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前门的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2102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前门的轿车的制作方法
带有前门的轿车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乘客舱的汽车。对于已知的汽车,在上车和下车时当空间环境较狭小时经常出现问题,这是因为闭合上车开口和下车开口的门经常只能以有限的程度打开。为了在设计停车面积或停车场时考虑以上情况,该停车面积或停车场必需提供相应较大的空间。此外,通过特别是在无法一目了然的交通情况下打开侧门经常引发危险,这种危险可能引起对其他交通参与者,特别是对骑自行车者的妨碍并且有时候甚至引发事故。从上述的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任务是基于,实现一种带有乘客舱的汽车,其中上述的缺点减少或者不再出现,且此外可在较大程度上确保车辆乘客的安全。根据本发明如此解决该任务,即前门通过乘客舱的前开口的上边缘可以沿向后的方向从前开口移出,乘客舱的前开口由刚硬的安全框架构成并且乘客舱构造成为安全舱, 前门作为构件属于该安全舱。根据本发明,该汽车或者其乘客舱不具有这样的侧门,即该侧门在打开状态下从车辆侧向伸出并因此特别是对于从车辆的后面运动而来的骑自行车者等可能构成危险点。 此外,通过无门的结构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乘客舱的侧部(Seitenteil)可构造得特别稳定和有抵抗力。能以简单的方式上车和从乘客舱下车。由于乘客舱的前开口由刚硬的安全框架构成并且乘客舱构造成为安全舱,而前门作为构件属于该安全舱,因此,能较大程度地确保位于乘客舱内的人员的安全。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底板组件可以使用泡沫材料作为原料,其中用于生产泡沫材料的塑料可以来自于再生材料。这样,可为此实现最优的轻型结构,其较高的固有稳定性是基于,蜂窝状结构的最优角度在硬化之前已经自主形成。替代地,作为原料栅格可由塑料和/或铝制成,其中实现用硬化的泡沫来填充由于蜂窝状结构而存在的蜂室 (Wabenkammer)。承载力在具有多层交叉的栅格结构的情况下提高。安全舱作为安全罩(Mcherheitskafig)可以由先前结合底板组件描述的原料制成。 安全罩的突起构件与底部组件不同必须还抵抗例如风压阻力的水平力并在必要时还抵抗碰撞。因此,对于安全罩的这些构件产生了形状特别稳定以及缓冲、形状可恢复的功能的必要性。安全罩的相应的外部构件应当能够在静止状态下自行恢复其初始形状,以便抵抗局部的变形。原理上因此可以设置带有嵌入的缓冲区域的两层膜。为此同样可以考虑塑料作为原料。加工能以所谓的夹层方法进行,其中外层和内层共同对稳定性负责并且内层对缓冲负责。根据缓冲层的结构强度,抵抗力提高。当摆动轴线属于前门的上边缘时,对于打开和关闭前门所必需的空间需求可进一步减小,该摆动轴线可以在前门绕着该摆动轴线从乘客舱的前开口摆出之前与前门一起从乘客舱的前开口移出。这对于停车场、行驶轨道、停放区域、停车楼、地下车库、车库的面积需求以及运输车辆的仪器(Gerat),例如载货车、火车、汽车列车、船等的容量有相应的影响。前门的摆动轴线设置在上边缘区域内。在前门转开以后,可以简单地通过向前的运动离开乘客舱或者通过向后的运动进入乘客舱。
3
作为替代原则上可能的是,将前门的摆动轴线设置在前门的下边缘区域内。然后进入或者离开乘客舱必须倾斜于汽车的纵轴线进行。为了以相对较小的技术结构上的耗费实现前门的移动打开和移动关闭,有利的是,汽车的乘客舱在纵剖面上具有部分圆形的横截面。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转向装置可以构造成为传统的转向盘或者操纵杆。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转向装置适宜地连接在乘客舱的侧部或者设置在乘客舱的前排座椅之间的连接件上。前门可以有利地具有集成的皱褶区域(Knautschzone)。当然,前门可以分成两部分。原则上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将前门分成多于两部分。从而,前门部件可以属于必要时多个前排座椅中的每一个。此外,每个前门部件都应当可以单独地摆动打开和摆动关闭或者移动,从而总是只有正好需要的前门部件必须被打开和关闭。汽车的前门或者汽车的前门部件可以分为两个上下相叠设置的、相互独立的前门段,它们可以单独绕着两根平行的摆动轴线摆动。借此打开前门时的空间需求可以显著减小。在该汽车上,一根摆动轴线设置在前开口的上边缘处,而另一根摆动轴线设置在前开口的下边缘处。替代地,一根摆动轴线可以设置在前开口的上边缘处,而另一根摆动轴线设置在上部的前门段的下边缘处。根据要求可选择期望的前门设计。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长度及由此的轴距和宽度及由此的轮距是可变化设计的。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可相应地模块化地装配,其中可容易地实现例如单座车、两座车、五座车、 七座车、九座车、微型货车、送货车、微型巴士或者类似形式的设计。当根据本发明的汽车构造成为单座车或者具有沿行驶方向前后设置的座位时,在此产生了特别窄的、可能适合于行人区的实施方式。下部的前门段的内侧可以构造成为平坦的或者平面的,从而它借助于轮椅或者类似结构是可行驶的。当然,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后门也可以前述方式来构造,其中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尾部区域也可用于人员停留或者运输。对于构成安全舱的一个构件的前门有利的是,在前门中集成有皱褶区域,该皱褶区域设置在前门的下段内并构造成蜂窝状结构。由于在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情况下没有设置有侧门,所以有利的并且能以相对较小的技术结构上的耗费实现的是,沿无侧门的乘客舱的纵向延伸的乘客舱的侧部较佳地借助于蜂窝状结构加固地构造。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紧凑的结构和良好的重心特性有利的是,汽车的发动机组件沿汽车的纵向大约设置在乘客舱的底板区域的中间。根据本发明的汽车适宜地装备有后门,后门关于乘客舱的沿汽车的横向设置的中心面与前门对称设置,并且通过乘客舱的后开口的上边缘可沿向前方向从后开口移出。为了更好地满足对现代的乘客舱提出的安全要求,适宜的是,在乘客舱中,横梁设置在沿乘客舱的纵向大致设置在中间的汽车发动机组件之上,该横梁被集成到构造成安全舱的乘客舱内。乘客舱的构成安全舱的构件可有利地在横截面上具有适宜地构造成轻型结构的蜂窝状结构。按照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乘客舱的构成安全舱的构件由合适的轻质材料,例如铝、塑料或者类似材料制成,特别是铸造而成。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外壳可以有利地按照“莲花效应”的原理来构造,即被涂上纳米结构。借此空气阻力和燃油消耗降低,此外,外壳的表面是自净的。接下来借助于实施例参照附图得到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图4和图5以侧视图和俯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立体正视图,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在图7中示出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剖切侧视图,图9以侧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在图7和图8中示出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以及图10以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在图7至图9中示出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根据本发明的汽车1的在图1中原理性示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具有乘客舱2,该乘客舱的在图中没有明确示出的侧部构造成不带上车或下车开口。在汽车的前面3处设置有前门4,设置在前面3上的上车和下车开口可以借助于该前门打开和关闭。为此,前门4如图1中的箭头5示出的那样通过上车和下车开口的上边缘沿乘客舱2的向后方向被推动,直到它占据在图1中以附图标记4’标示的位置。对于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只有当汽车1的后盖板6被关闭,前门4才可以打开。在前门4’的打开位置,汽车的前面3的上车和下车开口被打开。人员7可以进入乘客舱2或者从乘客舱2出来。在根据本发明的汽车1的在图2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与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没有设置前门4的可移动结构,而是前门4可以绕着设置在乘客舱2的上车和下车开口的上边缘9的区域内的摆动轴线8摆动。当前门4位于在图2中示出的位置时, 上车和下车开口被打开,从而人员7可以离开乘客舱2或者进入乘客舱2。对于在图2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乘客舱2的侧部也构造成不具有上车和下车开口。 在这两种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乘客舱在纵剖面上都具有大致部分圆形的横截面,这特别是对于汽车1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具有意义,因为借此可在技术结构上明显更简单地设计前门4的移动。对于在图2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乘客舱2在后面或者后部区域也设有汽车座椅10,其中乘客舱2的后面11也可以借助于同样可绕着水平的摆动轴线13摆动的后门12打开和关闭。设置在乘客舱2的前部区域内的转向装置14从在图中未示出的乘客舱2的侧部延伸至其运行位置。转向装置14可设置为可翻转或者能以其它方式移动。乘客舱2的前开口或者上车和下车开口分别被刚硬的安全框架环绕,该安全框架与前门4 一起是构造成安全舱的乘客舱2的构件。前门4可以构造有集成的皱褶区域。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汽车1的在图3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前门4由上部的前门段15 和下部的前门段16组成。前门4在其中间区域分成上部的前门段15和下部的前门段16。上部的前门段15可以绕着设置在前开口的上边缘9区域内的摆动轴线8摆动。对于在图3中示出的实施例,下部的前门段16可绕着设置在前开口的下边缘18 区域内的摆动轴线17摆动。替代地,下部的前门段16可绕其摆动的摆动轴线可以设置在上部的前门段15的下边缘处。此外对于依据图3的实施方式,下部的前门段16设有可翻转的斜面元件19,该斜面元件可以在乘客舱的内部底板和街面或者停车面之间形成可行驶的斜面。汽车1的这种设计特别是对于残疾人或者坐轮椅的人是有利的。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在图4和图5中示出的实施方式设置有两个前后布置的座椅,其中前门4以已借助于图3说明的方式构造有上部的前门段15和下部的前门段16。下部的前门段16在其内侧设计为平面的或者平坦的,从而它构成了平面20,该平面在下部的前门段16转动到在图4中示出的位置上之后可用作轮椅21或者类似结构的行驶面。对于汽车1的在图4和图5中示出的实施方式,汽车1的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都仅为一个人员设计,从而汽车1可设计成极小的宽度。借此,可设想这样设计的汽车1用于极其狭小的环境中或者人行区域中。对于汽车1的在图6中示出的实施方式清楚的是,汽车1的乘客舱2的前门4和后门12可沿向上的方向从前开口或者后开口移出,如对于前门4通过箭头27以及如对于后门12通过箭头观示出的那样。在此,前门4和后门12关于沿汽车1的横向设置的乘客舱2的中间面彼此对称。有时候,前门4或者后门12也可沿向上的方向从乘客舱2的前开口或者后开口被推出。原则上这样的实施方式也是可行的,即前门4和后门12可同时沿向上的方向从前开口或者后开口被推出。对于汽车1的接下来借助于图7至图10阐述的实施方式,如最好从图9得出的那样,摆动轴线22属于前门4的上边缘。在前门4如通过图9中的箭头观所示绕着沿向上的方向移动的摆动轴线22向上摆动之前,摆动轴线22如最好从图9中的箭头27得出的那样首先与前门4 一起沿向上的方向从乘客舱的前开口移出。摆动轴线22可以与前门4 一起从乘客舱2的前开口移出。当前门4或者摆动轴线22位于在图9中示出的沿向上的方向从前开口移出的位置时,只要乘客舱2的前开口还被前门4遮盖,前门4就可以绕着移出的摆动轴线22从乘客舱2的前开口摆出。汽车1的在图9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的后门12 可以在后门12绕着属于它的摆动轴线31沿向上的方向摆动之前以相应的方式沿向上的方向从乘客舱2的后开口移出。后门12的移动在图9中通过箭头32示出,而摆动在图9中通过箭头33示出。如最好从图7和图8中得出的那样,乘客舱2构造成安全舱,其中沿汽车1的纵向延伸的侧部M设置成属于乘客舱2。侧部M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借助于蜂窝状结构加固地构造。刚硬的安全框架在两个端侧处借助于加固的侧部M构成,当前门4关闭时,前门以其边缘区域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形状配合地紧贴在该安全框架上。汽车1尾部处的端侧以相应的方式构成,这也适用于后门12。前门4和后门12在其下部段都具有集成的皱褶区域23,该皱褶区域在图7至图 10示出的实施例中同样构造成蜂窝状结构。如最好从图9和图10的总览中得出的那样,汽车1的发动机组件25沿汽车的纵向设置在中间,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位于汽车1的两排座位之间。由于发动机组件25靠近于乘客舱2的底板设置,形成了汽车1的有利的重心位置。在发动机组件25之上,横梁沈沿乘客舱2的横向走向,该横梁在乘客舱2的两个侧部M之间横向延伸通过乘客舱2。横梁 26也可以实施为蜂窝状结构。在任何情况下,横梁沈都被集成到构造成安全舱的乘客舱2 中。在乘客舱2的上部区域内,如特别是从图7、图8和图10中得出的那样,通孔34设置在横梁2之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1),具有乘客舱O),所述乘客舱构造成无侧门并具有设置在所述乘客舱 (2)的前面(3)的前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4)通过所述乘客舱O)的前开口的上边缘 (9)沿向后的方向从所述前开口移出,所述乘客舱O)的所述前开口由刚硬的安全框架构成并且所述乘客舱(2)构造成安全舱,所述前门(4)作为构件属于所述安全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摆动轴线02)属于所述前门(4)的所述上边缘,所述摆动轴线能与所述前门(4) 一起从所述乘客舱(2)的所述前开口移出,并且所述前门(4)能绕着所述摆动轴线从所述乘客舱O)的所述前开口摆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的所述乘客舱( 在纵剖面上具有部分圆形的横截面。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具有构造成传统的转向盘或者操纵杆的转向装置(14)。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的所述转向装置 (14)连接到所述乘客舱( 的侧部或者连接到设置在所述乘客舱( 的前排座椅之间的连接件。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的所述前门(4)具有集成的皱褶区域03)。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在长度和宽度上能变化构造并且能模块化地装配为例如单座车、两座车、五座车、七座车、九座车、微型货车、送货车、微型巴士等。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集成到所述前门(4)中的所述皱褶区域 (23)构造在所述前门的下部段中并且构造成蜂窝状结构。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无侧门的乘客舱⑵的纵向延伸的乘客舱的侧部04)较佳地借助于蜂窝状结构加固地构造。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1)的发动机组件(25)沿所述汽车的纵向大致设置在所述乘客舱的底板区域的中间处。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后门(12),所述后门关于沿所述汽车(1)的方向设置的所述乘客舱O)的中心面与所述前门(4)对称设置,并且通过所述乘客舱O)的后开口的上边缘沿向前的方向从后开口移出。
12.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乘客舱O)中,横梁(26)设置在沿所述乘客舱O)的纵向大致设置在中间的所述汽车(1)的发动机组件05) 之上,所述横梁被集成到构造成安全舱的乘客舱O)内。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舱(2)的构造成所述安全舱的构件在横截面上具有较佳地构造成轻型结构的蜂窝状结构。
14.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舱(2)的构造所述安全舱的构件由合适的轻质材料,例如铝、塑料或者类似材料制成,特别是铸造而成。
全文摘要
一种汽车(1),具有构造成无侧门的乘客舱(2)以及设置在乘客舱(2)的前面(3)的前门(4)。为了实现一种紧凑的、在上车和下车时所需空间更小并且需要很小的停车空间的汽车,此外应当保证对乘客的高度保护,建议如下,即前门(4)通过乘客舱(2)的前开口的上边缘(9)可以沿向后方向从前开口移出,乘客舱(2)的前开口由刚硬的安全框架构成并且乘客舱(2)构造成安全舱,前门(4)作为构件属于该安全舱。
文档编号B60J5/02GK102481826SQ20108002239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0日
发明者阿尔弗雷德·卢根霍尔舍 申请人:阿尔弗雷德·卢根霍尔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