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观察系统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909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观察系统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带观察系统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尤其是一种可在车内获取路面状况的带观察系统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的拥有量不断增加,公路上交通 拥堵的现象经常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司机或乘车人员想要观察前方的路面情况以决 定是否掉头改走其它路线,只能停车后亲自下车走到前方现场观察,这样很不方便,而且也 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在车内获取路面状况的带观察系 统的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观察系统的汽车,包括观察系统,观 察系统包括图像捕捉单元、与图像捕捉单元电性连接且可观察前方路面状况的显示单元、 位于汽车上的伸縮组合以及驱动伸縮组合的驱动单元;图像捕捉单元位于伸縮组合的的顶 部。 采用本实用新型,需要时可将伸縮组合伸出,图像捕捉单元捕捉到路面情况后可 将信号传送到显示单元,车上人员通过显示单元就可以观察到前方的路面情况,无需停车、 下车。显示单元与图像捕捉单元之间的电性连接可以采用有线方式,也可以采用无线方式。 伸縮组合的顶部是指完全伸出状态下的伸縮组合的最高端。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 作为一种形式,伸縮组合为可单向拉伸和单向回縮的伸縮套管组合;伸縮套管组
合包括两节或两节以上套管;图像捕捉单元位于伸縮套管组合的最内层的套管的顶部;驱
动单元包括挠性拉条、可使挠性拉条将伸縮套管组合伸出和縮回的动力装置、与动力装置
电性连接以控制动力装置工作的开关,挠性拉条一端连接动力装置、另一端连接伸縮套管
组合的最内层套管。这种情况下,显示单元与图像捕捉单元之间的电性连接采用有线方式
时,连接显示单元和图像捕捉单元的数据线可以穿套在伸縮套管组合的最内层套管中。
各套管依次插套;相邻的两个套管具有这样的结构外层的套管的一端与内层的
套管的外径较大端相互阻挡使内层的套管的外径较大端不能从外层的套管的该端脱出,外
层的套管的另一端的内径大于内层的套管的外径。外层的套管的一端与内层的套管的外径
较大端相互阻挡使内层的套管的外径较大端不能从外层的套管的该端脱出,是为了使伸縮
套管组合伸出时,内层的套管的外径较小端能从外层套管的这一端穿出、同时内层的套管
的外径较大端被阻挡在外层套管中;外层的套管的另一端的内径大于内层的套管的外径是
为了使内层的套管能够从外层的套管的这一端穿入。 套管为锥形,且相邻两个套管中外层套管的小端端口的内径大于内层套管的小端端口的外径、小于内层套管的大端端口的外径,以使相邻的两个套管具有这样的结构外层
的套管的一端与内层的套管的外径较大端相互阻挡使内层的套管的外径较大端不能从外
层的套管的该端脱出,外层的套管的另一端的内径大于内层的套管的外径。套管为锥形的
情况下,套管的两端一端大、另一端小,伸縮套管组合伸出时,内层套管的小端可从外层套
管的小端穿出、同时内层套管的大端被外层套管的锥形内壁阻挡在外层套管内。 套管为直筒形且相邻的两个套管中外层的套管一端的内壁具有縮径装置、内层的
套管一端的外壁具有扩径装置,以使相邻的两个套管具有这样的结构外层的套管的一端
与内层的套管的外径较大端相互阻挡使内层的套管的外径较大端不能从外层的套管的该
端脱出,外层的套管的另一端的内径大于内层的套管的外径。外层的套管一端的内壁具有
縮径装置、内层的套管一端的外壁具有扩径装置,也可以使得伸縮套管组合伸出时,内层套
管的小端可从外层套管的小端穿出、同时内层套管的大端被外层套管的锥形内壁阻挡在外
层套管内。 动力装置的一种形式包括巻盘和可驱动巻盘转动的电机,挠性拉条一端连接动力 装置的方式为挠性拉条一端连接在巻盘上。 动力装置的另一种形式包括气缸,挠性拉条一端连接动力装置的方式为挠性拉 条一端连接在气缸的活塞杆上。
图像捕捉单元包括照相单元。必要时,可以通过图像捕捉单元拍摄照片。
图像捕捉单元包括录相单元。必要时,可以通过图像捕捉单元拍摄录像。 图像捕捉单元可转动。这样,可以观察到汽车前、后、左、右及周围其它方位的路面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形式,伸縮组合包括两节或两节以上的伸縮单元,相邻 的两节伸縮单元铰接;最下面的伸縮单元(即伸縮组合顶起时位于最下端的伸縮单元)连 接在汽车上;驱动单元包括活塞缸(例如气缸或液压缸)、与活塞缸电性连接以控制活塞缸 工作的开关,活塞缸的缸体连接在汽车上、活塞杆连接在最上面的伸縮单元(即伸縮组合 顶起时位于最上端的伸縮单元)上。或者活塞缸设于每两节相邻的伸縮单元之间。使用 时,活塞缸的活塞杆伸出以将伸縮单元顶起,可将各活塞杆完全顶起成一个直杆,也可部分 顶起形成"之"字形或形成多个首位相接的"之"字形,具体高度可根据需要选择。非使用 状态下各伸縮单元折叠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施容易,操作方便;在车内就可以方便地 获取路面情况,不用下车,为驾车人士应对道路交通拥堵提供了便利,也比较安全。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伸縮套管组合在伸出状态下的剖视示意
图; 图2是图1所示伸縮套管组合在縮回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伸縮套管组合在伸出状态下的剖视示 意图; 图4是图3所示伸縮套管组合在縮回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0023] 图5是图3和图4中第二套管2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伸縮组合在部分伸出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的伸縮套管组合。 该带观察系统的汽车,包括观察系统,观察系统包括图像捕捉单元、与图像捕捉单
元电性连接且可观察前方路面状况的显示单元、位于汽车上且可单向拉伸和单向回縮的伸
縮套管组合以及驱动伸縮套管组合的驱动单元;伸縮套管组合包括两节或两节以上套管;
图像捕捉单元位于伸縮套管组合的最内层的套管的顶部;驱动单元包括挠性拉条、可使挠
性拉条将伸縮套管组合伸出和縮回的动力装置,挠性拉条一端连接动力装置、另一端连接
伸縮套管组合的最内层套管。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带观察系统的汽车的伸縮套管组合包括三节套管,外层的第 一套管1、中间的第二套管2和内层的第三套管3,第一套管1、中间的第二套管2和内层的 第三套管3均为椎筒形,第一套管1的下端(较大的一端)的内径大于第二套管2的最大 外径,第一套管l的上端(较小的一端)的内径大于第二套管2的上端(较小的一端)的 内径、小于第二套管2的下端(较大的一端)的内径;第二套管2的下端(较大的一端)的 内径大于第三套管3的最大外径,第二套管2的上端(较小的一端)的内径大于第三套管 3的上端(较小的一端)的内径、小于第三套管3的下端(较大的一端)的内径。这样,当 伸縮套管组合伸出时,第二套管2的下端被第一套管1的上端内壁阻挡而保留在第一套管 1内,第三套管3的下端被第二套管2的上端内壁阻挡而保留在第二套管2内,参见图1所 示的情形。 第三套管3的顶端固定有观察头4,图像捕捉单元设在观察头4中。图像捕捉单元 可以采用数码摄像头。 伸縮套管组合可设于汽车的内部,汽车外壳上的相应部位留设有供伸縮套管组合 伸出的开口。显示单元设于汽车的座舱内(例如仪表盘上)。 挠性拉条可以采用挠性的钢丝、钢丝绳或塑料条。动力装置包括巻盘和可驱动巻 盘转动的电机,挠性拉条一端连接在巻盘上,另一端从第一套管1的下端依次穿入第二套 管2和第三套管3,然后与位于第三套管3顶部的观察头4相连。 连接图像捕捉单元和显示单元的数据线也可以经由第一套管1的下端依次穿入 第二套管2和第三套管3,然后与位于观察头4内的图像捕捉单元相连。数据线的长度应该 能够满足伸縮套管组合伸出的需要。 电机带动巻盘放巻时,挠性拉条将伸縮套管组合顶出,此时通过显示单元可获得 图像捕捉单元捕捉到的路面情况。电机带动巻盘收巻时,挠性拉条将伸縮套管组合拉回汽 车的内部,此时的伸縮套管组合参见图2。 实施例二 该带观察系统的汽车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采用了不同的伸縮套管组合。 图3、图4和图5示出了实施例二中的伸縮套管组合。该伸縮套管组合包括三节套
管,外层的第一套管1、中间的第二套管2和内层的第三套管3,第一套管1、中间的第二套管2和内层的第三套管3均为直圆筒形,在第一套管1、第二套管2的上端口的内壁均形成有 内凸圈5 (即縮径装置),第一套管1的内凸圈5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套管1的内径,第二套 管2的内凸圈5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二套管2的内径;在第二套管2和第三套管3的下端的 外壁均设有外凸圈6,第二套管2的外凸圈6的外径小于第一套管1的内径,第三套管3的 外凸圈6的外径小于第二套管2的内径。以第二套管2为例,图5示出了台阶孔口 5和外 凸圈6。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具体实施本实用新型时,伸縮套管组合和驱动单元也可 以借用目前汽车上的伸縮天线及其驱动机构。 动力装置也可采用气缸形式,挠性拉条一端连接在气缸的活塞杆上。 实施例三 该带观察系统的汽车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采用了不同的伸縮组合和驱动单元。 图6示出了实施例三中的伸縮组合。 如图6所示,该伸縮组合包括三节伸縮单元ll,相邻的两节伸縮单元11铰接在一 起。图6中是伸縮组合部分顶起的状态,三节伸縮单元11形成"之"字形。最上面的伸縮 单元11的顶端固定有观察头4, 驱动单元采用气缸或液压缸,缸体连接在汽车上、活塞杆连接在最上面的伸縮单 元ll(即伸縮组合顶起时位于最上端的伸縮单元)上。也可以在相邻的每两节伸縮单元ll 之间设置气缸或液压缸,缸体连接其中一节伸縮单元11上、活塞杆连接在另一节伸縮单元 11上。最下面的伸縮单元ll连接在汽车上。 在这种情况下,伸縮组合和驱动单元可设置在汽车外表面;也可以在汽车外表面 形成凹腔用以容纳伸縮组合和驱动单元。 连接图像捕捉单元和显示单元的数据线可以绑缚在伸縮单元11上;伸縮单元11 采用空心结构时,数据线也可以穿套在伸縮单元ll内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 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 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带观察系统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观察系统,所述观察系统包括图像捕捉单元、与所述图像捕捉单元电性连接且可观察前方路面状况的显示单元、位于所述汽车上的伸缩组合以及驱动所述伸缩组合的驱动单元;所述图像捕捉单元位于所述伸缩组合的的顶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观察系统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组合为可单向拉 伸和单向回縮的伸縮套管组合;所述伸縮套管组合包括两节或两节以上套管;所述图像捕 捉单元位于所述伸縮套管组合的最内层的所述套管的顶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挠性拉条、 可使所述挠性拉条将所述伸縮套管组合伸出和縮回的动力装置、与所述动力装置电性连接 以控制所述动力装置工作的开关,所述挠性拉条一端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 伸縮套管组合的最内层套管。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观察系统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套管依次插套;相邻 的两个所述套管具有这样的结构外层的所述套管的一端与内层的所述套管的外径较大端 相互阻挡使内层的所述套管的外径较大端不能从外层的所述套管的该端脱出,外层的所述 套管的另一端的内径大于内层的所述套管的外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观察系统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为锥形,且相邻两 个所述套管中外层的所述套管的小端端口的内径大于内层的所述套管的小端端口的外径、 小于内层的所述套管的大端端口的外径,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套管具有这样的结构外层 的所述套管的一端与内层的所述套管的外径较大端相互阻挡使内层的所述套管的外径较 大端不能从外层的所述套管的该端脱出,外层的所述套管的另一端的内径大于内层的所述 套管的外径。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观察系统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为直筒形且相邻 的两个所述套管中外层的所述套管一端的内壁具有縮径装置、内层的所述套管一端的外壁 具有扩径装置,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套管具有这样的结构外层的所述套管的一端与内层 的所述套管的外径较大端相互阻挡使内层的所述套管的外径较大端不能从外层的所述套 管的该端脱出,外层的所述套管的另一端的内径大于内层的所述套管的外径。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观察系统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巻盘和 可驱动所述巻盘转动的电机,所述挠性拉条一端连接所述动力装置的方式为所述挠性拉 条一端连接在所述巻盘上。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观察系统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气缸,所 述挠性拉条一端连接所述动力装置的方式为所述挠性拉条一端连接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 上。
8. 根据权利要求2、3、4、5、6或7所述的带观察系统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捕捉单元包括照相单元或录相单元。
9. 根据权利要求2、3、4、5、6或7所述的带观察系统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捕捉单元可转动。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观察系统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组合包括两节或 两节以上的伸縮单元,相邻的两节所述伸縮单元铰接;最下面的所述伸縮单元连接在所述 汽车上;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活塞缸、与所述活塞缸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活塞缸工作的开关, 所述活塞缸的缸体连接在所述汽车上、活塞杆连接在最上面的所述伸縮单元上,或者所述活塞缸设于每两节相邻的所述伸縮单元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观察系统的汽车,包括观察系统,观察系统包括图像捕捉单元、与图像捕捉单元电性连接且可观察前方路面状况的显示单元、位于汽车上的伸缩组合以及驱动伸缩组合的驱动单元;图像捕捉单元位于伸缩组合的顶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施容易,操作方便;在车内就可以方便地获取路面情况,不用下车,为驾车人士应对道路交通拥堵提供了便利,也比较安全。
文档编号B60R11/00GK201484308SQ20092020460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9日
发明者许志武, 郝宜勇 申请人:许志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