ll-连动箱、12-三 棱架、13-侧推挡板、14-滑动斜槽、15-固定轴承、16-平头螺杆或水平滑动轴、17-连杆或链 条、18-电动机或高压汽缸、19-滑动轴、20-竖直光滑长槽、21-弹性挡头、22-撑杆、23-弹性盒、24-桥墩式滑块、25-桥梁式滑块、30-挡泥板、31-棱柱、 、、 k2、 k3、 k4、 k5、 k6_压触开关V 、 K2, _电磁铁 k/、k2,-继电器开关,LpLyLf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图3中的是包含固定在汽车底架前端纵梁两外侧和两前轮前的前轮前三 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板(3)结构图。 在图、图5中的A1型由连动箱(11)、三棱架(12)和侧推挡板(13)组成。在三棱 架(12)前后棱中部都有一个竖直光滑长槽(20)、下端装都有一个可压扁的弹性盒(23)。盒 内都有一个较硬的弹簧(k或L》。当弹性盒(23)或侧推挡板(13)与被车撞到的行人发生 软碰撞时,由于冲击力不大,弹性挡头(21)能阻止滑动轴(19)向前滑动,三棱架(12)和侧 推挡板(13)仍能保持竖直位置不变,因此侧推挡板(13)有可能将被车撞倒的行人推至车 旁,大大减少了被车轮压死或重伤的危险。当汽车前进、弹性盒(23)或侧推挡板(13)和路 面突出物或梯坎发生硬碰撞时,因冲力很大,弹性挡头(21)阻挡不住前滑动轴(19)向前滑 动,在冲击力、连动箱(11)上滑动斜槽(14)和固定轴承(15)、平头螺杆(16)约束力的共同 作用下,滑动轴(19)和桥梁式铁滑块(25)可以很快向前自行滑过桥墩式铁滑块(24),到达 倾斜角为30。的滑动斜槽(14)的最高处、同时带动三棱架(12)及侧推挡板(13)也很快自 行上升到它的最高处,并被撑杆(22)撑住,不需要任何动力。当汽车倒车、弹性盒(23)或 侧推挡板(13)和路面突出物或梯坎或发生硬碰撞时,因弹性挡头(21)不阻挡滑动轴(19) 向后滑动,在冲击力、连动箱(11)上滑动斜槽(14)和固定轴承(15)、平头螺杆(16)约束 力的共同作用下,滑动轴(19)和桥梁式铁滑块(25)都可以很快自行向后滑过桥墩式铁滑 块(24)、到达倾斜角为30。的滑动斜槽(14)的最高处,同时带动三棱架(12)及侧推挡板
(13) 也很快自行上升到它的最高处,并被撑杆(22)撑住,不需要任何动力。在硬碰撞经过 后,可随时接通手控开关(ke),给撑杆下电磁铁充电,即可将撑杆(22)拉下,离开滑动斜槽
(14) ,撑杆(22)再不起阻挡作用。在本身重力作用和两滑动轴间活动连杆(17)上的弹簧 (L3)拉力作用下,三棱架(12)及侧推挡板(13)可以很快自行回到最低处,回到原位,也不 需要任何动力。 在图6-图11中的A2型、A3型和A4型由连动箱(11)、三棱架(12)和侧推挡板
(13) 组成。连动箱(11)中前后两滑动轴(19)各有一对向前、向上倾斜30。的长滑动斜槽
(14) ,还有一对向后、向上倾斜30。的长滑动斜槽(14)。前、后弹性盒(23)中两压触开关 (、和k》是独立的。在连动箱(11)中都安装了电动机(18)或高压汽缸(18)。在三棱架 (12)的前后棱柱下端都装有一个可压扁的弹性盒(23)。在连动箱(11)的右边都安装了电 动机(18)或高压汽缸(18)。盒内各有一个压触开关Gq或k》和一个较硬的弹簧(k或 L》,在单向弹性挡头(21)附近也有一个和压触开关(k》并联的压触开关(kn)。当弹性盒 (23)或侧推挡板(13)与被撞倒的行人发生软碰撞时,弹簧(L》形变较小,压触开关(k》不 会被接通。由于软碰撞冲击力不大,弹性挡头(21)能阻止滑动轴(19)向前滑动,压触开关 (ku)也不会被接通。三棱架(12)和侧推挡板(13)仍能保持竖直位置不变。因此侧推挡 板(13)有可能将被车撞倒的行人推至车旁,大大减少了被车轮压死或重伤的危险。当弹性盒(23)或侧推挡板(13)向前或向后碰上地面突出物或梯坎发生硬碰撞时,弹簧(k或L》 形变较大,压触开关(、或k2)和压触开关(ku)定会被接通,(A2型、A3型的)电动机(18) 或(A4型的)高压汽缸(18)将通过连杆(17)把三棱架(12)和侧推挡板(13)迅速拉至最 高处,并被撑杆(22)撑住,以避免被地面突出物或梯坎撞坏。在硬碰撞经过后,可随时接通 手控开关(k6),给杆下电磁铁充电,即可将撑杆(22)拉下,离开滑动斜槽(14),撑杆(22)再 不起阻挡作用。在本身重力和两滑动轴间活动连杆(17)上的弹簧(L3)拉力作用下,三棱架 (12)及侧推挡板(13)可以很快自行回到最低处,回到原位。接通手控开关(k》,可将滑动 杆固定在后滑动斜槽(14)的最高处,将侧推挡板悬空不用。 在图12-图17中的Bl型、B2型和B3型自动升降侧推挡板结构由连动箱(11)、 三棱架(12)和侧推挡板(13)组成。连动箱中前后两滑动轴各有一对向后、向上倾斜30。 的长滑动斜槽,还有一对向前、向上倾斜30。起缓冲作用的较短滑动斜槽,前、后弹性盒中 压触开关(、和k》是并联的。其它特征和A2型、A3型和A4型的特征相同。即无论向前 或向后发生硬碰撞,即无论前棱柱下端弹性盒(23)内压触开关(k》,或后棱柱下端弹性盒 (23)内压触开关(k2)被接通,电动机(18)或高压汽缸(18)都能通过链条或连杆(17)把 三棱架(12)和侧推挡板(13)迅速拉至后滑动斜槽(14)最高处,并被撑杆(22)撑住,以避 免被地面突出物或梯坎撞坏。在硬碰撞经过后,可随时接通手控开关(ke),给撑杆下电磁铁 充电,即可将撑杆(22)拉下,离开滑动斜槽(14),撑杆(22)再不起阻挡作用。在本身重力 和两滑动轴间活动连杆(17)上的弹簧(L3)拉力作用下,三棱架(12)及侧推挡板(13)可以 很快自行回到最低处,回到原位。接通手控开关(k》,可将滑动杆固定在后滑动斜槽(14) 的最高处,将侧推挡板悬空不用。 图18为A2型和A3型的电路图其上装有4个单刀压触开关(、,k2, k3, k4),两个 继电器开关(k/, k2'),一个双刀双掷开关,一个电动机(18)、电动机电源(E)和继电器电 源"p e / 、 e2、 e2')。由、、k/ e J且成的电路和由k2、k2' k5、 ^'组成的电路是两 个独立的电路,其中手控开关(k5)和压触开关(k2)是并联的。当汽车向前(或向后)发 生硬碰撞时,压触开关(、或k》被接通,双刀双掷开关的活动板转向下(或上)端,电动 机(18)通电并顺(或逆)时针转动,通过链条、连杆(17)将滑动轴(19)推向压触开关(k3 或k》。当滑动轴(19)滑至顶端压触开关&3或、)处时,压触开关(b或k》将被接通,下 (或上)面的继电器开关(k/或k/ )将断开,电动机(18)停止转动,水平滑动轴(19)将 被撑杆(22)撑住,停在最高处。接通手控开关(ke),可将撑杆(22)拉下,在本身重力和固 定在滑动轴中间和连动箱中底面间的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单棱架(26)及侧推挡板(27)可以 很快自行回到最低处,回到原位。接通手控开关(k》,可将滑动轴(19)固定在最高处,将侧 推挡板(27)悬空不用。 在图19为Bl型和B2型的电路图;其上装有的控制电路由一个继电器、压触开关 Gq、k2、k3、k/ 、k》,电动机电源(E)和继电器电源)组成,其中(k5)是手控开关,控 制电路是由、〕2,^开关并联后和电源(E)、继电器开关(k/ )和电动机(18)相继串联而 成的电路。无论汽车向前或向后发生硬碰撞,即无论压触开关(、或k》被接通,电动机(18) 都能通过链条或连杆(17)将滑动轴(19)拉向后上方的压触开关(k3)。当压触开关(k3)被 水平滑动轴(19)压迫接通时,继电器开关(k/ )将被拉开,电动机(18)将停止运行。在 本身重力和固定在滑动轴中间和连动箱中底面间的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单棱架(26)及侧推挡板(27)可以很快自行回到最低处,回到原位。接通手控开关(k》,可将滑动轴(19)固定 在最高处,将侧推挡板(13)悬空不用。 在图20为A4型的电路图A4型是用高压汽推动活塞、带动连杆(17)和水平滑动 轴(19)滑动。由开关(k"V)、继电器电源"》、电磁铁线圈(K/)相继串联组成的电路 和由开关(k2、k2')、继电器电源"2)、电磁铁线圈ov)相继串联组成的电路是两个独立 的电路,前一电路由(k》、继电器电源(e /)和一电磁铁相继串联组成的电路控制,后一电 路由开关(k》、继电器电源"2')和一另电磁铁相继串联组成的电路控制,其中手控开关 (k5)和压触开关(k2)是并联的。当汽车向前(或向后)发生硬碰撞时,压触开关(、或k2) 被接通,(K'工或K' 2)电磁铁线圈通电,将高压汽供汽口对准前或后进汽口 (1(12或1(22), 由中心O处输入的高压汽进入汽缸右(或左)端,将活塞推向左(或右)端,活塞通过连杆 (17)将水平滑动轴(19)推向上面的压触开关&3或、)处,到达上面的压触开关(b或k》 处时,上面的压触开关&3或、)被接通,电磁铁线圈(K'工或K' 2)断电,高压汽放出,在 本身重力和固定在滑动轴中间和连动箱中底面间的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单棱架(26)及侧推 挡板(27)可以很快自行回到最低处,回到原位。 在图21为B3型的电路图B3型也是用高压汽推动活塞、带动连杆和滑动轴滑动。 控制电路由、、k2、ks开关并联后和开关(k/ )、继电器电源"》、电磁铁线圈(K/ )相继 串联而成。这一电路的通断由开关(k》、继电器电源(e /)和一电磁铁线圈相继串联组成 的电路控制。当汽车向前(或向后)发生硬碰撞时,压触开关(、或k》被接通,(K/ )电 磁铁线圈都通电,高压汽供汽口都对准(K22),由中心O处输入的高压汽进入汽缸左端(K22), 将活塞(6)推向右端,活塞通过连杆(17)将滑动轴(19)推向压触开关(k3)处,到达压触 开关(k3)处时,压触开关(k3)被接通,(K/ )电磁铁线圈断电,高压汽放出,在本身重力和 固定在滑动轴中间和连动箱中底面间的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单棱架(26)及侧推挡板(27)可 以很快自行回到最低处,回到原位。
权利要求减少汽车碰撞死伤危险的前轮前三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板,其特征是减少汽车碰撞死伤危险的前轮前三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板(3)具有连动箱(11)、三棱架(12)和侧推挡板(13),连动箱(11)固定在汽车底架纵梁(4)的前端外侧和前轮(2)内侧的中间,其两侧壁上开有向上倾斜的多个滑动斜槽(14),连动箱中具有动力装置(18),还有控制电路,以及一端与滑动斜槽中的水平滑动轴(19)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动力装置活动连接的多个连杆和链条或齿轮(17),在底面前后两端各装有一对固定轴承(15),其中的固定转轴为平头螺杆(16),在连动箱外侧前轮前方的三棱架(12)具有三根平行的棱柱,棱柱均与连动箱(11)位置平行,且向下延伸到路面上方,平头螺杆穿过三棱架(12)中部的竖直光滑长槽(20),将三棱架(12)连接在连动箱(11)侧面上,三棱架(12)可绕平头螺杆(16)转动和上下移动,在三棱架(12)顶端具有水平滑动轴(19),水平滑动轴(19)穿过连动箱(11)侧壁上的滑动斜槽(14)和连杆(17)连接,在三棱架(12)下端装有弹性盒(23),盒内装有压缩弹簧(L1或L2)和压触开关(k1或k2),在三棱架(12)外侧装有垂直向下的侧推挡板(1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汽车碰撞死伤危险的前轮前三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板,其特征是所述连动箱(11)两侧壁上有一对平行向前、向上倾斜30。的长滑动斜槽(14),和一对平行向后、向上倾斜30。的长滑动斜槽(14),每条向前的滑动斜槽(14)和向后的滑动斜槽(14)的下端重合在一起,或一对向后、向上倾斜30。的长滑动斜槽(14),和一对向前、向上倾斜30。起缓冲作用的短滑动斜槽,每条向前的长滑动斜槽(14)和向后的短滑动斜槽的下端重合在一起,连动箱中前后水平滑动轴(19)可在滑动斜槽(14)中滑动,在连动箱(11)两侧壁上向前和向后两滑动斜槽(14)交叉处的滑动斜槽下侧,是成对的桥墩式固定钢滑块(24),在水平滑动轴(19)下方是成对的可绕水平滑动轴(19)转动的桥梁式钢滑块(2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汽车碰撞死伤危险的前轮前三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板,其特征是所述三棱架(12)由前面一根棱柱、后面两根棱柱和它们之间的连杆组成,其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直角边和汽车底架纵梁(4)平行,直角边的边长由前轮前方车身长度决定,另一直角边靠近车轮,斜边在纵梁外侧,三棱架前后棱柱的顶端各有一根水平滑动轴(19)穿过连动箱两侧壁上的滑动斜槽(14),两水平滑动轴(19)由一连杆(17)连接,连杆(17)中部有一软弹簧(L3)和连动箱(11)底面连接,前后棱柱的中部各有一竖直光滑长槽(20),限制在轴承(15)中的平头螺杆(16)穿过竖直光滑长槽(20),将三棱架(12) 连接在连动箱(11)上,三棱架(12)可绕固定轴承(15)上的平头螺杆(16)转动和上下移动,三棱架(12)顶端前平头滑动轴(19)下万装有一个单向弹性挡头(21),后滑动轴(19)下方装有一个撑杆(22),前棱下端前面和后棱下端后面各有一个弹性盒(23),盒内各有一个硬弹簧(k或L2),还各装有一个压触开关(、或k2),在滑动斜槽最高处各有一个压触开关(k3或k》,在单向弹性挡头(21)附近还装有一个和压触开关(k》并联的压触开关(kn),侧推挡板(13)装在三棱架斜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汽车碰撞死伤危险的前轮前三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板,其特征是所述侧推挡板(13)是装在三棱架(12)下部的三块稍有重叠的起侧推作用的薄钢板(13),它们垂直向下,每块薄钢板(13)的上边两角处各有一个小园洞,三棱架前后两棱柱内侧的两个螺杆穿入两小园洞中,将侧推挡板(13)连接在三棱架(12)上,侧推挡板(13) 可绕螺杆自由转动和前后微小摆动,并与汽车底架纵梁成30。
-45°夹角。
5. 根据权利要求l中所述的减少汽车碰撞死伤危险的前轮前三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 板,其特征是所述连动箱(11)中的动力装置可由电动机(18)和连动装置(17),以及相关 控制电路组成,电动机相关控制电路有两种结构,使用时任取一种结构,一种结构为其上装有4个单刀压触开关独立的前棱下端弹性盒内压触开关GO和后棱下端弹性盒内压触开 关(k2),向前滑动斜槽最高处压触开关(k3),向后滑动斜槽最高处压触开关(k4),两个继电器(K'、K"),一个双刀双掷开关,一个电动机(18),一个和压触开关(k2)并联的手控开关 (k》,另一种结构为其上也装有4个单刀压触开关并联的前棱下端弹性盒内压触开关(k》 和后棱下端弹性盒内压触开关(k》,一个双刀双掷开关,一个电动机(18),一个和压触开关 (k2)并联的手控开关(k5)。
6. 根据权利要求l中所述的减少汽车碰撞死伤危险的前轮前三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 板,其特征是所述连动箱(11)中的动力装置可由高压汽缸(18)和连动装置(17),以及相 关控制电路组成,控制电路也有两种结构,使用时任取一种结构,一种结构为高压汽缸控制 电路由两个独立的相同电路组成,包含控制汽缸尾端(k12)高压汽的输入和放出的开关、、 V、 b和k5的电路,和控制汽缸前端(k22)高压汽的输入和放出的k2、 k2,和k4的电路,手 控开关(k5)和压触开关(k2)是并联的,另一种结构为高压汽缸控制电路由开关、、^、k/、 ^和ks的电路组成,其中、和k2是并联的,手控开关(k5)和压触开关(k2)是并联的。
7. 根据权利要求l中所述的减少汽车碰撞死伤危险的前轮前三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 板,其特征是所述连动箱(11)中的单向弹性挡头(21)位于前水平滑动轴(19)下方,它 (21)通过一固定轴连接在连动箱(11)上,固定轴上端的挡头短,下端的挡头长,下端底部 右侧面和弹簧左端相切、可分离,弹簧右端固定在连动箱(11)上。
8. 根据权利要求l中所述的减少汽车碰撞死伤危险的前轮前三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 板,其特征是所述连动箱(11)中的撑杆(22)位于后滑动斜槽(14)下方,它(22)的下端 通过一固定轴连接在连动箱(11)上,撑杆(22)中部下方的弹簧和电磁铁也固定在连动箱 (11)上,弹簧始终处于压縮状态,接通手控开关(k6)时,可将撑杆拉离滑动斜槽而被闲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减少汽车碰撞死伤危险的前轮前三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板安全防护装置。行人与汽车碰撞后非死即伤。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在汽车底架前端纵梁两外侧和两前轮前方的前轮前三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板,来大大减少在汽车将车前行人撞倒时、将车前行人自动推至车旁,以减少被车轮压死或重伤的危险。同时在汽车发生和地面突出物或梯坎碰撞时,又能自动提升避让,不致被碰断、损坏。前轮前三棱架自动升降侧推挡板由连动箱、升降架、侧推挡板和相关自控电路组成,它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适合各种车型安装的需要和操作简便、造价低廉、节能环保、便于推广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B60R21/34GK201472301SQ200920153288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9日
发明者姜仁滨, 王宛珏, 王晓东 申请人:姜仁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